耜

漢語漢字
耜,拼音為sì,耜是漢族古代耜曲柄起土的農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銅耜出現于商代晚期,實際出土的都是耜頭。形制為扁狀尖頭,後部有銎,用以裝在厚實的長條木闆上。木闆肩部連接彎曲而前傾的長柄。柄與耜頭連接處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橫木。使用時,手執橫木,腳踩耜頭短木,使耜頭入土起土。
  • 中文名:
  • 拼音:sì
  • 繁體:耜
  • 部首:耒
  • 字碼:
  • 五筆:FSNG
  • 倉颉:QDRLR
  • 鄭碼:CKY
  • 筆順:一一一丨ノ丶丨フ一フ一
  • 字級:
  • 平水韻:
  • 名稱:耜
  • 筆畫:11
  • 注音:ㄙˋ

統一碼

耜字UNICODE編碼U+801C,10進制:32796,UTF-32:0000801C,UTF-8:E8809C。

耜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耜字收錄于現通表标準字體。

釋義

耜,耒(lěi)下剌臿也。古以木為之,後世以金。――《六書故》

斵木為耜。――《易·系辭》

禹親自操耜。――《莊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

脩來耜。――《禮記·月令》

民無懸耜,野無奧草。――《國語·周語中》。韋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引申為以耜鏟土。

剃氏掌殺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禮·剃氏》

梩(sì)形聲。從耒時,以聲,梩字亦作耜。

範文瀾《中國通史》第一編:“古書籍裡記載着不少有關遠古的神話和傳說。如《韓非子·五蠹篇》有所謂‘構木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時代,有所謂‘鑽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時代,《易·系辭傳》有所謂‘作結繩而為網(音gǔ),以佃以漁’的伏犧氏時代,有所謂‘斵(zhuó)木為耜,楺木為耒’‘日中為市’的神農氏時代。”

上一篇:官司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