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

胸骨

醫學名詞
胸骨是位于胸前壁正中的一塊長性扁骨,形似短劍。胸骨分為胸骨柄、胸骨體、劍突三部分。胸骨于人體的自然位置,近似額狀位,稍斜向前下方,前面微凸,後面凹陷,從上向下依次為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突三部,三部之間借軟骨相互結合。
    中文名:胸骨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醫學 英文名:sternum 位置:胸前壁 分部:柄、體、劍突三部分

概述

胸骨柄上緣有三個切迹,中間有一淺而寬的頸靜脈切迹;兩側有向後上方的卵圓形關節面的鎖切迹,與鎖骨的胸骨端形成關節。胸骨柄和胸骨體的兩側緣共有7對肋切迹,分别與第1~第7對肋軟骨相連。

胸骨凸起的畸形稱“雞胸”,凹陷的畸形稱“漏鬥胸”。這兩種畸形一般都是由于缺少維生素D和鈣而引起的。臨床上有時用穿刺術取胸骨骨髓作檢查。

相關疾病與治療

1、胸骨骨折是由于強力直接作用于胸骨所緻,如汽車撞擊、重物砸壓、鈍器打擊,脊柱猛烈屈曲也可發生胸骨骨折。單純的胸骨骨折并沒有嚴重的緻死性,産生的嚴重不良後果主要是由于嚴重的合并傷引起。作用于前胸的暴力常同時導緻嚴重的胸部髒器損傷如心髒大血管挫裂傷、多發肋骨骨折、肺挫裂傷、支氣管斷裂等,甚至腹腔髒器損傷,易出現失血性休克、連枷胸、呼吸循環功能障礙等嚴重威脅生命的并發症。因此合并傷的診斷和緊急處理十分重要,首先處理威脅生命的并發損傷,如失血性休克、心髒壓塞、張力性氣胸、活動性血胸及顱腦、腹腔髒器損傷等,病情平穩後再考慮治療胸骨骨折。

2、胸骨骨折的部位以胸骨體骨折最常見,約占76.5%,其次為胸骨柄骨折,約占9%,胸骨柄、體交界處骨折約占8.5%。

檢查方法

3.1 胸部X線平片檢查:是診斷胸骨骨折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胸骨骨折常發生側位及斜位的移位,能通過側位及後前位斜位的平片做出診斷,但平片對斷端未發生移位的線性骨折及不完全性骨折的檢出率較低,且對體位要求嚴格,受傷較重的患者常因疼痛或嚴重的複合傷無法配合标準體位檢查,從而影響了圖像質量及診斷準确性,容易造成漏診。

3.2 超聲檢查:超聲診斷胸骨骨折有着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能準确觀察到細小的骨折線,并能探測到部分胸部合并傷,如縱隔血腫和胸腔積液等,适用于重症監護室與急症室,但超聲對骨折移位程度的判斷尚欠精确,對肺部、胸腰椎及肋骨的改變觀察也有限,因此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應用。

3.3 CT檢查:CT特别是多層螺旋CT能提供更窄的準直器寬度、更快的容積掃描速度、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還能同時顯示肺組織、整個胸腔、縱隔及椎體的改變情況。通過CT掃描同時能觀察到胸骨及其周邊髒器的改變。對檢查胸骨骨折具有不可比拟的優越性。但常規CT軸位診斷時也出現漏診,其中多為為橫型且未發生移位的骨折。MPR技術可從任意方位、任意層面觀察胸骨骨折的情況。對于胸骨骨折的檢出更加準确,尤其對橫行及未發生分離移位的骨折較常規CT更為敏感,彌補了軸位CT檢查的不足。為臨床診斷和進一步治療提供更準确和更全面的影像學依據。

3.4 影像學診斷:根據X線胸部側、斜位片檢查,發現胸骨有移位,骨皮質斷裂可診斷。CT檢查能清晰地觀察到骨折的部位和斷端移位情況,即可準确診斷。臨床上當患者有嚴重的胸部外傷病史而不能主述胸痛時,應重點觀察胸骨情況,必要時采用MPR圖像重組技術,進行确診。一旦發生漏診,患者未及時接受外科治療會引起長期的胸骨疼痛及功能障礙,嚴重的胸骨骨折引起的複合型損傷易造成患者生命危險,因而及時而準确地診斷對臨床治療尤為關鍵。

胸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有鋼絲固定、記憶合金胸骨固定器固定、钛闆固定。傳統的胸骨固定方法是采用不繡鋼絲固定,對不進胸探查者,胸骨後手術空間小,穿引鋼絲比較困難,且需要遊離胸骨前後骨膜,會影響胸骨血供。另外鋼絲固定的胸骨穩定性差,鋼絲斷裂或移位,鋼絲縱形牽拉對胸骨的切割張力,不規則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時效果不佳。鎳钛記憶合金胸骨環抱固定器于上下肋間環抱胸骨,固定效果可靠,溫度回複後恢複原有形狀,不一定完全貼合胸骨。需遊離骨折上下端骨膜及肋間凹,而且金屬體較大,容易造成術後胸骨前組織隆起。我們選用钛闆固定胸骨的體會如下:(1)手術操作方便安全,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無需放置引流;(2)術後胸骨穩定性好,無胸骨移位發生;(3)術後恢複快,呼吸狀況顯著改善,疼痛明顯好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