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螈目

蚓螈目

脊索動物門動物
蚓螈目(Gymnophiona)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栖綱的1目。種屬分布:已知160餘種,下分隸6~7科30餘屬。蚓螈目是兩栖綱中體形最為特殊的一個自然類群。體形氏圓柱狀,有頭、軀、尾。尾汲短或無;全無四肢,體表有環缢紋,外形象蛇和蚯蚓,因此有裸蛇或蚓螈之稱。以地下穴居生活為主。
  • 中文名:蚓螈目
  • 拉丁學名:Gymnophiona
  • 别名:
  • 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兩栖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目:蚓螈目
  • 亞目:
  • 科:
  • 亞科:
  • 族:
  • 屬:
  • 亞屬:
  • 種:
  • 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動物學史

體長65-1600毫米;體圍寬窄不一,亦因種而異。頭部較扁平,鼻孔極近吻端。與穴居相适應的特征還反映在眼小,無眼睑,眼隐于皮下或為薄的骨片所覆蓋;在頭側鼻眼之間有一可仲縮的“觸突”,可能是感覺器官,這是本目特有性狀之一,不同類群其觸突的位置及形狀不盡扪闩。舌凹形,較大,不遊離。多有耳蓋骨及耳柱骨,無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軀幹和尾部有明顯的環褶,枕後有幾個頸褶,第一條多環繞頸部,其餘的多在頸側及其腹面。體外表呈環紋狀,有初級、次級環褶之分,而有的種類不易區分,初級環褶數目一般與椎骨數目相等;肛裂形狀不一,或縱裂或橫裂或圓形。

皮膚腺體極為豐富,環褶間有腺體和4至6行真皮骨質小鱗。有骨質小鱗是現生兩栖類中本目的又一特有性狀,與古兩栖類化石迷齒類的某些種類體側和腹面的小鱗是同源結構。

蚓螈類的頭骨骨片大而少,排列緊湊而堅實,這樣的頭骨結構雖與現生的有尾目和無尾目均不相同,而骨片成分基本一緻。有的種類在額骨、頂骨與鱗骨之間有驷窩孔。本目與其它二目一樣,從無上颞骨和闆骨等,不能與古兩栖類的又骨相類比。眼眶小。眶蝶骨多骨化;耳柱骨或與方骨相觸,前耳骨與上耳骨在兩側與枕骨和寬大的副蝶骨愈合。上颌有兩排弧形平行排列的牙齒,外排為颌齒,内排為犁腭齒;下颌有齒一或二排,除齒骨上有齒外,隅骨上也或有之。椎體雙凹型,有殘存的脊索;肋骨較發達;無晌骨,無肢帶殘迹  。

蚓螈目動物體細長,蠕蟲形,可分為頭部和軀幹部;肛門接近于身體後端,位于腹側,實際上常無尾,或僅為圓錐形突起;無四肢,帶骨和胸骨。頭部略扁,口裂大。眼很小,無眼睑,常隐于皮下,該處皮膚透明,且稍突起,無鼓膜。鼻眼間靠颌緣處有一特殊的、能伸縮的觸突tentacle,不同類群的觸突位置、形态不完全相同。雖有人認為它具嗅覺或觸覺機能,但确切作用還不很清楚。第一頸溝可認為是頭與軀幹的界限。軀幹表面常有許多環形皮膚褶,枕後有幾條頸褶,第一條多環繞頸部,其餘的多至頸側或腹側。從枕後到尾部環褶明顯,通常分為初級褶、次級褶和三級褶,但也有的種類不易分。環褶呈覆瓦狀排列,前面的環褶覆蓋在後一環褶之上、環褶被蓋的部分内有真皮來源的細小圓鱗。真皮鱗成行排列,每環褶上有鱗數行。穴居生活時鱗片可加固體壁,抵抗泥土壓力。皮膚腺發達,水栖者無鱗。

頭骨骨化程度高,骨片大而少,連接緊密,一般無大的窩孔。骨片成分基本上與有尾目、無尾目相似,但排列緊湊而堅實。眼眶小,上颌骨與腭骨成為上颌腭maxillo-palatine。前耳骨常與上耳骨、枕骨及寬大的副蝶骨愈合,成為基底basale。上颌有兩列平行排列的弧形齒,前列為颌齒,内列為犁骨齒。下颌齒1~2列,除齒骨上有齒外,隅骨上或有之。雙凹椎、殘存脊索,具雙叉肋骨,無肢帶和肢骨,亦無胸骨。

體内受精,雄體洩殖腔變形,成為一個能外翻伸出的交接器。卵生或卵胎生,卵産在潮濕的地面上,幼體孵出後到水中生活,以水生昆蟲為食。水生幼體有鰓裂,具尾鳍褶,變态後鰓裂封閉,尾鳍褶消失,而觸突明顯。

主要是森林動物,也有來自草原地區的報道,但隻是沿着河流的森林邊緣。在濕潤處營地下穴居生活,夜間出來覓食,一般捕食昆蟲、蠕蟲等,也有捕食小蛇的報道。廣泛分布于熱帶非洲、中美、南美洲、東南亞等赤道到南北回歸線之間。 [2] 

現存6科33~34屬165種左右(Duellman and Trueb,1994; Zug et a1.,2001;Frost. 2002),我國目前隻發現1科即魚螈科Ichthyophiidae Taylor 1968,1屬1種,即版納魚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 Yang. 1984,分布于雲南、廣東、廣西。迄今還無在湖南分布報道,但湖南省與上述三省區之兩省區(廣東、廣西)相鄰 [3]  。

