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

花椰菜

十字花科芸苔屬植物
花椰菜(學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Linnaeus)是十字花科、芸苔屬植物甘藍的變種。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莖直立,粗壯,有分枝;基生葉及下部葉長圓形至橢圓形;莖中上部葉較小且無柄,長圓形至披針形,抱莖;莖頂端有1個由總花梗、花梗和未發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質頭狀體;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淡黃色,後變成白色;種子寬橢圓形,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花椰菜原産地中海沿岸,之後引種至印度、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西班牙、德國、孟加拉、中國等國。花椰菜既不耐炎熱幹燥,也不耐長期霜凍,生育适宜溫度為17~20℃;喜光稍耐陰,喜濕潤環境;适宜在土質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塊生長。花椰菜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性涼,味甘,助消化,增食欲,生津止渴,是一種保健食品。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又稱木蘭綱 Magnoliopsida 亞綱:五桠果亞綱 Dilleniidae 目:白花菜目(Capparales),也有資料歸屬于十字花目(Brassicales) 科: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族:芸苔族(Trib. Brassiceae Hayek) 屬:芸薹屬(Brassica) 種:甘藍(B. oleracea) 中文學名:花椰菜 中文别名:花菜、菜花、椰菜花 二名法: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植物學史

•t傳播曆史

花椰菜由野生甘藍演化而來,演化中心在地中海東部沿岸。1490年,熱拉亞人将花椰菜從那凡德(Levant)、塞浦路斯引入意大利,在那不勒斯灣周圍地區繁殖種子,17世紀傳到德國、法國和英國。1822年由英國傳至印度,19世紀中葉傳入中國南方。1875年傳到日本。 

•t名稱由來

1986年,葉靜淵在一篇題為《甘藍類蔬菜在我國的引種栽培與演化》的文章中說:“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傳入我國的曆史比較短,民國七年(1918)《上海縣續志》中始以‘花菜’之名收錄在《物産·蔬類》,并且說它是‘歐洲種,光緒八年(1882)試植于浦東’。”《上海縣續志》說1882年在浦東試植花椰菜,那時可能是這種植物剛進入上海,而且也可能是它剛傳入東亞的時期,因為一般認為,這種植物傳入日本也是在這個時期,即明治初期。不過,葉靜淵說,這種植物在1918年《上海縣續志》中始以“花菜”之名收錄在書中,是值得商榷的。因為至少在1915年《辭源》中就已經收有“花菜”這一條目:“花菜(Cauliflower):即花椰菜。”在《辭源》中的“椰菜”條,有這樣一些話:“椰菜……又一種,開花甚多,花莖花蕾皆可作蔬,别稱花椰菜,俗名花菜。”從這些話裡分析,在1915年“花菜”已是社會上所使用的通俗的名稱了。所以,1918年的《上海縣續志》不是首次記載“花菜”之名的文獻。當時這種植物不僅叫“花菜”,還叫“椰菜”“花椰菜”,這說明在1918年之前,“Cauliflower”已有好幾個漢語名稱了,所以更不能說,“花菜”是這種植物最早的漢語名稱。

19世紀前半葉。在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的《華英字典·Part Ⅲ》(1822)中,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條目:“CAULIFLOWER,花椰菜hwa ya tsae.”之後一般都是馬禮遜名稱的沿用。 

1878年1月,在傅蘭雅(JohnFryer,1839—1928)編纂的《格緻彙編》中,有一篇題為《化學衛生論》的文章,裡面有這樣一些話:“平常所種之物,如蘿葡、青菜、開花菜、波菜、蔥、蒜等原為野草,無益于人。然曆年植于肥土,使其茁壯滋榮,則最合人用。”這裡的“開花菜”就是指花椰菜,這可從後來的《格緻彙編》中得到證實。在中國上海,一開始花椰菜稱作“開花菜”(如1878年的《格緻彙編》),後來簡稱為“花菜”(如1915年的《辭源》,1918年的《上海縣續志》)。 

