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

馮夢龍所著長篇曆史小說
《東周列國志》在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是一部著名的長篇曆史小說。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關“列國”故事的白話本,明代嘉靖、隆慶時期,餘邵魚撰輯了一部《列國志傳》,明末馮夢龍依據史傳對《列國志傳》加以修改訂正,潤色加工,成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國志》。清代乾隆年間,蔡元放對此書又作了修改,定名為《東周列國志》。
    中文名: 别名: 作者:[明]馮夢龍 類型: 連載平台: 最新章節: 是否出版: 書名:《東周列國志》 類别:史書典籍 出版社:中華書局 又名:《列國志傳》 作者朝代:明朝末期

内容梗概

《東周列國志》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是一部著名的長篇曆史小說。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關“列國”故事的白話本,明代嘉靖、隆慶時期,餘邵魚撰輯了一部《列國志傳》,明末馮夢龍依據史傳對《列國志傳》加以修改訂正,潤色加工,成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為明代長篇白話曆史演義小說。當周宣王輕易見殺,當褒姒巧遇得活,《東周列國志》拉開了它那長達數百年史事的序幕。這是古今中外時間跨越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說,描寫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故事。關于"列國"故事的平話,最早産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餘邵魚(字畏齋)撰《列國志傳》,以烽火戲諸侯開篇,分節不分回,每節随事立題。明末馮夢龍加以改編,凡餘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史書作了訂正,藝術上也有顯着的提高,改名為《新列國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間,

連環畫封面圖冊1(15張)

蔡元放(名界,号七都夢夫、野雲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寫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曆史故事,内容相當豐富複雜。《東周列國志》所叙述的曆史,正是這樣一個時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展開的。其中叙寫的事實,取材于《戰國策》、《左傳》、《國語》、《史記》四部史書,将分散的曆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曆史演義。秦漢前的一些史家為了某種原則立場,對曆史事件的叙述和評價,有時會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記述的文字中,沒有一定見地的人,很難發覺,更談不上理解了。這部書的通俗之處,正是将那暗礁一樣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種種是非善惡,忠奸智愚,畢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這是作者編寫此書的用意,也是他們對後人的貢獻。

西周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叫周幽王,他是一個昏庸暴虐的國王。西周末期,由于社會矛盾的加劇,王室内部的矛盾也擴大了,周幽王終于被申侯和犬戎的聯合軍隊攻入王宮後殺死,周王朝鼎盛時代就此結束。

周平王繼位後,将王都東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這就是曆史上稱做東周的開始。周王朝的統治日漸衰落,各諸侯國的勢力日益強大,東周社會進入了一個大動蕩的時期,中國先秦時代諸侯争霸的"春秋"時期自此開始。這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時期,也是社會經濟和文化大發展的時期。諸侯國的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形成了諸侯國大國争霸的局面,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公、吳王阖闾和越王勾踐的"春秋五霸"。在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像管仲、子産、曹刿、孫武這樣著名的曆史人物,發生了"城濮之戰"這樣以弱勝強著名的古代戰例,也出現了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發奮圖強的諸侯國王。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也是在春秋末期這個社會大變革時代産生的。

春秋時期最先強大起來的是鄭莊公,小說裡面把他描寫成一個奸詐陰險的小人,因此在裡面的曆史地位并不高。鄭莊之後有齊桓,齊桓公小白得鮑叔牙的幫助,擊敗管仲輔助的公子糾,從而成為齊公,後又任管仲為相,因其任人唯信,兼聽納谏,又得管仲鮑叔牙之大才,很快就雄霸天下,九合諸侯。但其結局悲慘,困死宮中,死後各子相争數歲不休,也因此漸漸失去了齊國的霸主之位。

齊桓公之後,重耳續伯,自深得民心的申生死後,年青時的晉文公重耳便多有磨難,三十歲上逃走天涯,先後流走齊、楚、秦等無數國家,取齊女秦女為妻。隻因一幫志同道合如介子推等人的幫助方幸而得生。秦公三平晉亂,最終還是把他推上了晉國國君的寶坐,老來得國的重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兢兢業業把國家治理得無比強大。"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鳴必驚人"的楚之大鳥,因國亂而三年隐若之後果如他之言,一下飛上了亂世春秋的高空,成為一方霸主,這就是締造了絕纓大宴的楚莊王。

