螠科

螠科

螠蟲動物門無管螠目下的一綱
刺螠屬無脊椎動物的一綱,雌雄異體,身體呈圓筒狀,不分節,有少數剛毛 。生活在海底泥沙中,又稱海腸子。
  • 中文名:螠科
  • 拉丁學名:
  • 别名:
  • 界:
  • 亞界:
  • 總門:
  • 門:
  • 亞門:
  • 綱:無脊椎動物綱
  • 亞綱:
  • 超目:
  • 目:
  • 亞目:
  • 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身體柔軟,圓筒狀,兩端略尖。體長32—190mm,寬8—35mm,吻長20—115mm(福爾馬林浸制标本)。生活時體紫紅色,身體中部體壁較薄,半透明,内部器官隐約可見,兩端體壁增厚,不透明。體表遍布皮膚乳突,體中部者小而分散,兩端者粗大而稠密。體壁外可見14—18條灰白色縱肌束。吻乳白或乳黃色,末端截狀,整體略向腹面凹陷,邊緣有收縮産生的皺褶。口位于吻基部的腹面。腹剛毛1對,有時體内另有1對儲備剛毛,位于吻基部後方約5mm處,鈎部長1.5mm,露于體外,具金黃色的金屬光澤,末端尖;毛幹部銀白色,埋入體内。兩剛毛間相距3mm,無間基肌。

腎管3對,依次排列在腹神經索的兩側,唯第一對在腹剛毛的前方,各對腎管間距近相等;腎管細長。壁薄。腎口位于腎管的基部。并具1對螺旋體。位于體壁最内層的斜肌分束或分束不明顯。分束的标本斜肌呈三種狀态:身體前端(腹剛毛之前的部分)斜肌分離成衆多的細束,且在縱肌束上連續不斷;身體後端斜肌連成一片,縱肌束亦不明顯;身體中部的斜肌束被體壁中層的縱肌束隔斷,僅在縱肌束的空隙間可見有斜肌束越過。消化道長而迂回,約為體長的9倍,由許多固腸肌固着于體壁。直腸盲囊有或無。肛門囊1對,長度超過體中部,淺褐色,基部較寬,末端尖細,表面生有纖毛漏鬥。背血管自吻基部出發,沿消化道的背側向後延伸,至胃部膨大為心髒,心髒的後端分為二支環血管,繞過胃後部至腹面,再向前行,待接近第二對腎管處,兩條環血管合為一條腸血管。腸血管前行短距便分成二支腹血管,一支較細,沿腹神經索的背面伸向體後部,另一支較粗,向前通到吻基部。

生長環境

本種是淺海暖水種,多栖息于珊瑚礁石下、縫隙間或泥砂中

分布範圍

日本,朝鮮半島,琉球群島,雅蒲群島,帕勞群島,印度尼西亞,尼科巴群島(印),安達曼群島(印),馬爾代夫群島,紅海,桑給巴爾(坦桑),毛裡求斯,留尼旺島,幾内亞,摩洛哥。

廣東、廣西、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台灣

上一篇:上海小吃

下一篇:肥腸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