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茄

蕃茄

茄科茄屬植物
番茄(Tomato),别名西紅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報三元。在秘魯和墨西哥,最初稱之為“狼桃”。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複葉或羽狀深裂,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卵形或矩圓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片。花萼輻狀,裂片披針形,果時宿存;花冠輻狀,黃色。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桔黃色或鮮紅色,光滑;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是喜溫、喜光性蔬菜,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但為獲得豐産,促進根系良好發育,應選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原産南美洲,中國南北廣泛栽培。番茄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具有減肥瘦身、消除疲勞、增進食欲、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等功效。
    中文名: 拉丁學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茄目 亞目: 科:茄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茄屬 亞屬:番茄亞屬 組: 亞組: 種:番茄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原産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現作為食用蔬果已被全球性廣泛種植。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番茄 中文别名:番柿、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毛秀才、愛情果、情人果 英文名:tomato 二名法:Lycopersicon esculentum

形态特征

體高0.6-2米,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複葉或羽狀深裂,長10-40厘米,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矩圓形,長5-7厘米,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片。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花梗長1-1.5厘米;花萼輻狀,裂片披針形,果時宿存;花冠輻狀,直徑約2厘米,黃色。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桔黃色或鮮紅色,光滑;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nn原産南美洲;我國南北廣泛栽培。果實為盛夏的蔬菜和水果。

類型和品種

目前栽培的番茄,屬普通番茄。有5個變種:

①栽培番茄(var. commune Bailey)。多數栽培品種均屬此變種;

櫻桃番茄(var.cerasiforme Alef.),果實圓球形。果徑約2厘米,2室,紅、橙或黃色;

③大葉番茄(Var.grandifolium Bailey),葉緣光滑,形似薯葉;

④梨形番茄(var.pyriforme Alef.),果實梨形,紅色或橙黃色;

⑤直立番茄(var. validum Bailey),莖直立,果實扁圓球形。

栽培技術

中國華北及江、淮地區以春夏栽培為主,如果秋季栽培,後期需保護,如在高山冷涼地區可越夏栽培。東北、西北、内蒙古等地無霜期短,夏季不太炎熱,隻進行夏季栽培。華南地區夏季炎熱,冬季不冷,主要進行秋冬栽培。各地在溫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番茄時,多行冬春和秋冬兩茬栽培。忌連作,宜實行3-5年輪作。

nn育苗移栽,培育适齡壯苗。各地春夏或夏季栽培一般采用溫床或冷床育苗;秋季栽培及華南的秋冬栽培采用露地育苗。東北及西北一些地區大面積無支架栽培時,可直播。播種期要根據定植期和苗齡來推算。苗齡長短則因育苗期的溫度條件不同而異。北方冷床育苗,苗齡一般掌握在60天左右;夏季高溫季節育苗,苗齡約25-30天。

苗床培養土要力求營養完全、疏松通氣、病原物少。苗床溫度:出苗前晝溫25-30℃,夜溫15-20℃,出苗後晝溫20-25℃,夜溫13-15℃。适當降溫鍛煉幼苗,防止胚軸徒長。2-3片真葉及時分苗(可移入營養缽内或按10cm見方分苗)。緩苗期間宜較高的溫度,緩苗後保持晝溫20-25℃,夜溫15℃左右。定植前8-10天低溫鍛煉。夏季育苗最好采用寒冷紗降溫棚等防蚜、降溫措施,并注意排水,防止幼苗徒長。适期分苗和定植。

nn番茄能半耐旱,但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宜于土層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種植。對氮、磷、鉀吸收的比例為2.5:1.5。植株對氮和鉀的吸收率為40-50%。對磷的吸收率為20%。在施肥時氮、磷、鉀合理的配合比率為1:1:2。定植前施有機肥作底肥,配合施入磷、鉀肥,深耕耙細作成平畦或高畦。春夏露地栽培在無晚霜危害的情況下适當早定植,使之早緩苗和早生長發育,利于增強對病毒病的抗性。定植密度:早熟品種每畝5000-6000株。中、晚熟品種每苗3500株左右。雙幹整枝時株數可減少。

