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美

耿美

男男愛戀的動漫(小說)作品
“耿美”一詞最早是出現在日本近代文學中,為反對“自然主義”文學而呈現的另一種文學寫作風格:“耽美派”。[1]“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發暴露人性的醜惡面為主的自然主義,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學的意義”。“耽美派”一詞即是由此而來的。耽美在日文中的發音為TANBI,本義為“唯美、浪漫之意”,如耽美主義就是浪漫主義。後來這個詞不知怎麼被日本的漫畫界用于BL漫畫上、結果引伸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最後更發展為“男同性戀”漫畫的代稱之一。
    中文名: 别名: 作者: 類型: 連載平台: 最新章節: 是否出版: 名稱:耿美 釋義:本義為“唯美、浪漫之意” 日文發音:TANBI 出處:日本近代文學中 引伸含義: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

起源

作為一種派系而言,早在上世紀30、40年代就在日本文學界盛行,算是浪漫主義的一個分支,包括日本文學巨匠三島由紀夫 在内的大批小說家都曾受過此影響。但是,60年代以後,這個詞逐漸從原意中脫離,變成了漫畫中一類派生産物的統稱,那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BL”,描寫男男愛戀的動漫(小說)作品。

時至今日,耽美、YAOI、BL等稱呼逐漸風行,這些對于大部分喜好此道的人而言可能沒什麼太大區别,但其實每個詞都代表一個完整的時代,支持着此類作品的繁衍,又嚴格的把其與現實生活中的同志文學予以區分。沒錯,BL從本質上來說,還是純粹出自女性之手,隻為女性服務的一種少女漫畫分支。而這樣一個完備且龐大的分支究竟是如何發展然後壯大的呢?縱觀整個BL漫畫發展史,所得到也許隻能是一段稱不上浪漫的女性意識發展史吧…… 

耽美——殘酷的美,無法到達的終點

20世紀中葉,準确地說,就是1963年前後,已經在日本發展了10幾年的新漫畫中終于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少女漫畫分支。不同于以前由男性作家繪畫的類少女作品和極少量女性創作的作品,一直附着在男性向漫畫基礎上的為女性服務的漫畫開始邁出真正意義上的步伐,小學館、講談社、集英社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少女漫畫專刊或者别冊。然後在昭和41年(1966年)後的幾年中,日後被稱作“昭和二十四年組”的少女漫畫家們陸續出現了。

所謂昭和24年組,就是出生在昭和24年(1949年)前後的知名少女漫畫家們的統稱。在經過近20年新漫畫的熏陶和曆練後,這批熱愛漫畫并且有極高天賦的女性終于來到了世人面前。在這其中即包括池田理代子、美内鈴惠、五十岚優美子等正統少女漫畫家,也出現了萩尾望都、竹宮惠子、山岸涼子等第一批跨足“BL”領域的先輩。當然,在那個時代,此類作品被稱為耽美,或者——“少年愛”。

那個年代,日本還沒有任何一本專門的BL刊物,所有此類作品都在普通少女漫畫雜志上連載,故事的題材全部是“非本土非當代”的設定,而主角則都是15-18歲的少年,并且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悲劇。可能是因為出生年代的原因,在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一直緻力于經濟複蘇,但是戰争的陰雲還是在頭頂揮之不去。那時的女性也依舊處于延續了百餘年的低下地位,不論是經濟還是能力都附屬在男性身上。于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窒息感”籠罩在所有女性身上。如果是普通少女漫畫,這種感情會變成奮起的動力,讓作品變得充滿男性感的強硬。而在耽美領域内,這些則原原本本的展現了它本來的面目,殘酷、充滿矛盾、以及對現實的絕望。

用異常美貌的少年取代了本應該出現的“女性”,使故事的矛盾大大激化,感情沖突變得無以複加。而對角色本身,也往往加之殘酷非理性的對待。但是少年那未出現明顯第二性征的軀體出乎想象的增加了美感,還有因為各種因素強化和增幅,能夠跨越性别的“愛”。種種疊加,就産生了無法抗拒的悲劇美。

純粹、鋒利、殘酷、浪漫……這是整個“少年愛”時代的特征,也許剛開始還有所收斂,能比較隐昧的表達,但是在發展了近10後,1976年左右,竹宮先生的《風與木之詩》(《風と木の詩》),山岸先生的《日出處天子》(《日出処の天子》)等能夠跨越時代的精彩作品開始連載,然後是1978年創刊的第一本耽美漫畫刊物《JUNE》的出現……這些把少年愛這一分支推向了第一個巅峰。而且,那時的少女漫畫家不像現在這般草率,往往都是用耗盡生命般的熱情和努力去創作,因此幾乎每部作品都能達到幾乎完美的程度,放在今天閱讀也毫不遜色的精彩。

就這樣,乘着時代的風,一個宛如夢幻的黃金時代到來,沒有不能看的,沒有不好看的,有的隻是能不能承受激烈程度的區别,把“耽美”這種風格真正發展到了極限。然而,黃金時代卻又如此短促,在1984年兩部作品連載結束後嘎然而止,随着另一個風潮的驅動提早進入了下個時代……

曆史發展

《風與木之詩 》 日本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亡命遺族的氣質,所以就醞釀了一種文化精髓——“耽美”。燒這個詞不像燒茶,燒茶隻是用荔枝核文火輕燒到水溫80C 就OK了,“耽美”卻要焚身于爍石烈焰中直到身心俱為灰燼為止,所以耽美的普遍表現形式是自殺、死亡,最高級表現形式是戀屍與屍戀,比如“耽美”派作家草間彌生在她的《屍臭洋槐》中有這樣的句子:“妻子已經死去一個月,但正雄遲遲未将屍體送往火葬場,反而每天和妻子交媾着……正雄非常恐懼,總有一天這屍體會不會腐爛變形”這種将美推向絕路,在美的絕望中沉溺的方式在日本曆代文人的傳導下幾乎深入人心,所以日本電影也籠罩着一種濃酽的“耽美”之美。

至于耽美,何以最終演化成BL(boy‘s love)的代名詞,好像應從日本戰後70年代少女漫畫界的變革說起。當時,反主流文化的擡頭迫使其從内容以及思想中尋求變化,推出了以新人為主創力量的别冊,山岸涼子描寫同性戀的《白屋二人世界》這種類似實驗性作品就是在當時推出的。

後來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小學館的竹公惠子所畫的《風與木之詩》。她當時與另外兩人,被稱為“HOT”三人組(不是韓國的那個)在73年--75年掀起了少女漫畫的新浪潮,當時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 ̄ ̄至此,表達同性愛的漫畫便開始發展、蔓延,壯大,漸漸成為日本漫畫的一個分支。

因為,當時漫畫家所畫的關于同性的感情故事大都是相當唯美,浪漫的感性描寫,才與耽美一詞挂上鈎,後來漸漸的,發展成為其專有名詞。

為什麼會有耽美

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食不果腹的人會喜歡耽美。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說,人之所以有美感是為了生存,美感使人類可以趨利避害,是人類漫長進化道路上的加速劑。當人不再整天為填飽肚子而奔波時,為生存而産生的美感漸漸變成一個脫離物質利害關系的需求,一種純粹為美而美的需求,而耽美将這種需求推向了及至。現實中的不完美,更促使一些人轉而投向虛拟的文字、漫畫世界,在那裡一切的一切終于有了完美的可能,而作為一個耽美作者,終于擁有了創造完美的能力。

上一篇:東周列國志

下一篇:絕世榮華之嫡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