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銀

苗銀

苗族地區手工打制作的銀飾
苗銀本身是指純銀,長久以來是苗族地區的重要首飾品和婚嫁用品。但現在說的苗銀都并非純銀,其它主要成分是銅,含銀量不高。其主要特點是苗族地區手工打制作,圖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銀産品經戴過後,長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屬會産生氧化反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變色,不過下次在戴的時候隻須用軟布或紙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1]苗銀制品有首飾,指環,發簪,頭飾,餐具等很多種。在湖南西部和貴州等苗族聚集的地方常有出售,價格一般論件賣。
  • 中文名:苗銀
  • 外文名:Miao Yin
  • 别名:
  • 本身:指純銀
  • 特點:圖案精美,富有寓意

傳統曆史

苗族最早的銀飾藝術萌芽于巫術圖騰活動之中。苗家笃信銀器能驅邪逐崇、防陰氣戕害。古時苗民戴上銀脖圈,據說能戰勝作惡的“老變婆”,确保合家平安。聞名遐迩的黔東南苗族大銀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頭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獲得其保佑。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銀飾愛惜備至,奉若神明。他們創造了各式各樣圖案、款式的銀飾造型,既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民間氣息,又表現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時也顯示了一個大民族的輝煌與氣勢。

以大為美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

以重為美

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後,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隻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征,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的。耳環挂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複,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 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複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着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縛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

分類

我們現在市面上所見到的苗銀飾品幾乎都沒有銀的成分,一般分為兩類:

以黃銅為主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境内,如雲南大理市鶴慶縣新華村的銀飾品。鶴慶的銀飾品成分以黃銅為主,部分純銀飾品則是通過其它渠道進入到當地市場。

以白銅為主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如貴州省凱裡市千戶苗寨附近的銀匠村。銀匠村的苗銀飾品成分以白銅為主,通過電鍍、加蠟、上色的工藝處理,形成頗具特色的貴州苗銀飾品。

以紅銅為主

又名紫銅,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塑性極好,易于熱壓和冷壓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電線、電纜、電刷、電火花專用電蝕銅等要求導電性良好的産品。紅銅的硬度雖較差,但直接經過捶打就能制成各種工具和裝飾品。

鑒别

可以通過顔色和質地等來辨别苗銀。

1.苗銀本身是指純銀,長久以來苗族地區的重要首飾品和婚嫁用品。但現在說的苗銀都并非純銀,其它主要成分是銅,含銀量不高。其主要特點是苗族地區手工制作,圖案精美,富有寓意。

2.苗銀産品經戴過後,長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屬會産生氧化反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變色,不過下次在戴的時候隻須用軟布或紙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3.苗族人民認為蝴蝶是他們祖先媽媽,蝴蝶媽媽生了九個蛋,其中就有花蛋、樹蛋和人蛋。所以凡是和蝴蝶有關的花草樹木皆被認為是生命的象征,被廣泛的應用在苗族的衣物及裝飾物上。

4.苗銀是一般月白色的,沒有925銀的亮度,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雜質。苗銀比925銀要重些,因為含有銅的原因。在挑選上可以借鑒這兩點。

5.在苗族裡,苗銀就是白銅。苗銀是指本來就是拿白銅做成飾品了,再在這些飾品的表面鍍上一層薄薄白銀,其效果跟真實的純銀做出的效果一模一樣。但是純銀可以永久的清洗,而苗銀就做不到。最多隻能洗個4次就被腐蝕掉,不能再用了。

材質保養

手镯經戴過後,長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屬會産生氧化反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變色,這就需要我們用軟布或紙巾擦拭經常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在這個銀飾流行的時代裡,怎樣辨别銀飾品質地的好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知識。下面我就給您介紹幾個辨别銀飾的小竅門兒:

1.辨色法:用眼觀察,看上去有“銀白色”而不是“銀色”。有光澤、做工細,色澤差、無光澤的多為假的銀首飾。

2.折彎法:用手輕折銀首飾,易彎不易斷的成色較高;僵硬、勉強折動的成色較低;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就會裂開的為包銀首飾;經不起輕折,且易斷的為假貨。

