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新

茅以新

國家一級工程師
茅以新,鐵道機械工程專家。長期從事鐵道機車車輛的運用、維修、制造工作。在抗日戰争時期創辦了柳江機器廠,支援湘桂鐵路運輸。抗日戰争勝利後組織了善後救濟總署援華物資器材的接收和選用。主持推行車輛車鈎标準化,解決列車車輛混編難題。建國後,主持機車車輛技術工作,在制訂鐵道技術政策,促進鐵道科技發展和提高裝備水平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1]
    中文名:茅以新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工程專家 主要成就: 性别:男

生平

茅以新,江蘇鎮江人。1902年出生于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父、父親均為學者。父親茅乃登是清末支持民主革命的品官,曾參加革命軍江浙聯合軍,任司令部秘書部副部長,二哥茅以升是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新中學時從南京赴上海,進入南洋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交通大學。1919年因參加“五·四”愛國學生運動被開除,暫轉入唐山交通大學,一年後返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因成績優秀被派赴美留學,入普度大學,為該校早期中國留學生之一。兩年後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去加拿大工廠實習,學成後取道歐洲回國服務。

茅以新回國後一度開辦汽車修理工廠,1929年應聘進入浙贛鐵路。當時浙贛鐵路正在修建,時值日軍侵華形勢日緊,全體員工晝夜趕工,于抗戰爆發的1937年全線貫通。茅以新領導全線的機務工作,從平地起家,采購設備,培訓機車技術人員,建立規章制度,使新線路随修随通,因而得到交通部門的銀盾獎牌。鐵路工程專家淩鴻勳主持修建粵漢鐵路株韶段,1935年聘請茅以新去長沙主持粵漢鐵路的機務工作,他認真整頓,以身作則,迅速使工作納入正軌。茅以新與老專家程孝剛一起籌建機車總廠。他親自參與在株洲選址,修建廠房、選購工廠設備等,趕在1937年抗戰爆發初期開始修理機車車輛,後因日機轟炸,被迫在湘黔沿線建3個工廠。茅以新受命在柳州建柳江機器廠,日軍入侵西南後工廠被迫撤退。1945年茅以新被派去美國接受戰後救援物資,回國後繼續在粵漢鐵路任機務處長,副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茅以新調任鐵道部機務總局副局長,車輛局成立後任副局長兼總工程師;科技局成立後任副局長;科技局改科技委後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時下放銀川黃羊灘和河南息縣鐵道部幹校。後來因援助坦贊鐵路的修建調到鐵道部援外辦公室,從事将中文技術文件翻譯成英文的工作。“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包括開發海南島在内的許多建議。1979年中國鐵道學會成立,擔任副理事長兼任車輛委員會第一屆主任委員。1981年參加赴美鐵道考察,1982年升任鐵道部技術顧問(副部級)期間,多次對鐵路建設科技發展提出許多寶貴建議。

茅以新一生正直清白,胸懷坦蕩,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國民黨貪污泛濫的環境下,始終潔身自好;他辦事認真果斷,一絲不苟;在技術上孜孜以求,學識淵博,永懷不足,自強不息;他作風民主,平易近人,受到同輩人的尊敬,對青年人諄諄教誨,提攜後學,深受後輩的愛戴。1990年12月26日病逝。

個人經曆

1902年6月29日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

1918-1922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習。

1923-1924年赴美國Purdue University(普度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925-1926年加拿大國家鐵路機車工廠實習。

1926-1927年美國ALCO機車公司設計室制圖員。

1928-1929年南京新記機工廠汽車修理。

1930-1935年浙贛鐵路機務課長。

1936-1939年粵漢鐵路機務課長,副處長,主任工程師。

1940-1944年交通部柳江機器廠廠長。

1945-1947年赴美國,在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工作。

1947-1949年粵漢鐵路副局長,顧問。

1950-1953年鐵道部機務總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

1953-1956年鐵道部車輛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

1956-1960年鐵道部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

1960-1969年鐵道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69-1971年鐵道部五七幹校。

1971-1973年鐵道部援外辦公室。

1973-1982年鐵道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

1990年2月退休。

主要成就

創辦柳江機器廠

抗戰初期,中國的機械制造能力極弱,鐵路所用配件多半依靠進口。由于日軍的包圍,進口日益困難,加之戰争的破壞,使鐵路機車車輛損壞嚴重,淪陷區的機車車輛紛紛朝後方撤退,配件供應越發艱難,當時交通部決定自建機器工廠。茅以新受命于危難之中,在柳州建廠,他親自選址,在物資極其匮乏的情況下,先生産,後生活;邊建廠,邊生産。随着工廠的建成,生産産品有力支援了戰時鐵道運輸。在此期間,他言傳身教,提倡學習,帶領創業者在艱苦的條件下不斷設計開發新産品。

