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科

腦外科

醫學學科
腦外科(一般是指神經外科)是醫學中最年輕、最複雜而又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1]以前由于技術的限制,人的腦部手術可以說是一個禁區,然而随着科技的發展,現在已經可以借助先進的顯微外科設備開展各種顯微神經外科手術。
  • 中文名:腦外科
  • 外文名:Brain Surgery
  • 類别:
  • 主管部門:

主治範圍

腦外科治療的範圍一般有以下幾類。

1、顱内感染性疾病如:腦膿腫、腦室炎等。

2、顱内寄生蟲病如:腦囊蟲病、腦包蟲病等。

3、功能性神經外科疾病如:三叉神經痛、癫痫等。

4、頭外傷顱内血腫、腦挫裂傷、腦腫脹,脊髓損傷等。

5、脊髓腫瘤如:脊髓神經鞘瘤、脊膜膨出、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統綜合症等。

6、顱内腫瘤如:腦膜瘤、膠質瘤、垂體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生殖細胞瘤等。

7、腦血管病如:顱内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煙霧病等;及腦血管病的介入、栓塞治療。

8、各種先天性顱病、脊髓畸形如:先天性腦積水、顱裂、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綜合症等。

9、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骨瓣開顱、小骨窗開顱、母子管引流、微創鑽孔引流等。

曆史概述

神經外科(腦外科)是用外科學方法,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研究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疾病的一門科學。神經外科研究的範疇包括神經系統先天性發育異常、外傷、感染、腫瘤、血管病變和遺傳代謝障礙等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并探索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目前醫學領域中的一門高、精、尖學科,是醫學中最年輕、最複雜而又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究竟起源于何時,翻開浩如煙海的史前資料及考古佐證很難統一。

公元220~265年,一代神醫華佗就有為病人剖顱治病的曆史。

1879年,Mac Ewen在英國格拉斯哥第一次正式進行開顱手術,他為一患者成功切除了左前顱凹扁平狀腦膜瘤,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神經外科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是在19世紀末神經病學、麻醉術、無菌術發展的基礎上誕生于英國,它的初期發展與成熟是在20世紀初之後的美國。

神經外科初期發展走過一段曲折艱難的曆程,此中有許多神經外科醫師和其他醫學人士的執着努力和追求,他們一些人後來成為神經外科的宗師,他們不朽業績永遠銘記于世界醫學史中。

Havey Cushing是神經外科學史上一位傑出的神經外科手術技術革新家。1917年他首先提出了神經外科手術操作原則,設計使用了銀夾止血、電凝止血,并首先提出術畢縫合硬膜與帽狀腱膜,使腦手術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在神經外科發展初期做出巨大成就。

Dandy在1918年發明“腦室空氣造影術”,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腦部病變的定位診斷,使手術成功率倍增,死亡率及緻殘率大為下降。

1927年葡萄牙人Moniz發明了“腦血管造影術”,根據腦血管造影的血管形态改變和位置變化來判斷顱内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使診斷更為準确,為現代腦血管病的診斷及外科治療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1920年3月12号在美國Boston Peter Bent Brigham醫院成立了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神經外科機構:神經外科醫師學會(The Society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神經外科中心,Cushing長期擔任主任,各國神經外科醫師慕名前往進修學習并很多成為一代泰鬥,可以說這裡是現代神經外科醫師的搖籃。

1968年瑞士Yasargil教授首先開展了在顯微鏡下進行神經外科手術的先河,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手術禁區,是神經外科史上一項重大技術革命。

1970年Hounsfield在神經放射學上作出了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即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CT)。這種非創性檢查診斷技術使神經外科診斷和治療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20世紀80年代初另一項診斷技術,核磁共振影像技術(MRI)用于臨床,彌補了CT在神經外科疾病診斷的不足,對腦血管病變、後顱凹病變,特别是脊髓病變顯示了極大的優越性。MRI在神經外科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帶來了神經外科又一大飛躍。

20世紀70年代初期,集神經影像學、神經外科手術學和神經病學我一體的介入神經放射學誕生,它使許多神經外科以往認為不治和難治之症,如巨大、位于功能區和手術難以到達的腦或脊髓血管畸形,顱内巨大動脈瘤等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是此後發展的又一新的治療方法,它利用電子計算機及立體定向确定顱内靶點,選擇多組小劑量放射線在顱内靶點聚集,使病變局部産生有破壞力的放射劑量。最為著名的是瑞典生産的Leksell立體定向r-單位,或稱r-刀,可用于功能性神經外科疾病、顱内腫瘤及血管畸形等病變的治療,危險性極小。

随着現代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使神經外科在新的世紀裡進入了一個斬新的世界。未來是計算機和基因工程的時代,神經外科以及整個生命科學都将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這将是每位神經外科醫師需要正視的問題。

