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碗

蒸碗

烹饪形式
蒸碗是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的一種做法,在不同地區融合了當地的特色,常見于北方。每到年節,在中國北方,蒸碗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傳說記載,蒸碗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文化傳承。[1]蒸碗的構成主要有蒸肉、蒸雞、蒸魚、蒸肉丸、蒸焖子等多種花樣,一般為蒸碗和扣碗兩種表現形式。蒸碗一般都是先将各色菜肴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蒸熟即可食用,部分因蒸制時間長,湯汁收幹,也可帶碗存放。一般講究肥而不膩和入口即化兩種。蒸碗擁有非常多的品類的做法,成品也是南轅北轍,并不具有總體的代表性,應以當地特色為準,代表的有臨清蒸碗、陽谷蒸碗、濟南蒸碗、北京蒸碗、曲阜蒸碗、太原蒸碗等,各具特色,并不一緻。
  • 中文名:蒸碗
  • 口味:多樣
  • 分布地區:中國西部
  • 做法:大火、長時蒸制
  • 特點:爛、滑、香氣濃郁

簡單介紹

蒸碗的構成主要有扣肉、小酥肉、四喜丸子等幾種花樣,在這裡簡單評價下這四種蒸碗的特點。

扣肉一般講究肥而不膩——若你見蒸碗裡梅菜扣肉是瘦肉多肥的少,那這家做的就有問題。但這個肥肉吃起來幾乎沒啥油膩的口感,這也仰仗梅菜吸油。另外肉片要片的夠薄,但又不能散了。梅菜也不能嚼不動,更不能真的有黴味。

小酥肉則講究不柴不膩,要後腿肉一條,切為中指長寬的粗條,裹蛋清醬油澱粉挂糊下鍋炸兩道,頭道将表面炸硬後出鍋,控會兒油後再入鍋炸至金黃,裝碗後蓋幹辣椒、花椒、蔥、姜、八角、桂皮,澆高湯墊底,進蒸鍋。入嘴時鮮香與鹹香并存,下飯亦是一絕。

四喜丸子則更是淮揚菜,俗稱獅子頭,入鄉随俗,到了陝西且将白燒換紅燒。肉用肋條肉,細細切成小丁後略剁幾刀,此為細切粗斬,是獅子頭的不二法門,剁好後用芡粉搓成肉圓,入姜、蔥、糖、酒與醬油,蒸制即可。此道菜全看火候,不能太爛,雖然要入口即化,還要有嚼頭。

品種介紹

3.1 幹筍小酥肉蒸碗

用料:五花肉400g 澱粉130g 雞蛋2枚 老抽3湯匙(45ml)大蔥一段 姜1塊 大蒜3瓣 花椒1茶匙(5g)鹽1茶匙(5g)香菜1棵 幹木耳20g 水發冬筍50g 紹酒1湯匙(15ml)油500ml(實耗30ml)

做法:

五花肉切成1cm寬、4cm長的小片。大蔥切斜片。姜和大蒜一同切薄片。

香菜洗淨切碎。幹木耳用清水泡發、再擇小朵。水發冬筍切成梳子片。

将澱粉倒入蒸碗中,磕入雞蛋混合均勻,再将五花肉片放入裹上一層雞蛋糊、腌制10分鐘。

中火燒熱鍋中的油,待燒至五成熱時将五花肉片逐一放入鍋中(要防止相互黏連),用中火慢慢炸制成金黃色,再撈出瀝幹油分。

鍋中留底油,燒熱後将大蔥片、姜片、蒜片和花椒放入爆香,随後放入木耳小朵和水發冬筍片翻炒片刻,再調入适量清水(80ml)、鹽、紹酒和老抽翻炒均勻。

将炒好的木耳及冬筍片倒入五花肉片中混合均勻。

3.2 黃焖雞塊蒸碗

特點:雞塊酥嫩、口味鮮汁濃,色澤黃亮。

原料:嫩雞肉350克。筍肉75克、水發木耳75克。蔥段10克、白湯250克、味精15克、濕澱粉25克,紹酒、熟豬油各35克、醬油30克、白糖10克。

制作過程:雞入沸水氽2分鐘,撈出,冷卻後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小塊。将炒鍋置旺火上燒熱,下豬油25克放入蔥段煸至有香味時,即可下入雞塊加紹酒、醬油、白糖及白湯,煮沸後移至微火上,炆至湯汁稠濃時,把雞塊撈出,皮朝下排放在蒸碗。鮮筍切成滾料塊,同水發木耳一起放入雞汁鍋内,略煮沸。撈出,鋪在雞塊碗内,然後将剩下的湯汁滗入鍋内,雞塊覆蓋在盤中曠鍋中湯汁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薄芡,淋入熟豬油10克,均勻地澆在雞塊上即成。

3.3 八寶飯蒸碗

原料:糯米250g,提前先泡幾個小時

準備:枸杞、紅棗、蓮子、蜜棗、葡萄幹、栗子之類的

1、提前先用水泡好,紅棗去核,蓮子去蓮心,先在水裡煮半個小時

2、把泡好的糯米水分瀝幹,放在籠屜裡墊上蒸布,蒸半個小時

3、将蒸好的糯米飯稍微放涼加适量糖和豬油(或色拉油)

4、準備蒸碗先抹上油,把蓮子、葡萄幹,紅棗等先在碗底擺好。

5、蓋上适量糯米飯,壓實,擠上層紅豆沙,再蓋層糯米飯。

6、然後把蜜棗,葡萄幹等鋪好,再蓋上糯米飯壓實,上籠屜蒸40分鐘。

7、蒸好後稍微涼了後,用一個碟子蓋住敞口碗,将碟子和碗反轉過來。

8、将八寶飯倒扣在碟子裡就可以啦。

陽谷蒸碗

陽谷蒸碗是魯西陽谷縣的一種特色食物做法,一般隻有三種,分别是蒸碗雞、蒸碗魚、蒸碗扣肉。蒸之前,雞、魚先切塊,腌制後裹面糊炸至金黃。蒸制時通常采用黑釉瓷小碗,碗大如手掌,釉黑光滑有色澤,一般要蒸制6個小時以上,焖制一晚,食用時淋上調制的湯汁即可享用美味。成品滑、爛,口齒留香。雞與魚的面糊吸飽湯汁,綿軟順滑,蒸肉雖選五花,卻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瘦肉勁而不柴,鮮嫩多汁。

上一篇:蒸花卷

下一篇:海鮮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