“花椰菜”一詞還傳到了日本。在日本,後來還改成“花野菜”(はなやさい)。日語中的“野菜”其實就是指蔬菜。現在日語裡“花椰菜”“花野菜”已不大常用,一般用カリフラワー,即cauliflower之音譯。 

形态特征

 6 花椰菜為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莖直立,粗壯,有分枝。葉分為外葉和内葉兩種。外葉開張自外向内,葉片由小逐漸增大有葉柄,到花芽分化以後,不再增大。葉片較大,特别是葉的寬度較大。内葉無葉柄,包被花球,自外向内,葉子逐漸縮小,而外部小葉呈直立性。花椰菜的葉數、葉形、色澤和大小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從第一片真葉到花球外的内葉為止,葉片總數約為18~40片。葉形有卵圓形、長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長披針形等。葉色有淺綠、綠、灰綠、深綠。葉片上還附有臘粉。莖頂端有1個由總花梗、花梗和未發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質頭狀體。  

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淡黃色,後變成白色。一個花球主軸上約有50~60個小花球,基部小花球粗2~3厘米,中心部的小花球不足1厘米。花球組織非常緻密,在花枝頂端繼續分化的花芽,能開花的是極少數。正常的花球是半球形,球面是規則的左旋輻射輪狀排列,表面是顆粒狀,質地緻密。長角果圓柱形,長3~4厘米,有1中脈,喙下部粗上部細,長10~12毫米。種子寬橢圓形,長近2毫米,棕色。  

主要品種

中國南北氣候差異巨大,各地種植品種差别也明顯。花椰菜品種類型按熟性分為極早熟品種、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和晚熟品種:

•t極早熟品種:這類花椰菜品種适宜高溫栽培,花芽分化早、耐熱、耐濕性強,生長期短,從定植到收獲30~40天。植株矮小,産量低,花球小、單球重0.3~0.5千克,适宜夏播秋收。代表品種有:福州30天、福州40天、湖裡40天、夏花40天、泰國耐熱40天、夏雪40等品種。極早熟品種冬性弱,易發生早花現象。栽培上必須大水、大肥,以促為主。 

•t早熟品種:這類花椰菜品種,耐熱、耐濕性較強。從定植到收獲一般50~60天,花球中等大小,單球重為0.5~1.0千克,适宜夏播秋收。代表品種有:白峰、矮腳59天、福州60天、豐花60、津品60、龍峰60、夏花60天、泉州60天、同安60天、溫州潔豐60天等品種。早熟品種栽培管理上必須水肥充足,培養碩大的營養體是豐産的關鍵。 

•t中熟品種:這類品種花芽分化較晚,較不耐熱,較耐低溫。從定植到收獲70~90天,植株生長勢較強,花球緻密緊實、較大,一般單球重1.0~2.0千克,适宜夏秋播,秋冬收獲。代表品種有:福州80天、溫州80天、雲山、田邊80天、龍峰80天、申花3号、一代天使80、津學88等品種。中熟品種要求播種期避開高溫季節,防止花球易出現莢葉、紫毛等異常現象。 

•t晚熟品種:這類品種不耐熱,花芽分化較晚,耐低溫,喜冷涼氣候。從定植到收獲需要90天以上,生長勢強,植株高大,花球緻密緊實、花球大,單球重2.0千克以上,适宜秋播,秋冬收獲。代表品種有:福州100天、傲雪、登豐100天、巨豐130天、荷蘭83、祁連白雪等品種。大多數晚熟品種類型可作為春秋栽培,夏季高溫季節栽培易出現莢葉、紫毛等異常現象。 

此外,花椰菜品種類型還可以按花球形狀分為球形、半圓形、扁圓形和拱形;按花球色澤分為潔白、乳白、乳黃、枯黃和紫色;按分布區域可分為福建花椰菜類型、浙江溫州花椰菜類型、上海花椰菜類型和廣州花椰菜類型。 

        