相關治療

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治療

1、顱内血腫微創清除技術(簡稱腦微創術)一個直徑3mm的針孔,手術時間不到30分鐘,不需全麻,不需手術刀,用特殊的器械,高科技手法清除顱内血腫,手術費用大大減低,創傷小,恢複快,住院時間大大縮短。

2、鎖孔入路是當今微創神經外科領域的研究熱門,微骨窗開顱,在顯微鏡下多方位窺視血腫,力争全部清除血腫并徹底止血。

顱腦腫瘤的治療

顱内腫瘤習稱腦瘤,分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腦瘤來源于顱内各種組織成分如腦膜、腦組織、顱神經、腦血管、垂體腺與胚胎殘餘組織等。繼發性者由身體其它部位如肺、子宮、乳腺、消化道、肝髒等的惡性腫瘤轉移至腦部,或由鄰近器官的惡性腫瘤由顱底侵入顱内。

腦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成人多見。腦瘤發病多緩慢,首發症狀可為顱内壓增高如頭痛、嘔吐,或為神經定位症狀如肌力減退、癫痫等。後症狀增多,病情加重。發病也有較急的,病人于數小時或數日内突然惡化,陷入癱瘓、昏迷。症狀嚴重可導緻腦疝危象。

治療方案主要是借助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切除顱内腫瘤。

腦血管病之顱内動靜脈畸形的治療

顱内動靜脈畸形是指在顱内動脈血通過畸形血管團直接進入靜脈。可行CT、核磁共振及腦血管造影檢查而确診。其治療方法有三:1、外科手術切除。2、經血管介入栓塞治療。3、放射治療。其中血管介入治療,随着微導管技術和栓塞材料的發展,腦AVM的經血管治療範圍在不斷拓寬,其治療效果不斷提高。

腦起搏器

“腦起搏器”,準确地說是腦外科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它是使用一個非常細小的電極片,根據計算機三維成像的輔助指引下放入大腦的指定部位,然後再接上一個小型的脈沖生成器放置在病人的鎖骨下方,從而在大腦局部持續給予慢性電刺激。

其具體操作是在精确定位的前提下,将“腦起搏器”的刺激電極插入到大腦的相關靶點上,醫生将起搏器植入患者皮下,對靶點輸出連續不斷的頻率為130~160赫茲的脈沖電,可以對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如運動障礙性疾病、癫痫、疼痛、精神系統疾病等進行治療,效果十分明顯。

1997年,這項技術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局批準。1998年,安徽省立醫院在中國首次采用深部腦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獲得成功。患者是一位68歲的退休幹部,患帕金森病8年,左側顫抖十分嚴重。裝上腦起搏器10天後,患側肢體不再顫抖,終于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手術機器人

腦外科手術以其風險大、難度高著稱。加拿大科學家和機器人專家2007年4月17日宣布研制成功世界首個腦外科手術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擁有敏銳的觸覺和超凡的“視力”,可以有效幫助醫生完成精微腦外科手術。

這種被稱為“神經手臂”的機器人将腦外科手術與航天科技結合起來。它的出現使神經外科醫生可以完成許多高危險性手術。機器人内置核磁共振成像裝置,能夠洞悉人體中最微小的神經構造,并繪制出清晰的3D圖像。

這套手術機器人設備造價高達2400萬美元。它的制造商,加拿大麥克唐納德·戴德威爾聯合有限公司曾經為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航天飛機制造名為“加拿大手臂”的機械裝置。

“手術機器人的發明使外科醫生能夠應對一些人力難以企及的高危手術,如腦瘤的切除等,”該項目領頭人,卡爾加裡大學神經外科醫生加尼特·薩瑟蘭告訴路透社記者。

自動避免一切誤操作

“神經手臂”的操控設備類似一座駕駛艙,由手術醫生負責操縱。醫生通過觀察一座立體圖像顯示器實現操作。顯示器與機器觸手相連,可以顯示器官的縱深透視圖。同時,醫生可以參考旁邊電腦上顯示的核磁共振圖像,甚至可以通過機器人内置麥克風聽到它在人體内執行操作的聲音。

操控台還有一具顯示3D圖像的觸摸屏。通過調整視角,醫生可以全方位觀察病人的病情。

“我們的目标是把複雜艱難的手術變得簡單容易,把人力不可能完成的手術變得可以實現。”機器人工程師阿列克斯·格裡爾在演示“神經手臂”的操作時說。

多年專業訓練與臨床實踐賦予了外科醫生精确、穩定的雙手。然而,即使如此也無法與帶有自動修正功能的“神經手臂”相比。它能夠自動避免一切誤操作,确保手術安全順利。不過這也意味着手術醫生的負擔将會加重。

引領手術觀念革命

手術機器人是先進科技融合的産物。當醫生走進手術室時,感覺到科學家和機器人專家在和他們并肩作戰,一同把手術完成得天衣無縫。而相比完全依靠人力完成的傳統手術,手術機器人的出現引入了一種新理念,這是一大飛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