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螈

蚓螈

蚓螈科蚓螈屬動物
蚓螈是尾極短或無,無四肢和肢帶,蚯蚓狀。[1]已知160餘種,下分隸6~7科30餘屬。廣布于環球熱帶和亞熱帶濕熱地區,尤以南美的種類最多,而安的列斯群島無。非洲東西兩側均有分布,并在塞舌爾群島有6~7種,而馬達加斯加島無。在亞太地區分布于東南亞和南亞及西側新幾内亞島(又稱伊裡安島)。大洋洲及歐洲無分布。中國現有2種,即雙帶魚螈和版納魚螈。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原生生物界 門:脊椎動物 亞門: 綱:兩栖綱 亞綱: 目:蚓螈目 亞目: 科:蚓螈科 亞科: 族: 屬:蚓螈屬 亞屬: 種:蚓螈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蚓螈 中文别名:裸盲蛇 英文名:caecilian 分布:東南亞和南亞及西側新幾内亞島非洲東西兩側

簡介

 蚓螈,裸蛇目(蚓螈目〔Gymnophiona〕,前作無足目〔Apoda〕)約155種兩生類的統稱。穴居或於水中遊泳,常隐伏,分布於西半球(從墨西哥至阿根廷北部)以及非洲、東南亞和塞席爾(Seychelles)群島。體長,四肢及腰帶已退化。特徵為體表有許多體環,體長10∼150公分(約4∼60吋),直徑最大為5公分(2吋)。顔色從黑到粉紅棕色不等。眼小,隐於皮下乃至骨下。眼與鼻孔間有一化學感受觸須。

雌雄外觀相似,雄性具可插入雌性體内進行體内授精交配器。較原始的種類産卵後由雌性護卵,幼體孵出後能自由生活。其他種類亦産卵,但非直接發育。許多種類為胎生,母體輸卵管向胚胎供應營養,小蚓螈發育成熟後出生。蚓螈生活在地下,以蠕蟲和昆蟲為食,而蛇又常以它們為食。

蚓螈也叫“裸盲蛇”。兩栖綱蚓螈目一類動物的總稱,是一種形似蚯蚓的兩栖動物。拉丁文名_eryops[er-ee-ahps]名稱含義,“拉長了的臉”。日間栖息在土壤中,在夜間才出來覓食。絕大多數的蚓螈,主要是在陸地上活動。它們與蚯蚓最大的不同處就在于它們有嘴巴用以進食,同時還擁有眼睛,雖然眼睛不是很發達。這種兩栖類的存在一般人是很難察覺的。

大型蚓螈,多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會捕食小型蜥蜴。一般切碎的魚蝦肉或面包蟲都可以接受。人工飼料也能夠欣然接受,在食物供給上并不會有任何困難。至于雌雄的辨别一樣也十分困難,雌蚓螈将卵在體内孵化并讓幼體成長至一定長度才會産下。因此幼體産下後便能夠脫離雌蚓螈獨立謀生。

蚓螈目

蚓螈目gymnophiona即“無足目”。兩栖動物中的一目。尾極短或無,無四肢和肢帶,蚯蚓狀。已知160餘種,分隸7科30餘屬。廣布于環球熱帶和亞熱帶濕熱地區,尤以南美的種類最多(安的列斯群島無);非洲東西兩側均有分布(塞舌爾群島有6~7種,馬達加斯加島無);在亞太地區分布于東南亞、南亞及西新幾内亞(西稱伊裡安)。大洋洲及歐洲無分布。中國現有2種,分布于廣西和雲南南部。體細長,有缢紋環繞,形成許多排環褶。每1環褶間有排列成行的腺體和真皮骨質小鱗,下陷在真皮層内,背面褶間小鱗多達千行,僅個别屬無鱗。頭側有1可伸縮的“觸突”,可能與嗅覺有關。眼小,無眼睑,眼隐于皮下或為薄的膜骨所覆蓋。雄性洩殖腔壁能翻出成為交接器。體内受精。除1科為水栖外,其餘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種淡水域附近的潮濕穴洞内。夜出覓食蚯蚓、白蟻等。卵生或卵胎生。孵出時,鰓裂沒有封閉,水中生活一段時間後,鰓裂封閉,鳍褶消失,觸突明顯伸出,而完成變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齒刮取母體輸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狀物作為營養物質。在現生兩栖類中僅蚓螈目有骨質小鱗,頭部骨片間一般無大窩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後者與古兩栖類中無大窩孔者相似。可能與殼椎亞綱的缺肢目或晚石炭世的弛頂螈(lysorophus)有淵源關系。石炭紀有可疑的化石;巴西發現古新世的一塊軀椎确認為是蚓螈目的。中國僅有1種,即版納魚螈。是我國蚓螈目的唯一代表。