而後的楚平王昏庸,竟占兒媳為己有,又聽讒言,欲死太子也絕後患,因而牢伍奢,誘殺其子,幸得伍員逃得一生,一夜間愁發皆白之後逃離楚國,後落根于吳,也因他的再生,幾使楚丘和越國複滅于吳國之手,這個有着太多傳奇的伍子胥,叩開了吳越春秋的大門,吳王阖闾之後,伍子胥薦夫差而得王,然而夫差不聽子胥忠言,放回已困多年的越王勾踐夫婦,最終導緻吳國滅于這個重生後兢兢業業,一心為複仇而卧薪嘗膽的人手裡。緊接着晉國三分天下為韓、趙、魏。大概春秋時期的曆史就到此了,之後的戰國史,小說寫得相對簡單得多,也沒有像趙氏孤兒那樣紛繁複雜的故事。

《東周列國志》描寫戰國部分雖然不比春秋部分那麼龐大,但也還十分精彩,衛鞅入秦變法,西門豹、吳起的故事等,但給讀者記憶深刻的當數孫膑、龐涓、蘇秦、張儀等人,四人皆是鬼谷子的弟子,孫膑、龐涓學兵法,蘇秦、張儀習遊說。孫膑後為龐涓後害,幾死于魏,佯瘋才得脫歸齊國,後馬陵道萬箭射死龐涓。蘇秦遊說六國聯合抗擊秦國,即曆史上著名的合縱,張儀助秦,後幾次破蘇秦的合縱之謀。兩人皆為遊說之仕,小說中,他們算不得什麼偉大人物,全為小人之舉,蘇秦先一貧如洗,後因遊說而富貴還家,按小說的觀點,其是為了自己而行遊說之事,全不顧國家以後的發展,尤其在他後面的日子尤為明顯。結局悲慘自是不必說。蘇秦張儀之後,多出如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這樣的好客之士,在他們門下,養士多達數千人,但所養之士也多無用,不能為國出謀劃策,也不能為之身死。

作者:馮夢龍

當然蔺相如、廉頗這樣的大将之才也是有的,白起長平一戰坑殺趙卒四十萬餘。再後期,秦王翦、趙李牧等出現,王翦是秦并吞六國的主力統帥,兵越千裡,戰功顯着。

縱觀東周幾百年,無外乎一個"亂"字,亂世春秋,父子相殘、兄弟相争、父奪子愛,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并不足為奇。春秋時期,多有謀國之能臣如管仲、百裡奚、先轸、智甯俞、趙盾等,也多有謀國之君如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晉悼公、楚莊王、秦穆公等,但之後,謀國之君和謀國之臣皆越來越少,後幾近滅絕,多出将才而無相才者,也多為遊說之人,再之後,隻剩家養士人的君子,當然如信陵君這些也堪為國才,但所養之士少有用者。再之後,僅剩将領之才了。将領之後呢,就隻剩貪贓枉法、賣國賣家的郭開之流,惟秦王政為治國之君,任人唯賢。下面也有一幫如王翦、李斯等的能臣,也難怪秦能并吞六國而統一天下,唉也!

作品目錄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

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

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助衛逆魯宋興兵

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孫阏争車射考叔 公子翬獻谄賊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

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

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搆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

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

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亹君臣為戮

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

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刿敗齊

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複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蔔立骊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

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會葵邱義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裡飼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裡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

第二十八回 裡克兩弑孤主 穆公一平晉亂

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 管夷吾病榻論相

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 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 群公子大鬧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衆 齊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 秦懷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晉呂郤夜焚公宮 秦穆公再平晉亂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 太叔帶怙寵入宮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 晉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 晉文公伐衛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詭謀激子玉 晉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 踐土壇晉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觐 衛元咺公館對獄

第四十三回 智甯俞假鸩複衛 老燭武缒城說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 弦高假命犒秦軍

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缞敗秦 先元帥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弑父 秦穆公崤谷封屍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雙跨鳳 趙盾背秦立靈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亂晉 召士會壽餘绐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 齊懿公竹池遇變

第五十回 東 門遂援立子倭 趙宣子桃園強谏

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 誅鬥椒絕纓大會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鼋構逆 陳靈公衵服戲朝

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谏複陳 晉景公出師救鄭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 孟侏儒托優悟主

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結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 逢醜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 圍下宮程嬰匿孤

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 報魏锜養叔獻藝

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大亂 誅岸賈趙氏複興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 逼陽城三将鬥力