生長環境

1.t溫度:花椰菜既不耐炎熱幹燥,也不耐長期霜凍。生育适宜溫度為17~20℃。25℃時種子發芽最快,幼苗生長适宜溫度20~25℃,花球形成期适宜溫度17~18℃。0℃以下易受凍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難。 

2.t光照:花椰菜喜光稍耐陰,葉叢生長要求較強的光照與較長的日照。 

3.t水分:花椰菜喜濕潤環境,尤其是葉簇旺盛生長和花球形成時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70~80%。但水分過多也影響生長。 

4.t土壤和養分:花椰菜适宜在土質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塊生長。整個生長發育過程都需要充足的氮、磷、鉀肥,對硼、鎂等元素有特殊要求,缺硼時,花莖中心開裂,花球變鏽褐色,味苦;缺鎂時,葉肉黃色。 

分布範圍

花椰菜原産地中海沿岸,後廣泛栽培,主要分布于印度、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西班牙、德國、孟加拉、中國、日本等國。花椰菜于19世紀傳入中國,初期隻在上海、天津等地栽植;其後,由于栽培成功,逐漸推廣到各地,因此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 

育植技術

種前準備

•t苗床準備:選擇光照比較長、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家院菜地或小拱棚做苗床。 

•t土壤準備:天應選擇土質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每畝施1500~200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底肥,再進行翻地。 

•t營養土準備:秋天菜園土和農家肥有機質進行均勻混合,并在大太陽下暴曬消毒。一般翻曬2~3次,曬20天左右。最後1次翻曬時,要做好殺菌工作,每立方米用多菌靈200g進行混勻,裝袋備用。 

•t品種選擇:根據種植地氣候條件,選擇适當的品種,一般選擇自覆性好、花球潔白、植株緊湊、優質、耐抗病性強、耐運輸、高産、貯藏性、商品性好且進口的包衣種子。 

培育壯苗

•t播種:根據氣候條件選擇時間,可用幹籽。每畝用種量20~25g左右。穴盤選用72穴或128穴。播前,秋天深翻地耙平,澆足底水,水滲後,将種子均勻撒播。播後,覆蓋配好的細營養土0.5~0.8厘米以蓋住種子為宜。營養土的厚度不能超過1厘米。 

•t苗床管理:播後密閉大棚或大棚内放爐加火,提高棚内溫度。當苗齡30天左右時,大棚内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0~25℃,晚上最低溫度保持在20℃左右。在出苗過程中,土壤太幹則可以噴水1~2次。 

•t定植:大約在4月中下旬,當适宜苗齡30~35天有5~6片真葉時,定植。定植前天,用清水澆透。适時分苗,适當通風煉苗,控制幼苗徒長,及時拔出病弱蟲苗。 

•t選擇壯苗:4~5片真葉、株高15厘米、莖粗0.3厘米,子葉完好,葉色濃綠,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大田管理

•t選田:選擇土壤肥沃,耕層深厚疏松,含有機質,保水保肥,排水方便,前茬為十字花科蔬菜。 

•t施基肥:花椰菜全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量比較大。所以,在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在秋天犁地前,施充分腐熟優質有機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磷肥全部作基肥。 

•t定植密度:選擇晴天下午或陰天人工進行栽苗。行距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畝栽植2500株,每穴單株,移栽後澆透苗水。 

•t水肥管理:花椰菜對土壤營養條件要求較高。定植後,要有充足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花椰菜在未現蕾前,對養分的需求量較少。移栽至緩苗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緩苗後,進入營養生長階段,葉面逐漸變大,根系也加快生長,應勤澆水,促進根系深紮。 

•t其他管理:花椰菜的花球在陽光長期直射下,容易由白色變成淡黃色,甚至呈綠色或成毛球。所以,當花球直徑8~10厘米左右時,用人工将花球外不同方向的葉片蓋住花球或将植株外葉扶起,使花球潔白。 

