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縣

萬源縣

四川省省轄縣級市
萬源市,四川省直轄,達州市代管。北與陝西省鎮巴縣、紫陽縣接壤,東與重慶市城口縣接壤。轄境東西長76.7千米,南北寬77.25千米,總面積4065.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萬源市下轄1個街道、25個鎮、5個鄉,總人口57.36萬。[1]萬源市位居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帶、川陝渝結合部、7個縣市交彙處,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因地處萬頃池和諸水源頭而得名。1993年7月,萬源撤縣設市,區位優勢明顯,是四川省陸路交通出川的主要通道,素有“秦川鎖鑰”之稱,襄渝鐵路、包茂高速、國道210線和347線等交通幹線過境。萬源市素有“萬寶之源”的美譽,是中國三大富硒帶之一、四川省唯一天然富硒區,富硒農産品享譽秦巴,有萼貝、皮桔、天麻等1206種中藥材。2018年,萬源市地區生産總值1,413,312萬元,比2017年增長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6元,比2017年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比2017年增長10.1%。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20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萬源退出貧困縣序列。
  • 中文名:萬源縣
  • 外文名:Wanyuan City
  • 别名:
  • 郵政區碼:63635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57.36
  • 著名景點:八台山、煙霞山風景區、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
  • 機場:達州金垭機場、萬源機場
  • 所屬地區:四川省達州市
  • 地理位置:達州市東北部
  • 下轄地區:1個街道辦事處,25個鎮,5個鄉
  • 電話區号:0818

發展曆史

初設由來:正德十年(1515)割東鄉縣(今宣漢東鄉鎮)太平裡置太平縣(今萬源太平鎮),屬達州。n

市境域夏商,為梁州地。n

周,為雍州之域。n

春秋戰國,屬巴國疆土。n

秦,屬巴郡宕渠縣(治今達州地區)。n

東漢,屬益州巴郡宣漢縣(今達州市)。n

唐貞觀元年(627年),屬通州(今達州)。天寶元年屬通川郡宣漢縣。n

五代時,置明通院(治地今東南舊院壩)。隸屬不變n

元,直屬達州和巴州曾口縣。n

明,屬夔州達縣,後屬東鄉縣(治今宣漢縣東鄉鎮)。明正德十年(1515年),置太平縣,清嘉慶年間升為太平直隸廳,道光初年(1821年),複降為太平縣。n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全縣分為十保。嘉慶七年(1802年),升縣為直隸廳。道光二年(1822年),由太平直隸廳複置太平縣,原太平廳七八九保設城口廳,割巴州(今巴中)之太平、長樂兩鄉及通江之安仁裡、長甯裡、麻巴裡各甲撥入太平縣,時人稱“三鄉”為新太平,原七保為老太平,時七保三鄉共轄119甲,51個場鎮,其中九鄉黃鐘堡設巡檢分署。n

1911年綏定府(今達州)脫離清延宣布獨立。民國元年(1912),各縣相繼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分别建立軍政府,隸屬中華民國。

民國三年(1914年),改太平縣為萬源縣,按四川省團務處之規定,改鄉保為區團制,時設十個區,連縣城52個場鎮(團),其中七區黃鐘堡設縣佐公署。n

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民國十八年(1929年),複設分知事公署。n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紅軍北上抗日,撤離萬源縣境,國民黨政府将建制和轄區又恢複到紅軍入川前。同年6月又将區劃由10個區改劃為4個區,39個聯保。n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聯保為鄉鎮、保甲制,時全縣4個區24個鄉、214保、2040甲、27897戶、150469人。n

民國六年(1917),顔德基于舊綏定府署置川東靖國軍司令部,顔自任司令。七年十月,四川靖國軍總司令、四川督軍熊克武任顔為靖國軍第七師師長,駐防達縣(達州)。其時轄達縣、宣漢、開江、萬源、城口、開縣、雲陽、奉節、巫溪、渠縣、營山、儀隴、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阆中、蒼溪、南部、鹽亭、昭化、廣元、劍閣、梓橦二十四縣。n

