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

清代詩人袁枚作品
《苔》是清代詩人袁枚創作的一首詠物詩。此詩生動地表現了青苔生長的特性,詠歎它受本性和境遇的種種限制。詩中的青苔有對于陽光的期待,也有向紅葉打聽陽光的勇氣。全詩富于情趣,饒有意蘊。苔藓自是低級植物,多寄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并歌而頌之,很有眼光!這首詩的内涵就是給弱勢群體鼓勁的,别因為自己個不是牡丹不是竹子就自慚形愧,即便出身不好,照樣也可以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來!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作者:袁枚 創作年代:清代 作品出處:《小倉山房詩集》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名稱:苔

作品原文

清代 : 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也學 一作:亦)

注釋譯文

譯文

春天和煦的陽光照不到的背陰處,生命照常在萌動,苔藓仍舊長出綠意來。

苔花雖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貴的牡丹一樣熱烈綻放。

注釋

白日:太陽。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袁枚歸隐十餘年後的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具有明确系年的《小倉山房詩集》中被編次在《望山尚書以七十生辰作相仍督兩江奉賀四首》《董暢菴守硯圖》後,可知《苔》寫于這兩首詩後不久。這首《苔》是有所本事的,它是袁枚奉賀恩師尹繼善七十壽辰受乾隆賜宴擢相之作。袁枚在為尹繼善得到朝廷嘉賞而高興時,也表達了自己向恩師學習以有所成就的人生志趣,因此寫下了《苔》這首詩。

作品鑒賞

「白日不到處」,是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藓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嗯,并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就是憑着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青春的光采。

苔也會開花的,當然,怪可憐的,花如米粒般細小,但難道小的就不是花嗎?隻要能夠開放,結出種子,繁衍後代,便是生命的勝利。所以,「也學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驕傲!對的,苔花如此細小低微,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賞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卻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強,争得和花一樣開放的權利——這世道并非僅為少數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從以上所述,可知這首短詩含意實在豐富,就如從一粒沙照見大千世界。袁枚還另有一首詠苔五絕:「各有心情在,随渠愛暖涼。青苔問紅葉,何物是斜陽?」青苔從來沒有見識過斜陽之美,詩人是為之可惜還是慶幸呢?又或者,如夏蟲之不可語冰,青苔是永遠不會明白斜陽的豔麗是怎麼回事!

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進程中,有完美,也有殘缺。

無名的花,悄然的開着,不引人注目,更無人喝彩。就算這樣,它仍然那麼執著的開放,認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綻放給了這個世界。

無名花不會因為别人在意與否,就不敢撥開初豔的花蕊;蒲公英也不會因為曆程的艱險,就不離開那安全的母體,去走進飄萍的流浪。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牡丹有牡丹的熱鬧非凡,苔花有苔花的安然自在;我們雖然不知道将來的結局會怎樣,但仍要如這花兒一樣,盡可能把自身那微弱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隻是一朵微小的苔花,卻也要象牡丹那樣,開的陽光燦爛,開的芳香怡人!花朵雖香,凝聚的是衆人的汗水,我不敢獨享,更不敢竊自欣喜,我知道前面的路還很長 ……

從以上所述,可知這首短詩含意實在豐富,就如從一粒沙照見大千世界。

名家點評

平頂山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田瑞文《袁枚想要向誰學——小議“也學牡丹開”》: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中,《苔》是典型的借物言志詩,它以物為描寫對象,但物的描寫并非其目的,以物寓意才是詩歌創作的動機。在這首詩中,苔花與牡丹的關系明顯是現實人事關系的暗喻,《苔》的創作一定是有現實本事映照的。……因此,在《苔》的本事關系中,其詩旨并不是為了強調詩人的失落和抗争,而是落腳到對尹(繼善)的恭賀上。可以說,比附于本事關系,這首詩的意旨是前後圓融貫通的,“也學”二字的使用也是恰當的。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簡齋,晚年自号倉山居士、随園主人、随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曆任溧水、江甯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甯小倉山下築築随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衆。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铨合稱“乾隆三大家”。

上一篇:闆金

下一篇:電腦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