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魚 孫林父因歌逐獻公

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 晉臣合計逐栾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範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滅族 且于門杞梁死戰

第六十五回 弑齊光崔慶專權 納衛衎甯喜擅政

第六十六回 殺甯喜子鳟出奔 戳崔杼慶封獨相

第六十七回 盧蒲癸計逐慶封楚靈王大合諸侯

第六十八回 賀傂祁師曠辨新聲 散家财陳氏買齊國

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 晏平仲巧辯服荊蠻

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齊魯晉昭公尋盟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 伍子胥微服過昭關

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箫乞吳市 專諸進炙刺王僚

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 要離貪名刺慶忌

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臨陣斬美姬 蔡昭侯納質乞吳師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屍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 退吳師楚昭王返國

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 堕三都聞人伏法

第七十九回 歸女樂黎彌阻孔子 栖會稽文種通宰嚭

第八十回 夫差違谏釋越 句踐竭力事吳

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 言語科子貢說列國

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争歃 納蒯聩子路結纓

第八十三回 誅芈勝葉公定楚 滅夫差越王稱霸

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 豫讓擊衣報襄子

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門豹喬送河伯婦

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将 鄒忌鼓琴取相

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 辭鬼谷孫膑下山

第八十八回 孫膑佯狂脫禍 龐涓兵敗桂陵

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 鹹陽市五牛分商鞅

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 張儀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哙召兵 僞獻地張儀欺楚

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胫 莽赴會楚懷王陷秦

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邱宮 孟嘗君偷過函谷關

第九十四回 馮谖彈铗客孟嘗 齊王糾兵伐桀宋

第九十五回 說四國樂毅滅齊 驅火牛田單破燕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兩屈秦王 馬服君單解韓圍

第九十七回 死範睢計逃秦國 假張祿廷辱魏使

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 敗長平白起坑趙卒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郵呂不韋巧計歸異人

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 信陵君竊符救趙

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 廉頗敗燕殺二将

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骜 胡盧河龐煖斬劇辛

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争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讨秦王

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 嫪毐僞腐亂秦宮

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谏秦王 李牧堅壁卻桓齮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 田光刎頸薦荊轲

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轲鬧秦庭 論兵法王翦代李信

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 号始皇建立郡縣

目錄

人物介紹

鄭莊公,春秋國王之一。正是他以及由他主管的充當周朝輔佐的鄭國,帶頭搞亂了封建秩序。按照周代舊制,諸侯去世,嫡子繼立。但鄭莊公之母寵愛次子叔段,讓他分享鄭國大權。鄭莊公對付的辦法是:故意縱容叔段,讓他與母親串通謀反,暗地裡周密部署,粉碎了母、弟發動的政變。為了尋找囚母殺弟的借口,鄭莊公的手段十分刻毒、狡詐。後來鄭國政局穩定,勢力漸強,鄭莊公便不把周室放在眼内。而周平王為了安撫鄭莊公,讓王子作為人質,鄭莊公也竟然收下,全不顧“君臣之義”。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他任用管仲為相,充分展現出知人善任的組織能力以及寬容廣闊的胸襟。管仲并不是他的親信,當初與他為敵,還射了他一箭,險些要了他的命。老實說,這一箭之仇,齊桓公也曾耿耿于懷,但當聽到鮑叔舉薦,知道管仲是安邦治國的良材,便抛棄嫌隙,“親自出郊迎之,與之同載入朝,百姓觀者如堵,無不駭然”。任用管仲為相後,齊國大治。齊桓公也九合諸侯,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他是一位善于團結人才、任用人才的霸主。他在獲得政權以前,到處逃亡,勢孤力弱。但是他能夠把趙襄、狐偃等一批才智之士團結在一起。就是這一幫人與他同心合力,使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最終登上晉侯的寶座。晉文公執政以後,首先整頓國内秩序,“使民知尊卑長幼之序,動親上死長之心”。上下和睦,将士用命。然後打着“尊周室”的旗号,調動各方力量,于城濮一戰,大敗楚師。開創了“晉國天下莫強焉”的局面。

創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重要的曆史時期,列國之間戰争的故事曆代被人傳誦。到了宋元年間,話本小說興起,這些散亂流傳的故事,便成為話本小說創作者進行加工創作的好題材。故而在宋元的講史話本中,出現了《七國春秋平話》、《秦并六國平話》等。曆史延續至明朝嘉靖、萬曆年間,時值曆史小說創作的高潮時期,春秋戰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又成為曆史小說創作者看好的題材。

