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鲨

虎鲨

軟骨魚綱虎鲨科動物
虎鲨(學名:Heterodontus),是軟骨魚綱(Selachii)虎鲨科(Heterodontidae)僅有屬“虎鲨屬”所有種類的統稱,約有10種。特點是兩背鳍前緣各具一粗大硬棘。海産,底栖,除地中海和大西洋外,幾乎各處可見。長可達1.4米,兩腭具銳牙,前方者呈門牙狀,兩側呈臼齒狀。以無脊椎動物如海膽及甲殼動物為食。虎鲨體粗大而短,頭高近方形。眶上突起顯着,吻短鈍,眼小,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鼻孔具鼻口溝。中國主要産于南海和台灣海峽;寬紋虎鲨身上橫紋10多條,中國産于東海和黃海。
    中文名: 拉丁學名:Heterodont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軟骨魚綱 亞綱: 目:虎鲨目 亞目: 科:虎鲨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中國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虎鲨 長度:通常3.25-4.25米,最長5.5米

基本内容

軟骨魚綱闆鰓亞綱的1目。

虎鲨目的虎鲨,英文abullheadshark本目僅有虎鲨科1科,虎鲨屬1屬

形态特征

測量标本3尾;全長540-1 627 mm;采自福建台灣堆以南,廣東汕尾、遮浪。

體粗大,延長,後部漸細小。頭長大,寬扁;頭寬比頭高大許多,頭長約為全長的1/5左右。尾亞圓筒形,比頭和軀幹稍長,尾側正中自臀鳍上方始至尾基後方具一縱行隆起嵴,但未形成側褶;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短而很寬,背視平扁廣圓,側視鈍尖。眼中大,近圓形,上側位,瞬膜發達,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近許多,眼徑比鼻孔長約大1.5倍。鼻孔中大。

近外側位,幾橫列,距口端與距吻端約相等,鼻間隔頗寬,比鼻孔長約大3.5倍;前鼻瓣後部具一短小圓形突起,與中鼻瓣合成1出水管;後鼻瓣後部具一半環形薄膜。口寬而深弧形,口寬比口前吻長大2倍餘,大于鼻孔外側之間的距離,口長約等于口寬的3/5;下颌與上颌緊合,口閉時不露齒;上唇褶粗大,褶溝直線前延,褶長約等于上颌長的3/5,下唇褶細狹,等于下颌長的2刀弱。齒上下颌同型,側扁,斜三角形,基底寬,齒頭外斜,裡緣圓凸,外緣深凹,裡外緣都具細鋸齒,外緣凹缺後具3-6小齒頭,小齒頭外緣也具細鋸齒;上颌正中1齒,每側10齒,下颌正中

分布

虎鲨類早在古生代石炭紀就有化石記錄,中生代最為繁盛,到新生代漸衰落。現分布在世界範圍内的溫帶和熱帶水域中,通常可以在廣闊海洋的深水中發現它。 由于其身上的橫紋有寬有窄,故又有狹紋虎鲨和寬紋虎鲨之分。狹紋虎鲨體表有橫紋20餘條從印度尼西亞到日本海南部均有分布,中國主要産于南海和台灣海峽;寬紋虎鲨身上橫紋10多條,中國産于東海和黃海。

生活習性

食性

虎鲨的食性很複雜。

在虎鲨的菜單上有烏賊、魚、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海鳥、小型海獸、動物屍體和垃圾。虎鲨有良好的視力和嗅覺。他們能偵測到動物們藏身處電磁場的變化,他們也能感覺到遠處魚群遊水時引起的水流波動。

習性

虎鲨用背鳍棘禦敵害。體黃色并具黑色橫紋,是避免敵害的警戒色。

生長繁殖

虎鲨在繁殖後代的時候一次可以産下30到40多枚卵,最多的可以産下84枚卵。

虎鲨類早在古生代石炭紀就有化石記錄,中生代最為繁盛,到新生代漸衰落。是一類大型鲨魚,長可達9米,體笨重。栖息底層,食貝類及甲殼類動物。用背鳍棘禦敵害。眼小,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鼻孔具鼻口溝。口平橫,上、下唇褶發達。體黃色并具黑色橫紋,是避免敵害的警戒色。背鳍2個,各具一硬棘;具臀鳍;尾鳍寬短,帚形,下葉前部突出,虎鲨每次産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圓錐形角質囊,卵囊末端曳有長絲,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

襲人事件

在有關鲨魚傷人事件報道的數量方面,虎鲨是僅次于白鲨的肇事者。它們巨大的體型,古怪的本性以及來者不拒的飲食習慣使它們成為危險的敵人,對許多緻命的攻擊負有主要責任。

2009年3月,美國潛水員在墨西哥灣海域捕黃鳍金槍魚時遭遇一條12英尺長虎鲨的攻擊,潛水員克雷格·克拉森(Craig Clasen)為了保護自己的同伴,在水中與這條虎鲨搏鬥了兩個小時,最終用匕首刺死了它。

2010年9月,有巴哈馬群島的漁民在捕獲的虎鲨體内發現有人類殘肢。

相關新聞

2014年6月10日,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38歲的美女模特漢娜·弗雷為呼籲保護鲨魚,抗議誘殺鲨魚獲取魚翅,僅身着比基尼,身塗彩紋,沒有任何安全設備的情況下,在巴哈馬與這種世界上最危險的鲨魚物種翩翩起舞,無數網友為其點贊。

從所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到,她輕撫着鲨魚的頭部,遊走在鲨魚群之間,顯得十分從容淡定。但據其本人透露,她十分緊張,甚至在出發前已經預先跟家人做了道别。

上一篇:火山蚰蜒

下一篇:楊梅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