血通

血通

木通科大血藤屬植物
血通,原名:大血藤,别名:雞血藤,拉丁文名: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 Rehd. et Wils. 木通科、大血藤屬落葉木質藤本,莖褐色,圓形,有條紋。三出複葉互生;葉柄長,上面有槽;中間小葉菱狀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有柄,兩側小葉較大,基部兩側不對稱,幾無柄。花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腋生,下垂;雄花黃色,菱狀圓形,花絲極短;雌花萼片、花瓣同雄花,子房下位,1室。漿果卵圓形。種子卵形,黑色,有光澤。根及莖均可供藥用,有通經活絡、散瘀痛、理氣行血、殺蟲等功效。莖皮含纖維,可制繩索。枝條可為藤條代用品。
    中文名:血通 拉丁學名: 别名:大血藤 雞血藤 莖藤類 紅皮藤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毛茛目 亞目: 科:木通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大血藤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大血藤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外文名:Sargentgloryvine Stem 産地:産于中國大部地區

形态特征

枝幹

常綠木質藤本,長達到10餘米。藤徑粗達3~5厘米,全株無毛。當年

枝條暗紅色,老樹皮有時縱裂。

生活型

落葉木質藤本,長達到10餘米;藤徑粗達9厘米,全株無毛;當年枝條暗紅色,老樹皮有時縱裂;

三出複葉,或兼具單葉,稀全部為單葉;葉柄長與3-12厘米;小葉革質,頂生小葉近棱狀倒卵圓形,長4-12.5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成6-15毫米的短柄,全緣,側生小葉斜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内面楔形,外面截形或圓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幹時常變為紅褐色,比頂生小葉略大,無小葉柄;

總狀花序長6-12厘米,雄花與雌花同序或異序,同序時,雄花生于基部;花梗細,長2-5厘米;苞片1枚,長卵形,膜質,長約3毫米,先端漸尖;萼片6,花瓣狀,長圓形,長0.5-1厘米,寬0.2-0.4厘米,頂端鈍;花瓣6,小,圓形,長約1毫米,蜜腺性;雄蕊長3-4毫米,花絲長僅為花藥一半或更短,藥隔先端略突出;退化雄蕊長約2毫米,先端較突出,不開裂;雌蕊多數,螺旋狀生于卵狀突起的花托上,子房瓶形,長約2毫米,花柱線形,柱頭斜;退化雌蕊線形,長1毫米;

果實

每一漿果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黑藍色,小果柄長0.6-1.2厘米。

生長習性

常見于山坡灌叢、疏林和林緣等,海拔常為數百米。

地理分布

産于陝西、四川、貴州、湖北、湖南、雲南、廣西、廣東、海南、江西、

浙江、安徽、福建、山西等。中南半島北部(老撾、越南北部)有分布。

藥用價值

根及莖均可供藥用,有通經活絡、散瘀痛、理氣行血、殺蟲等功效。莖皮含纖維,可制繩索。枝條可為藤條代用品。

基本信息

又名:"大血藤"福建閩西北叫客家名叫牛奶子

類别: 莖藤類

英文名:Sargentgloryvine Stem

異名:血藤(《本草圖經》),紅皮藤(《任城日記》),千年健(《簡易草藥》),大活血(《植物名實圖考》),五花血藤(《貴州民間方藥集》),紅藤、赤沙藤(《浙江中藥手冊》),蕨心藤(《廣西中獸醫藥植》),活血藤、血通、血木通(《中藥志》),穿尖龍、半血蓮、過血藤、血灌腸、花血藤(《湖南藥物志》),黃梗藤、八卦薛、黃雞藤、血陳根、紅牛鼻陳(《閩東本草》),山紅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五花七、五花血通、大血通(《陝西中草藥》),紅血藤、黃省藤、魚藤、紅菊花心(《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祛風。用于腸癰腹痛、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撲痛。

化學成分

莖含鞣質。

性狀

莖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約30cm,直徑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淺縱槽及橫裂紋,外皮常呈鱗片狀剝落而現時暗棕紅色。質堅韌,斷面皮部紅棕色,有數處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黃白色,導管呈經孔狀;射線放射狀排列。氣微,味淡微澀。

鑒别

幹燥莖呈圓柱形,略彎曲,通常截成長約30厘米的段狀,直徑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淺的縱槽紋及明顯的橫裂紋,有時可見膨大的節部及略凹陷枝痕或葉柄痕,栓皮常呈鱗片狀開裂,脫落處露出淡紅棕色的内皮部。

質堅韌,有彈性,折斷面裂片狀;平整的橫切面,本質部黃白色,導管呈細孔狀,髓射線棕紅色,放射狀排列。氣異香,味淡微澀。以條勻、徑粗者佳。

禁忌:孕婦不宜多服。

生長地區:生于山坡疏林、溪邊;有栽培。主産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亦産。

泡制:用水浸泡,洗淨泥屑,潤進,切片,曬幹。

采制:8~9月或全年采收,曬幹。

來源: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莖。

上一篇:腸粉

下一篇:綠雪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