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餘邵魚始起發轫,根據先代曆史書籍的記述,吸取話本成果加工寫成《列國志傳》,使列國故事初具規模。全書共226節,不計回數,每節随事立題。從商纣起,到秦皇統一天下,較為全面、生動地記載了列國曆史。但其中穿插許多與史實嚴重不符的部分,如秦孝公臨潼鬥寶等,也充斥着封建倫理道德和天命論的說教。後由馮夢龍憑據史傳,把《列國志傳》改編為108回的《新列國志》,于明末刊行。

清代乾隆年間,蔡元放(名界,号七都夢夫、野雲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

創作曆程

描寫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故事平話,最早産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餘邵魚(字畏齋)撰

《列國志傳》,以武王伐纣的故事開篇,分節不分回,每節随事立題。明末馮夢龍加以改編,凡餘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史書作了訂正,藝術上也有顯着的提高,改名為《新列國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間,秣陵(今江蘇南京)蔡元放(名界,号七都夢夫、野雲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23卷,108回。195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根據馮夢龍的《新列國志》對蔡氏的改本作了某些校正,取消了評、注、讀法、序和分卷,重新出版,書名仍為《東周列國志》,題為"馮夢龍、蔡元放編"。

點評鑒賞

春秋末期,由于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進一步發展,各諸侯國的階級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長期兼并戰争的結果,改變了大國争霸的形勢,出現了中國曆史上的戰國時期,以後又形成了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個大國稱雄的局面,史稱“戰國七雄”。劇烈的統一戰争自此開始。頻繁的兼并戰争,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和痛苦。

《東周列國志》與其他史書一樣,以國家的興亡成敗為主題,緻力探讨氣運盛衰、人事成敗之間轉化變遷的因果關系。作者通過人物命運的沉浮,形象地告訴人們,能否注重道義,任用賢能是判斷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最根本的依據。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義是對天意的闡發,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舉,民心亡,其政息。這種人本主義的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

《東周列國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群星燦爛,千百年後,雖不乏其人,但這一時期的人和事,在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幾乎是後世是非成敗的理論源頭,更是後人行世為人的标準和榜樣。小說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贊揚了從善如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有勇有謀的将相,也贊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

列國之中,上至君王,下至卿士,守信立身,不惜功名生命的事例,比比皆是。程嬰犧牲自己的兒子,救出趙氏孤兒,忍辱偷生,終于複國。豫讓因智伯以國士待之,決意以國士報答,在智伯死後,幾次為智伯複仇,就義之前,仍請求将智伯仇敵的衣服用劍斬過,以了心願。田光向燕太子丹舉薦荊轲,圖謀刺殺秦始皇,為守機密,自刎而死。當時

的忠義之士,往往如此,千百年後仍使人感吧敬慕。勾踐身負滅國之恥,心懷複國大志,剛強、勇毅,不計榮辱生死,克制私欲,禮賢下士,以非凡的耐力和恒心,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以少勝多,摧毀強敵,稱霸天下。像這樣反敗為勝、變弱為強的事例,還見于晉文公重耳,吳大夫伍子胥等段落之中。人生立志,應該放眼至高至遠之處,當以造福蒼生、澤及萬世為念,這樣的榜樣有孔子、管仲、子産。他們的思想以仁愛為根本,他們擁有安定天下、惠及萬民的志向,對真理永無止境地追求,引導君王走向内聖外王的正途,施行的政令,富民強國,成為後世政治參照的法則。

與這些正面人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說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殘暴、荒淫無恥的帝王、諸侯等統治者,和貪婪、奸詐、陰險的佞臣小人。作者對他們揭露與鞭撻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節的進展之中。

藝術特色

小說的結構布局主次分明、繁簡得當。雖然頭緒紛繁,矛盾錯綜複雜,但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不僅整個曆史時代的發展變化得到如實的反映,各諸侯國的發展、變化,各國之間的關系,都條分縷析,寫得清清楚楚。小說的故事性很強,每個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全書的一部分。許多故事描述得引人入勝,如“衛懿公好鶴亡國”“西門豹喬送河伯婦”“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等等。由于小說反映了五六百年的曆史,不可能有貫串始終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裡,人物形象描繪得還是相當生動的,如管夷吾的博學奇才、齊小白的王霸之度、鮑叔牙的苦心薦賢等等,又如重耳(晉文公)、伍子胥、介子推、孫膑、龐涓、廉頗、蔺相如、文種、範蠡等等,都寫得個性分明。