3.抛擲法:把銀首飾從上向下抛在台闆上,彈跳不高、聲音平穩的為成色高的銀首飾;抛在台闆上跳的較高、聲音尖亮的,為假的或成色低的銀首飾。

圖案意義

“駿馬飛度”圖案,不隻僅隻是一種裝飾性紋樣,它還寓意了更豐厚的文化内涵,“駿馬飛度”是苗族服飾和頭冠上常用的圖案,由馬和騎士組成,橫貫在家征黃河的飾帶上。“駿馬飛度”銀飾品正是苗族先民悲壯遷移的見證。

“星宿花”表示蚩尤和皇帝打仗時,在夜裡行軍,依托星宿指引方向。“蜘蛛花”表示祖先被圍困時頑強的戰役的肉體。

“虎爪花”叙說了遷移到深山後打虎的故事等等。将這段曆史雕琢在銀飾上,是勸誡後人牢記曆史,不要遺忘先民們英勇奮戰,頑強拼搏,勤勞英勇,刻苦耐勞,艱苦創業的優秀質量,經過銀飾這種共同的記載方式,在苗族人民的内心深處烙下自己祖先的遷移進程,縱情地表述他們難忘的苗族曆史,表現出對先民們的大無畏肉體的崇敬之情。

還有各種鳥獸花草,它記載着苗族文化變化,是一種共同的文化載體,豐厚了民族文化底蘊。其中蝴蝶、錦雞、龍、鳳紋樣與苗族的神話傳說有着千絲萬縷的内在聯絡,也顯現了苗族對神話的信仰。

制作設計

苗銀的制作與設計

苗族銀飾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據需要,銀匠先把熔煉過的白銀制成薄片、銀條或銀絲,利用壓、寥、刻、摟等工藝,制出精美紋樣,然後 再焊接或編織成型。苗族銀飾工藝流程很複雜,一件銀飾多的要經過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銀飾造型本身對銀匠的手工技術要求極嚴,非個中高手很難完成。

除了在錘砧勞作上是行家裡手,在造型設計上苗族銀匠也堪稱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銀匠善于從婦女的刺繡及蠟染紋樣中汲取創作靈感。另一方面,作為支 系成員,也為了在同行中獲得競争優勢,苗族銀匠根據本系的傳統習慣、審美情趣,對細節或局部的刻畫注重推陳出新。工藝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銀飾日臻完美。 當然,這一切都必須以不觸動銀飾的整體造型為前提。苗族銀飾在造型上有其穩定性,一經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動,往往形成一個支系的重要标志。苗族女性飾 銀,愛其潔白,珍其無瑕。因此,苗族銀匠除了加工銀飾,還要負責給銀飾除污去垢,俗稱"洗銀"。他們給銀飾塗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燒去附着在銀飾上的氧化層,然後放迸紫銅鍋裡的明礬水中燒煮,經清水洗淨,再用銅刷清理,銀飾即光亮如新。

曆史上的銀飾加工原料主要為銀元、銀錠。也就是說,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複始,經年累月,積攢下的銀質貨币,幾乎全都投入了熔爐。正因為如此,各地銀飾的銀質純度以當地流行的銀币為準。譬如民國時期黔東南境内是以雷山為界,其北邊銀料來自大洋,純度較高,南邊來自貳毫,銀飾成色較差。20世紀50年代後,黨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衆的風俗習慣,每年低價撥給苗族專用銀。

為了找尋正宗的苗銀,我們曾經三下貴州黔東南地區,探訪當地苗寨,尋找銀匠高手。由于機緣巧合,我們才得以推出民族風格的苗銀飾品。

這裡向大家展示出來的苗銀飾品全部都是我們從雲南、貴州等地的苗族工藝匠訂做收購回來的。全部是傳統的手工制作 ,很是難得。

成分詳解

苗銀乃是古代市面上流通使用的錢币,後經苗族人全手工打造成各類工藝首飾,以及裝飾品,随之而流通到市面上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