民國二十二年(1935)年隸屬于第十五行政督察區(治今達州)。n

1950年隸屬于達縣專區。n

1968年隸屬于達縣地區。n

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并設立萬源市(縣級)。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萬源市轄1個街道辦事處、25個鎮、5個鄉:古東關街道辦事處、太平鎮、青花鎮、舊院鎮、羅文鎮、河口鎮、草壩鎮、竹峪鎮、大竹鎮、黃鐘鎮、官渡鎮、白沙鎮、沙灘鎮、八台鎮、石窩鎮、石塘鎮、鐵礦鎮、大沙鎮、魏家鎮、白果鎮、井溪鎮、長壩鎮、鷹背鎮、黑寶山鎮、固軍鎮、永甯鎮、蜂桶鄉、曾家鄉、玉帶鄉、廟子鄉、紫溪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萬源市位于四川東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帶,界于北緯30°39′—32°20′,東經107°28′—108°31′之間,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地處川、陝、渝三省(市)結合部,7個縣市的交彙處,幅員面積4065平方千米。東鄰重慶市城口縣,南接宣漢縣,西抵本省巴中市平昌縣、通江縣,北倚陝西省鎮巴縣、紫陽縣。

地形地貌

萬源市地處東北邊陲大巴山腹心地帶,境内峰巒起伏,河流縱橫,山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北斜山脊與向斜谷地平行排行。南流水系各主幹河流,均衡切構造線成許多V形山谷,相對高差在1000米以上。最低海拔335米,最高海拔2412.9米,相對高差2077.9米,大部分地域海拔600—1400米,占幅員面積的82.99%。東北部石灰岩廣泛裸露,山坡陡峭,地面崎岖。西部山勢較緩,為主要農作區。n

萬源市地貌共分為四個類型:東北部為深切割中山峰叢峽谷地貌;東南部為溶蝕、侵蝕中切割中低山帶壩地貌;中部及西部為侵蝕、侵蝕中切割單面中山峽谷地貌平;西南部為侵蝕剝蝕階梯狀台地峽谷地貌。

氣候

萬源市屬亞熱帶北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194.6毫米,年平均氣溫14.7℃,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9.4℃;年平均相對濕度72%;年平均日照時數1500小時,日照百分比33%;靜風頻率53%,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平均風速6.9米/秒;年平均霧日12.6日,年平均霜日數128.3日。n

土壤

萬源市土壤類型主要有水稻土、旱地土、紫色土、黃壤土、黃棕壤土和石灰岩土6個土類、12個亞類、29個土屬、60個土種、88個變種。區内大多數土壤養分中等偏下。

人口

截至2018年末,萬源市總人口573569人,比上年下降0.78%,其中城鎮人口123433人,鄉村人口450136人;男性300941人,女性272628人。男女性别比為110.39%。全市少數民族人口315人。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0.47‰,人口死亡率為5.13‰,自然增長率5.34‰。

經濟

2018年,萬源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13312萬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08324萬元,比上年增長3.7%;第二産業增加值435590萬元,比上年增長7.4%,第三産業增加值669398萬元,比上年增長9.6%;三次産業比由2017年22.3:30.8:46.9調整為2018年的21.8:30.8:47.4。第三産業占比提高了0.5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869200萬元,比上年增長7.8%,其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61.5。

2018年,萬源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4961萬元,比上年增長14.95%。全年公共财政支出409286萬元,比上年上升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6元,比上年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比上年增長10.1%。

2018年,萬源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56914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第一産業完成投資45292萬元,下降16.8%;第二産業完成投資120260萬元,下降31.29%;第三産業完成投資691362萬元,增長25.7%。

交通運輸

萬源市是北上進出川的主要通道,有襄渝鐵路、包茂高速、國道210線和347線等交通幹線,萬源火車站是國家二級火車站,每年承接周邊縣市貨運180餘萬噸、中轉周邊縣市人口190萬。綿陽—巴中—萬源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設,萬源通用機場即将開工。

截至2018年末,萬源市公路總裡程3220.7公裡。其中:高速公路62.7公裡,國道公路216.1公裡,縣道公路214.4公裡,鄉道公路505.6公裡,專用車道11.4公裡。基本形成以襄渝鐵路、達陝高速公路為主動脈,國道210線、347線為主骨架,縣鄉道、專用道以及村道為支線的區域交通網絡。n

2018年,萬源市公路客運量483萬人,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14490萬人/公裡,比上年下降26%;公路貨運量327萬噸,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2426萬噸/公裡,比上年下降2%。

曆史文化

三官場村位于萬源市西南方,距城區90多千米,是秦河鄉最大的一個村落。因地處偏遠、交通閉塞,三官場村的民居民俗才得以保留下來。在三官場村,保存完整的三合院、四合院就有四十餘座,其中最為典型的有明代修建的大屋基院落、有由九個清代修建的四合院組成庫樓灣院落等。此外,在崇山峻嶺中,還屹立着一些由檐石仿木建造豪華古墓,文官武将的浮雕活靈活現。

2016年,三官場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名單;2018年被認定為第一批“四川最美古村落”。

榮譽稱号

2017年12月14日,萬源市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n

2020年12月28日,被評為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縣(市、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