魚螈科

魚螈科Ichthyophiids

魚螈科有2屬36種,分布于亞洲熱帶地區。魚螈與吻蚓非常相似,有人将二者歸為同一科,魚螈也有很多類似吻蚓的原始特征,但是觸突已經位于眼的前方等特征比吻蚓略微進步些。魚螈科為卵生,雌螈用身體盤繞這些卵直到卵孵出。魚螈科在我國有雙帶魚螈和版納魚螈兩種,其中版納魚螈曾經被認為就是雙帶魚螈,後來才确認為獨立的種,它們是無足目在我國的僅有代表。

形态特征

形态與結構體細長,體表周身有缢紋環繞,形成許多排環褶。每1環褶間有排列成行的長囊狀大腺體和4~6行真皮骨質小鱗,下陷在真皮膚内,背面褶間小鱗多的達千行,僅個别屬無鱗。頭側鼻與眼間有1可伸縮的“觸突”,可能與嗅覺有關。眼小,無眼睑,眼隐于皮下或為薄的膜骨所覆蓋。中耳僅有不發達的耳蓋骨和耳柱骨,無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舌較大形,有遊離緣抵向内鼻孔。有上颌齒和與之平行的犁腭齒各1排,下颌有齒1~2排。頭部背腹面的骨片均大而少,排列緊湊而堅實,一般無大窩孔。這種頭骨類型雖與現生的有尾類,無尾類均不同,而骨片成分基本相同。堅固的頭顱是适應穴居生活的一種性狀。椎體雙凹型,有殘留脊索。肋骨較長。右肺發達,左肺退化。雄性洩殖腔壁能翻出成為交接器。體内受精。肛裂縱置或橫置。

生活習性

除南美的盲遊蚓科為水栖外,其餘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種淡水域附近的潮濕穴洞内。夜出覓食蚯蚓、白蟻等。一般在大雨後容易見到。卵生或卵胎生。雙帶魚螈在洞穴中産卵20~50餘枚,以濕潤的軀體盤繞這堆卵,直待卵孵出。在孵出時,3對細長羽狀外鰓已萎縮,鰓裂沒有封閉。幼體的極後段還有鳍褶,有側線器官。在水中生活一段時間以後,鰓裂封閉,鳍褶消失,觸突從小窩内可明顯伸出,則示完成變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齒刮取母體輸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狀物作為營養物質。

起源與演化

在現生兩栖類中僅蚓螈目有骨質小鱗,頭部骨片間一般無大窩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後者與古兩栖類中無大窩孔者相似。有關本目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雖曾認為可能與殼椎亞綱的缺肢目或細螈目晚石炭紀的弛頂螈(Lysorophus)有淵源關系,但證據不足。蚓螈類發展曆史悠久。石炭紀有可疑的化石;巴西發現古新世的一塊軀椎确認為是蚓螈目的,定為無足蚓屬(Apodops)。

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Ichthyophisbannanica)Yunnancaecilian

生境:栖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區,喜居水草叢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邊池畔,營穴居生活。

捕食方式與食物:晝伏夜出。覓食蠕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識别特征與習性:體呈蠕蟲狀,乍看似蚯蚓,無四肢和尾,由于長期适應穴居,眼隐于皮下,眼鼻間有觸突,體具環褶360個左右,體背棕黑,體側具一黃色縱帶紋。全長約380mm。

分類:兩栖綱、無足目、魚螈科。

分布:雲南西雙版納、廣西、廣東的部份地區。

保護:雲南省的省級保護動物。

墨西哥蚓螈

墨西哥蚓螈是完全的陸栖動物

墨西哥蚓螈是屬于典型的蚓螈,日間都栖息在土壤中,在夜間才出來覓食。與絕大多數的蚓螈一樣,主要是在陸地上活動。它們與蚯蚓最大的不同處就在于它們有嘴巴用以進食,同時還擁有眼睛,雖然眼睛不是很發達。這種兩栖類的存在一般人是很難察覺的。

本種屬于大型蚓螈,所以多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會捕食小型蜥蜴。一般切碎的魚蝦肉或面包蟲都可以接受。人工飼料也能夠欣然接受,在食物供給上并不會有任何困難。至于雌雄的辨别一樣也十分困難,雌蚓螈将卵在體内孵化并讓幼體成長至一定長度才會産下。因此幼體産下後便能夠脫離雌蚓螈獨立謀生。飼養這類特殊的兩栖動物濕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須保持一般兩栖類同樣的高濕度環境,就可以獲緻不錯的養殖成果。

上一篇:白化鲶魚

下一篇:龍鞭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