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

肚兜

中國傳統服飾中的貼身内衣
肚兜又稱“抹胸”,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腹的貼身内衣,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1]肚兜的面上常有圖案,有印花有繡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藍印花布,圖案多為“連生貴子”、“麒麟送子”、“鳳穿牡丹”、“連年有餘”等吉祥圖案。繡花肚兜較為常見,刺繡的主題紋樣多是中國民間傳說或一些民俗講究。如劉海戲金蟾、喜鵲登梅、鴛鴦戲水、蓮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蟲,大多是趨吉避兇、吉祥幸福的主題。
  • 中文名:肚兜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bellyband
  • 詞性:名詞
  • 類别:生活用品
  • 拼音:dù dōu
  • 形狀:正方形或長方形
  • 寓意:趨吉避兇、吉祥幸福

釋義

1.貼身遮護胸腹的布片。菱形,有的有袋,用以貯物。 明劉若愚《酌中志·大内規制紀略》:“像金鑄者,曾經盜去镕使,惟像首屢銷不化。盜藏之肚兜,日夜随身。”《恨海》第二回:“車夫一面說着,放下了馬鞭子,把銀子放在肚兜裡。”茅盾《林家鋪子》四:“ 壽生一面說,一面撩起衣服,從肚兜裡掏出一個手巾包來遞給了 林先生 。”按,罩在衣外炊事用者,亦有此名, 滬語名為“飯單”, 湖湘間名曰“圍裙”。

2.舊時婦女或小兒用的抹胸。 清 吳珠泉 《續闆橋雜記·雅遊》:“至于抹胸,俗稱肚兜,夏紗冬绉,貯以麝屑,緣以錦缣。”小兒用者,今仍常見,惟一般無袋。 湖湘 間名“兜肚”,睡眠時以免風吹肚臍。

起源

關于肚兜,說來話長,其來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開之時。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後通婚,生兒育女,創造了人類最初的服飾——肚兜,目的是用來遮掩人體之羞。

根據中國曆史記載,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傳》“陳靈公與孔甯儀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戲于朝。”這裡所說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後來的肚兜。先秦稱“膺”,漢謂之“抱腹”,流行于魏晉南北朝。亦有一說肚兜是楊貴妃為遮掩她和安祿山私通的痕迹而發明的。民間亦有一說肚兜起于漢時,獨身女子因怕被粗魯漢子欺負,所以用布纏胸,再以帶子系至背後,稱之為“縛胸”。

曆史

漢代

漢劉熙《釋名.釋衣服》曰: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裆者也。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曰:肚兜,夏紗冬绉,貯以麝屑,緣以錦缣。清曹庭棟《養生随筆》卷一載:腹為五髒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将蕲艾捶軟鋪勻,蒙以絲綿,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脫。又有以姜桂及麝諸藥裝主,可治腹作冷痛。

明代

明代之後,婦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習慣,當時叫“兜子”,俗稱抹胸。是用交料兩塊,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兩種款式,一種是短小貼身的,縛于胸腹之間,俗稱“抹胸肚”。另一種是束于腰腹之間的,稱為“肚兜”。《清稗類鈔》記載:“抹胸,胸間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為之,緊束前胸,以防風寒内侵者,俗稱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

清代内衣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并不局限于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鍊,中等之家多用銀鍊、銅鍊,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繡。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顔色。由此可見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風侵體,更兼有藥療及香囊的功用了。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寫寶钗來至寶玉房中,看見襲人在做針線,原來是白绫紅裡的兜肚,上面紮着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

圖案

肚兜的面上常有圖案,有印花有繡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藍印花布,圖案多為“連生貴子”、“麒麟送子”、“鳳穿牡丹”、“連年有餘”等吉祥圖案。繡花肚兜較為常見,刺繡的主題紋樣多是中國民間傳說或一些民俗講究。如劉海戲金蟾、喜鵲登梅、鴛鴦戲水、蓮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蟲,大多是趨吉避兇、吉祥幸福的主題。

材質

在小孩肚兜上繡有虎頭像、“五毒”圖案,有大人以此寄托孩子健康成長的寓意。在新婚夫婦肚兜上繡有鴛鴦戲水,有象征夫妻恩愛的寓意。

小孩肚兜的外面用料多為紅布,成人多為黑布,裡子多用白布。由于肚兜是婦女每天穿着的内衣,時常需要換洗,除了考慮材質、款式的舒适性,同時必須做得牢固,在織繡工藝上,更需要耐搓耐洗,以防止脫落。保存的實物來看,肚兜的布料以絲品居多,正、背面的布料顔色大多一緻,顔色有白、紅、粉紅、藍、淺藍、淺綠、淺黃、黑等。

基本上,肚兜的材質、用色與穿者的年齡、身份地位、經濟能力和地方習俗文化也有着緊密的關聯。一如喜事喜用紅彩。老人崇尚樸素,故多采用黑色。年輕人或中年婦女挑選各種不同顔色。平民的肚兜面料以白、藍為基調,繡花簡雅素淨;家境富裕者材料多采用貴重的綢緞絹絲,其上更是盤金鑲銀、描龍繡鳳,紋樣顯得斑斓飽滿,華麗無比。