該小說還塑造了衆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有齊桓公那樣煊赫一時的霸主、周幽王那樣昏庸殘暴的國君、管仲那樣富有謀略的政治家、孫武那樣足智多謀的軍事家、廉頗那樣勇猛善戰的武将、荊轲那樣視死如歸的義士、蘇秦那樣能言善辯的說客,也有易牙、豎刁那樣陰險奸詐的小人。這些人物,既具有春秋戰圍時期的時代特征,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又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作者簡介

馮夢龍(公元1574年-公元1646年),明代通俗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一字耳猶,号姑蘇詞奴、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龍子猶等,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少有才氣,與兄馮夢桂、弟馮夢熊并稱“吳下三馮”。在科舉上,馮夢龍一生不得意,遂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搜集、整理通俗文學上。他的代表作品是《喻世明言》(舊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小說,世稱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話本小說的成就。此外,他還編輯了《古今譚概》《情史》等筆記故事,并鑒定了《有商志傳》《有夏志傳》《盤古至唐虞傳》等。

蔡元放,名舁,号七都夢夫、野雲主人,江甯(今南京)人,乾隆年間通俗文學家。生平不詳。其主要業績為潤色增删馮夢龍的長篇曆史演義小說《新列國志》,修訂原書一些訛誤之處,并附上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刊行。

後世影響

《東周列國志》取得了較高的思想成就和藝術成就,是除《三國演義》之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後世戲劇、影視等多種文體裁以此為素材進行創作,其人物故事等傳播甚廣。

相關版本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版

作者:(明)馮夢龍,周立波改寫

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1

開本:大32開

ISBN:9787534641428

浙江古籍出版社版

書名:東周列國志

作者:(明代)馮夢龍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4月

ISBN:9787807155218

開本:16開

名言選輯

1、善盈而後福,惡盈而後禍。

2、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3、君子不居危國,不事亂朝。

4、機不密,禍先發。

5、人臣無将,将則必誅。

6、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7、一日縱敵,數世贻殃。

8、斬草留根,逢春再發。

9、水來土掩,兵至将迎。

10、愛子者,教以義方,弗納于邪。夫寵過必驕,驕必生亂。

11、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12、利器入手,不可假人。

13、投鼠者當忌其器。

14、子不能為父分憂,即為不孝;臣不能為君排難,即為不忠。

15、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16、天下之事,理勝力維常,力勝理為變。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

17、凡舉事必先有所奉,然後成。

18、有奇淫者,必有奇禍。

19、欲成大事者,不矜細行。

20、有大才略,必有大規模。

21、成大事者,不恤小恥;立大功者,不拘小諒。

22、抱大節者,不拘小諒;有遠慮者,豈固近謀?

23、賤不能臨貴,貧不能役富,疏不能制親。

24、夫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禮。

25、兵貴于精,不貴于多;強于心,不強于力。

26、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一流之歸也。

27、不知賢,害霸;知賢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複以小人參之,害霸。

28、君臣以義合。君待臣如手足,則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馬,則臣待君如路人。

29、君臣之間,以禮相交,不可戲也。戲則不敬,不敬則慢,慢則無禮,悖逆将生。

30、賢君擇人為佐,賢臣亦擇主而輔。

31、依人者危,臣人者辱。

32、任獨者暗,任衆者明。

33、上人不好,下人不要。

34、進嘉言于愚人之前,猶委珠玉于道也。

35、德為本,威濟之。德而不威,其國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潰。

36、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

37、仁不惡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38、士之立身,忠信為本。

39、入虎穴者,必操利器。

40、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幸以成功。

41、幸人之災,不仁。背人之施,不義。

42、仁者雖怨不忘親,雖怒不棄禮。

43、若要不知,除非莫為。若要不聞,除非莫言。

44、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迩。

45、孝子殺身以事其親,忠臣殺身以事其君。

46、蛟龍失勢,比于蚯蚓。

47、要為天下奇男子,須曆人間萬裡程。

48、人生如白駒過隙,苟可适志,何必他求?

