虜

漢語漢字
虜(拼音:lǔ),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是指戰俘,引申為奴隸,奴仆,敵人,虜獲,後也指蠻族。
  • 中文名:虜
  • 拼音:lǔ
  • 繁體:虜
  • 部首:虍
  • 字碼:
  • 五筆:halv(86版)、hee(98版)
  • 倉颉:ypks
  • 鄭碼:ihym
  • 筆順:21531553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上聲七虞
  • 總筆畫:8
  • 注音:ㄌㄨˇ
  • 結構:半包圍結構
  • 四角号碼:21227
  • 統一碼:864F

字源演變

形聲字。戰國文字從戌,從毌,從力。上面的“‘圖A’(虍)”像虎頭之形。《說文》:“虜,獲也。從毌,從力,虍聲。“毌”是甲盾之義,所以“虜”字的本義就是指戰俘。《包山楚簡》19:“婁‘圖B’虜。”“虜”用為人名。也引申為“仇敵”之義,如“敵虜”。由于古代戰俘常被用作奴隸,故“虜”也引申奴隸。《史記·李斯列傳》:“嚴家無格虜者,何也?”司馬貞索隐:“虜,奴隸也。”後也指蠻族。《後漢書·李膺傳》:“羌虜及疏勒、龜茲。”因“鹵”常假借為“虜”,亦指“鹵”,表示“擄掠”之義。《史記·韓長孺傳》:“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産而去。”現代漢語簡化為“虜”字。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1.俘獲:~獲。俘~。(a.打仗時捉住敵人;b.打仗時捉住的敵人)。

2.俘獲的人。

3.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貶稱。

詳細釋義

虜[lǔ]

〈動〉

(形聲。從力,從毌(guàn),虍(hū)聲。“毌”即“貫”字,是穿錢用的繩索。這裡表示用繩索拘捕的意思。本義:俘獲)

同本義

虜,獲也。——《說文》

獻民虜者操右袂。——《禮記·曲禮》。注:“軍所獲也。”

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虜楚将屈匄。——《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虜趙王。——《戰國策·燕策》

亦指虜掠、抄掠

珠柙離丘體,珍寶見剽虜。——張載《七哀》

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産而去。——《史記·韓長孺列傳》

又如:虜掠(虜獲掠奪);虜奪(虜掠搶奪);虜暴(殘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隸);虜略(虜獲掠奪)

〈名〉

俘虜

乘奔逐北,斬首捕虜十餘萬。——《鹽鐵論·誅秦》

吾屬今為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為降虜手蠻夷。——《漢書·李廣蘇建傳》

為奔亡之虜。——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乞為囚虜。——宋·蘇轼《教戰守》

又如:虜囚(俘虜);虜役(奴役);虜伏(如俘虜一樣降服)

奴仆

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韓非子·五蠹》

又如:虜役(奴仆);虜使(役使之如奴隸)

指敵人;叛逆

則直前诟虜帥失信。——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虜塵(指敵寇或叛亂者的侵擾)

古時對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對北方人的蔑稱

诟虜帥失信。——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奉西北之虜。——宋·蘇轼《教戰守》

又如:虜人(胡人);虜民(胡族的人民);虜廷(胡虜的朝廷);虜使(胡虜的使臣)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獲也。從毌從力,虍聲。郎古切。

說文解字注

獲也。

《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從毌。

從毌。從力。

《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

虍聲。

郎古切,五部。

康熙字典

《唐韻》郎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虜掠也。《漢書·晉灼注》:生得曰虜,斬首曰獲。

又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迳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即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從毌從力。俗從男,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