nn番茄多行支架栽培。整枝方式主要有兩種:單幹式,隻留主幹,側枝全部摘除,栽植較密,利于增加早期産量和總産量;雙幹式,除留主幹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一個側枝,其餘側枝摘除(側枝以長到4-7cm時摘除為宜)。單位面積栽植株數較少,但早期産量低于單幹式整枝。及時打頂,提高座果率,促旱進果實成熟。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10-20ppm的2,4-D(2.4-二氯苯氧乙酸)浸花或塗花,或用20-30ppm的PCPA(對氯苯氧乙酸)噴花。植株生長中後期,下部的老葉也可适當摘除,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nn番茄生長期間适當追肥,不可偏施氮肥,須配合磷、鉀肥。一般于定植緩苗後施催苗肥,促莖葉生長,第一穗果開始膨大後進行第二次追肥,促果實膨大;中晚熟品種還需在第1、2穗果采收後進行3-4次追肥。在果實生長期間用1.5%的過磷酸鈣浸出液或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追肥,對果實和種子發育有促進作用。定植澆緩苗水後需中耕保墒。第一花序開花期間應控制灌水,防止因莖葉生長過旺引起落花落果。第一穗果座果後,植株需水較多,應及時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nn果實變色期限采收。進行貯藏或遠運,可于青熟期采收。青熟的果實可以人工催熟。方法是:采收後用2000-3000ppm的乙烯利溶液浸果,并置于25℃左右的環境中,5-7天果實可迅速轉紅;或在植株上用500-1000ppm的乙烯利溶液噴果,須避免噴在葉子上。

nn采種。原咱田應與其他番茄品種田隔離100-300米,生産用種田應隔離30-50米。果實成熟後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征植株作種株。果實收後剖果取種,在非金屬溶器中,25-30℃溫度下發酵24-36小時,用清水搓洗、晾曬。

病蟲害及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葉黴病、早疫病、灰黴病、綿疫病、臍腐病等。nn

病毒病

主要由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簡稱TMV)、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簡稱CMV)引起。

主要病症有:

①花葉病:葉片出現黃綠相間,深淺相間,葉略有皺縮,病株略比健株矮;

②蕨葉病:病株上部葉片全部或部分變成線狀,中、下部葉片向上微卷;

③條紋病:病株莖稈、葉柄或葉脈搏發生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狀壞死斑。煙草花葉病毒由汁液接觸傳染。黃瓜花葉病毒由蚜蟲和汁液化氣接觸傳染。主要防治措施是實行輪作;選用抗病品種;培育适齡壯苗;增施磷、鉀肥;注意防治蚜蟲。nn

晚疫病

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為真菌病。危害葉和果實。葉片上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和暗褐色水浸狀大病斑,逐漸變褐色,病斑邊緣在潮濕情況下長出白色黴;天氣幹旱時,病斑幹枯變褐。果實上病斑呈不規則雲紋狀,邊緣模糊,淺褐色至暗褐色,斑面生稀疏白色黴。莖上病斑暗褐色,略向下陷,邊緣也産生白色黴。18-22℃,空氣相對濕度66-96%範圍内利于晚疫病的發生。采取加強田間管理;栽培抗病的品種;噴灑波爾多液、瑞毒黴、乙磷鋁、甲霜靈、殺毒礬等殺菌劑進行防治。nn

青枯病

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n)為細菌病。主要為害植株維管束組織,使之變褐。發病後,葉色變淡,萎蔫,短期内整株死亡。病原細菌在土中越冬,由傷口侵入植物體。宜選用抗病品種;土壤增施石灰,改良土壤酸堿環境;輪作(最好與水稻田輪作)等進行防治。nn

臍腐病

生理病害。因水分供應失常、幹旱引起缺鈣而鏽發果臍部産生褐色略凹陷硬斑,可擴大到半個果實(隻發生于青果上)。以正常供水,噴布1%過磷酸鈣或0.1%氯化鈣可防治此病。nn

根結線蟲病

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spp.)線蟲侵害根部,發生念珠狀根結或根瘤。可采取輪作;灌水;使用二溴乙烷殺線蟲藥物處理土壤等方法防治。nn較常見的病害還有:葉黴病(Fulvia fulva)、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灰黴病(Botrytis cinerea)、綿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又稱褐色腐敗病)。以上4種病害均為真菌病。

nn蟲害有棉鈴蟲和白粉虱。

上一篇:小蒼蘭

下一篇:養豬技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