柳江機器廠的産品針對市場的需求,從起初生産老虎台鉗,到以後大批量生産機車車輛配件和修理汽車用的配件,以及工廠的工作母機,增強了後方的機械制造能力。他在20世紀40年代初創制了全齒輪箱牛頭刨床,當時,從皮帶傳動到齒輪傳動是一項重大的技術進步。工廠還為重慶中國橋梁公司生産橋梁鋼梁,為後方公路的暢通作出了貢獻。建廠的成功引起日寇的注意,日軍不斷派飛機轟炸,使工廠遭受嚴重的損失,但由于部分關鍵設備遷入山洞中,掩護工作做得好,基本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設備的破壞也因搶救及時,很快就能恢複生産。1944年夏,日軍大舉入侵湘黔,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近百萬軍民及湘黔鐵路被迫撤退。茅以新不顧個人安危,全力組織工廠人員撤退,身先士卒,走在職工的最後。在這種危急時刻,表現了茅以新對日寇的仇視,對人民群衆的關愛,以及對事業的忠誠。

組織研制新型車鈎為通用标準奠定基礎

1947年,茅以新任粵漢鐵路局副局長,負責機務、車輛工作。舊中國鐵路的機車車輛均由外國制造進口,加之戰争使鐵路分割得四分五裂,車輛類型繁雜,技術标準各異,造成車輛在全國鐵路周轉運行存在一系列問題。首先是車鈎不統一,緻使不同車鈎聯挂運行,出現了列車編挂作業難度大、效率低、易出事故等弊端。

針對這些問題,茅以新考慮到早期引進的“詹氏鈎”(即Jauney鈎)尾部細薄,不能多拉快跑,而當時較先進的D型鈎和美制E型鈎又不能适應我國鐵路車輛。于是,他從我國鐵路實際情況出發,采用美國較先進的E型鈎的鈎舌、鈎頭,選用合适的鋼材和工藝,制成适合我國國情的新型車鈎,并以之逐步淘汰舊車鈎;另一方面組織成立改鈎隊,統一車鈎高度及與之相關的車輛轉向架及懸挂系統。這是一項重大的科技改造工程,意義深遠。茅以新集中主要技術骨幹,全力以赴在較短時間内出色地完成了此項工作。為我國鐵路機車車輛的通用及發展奠定了基礎。

采用新标準、新技術提高我國鐵路裝備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鐵路上還存在着沒有轉向架的輕型二軸車,由于車身輕,極易出軌。這類車占當時貨車總數的20%~30%。有位工程師向茅以新建議應逐步淘汰輕型車,并提出具體辦法。他重視并采納了這一建議,由限制使用地區入手,逐步減少二軸車,随着新制四軸車的增多,順利地完成了輕型車的淘汰工作。茅以新在鐵道部科學技術局工作時間較長,他積極主張将英制改為公制,倡導全路對機車車輛的螺紋進行公制化改造。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他投入了不少心血,為發展我國的标準化工作做出了貢獻。

茅以新在鐵道部機務總局和車輛局任職期間,重點以技術管理規程為依據,統一技術标準,提高配件的互換性。他曾随同部領導訪問越南、前蘇聯、前民主德國等國家,改革開放後,于1980年訪問了美國,每次回來後都寫出考察報告,并将國外的新技術資料譯成中文,供領導考察和幹部學習,曾獲部領導甲等獎。他與主管機務的石志仁副部長缜密研究,決定生産我國自己設計的30噸全鋼棚車,在設計制造上加強了轉向架的剛度,改車體鉚接為焊接,提高了生産效率,降低了成本,該棚車由戚墅堰工廠試制成功。他十分重視轉向架技術,在他的支持下,對我國車輛各類型轉向架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逐步淘汰舊型,組織專業部門和相關部門讨論,實現了車輛轉向架的标準化,并編輯出版了《轉向架圖冊》,在全路推行。

主要論著

1.轉向架圖冊,北京:鐵道部車輛局,1963年

2.略論我國鐵路車輛幾項基本标準.鐵道車輛,1979年

3.沿曲線自導向運動的轉向架,鐵道車輛,1980年

上一篇:傑夫·昆斯

下一篇:戴龍·羅伯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