魚螈是我國蚓螈目物種唯一的代表,雖然不是什麼珍稀物種,但是也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行列。并且魚螈也屬于檢測環境的試金石,在土壤環境惡化或者水質較差的地區,魚螈是絕對不能生存的。

形态特征

尾極短或無,無四肢和肢帶,蚯蚓狀。體細長,體表周身有缢紋環繞,形成許多排環褶。每1環褶間有排列成行的長囊狀大腺體和4~6行真皮骨質小鱗,下陷在真皮膚内,背面褶間小鱗多的達千行,僅個别屬無鱗。頭側鼻與眼間有1可伸縮的“觸突”,可能與嗅覺有關。眼小,無眼睑,眼隐于皮下或為薄的膜骨所覆蓋。中耳僅有不發達的耳蓋骨和耳柱骨,無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舌較大,有遊離緣抵向内鼻孔。有上颌齒和與之平行的犁腭齒各1排,下颌有齒1~2排。頭部背腹面的骨片均大而少,排列緊湊而堅實,一般無大窩孔。這種頭骨類型雖與現生的有尾類,無尾類均不同,而骨片成分基本相同。堅固的頭顱是适應穴居生活的一種性狀。椎體雙凹型,有殘留脊索。肋骨較長。右肺發達,左肺退化。雄性洩殖腔壁能翻出成為交接器。體内受精。肛裂縱置或橫置。

生長環境

除南美的盲遊蚓科為水栖外,其餘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種淡水域附近的潮濕穴洞内。夜出覓食蚯蚓、白蟻等。一般在大雨後容易見到。卵生或卵胎生。雙帶魚螈在洞穴中産卵20~50餘枚,以濕潤的軀體盤繞這堆卵,直待卵孵出。在孵出時,3對細長羽狀外鰓已萎縮,鰓裂沒有封閉。幼體的極後段還有鳍褶,有側線器官。在水中生活一段時間以後,鰓裂封閉,鳍褶消失,觸突從小窩内可明顯伸出,則示完成變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齒刮取母體輸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狀物作為營養物質。

分布範圍

廣布于環球熱帶和亞熱帶濕熱地區,尤以南美的種類最多,而安的列斯群島無。非洲東西兩側均有分布,并在塞舌爾群島有6~7種,而馬達加斯加島無。在亞太地區分布于東南亞和南亞及西側新幾内亞島(又稱伊裡安島)。大洋洲及歐洲無分布。中國現有2種,即雙帶魚螈和版納魚螈,分布于廣西和雲南南部。

下屬分類

吻蚓科 Rhinatrematidae

僅2屬11種,包括淺環蚓屬Epicrionops和吻蚓屬Rhinatrema。分布于南美洲北部。為最原始的蚓螈,保留有尾部,口開在頭的前方,頭骨數量多,眼相對比較大,觸突與眼相連,具環褶和小鱗。卵生,幼體有小的外鰓,水中生活,變态為成體後返回土壤中。

魚螈科 Ichthyophiidae

有2屬50種。分布于亞洲熱帶地區。眼可見,觸突距眼甚遠,上、下颌各有2排牙齒,初級和次級環褶不易區分,共有260~430個;小鱗多者可達2000行左右。尾很短,尖突。肛孔縱裂形。我國産1屬2種,即分布于雲南的版納魚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與分布于廣西的雙帶魚螈Ichthyophis glutinosus,兩者相似,主要區别在于:前者第一頸溝距口角遠,第二頸溝從背見不到兩端;後者相反。版納魚螈最早于1974年在雲南勐(měng)臘縣發現,最早被認為就是雙帶魚螈,後來才确定為一新種,全長約38厘米,栖息于海拔200~600米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區,喜居水草叢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邊池畔,穴居,晝伏夜出,以蠕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真蚓科 Caeciliidae

有21屬42種。分布于美洲、非洲和南亞熱帶地區。為蚓螈目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科。體型差異大,全長10~50厘米。卵生或卵胎生。

盲遊蚓科 Typhlonectidae

有5屬13種。分布于南美洲。水栖或半水栖。無尾,但水栖種類體後側扁以遊泳。

盲尾蚓科(Uraeotyphlidae)

屬于無足目(Apoda)蚓螈目(Gymnophiona)。有1屬4種,分布限于印度。盲尾蚓同時具有一-些原始和進步的特征,原始的特征包括鱗片較多,頭骨多和有短尾等,進步的特征包括嘴位于頭部下方、觸突遠離眼睛和身上的環褶不再進一步分褶等。盲尾蚓為卵生,但是幼體階段很短暫。 [4] 

蠕蚓科 Scolecomorphidae

有2屬6種。分布于非洲赤道地區。蠕蚓是進步的蚓螈,嘴位于頭部下方、頭骨減少、沒有鱗片和尾巴。平時蠕蚓的眼睛被薄骨覆蓋,但是觸突伸出的時候眼睛則顯露出來。東非的蠕蚓為卵胎生,沒有水生的幼體。

起源與演化

在現生兩栖類中僅蚓螈目有骨質小鱗,頭部骨片間一般無大窩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後者與古兩栖類中無大窩孔者相似。有關本目的起源尚無定論,雖曾認為可能與殼椎亞綱的缺肢目或細螈目晚石炭紀的弛頂螈(Lysorophus)有淵源關系,但證據不足。蚓螈類發展曆史悠久。石炭紀有可疑的化石;巴西發現古新世的一塊軀椎确認為是蚓螈目的,定為無足蚓屬(Apodops)。

上一篇:小書房

下一篇:北極罂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