造型

肚兜形狀像背心的前襟,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

肚兜的造型,各地不同,基本風格近似一個展開的折扇形(或近似菱形)。其做法是,先決定兜圍、斜襟、腰角、口袋的尺寸,以墨筆将設計圖樣直接繪在布上。裁成的菱形布片長寬約三十公分,下端成圓弧型,将頸圍的銳角剪去,再于兩個尖端裝上一對花扣,以便鈎穿金銀鍊條,或固定布帶子,用以系在頸子上。左右兩角則用細布帶固定,并系于腰間。

台灣肚兜因地域的不同,在形狀與圖紋上仍有區别。新竹地區的肚兜,下端稍窄,呈圓弧形;蘭陽地區肚兜下端較寬,底部呈平直,左右兩側則縮成帶狀。桃園、苗栗客家的肚兜造型,則介于上述兩者之間,不同的是,其肚兜構圖講究飽滿、花紋斑斓多為滿繡。

除了上述常用的造型外,在現存的實物标本中,也可見到兩種形制特殊的肚兜。其一是在原有的褶扇形(或菱形)布片下方,加上一方形護腹片,此種形式較常見于中部地區及北部客家莊。

作用

實用價值

包圍着胸部和腹部,具有保溫護腑的功能。成年人肚兜貼身不外露,小孩在熱天露在外面顯得天真爛漫。肚兜裡外兩層,兩邊附有大小口袋,口袋有單層和雙層,有些口袋上還有袋蓋。肚兜的口袋是給小孩裝糖果、玩物、小銅闆,大人則放置鑰匙、貴重錢财或小物件。

象征意義

相傳在清朝以前的肚兜都是用布條連接在頸間的,但是到了乾隆年以後就有了用銀鍊子系在脖子上的。具體原因是因為劉墉參了乾隆一本,将明朝明陵的木材修葺了清朝的皇宮。因此乾隆就将肚兜的布條改成銀鍊子,象征着批夾戴鎖,自我懲罰的意思。

時尚意義

時尚就是女人的玩具。無論是神秘古老的文化,還是新潮前衛的科技,統統可以融進“服飾”之中,成為女人最得意的玩具。

習俗

婚禮

肚兜在婚禮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在客家人的婚俗中,出嫁時,新娘肚兜内藏滿各種寶貝,每一種均富有深厚的吉祥涵意。内有曆書一本,桔餅兩個,冰糖一包,小鏡一面,洋銀一圓,及銅、銀各一個。曆書是取押煞之意,桔餅則為大吉大利,冰糖代表甜和,小鏡代表光明,銅取同心,洋銀即團圓之意。到了洞房之夜,新娘便取出各物并與新郎共食桔餅和冰糖。

人生禮儀

在陝西的關中一帶,肚兜往往伴随着人生禮儀。婦女有喜後,母親和婆家要為快出世的娃娃縫制肚兜。端午節時,舅舅要給小外甥送肚兜兒。未過門的媳婦也會給未來的丈夫做肚兜。壯年人到了“過門坎”的年歲,也會換上新裹肚兒圖個平安;老年人到了“過門坎”的忌年,閨女要為老人做裹肚兒,禱求長壽。不少地方人死後,淨身後先給穿裹肚兒,再穿壽衣。

在山西的大部分地方不論莊稼漢、婦女們,還是娃娃們,一年四季祖祖輩輩都離不開兜肚肚。孩子呱呱墜地,母親準備的第一件衣服,就是紅布兜肚;自此以後外婆家、親戚們年年生日要送兜肚肚;及至長大成人定了親,媳婦也要送兜肚兒……年複一年,日子變了樣,但兜肚的習慣卻沒走樣。

裝飾保健

一塊尺把長的菱形布,繡上花草圖案、麒麟送子、五毒艾虎等吉祥圖樣,上端綴個套環套上脖頸,下面兩頭束帶齊腰束住,一年四季不離身。後腦勺留一撮“長命毛”的孩子,光屁股套一紅兜肚,活潑可喜,不用擔心肚寒;莊稼漢們小憩田頭,烈日之下,脫掉外衣,露出精美的兜肚,既有一番情趣,又炫耀了自家媳婦的女紅;媳婦們穿上兜肚,給孩子喂奶不用擔心肚子受寒……确實,兜肚既是美觀的裝飾品,又是和胃暖肚的保健品。

心願

而今兜肚的用場可能已超出了先民的初衷。山西人不僅用它來護身,而且也把自己祈盼安康幸福美好生活的心願,都寄托在這小小的兜肚上。

現狀

肚兜是民間的傳統内衣。近代由于社會的演變,西方機織品的引進,城市百姓首先改肚兜為襯衫、背心。但時至今天,偏僻地帶尚有穿肚兜的遺習,不過隻為幼兒制作,為成人所做的似乎不多見了。 但是随着時代變化,神秘古老的肚兜成了新潮前衛的時尚,融進“服飾”之中,成為女人最得意的玩具。

保養方法

1.洗滌時在30度以下溫水中手洗,而且要把肚兜翻過來洗,如果用了滴了幾滴香醋的水浸泡一下,這樣洗出來的真絲肚兜柔軟又光滑。

2.洗滌時不宜用堿性洗滌劑和肥皂洗滌。洗後應該選擇通風處涼幹,避免破損真絲肚兜的手感及色澤。

3.汗濕後的真絲肚兜要馬上洗滌。

4.不要将真絲肚兜挂着堅硬的金屬鈎上以防止綢面損傷。

5.真絲肚兜不穿時不宜放樟腦丸,否則容易脆化。

6.熨燙時溫度以100度為宜,最好墊上襯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