适時采收

根據花椰菜選種生長期,選擇當頂端花球充分膨大、緻密、平整圓正且尚未散開時為采收适期,為了在運輸過程中保護花球采割時應在花球下帶4~6片葉子,采收過早影響産量,過晚則品質下降。采收還應把握“安全、适時、分級”三原則。 

 病蟲防治

花椰菜抗病性強,發病較輕。病蟲害防治本着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應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病害

發生花椰菜軟腐病,在發病初期及時用72%的硫酸鍊黴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1次,共噴2~3次,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發生花椰菜霜黴病,及時用64%的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的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1次,要交替用藥,共噴2~3次,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發生花椰菜猝倒病,用70%的敵克松2000~3000倍液澆施進行土壤消毒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進行噴霧防治。  

蟲害

發現蚜蟲,及時用50%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噴殺,7天後再噴1次;發現紅蜘蛛,及時用1.8%的蟲螨克乳油3000倍液噴殺;發現棉鈴蟲,及時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噴殺。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發現小菜蛾,用1.8%阿維菌素類藥劑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發現菜青蟲,用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2.5%的敵殺死1000~2000倍液噴施。  

主要價值

 3 花椰菜除含維生素A、維生素B群、煙堿酸及維生素C外,還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β-胡蘿蔔素等。其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為番茄的8倍、芹菜的15倍。一天食用約100克花椰菜,則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供應即已足夠。此外,白花椰菜含抗癌物質槲皮酮、谷胱甘肽、吲哚、異硫氰酸鹽等。 

•t改善體質的功效

白花椰菜中所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煙堿酸的含量也比其他蔬菜高,而維生素B1可消除疲勞,因此在疲勞時食用花椰菜,能減少疲勞所帶來的不适。而白花椰菜的多種營養成分,如β-胡蘿蔔素、異硫氰酸鹽等,都有消除緻癌物質、加強體内代謝、促進排毒、有效清除體内毒素等功能,能夠保護肝髒,隻要肝髒健康了,人體自然就不容易感到疲憊。 

•t其他保健功效

花椰菜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能有效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維生素B2可促進消化,改善口角炎症狀。花椰菜中的鉀有助于預防高血壓,鉻可發揮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而花椰菜富含的植物性化學成分,可抗氧化而使癌細胞不易形成,是醫學界推薦的抗癌食物。 

此外,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花椰菜含有異硫氰酸酯衍生物,有殺死白血病細胞的效用,此外這種物質對胃癌細胞及細胞癌化有抑制作用。生物試驗還證實,花椰菜含蘿蔔硫素、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等所有抗氧化劑都有預防癌症及冠狀動脈各種疾病的功效。花椰菜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食材之一,類黃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外,還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經常食用能夠減少患心髒病與腦中風的危險。花椰菜在歐洲有“天賜的藥物”和“窮人的醫生”等美譽。 

植物文化

花椰菜治皮膚病的傳說

相傳,清末江蘇無錫郊區有一個名叫蘭秀的姑娘,聰明美麗、清秀可愛,可不幸的是患上皮膚病,身上疖瘡累累、痛瘁流膿、日夜咳嗽不停,久治不愈,隻得閉門在家。 

一天夜裡,蘭秀夢見一片花椰菜,十分誘人。夢醒之後,獨自思考,莫非花椰菜可以治我身上的病麼。于是天亮後她到長滿花椰菜的地裡,摘取新鮮的花椰菜,炒食之,味道鮮美、清香可口,不久,大便通利,皮膚上的疖瘡也逐漸緩解,咳嗽也日漸減輕。于是她堅持炒食花椰菜,沒有花椰菜的季節,則将腌制曬幹的花椰菜炒食,數月後,蘭秀姑娘全身皮膚光亮滑潤,甚至連疤痕也沒留下,臉龐比以前更加漂亮了,咳嗽也好了。此後用花椰菜治皮膚病的方法在民間就流傳開來。 

上一篇:第一哲學沉思集

下一篇:藍莓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