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漢語漢字
草:cǎoㄘㄠˇ。《說文解字》:“草,草鬥,栎實也。一曰象鬥子。從艸、早聲。”。日如蚤般争先在頭上是早之範式。艸、早兩範式疊加。地之毛逢春争先而出是草之範式。本義: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2]如: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衍義:引申指“粗糙,不細緻”。如:草率(shuài)、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衍義:引申指“中文的一種書體”。如:草書、草字(亦為舊時謙稱自己的别名)、章草(草書的一種,筆畫保存了一些隸書的筆勢,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體(①指漢字草書;②拼音文字的手寫體,有大草、小草之分)。衍義:引申指“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為初步的,非正式的”。如:草拟、草诏(為皇帝草拟诏書)。衍義:引申指“荒野,原野,引申為在野的、民間的”。如:草野、草莽、草寇、草賊。衍義:又用作姓。是中文一級常用字,最早見于甲骨文。
  • 中文名:草
  • 拼音:cǎo
  • 部首:艹
  • 字碼:8349
  • 五筆:ajfj(98)ajj(86)
  • 倉颉:taj
  • 鄭碼:eked
  • 筆順:122251112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上聲十九皓
  • 注音:ㄘㄠˇ
  • 四角碼:44406
  • 總筆畫:9
  • 部外筆畫:6
  • 統一碼:基本區U 8349
  • 結構:上下結構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草cǎo(ㄘㄠˇ)

⒈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⒊粗糙,不細緻:草率(shuài)。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漢字的一種書體:草書。草字(亦為舊時謙稱自己的别名)。章草(草書的一種,筆畫保存了一些隸書的筆勢,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體(①指漢字草書;②拼音文字的手寫體,有大草、小草之分)。

⒌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為皇帝草拟诏書)。

⒍荒野,原野,引申為在野的、民間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賊。

⒎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雞。

詳細釋義

艸cǎo

〈名〉

(1)(形聲。從艸,早聲。小篆艸,象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說文》:“草,草鬥,栎(lì)實也”(栎實:栎樹的莢果,即皂角)。借為“草木”之“草”以後,則另造“皂”字來代替。本義:栎實)

(2)草本植物的總稱[grass]

艸,百卉也。從二屮。會意。經傳皆以草為之。漢書多以屮為之。——《說文》

大草不生。——《呂氏春秋·任地》。注:“草,穢也。”

草食者羶。——《呂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辭·悲回風》。注:“生曰草。”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3)又如:除草;糧草(軍用的糧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廳(草堂;廳堂);草莽(草叢。比喻無用的東西)

(4)指用作燃料、飼料的幹草[hay]

今又盛寒,馬無稿草。——《資治通鑒》

(5)又如:草庫倫(指圍起來的草場);草料

(6)未開墾過的荒地[wasteland]

墾草創邑,辟地生粟。——《韓非子·外儲說》

(7)又如:草甸子(方言。長滿野草的低濕地);草窪(低窪積水,野草叢生的地方);草間(民間);草茅危言(百姓對國政的剀切言論。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論廟堂,恐有危險,故謂危言)

(8)文書的底稿;初稿[draft]

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宋·洪邁《容齋續筆》

(9)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張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一種書寫體[scripttypeofcalligraphy]。如:章草;狂草;草行(書法中的行書兼草體)

詞性變化

草cǎo

〈形〉

(1)粗糙;粗劣[rough;coarse]

令人事無大小皆潦草過了。——《朱子類語·訓門人》

(2)又如:草略(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飯食);草酌(簡便的筵席。多用作設宴請客的謙詞);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細;不認真)

(3)匆促,急促[hasty]。如:草蹙(匆促)

草cǎo

〈動〉

(1)割草,除草[mow]。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殺戮)

(2)創造;創立[create]

草,造也。——《廣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創物也。”

(3)又如:草立(創立);草昧(創始;草創);草律(創制法律)

(4)草拟;起稿[draft]

蕭何草律。——《漢書·藝文志》。注:“創造之。”

草立土德時曆制度。——《漢書·任敖傳》。注:“創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傳》

(5)又如:草立(創立);草制(拟訂制書);草诏(草拟诏書);草表(草拟章奏)

騲cǎo

〈名〉

雌馬[mare]。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騾(牝騾)

常用詞組

草案、草坂、草包、草本植物、草标兒、草草、草草了事、草測、草場、草創、草叢、草地、草甸子、草墊,草墊子、草垛、草房、草稿、草菇、草荒、草灰、草雞、草菅人命、草薦、草芥、草窠、草寇、草料、草廬、草驢、草綠、草馬、草碼、草莽、草帽、草莓、草昧、草木灰、草木皆兵、草拟、草皮、草坪、草簽、草書、草率、草索、草台戲、草堂、草圖、草席、草鞋、草寫、草藥、草野、草野、草魚、草原、草約、草澤、草紙、草字。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曰草草。《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湊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鬥,櫟實也,一曰橡鬥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從白從十,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

說文解字

草【卷一】【艸部】

草鬥,櫟實也。一曰象鬥子。從艸早聲。〖注〗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别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通用爲草棧字。今俗書皁或從白從十,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自保切。

說文解字注

(草)草、逗。櫟實也。一曰象鬥。木部。栩?也。其皁一曰樣。又曰。?、栩也。又曰。樣、栩實也。按此言櫟者、卽栩也。陸璣雲。栩今柞櫟也。徐州人謂櫟爲杼。或謂之栩。其子爲皁。或言皁鬥。其殻爲汁。可以染皁。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汁。或雲橡鬥。按草鬥之字俗作皁、作皂。於六書不可通。象鬥字當從木部作樣。俗作橡。從艸。早聲。自切。古音在三部。周禮大司徒。其植物宜早物。假借早晚字爲之。籒文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