49、劍老五芒,人老無剛。

50、有其君者,必有其臣;有其臣者,必有其君。

51、運到時來,鐵樹花開。

52、聖臣能使其君尊,賢臣能使其君安。

53、大凡做好事的心,一日小一日;做歹事的膽,一日大一日。

54、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學。

55、惟有德義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56、勝敵者,一時之功也;全信者,萬世之利也。

57、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

58、主憂則臣辱,主辱則臣死。

59、死而不義,非勇也。

60、有道之君,以樂樂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

61、人有一念之善,天必佑之。

62、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

63、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64、龍之在淵,沒人不可窺也;及其離淵就陸,童子得而制之。

65、計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視。

66、賢人,社稷之衛也。

67、賢不肖之間,父子不相及也。

68、父子之罪,不相及也。

69、瓦罐不離井上破,将軍多在陣前亡。

70、善人富,謂之賞;淫人富,謂之殃。

71、禮,國之幹也。殺有禮,不祥!

72、父不父,則子不子矣!

73、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無日矣。

74、伯者之服諸侯,聞以德,不聞以宮室。

75、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

76、秤砣雖小,能壓千斤;舟漿空長,終為水役。

77、善仕者不但擇君,兼欲擇友。

78、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臨君約束,則忘其親;秉枹鼓,犯矢石,則忘其身。

79、驚翔之鳥,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複而流。

80、小不忍而釀大患。

81、良馬不在形之高大,所貴者力能任重,足能緻遠而已。

82、安妻子之樂,不盡事君之義,非忠也;懷室家之愛,不能除君之患,非義也。

83、凡以寡勝衆,以弱勝強者,必先明于勞逸之數。

84、小人知其過,謝之以文;君子知其過,謝之以質。

85、護嘉苗者,必去莠草。

86、居不幽者志不廣,形不愁者思不遠。

87、古之聖賢,皆遇困厄之難,蒙不赦之恥。

88、哲婦不嫁破亡之家,名賢不官滅絕之國。

89、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将,不敢語勇。

90、虎卑其勢,将有擊也;狸縮其身,将有取也。

91、高飛之鳥,死于美食;深泉之魚,死于芳餌。

92、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

9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94、憂在外者攻其弱,憂在内者攻其強。

95、無報人之志,而使人疑之者,拙也;有報人之志,而使人知之者,危也。

96、天之将亡人國,先逢其小喜,而後授之以大憂。

97、君不忘有功之臣,父不忘有力之子。

98、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99、志士不憂其身之死,而憂其道之不行。

100、天之所廢,雖貴必賤;天之所興,雖賤比貴。

101、忠臣不憂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義。

10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103、國君而驕人,則不保社稷;大夫而驕人,則不保宗廟。

104、水無本則竭,木無本則折,人而無本,能令終乎?

105、國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強,不可以摧敵。

106、良材不終朽于岩下,良劍不終秘于匣中。

107、君有诤臣,不亡妻國;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108、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谔谔。

109、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重者身危。

110、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111、富貴多士,貧賤寡交,事之常也。

112、明主立政,有功者賞,有能者官,勞大者祿厚,才高者爵尊。

113、貴而為友者,為賤時也;富而為友者,為貧時也。

114、應運之王,必有異征。

115、與其富貴而诎于人,甯貧賤而得自由也。

116、主聖臣賢,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

117、為孝子者,誰不願得慈父?為賢臣者,誰不願得明君?

118、大丈夫處世,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傳而身死者,其次也;惟名辱而身全,斯為下耳。

119、榮辱盛衰,物之常理。

120、日中必移,月滿必虧。

121、天下有智婦人,勝于男子。

122、高才不壽,惜哉!

123、有生者不諱其死,有過這不諱其亡;諱亡者不可以得存,諱死者不可以得生。

124、忠臣不進阿順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負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聽,是君負其臣也。

擴寫版春秋戰國演義

晉卿續寫的《戰國演義》雖然很詳細,但缺乏文學性,閱讀起來比較乏味。

如果要同時兼顧詳細和文筆的話,那莫過于潘強恩、林玉萍等人編着的《春秋戰國演義》,該書是在《東周列國志》的基礎上擴寫出來的。

全書一共180回(130萬字),其中戰國部分占55回(126-180回),雖然隻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一,但也要比《東周列國志》來得詳細了。

更為難得的是,本書在忠實于《東周列國志》的基礎上,将其古代白話轉化為更為通俗易懂的現代語文。總之,本書很值得一閱。

相關影視作品

于1995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東周列國》就是根據小說《東周列國志》改編的。全劇共62集,分為《春秋篇》(30集)和《戰國篇》(32集)兩部。

上一篇:骷髅魔導師

下一篇:耿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