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藩

薩摩藩

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屬地
薩摩藩,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為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屬地,位于九州西南部,在江戶時代,其領地控有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屬地,此外琉球王國也受他們控制,領土包括今日的鹿兒島縣全域(含琉球國的奄美群島)與宮崎縣的西南部。在德川幕府之前,這裡是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屬地。關原之戰之後成立薩摩藩。江戶時代,和幕府關系親近的大名藩屬在江戶即現在的東京附近,而關系越疏遠其屬地就離江戶越遠。
  • 中文名:薩摩藩
  • 外文名:Satsuma-han
  • 别名:
  • 别稱:鹿兒島藩、島津藩
  • 所屬地區:日本
  • 地理位置:日本九州西南部
  • 藩主:島津氏

簡介

日本江戶時期,和幕府關系親近的大名藩屬在江戶即現在的東京附近,而關系越疏遠其屬地就離江戶越遠。薩摩藩位于日本四島的最西,與幕府的關系可想而知。是故其青年武士階層推動革新,與其附近的長州藩的青年武士一起在和西方列強的接觸中發展壯大,被稱為強藩。明治維新時期,薩摩藩等強藩力主廢除幕府,還政于天皇,組成倒幕聯盟。在明治天皇掌握政權之後,日本内閣的大多數閣員均出身于長州藩和薩摩藩。

簡史

薩摩藩,又名鹿兒島藩、島津藩。外樣大名。領有薩摩國、大隅國和日向國的一部分,位于九州西南部,即今天的鹿兒島縣和宮崎縣的一部分。

石高77萬。為幕府末期的西南大藩之一。藩主島津氏,十二世紀中久執政任三國守護,以為則成為守護大名,戰國大名,到義久執政時,控制了大半個九州。1587年(天文十五年)豐臣秀吉平定九州,島津的封地削減為60.5萬石,關原之戰時屬于西軍,但舊有領導得到德川承認。1602年(慶長七年)在鹿兒島建居城。1609年派大将桦山久高出兵琉球。1637年(寬永十四年)加封琉球12萬石。但控制琉球諸島是為了對中國貿易。到元祿時代(1688-1703)加封至77萬餘石,直到廢藩置縣。

藩制采用外城制、門割制等獨特的兵農分離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紀末期的統治體制。這種藩制加上火山地帶、台風等惡劣的自然條件,使生産力停滞,瓦解封建制的力量得不到發展。整個江戶時代,除逃散等消極抵抗外,幾乎沒有出現百姓一揆,然而參觐交代和幫助幕府大興土木等造成藩财政的沉重負擔,尤其是重豪執政時,财政陷入極度窘迫的境地。1827年(文政十年),在家老調所廣鄉的主持下,實現藩政改革(天寶改革),中心内容是整理藩債,增産砂糖等土特産,加強專賣,同琉球秘密貿易。财政随即開始好轉,1851年齊彬任藩主後,推行藩營事業,如建立洋式軍備、建設藩營工廠等。通過這些改革和黨派鬥争,改革派成長起來。幕府末期壓制激進的尊王攘夷運動,擁立久光。作為主張公武合體的大藩而活動。但在薩英戰争和參與會議分裂後,轉為讨幕派,與長州藩結成薩長同盟,推進武力讨幕,掌握主導權,直到明治維新。

維新後成為新政府的核心薩摩閥,西鄉隆盛等一部分人因西南戰争而被除掉,但政治家、軍人、官僚輩出,與長州藩閥同為藩閥官僚政治核心。

藩主

薩摩藩的大名,即藩主為島津氏(しまづし),明治維新以後,因藩改縣運動後被免除藩國領主地位,受封為“華族”,爵位公爵。

“十字丸”紋章、島津家族的家徽。

島津家久(いえひさ)〔從三位・薩摩守、中納言〕

島津久光(みつひさ)〔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綱貴(つなたか)〔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吉貴(よしたか)〔從四位下・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繼豐(つぐとよ)〔從四位上・大隅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宗信(むねのぶ)〔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重年(しげとし)〔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少将〕

島津重豪(しげひで)〔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宣布隐居後加封從三位〕

島津齊宣(なりのぶ)〔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齊興(なりおき)〔正四位上・大隅守、參議,隐居後加封從三位〕

島津齊彬(なりあきら)〔正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死後追封從一位・權中納言〕

島津忠義(ただよし)〔從一位・大隅守〕

近代名人

島津忠恒家久(いえひさ)〔從三位・薩摩守、中納言〕

島津光久(みつひさ)〔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久光(1817—1887年)江戶幕府末期薩摩藩主島津忠義之父。島津齊興的第五子,島津齊彬的異母弟。曾與齊彬争奪“家督”,但失敗。齊彬死後按其遺訓由久光之子忠義繼任藩主,久光作為國父掌握實權。1862年(文久2年),久光為實現“公武合體”而率兵進京,一方面利用“寺田屋騷動”鎮壓尊攘派,一方面侍奉敕使大原重德赴江戶,逼迫幕府實行幕政改革。

島津綱貴(つなたか)〔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吉貴(よしたか)〔從四位下・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繼豐(つぐとよ)〔從四位上・大隅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宗信(むねのぶ)〔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重年(しげとし)〔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少将〕

島津重豪(しげひで)〔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宣布隐居後加封從三位〕

島津齊宣(なりのぶ)〔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島津齊興(なりおき)〔正四位上・大隅守、參議,隐居後加封從三位〕

島津齊彬(なりあきら)〔正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将 死後追封從一位・權中納言〕

島津忠義(ただよし)〔從一位・大隅守〕

明治維新之前,薩摩藩就是倒幕運動的策源地,仁人志士輩出。維新後,薩摩藩掌握了海軍,與長州藩并稱為“長州的陸軍,薩摩的海軍”。名人輩出,一時之盛。最早的舊日本海軍幾乎都是薩摩藩的人。無論是甲午戰争還是日俄戰争,海軍三巨頭(海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部長,聯合艦隊司令)都是薩摩人。

西鄉隆盛明治維新三傑之一,電影《最後的武士》中森勝元的原型。

大久保利通 明治維新三傑之一,伊藤博文還隻是他的副手

東鄉平八郎 東方的納爾遜,日本海軍軍魂。對馬海戰是其一生的輝煌

山本權兵衛 舊日本海軍之父,四次擔任海軍大臣,兩次擔任首相

大山岩 日本陸軍第二人(僅次于山縣有朋),日俄戰争的日本前線總指揮,與東鄉并稱為“陸之大山,海之東鄉”,日本九元老之一

西鄉從道 曆任日本海軍大臣,内大臣,陸軍大将等要職,西鄉隆盛的弟弟,日本九元老之一

笃姬(天璋院):大河劇《笃姬》主角,在無血開城中竭盡了自己的全力。

薩摩藩政改革

關原之戰時島津家雖然身處西軍,在戰後應當處于被清算的一方,但德川家康一方面忌憚島津軍在島津義弘的指揮下爆發出的強大戰鬥力、一方面尊重這樣一個比較強大的對手,就基本維持島津領地原狀,這也使得島津家成為了除德川本家之外堪與伊達、前田等并稱的雄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