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廟

老爺廟

多寶鄉龍頭山首寺廟
都昌老爺廟位于多寶鄉龍頭山首,與星子縣隔湖相望。舊為龍王廟,建廟久遠。該廟基以花崗石條堆砌7米高,右側有階梯曲折而上,廟群總面積為600多平方米,分主廟、龍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廳、廚房6部分,附屬建築分布主廟兩側。裝飾精微,構思巧妙,散發出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主廟面積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寬14.2米,進深26.8米,系穿鬥與架梁式混合結構,共52個立柱。廟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為正殿,中部為遊樓,下部為萬年台。廟内門窗梁坊雕刻花紋并塗以丹漆。
  • 中文名:都昌老爺廟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1983年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
  • 著名景點:
  • 地址:位于多寶鄉龍頭山首

簡介

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豐水時的水域達四千餘平方公裡。如果從空中俯瞰,整個湖泊像一隻昂首的孔雀,屹立在贛東北平原之上。江西境内的贛江、信江、修河、撫河、饒河等幾大河流,分别像孔雀的足部和羽翼,從不同方向彙入孔雀的“軀幹”中,再經過長長的“脖頸”和“頭部”注入長江。n在其北部湖區,有一片令當地漁民和過往船隻都感到心驚的神秘三角地帶,人稱老爺廟水域,該水域位于鄱陽湖區的江西都昌縣,南起松門山,北至星子縣城,全長24公裡,處在孔雀“軀幹”與“脖頸”的連接處。這片水域被稱為中國的“百慕大三角洲”和“東方百慕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迷霧重重

老爺廟水域沉船事出有因,決非偶然。這裡發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

"湖怪"

1970年初夏,傳聞在這一帶水域裡看到神奇的怪物,目擊者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湖怪”,像幾十丈長的大掃把。有的說如同一條白龍,有的說像張開的大降落傘,渾身眼睛……湖怪出現時,挾風雨卷雷電,嘯聲震耳……

"飛碟"

20世紀70年代中期,黃昏時曾有人在鄱陽湖西部地區,目睹一塊呈圓盤狀的發光體在天空遊動,長達八、九分鐘之久。當地曾将此情況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而有關部門亦未作出清楚的解釋。

有人猜測,是因為“飛碟”降臨了老爺廟水域,像幽靈般在湖底運動,導緻沉船不斷。

其他

20世紀80年代初,老爺廟旁的都昌縣型砂廠在廟背後的山上建水池,一日忽地從湖上飛來數百隻烏鴉“呱呱”地吵鬧個不停,把個老爺廟上空遮得像一團團烏雲滾滾。

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個夏日,晴空白日,忽然湖面上狂風怒嚎,烏雲翻滾,廟旁廠區昏黑一片,風沙滔天,在車間工作的工人不得不關掉電閘停工瑟縮成一團。

種種怪現象令人不可捉摸,“魔鬼三角”已成為亟待解開的謎團。

初探解秘

解開老爺廟水域沉船之謎最終還得靠科學。有關科技部門和一些科技人員,對這一地區的水文、氣象、地理、地質先後作了一些較長時間的觀察、探測和研究,謎團逐步解開。

謎團之一

是水生動物興風作浪老爺廟的神靈即巨 化身,這一帶的人們因此把甲魚、烏龜等水族當神靈貢奉,老爺廟水域方圓100多平方公裡無形之中成了湖中動物的天然保護區,帆船行至老爺廟水域,艄公燃放爆竹,其聲音即為信号,把雞鴨等供品抛入水中,湖中的動物前來争搶食物。當地漁民有時也可看到魚群争相吞食死人體的情景,任何一條大魚或江豚(俗稱江豬)掀翻帆船都有可能。縣型砂礦有名職工一次乘坐“井崗2号”客輪去九江,在老爺廟北的5公裡處水域,看見一條約150斤重的大魚追趕客輪,被螺旋槳擊碎頭部,客輪也劇烈地搖擺不停。

謎團之二

是水流亂形成漩渦

老爺廟水域的水文情況相當複雜。吉山松門山兩島橫立于鄱陽湖中,把老爺廟水域與南湖大湖體隔開,贛江北支修河從吉山西面流入老爺廟水域,而贛江中支、南支的撫河、曉河、信江彙入鄱陽湖南湖後,從松門山東面注入老爺廟水域,幾股強大的水流在老爺廟水域交彙。鄱陽湖南湖,湖面開闊,落差不大,流水緩慢,除主槽外,流速均為0.3米/秒以下。到了老爺廟水域後驟然狹窄,同樣造成水流的狹管作用,使流速逐步增大到1.54-200米/秒,且在主槽帶還産生渦流,這就更增加了該水域的危險性。

謎團之三

是地下電磁場誘發雷電

江西省地下水開發高級工程師韓禮賢,經勘察都昌鎮、吉山、老爺廟到湖口一帶地下均為石灰岩,其岩性鈣質多、易溶,有形成地下大型溶洞群及地下暗河的自然條件,而每個溶洞每條暗河的正上方都有自己形成的奇變電磁場。1998年洪水期間,韓禮賢工程師用電磁技術測試老爺廟南邊5公裡處,結果是奇變的電磁場雜亂無章,這種狀況能影響人們的大腦思維,而且會誘發陰電陽電接觸産生雷電。這使沿湖一帶多次發生遭雷擊事件而船沉人亡。

謎團之四

是狹管形成大風和龍卷風

江西省氣象科技人員1985年初組成了專門的科研小組,在老爺廟附近設立了三座氣象觀察站,對該水域的氣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觀察研究。從搜集到的20多萬個原始氣象數據看,老爺廟水域是鄱陽湖乃至江西省的一個少有大風區,最大風力達16級,風速可達每小時200公裡,全年平均兩天中就有一天屬大風日,也就是說每兩天就有一天風力達到六級。

這裡的大風是怎樣形成的呢?科研考察證明風景秀麗的廬山充當了大風的“罪魁禍首”。

老爺廟水域最寬處為15公裡,最窄處隻有3公裡。而這3公裡的水面就位于老爺廟附近。在這條全長24公裡水域的西北面,傲然聳立着“奇秀甲天下”的廬山。當氣流自北南下時,即刮北風時,廬山的東南面峰巒使氣流受到壓縮。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氣流的加速由此開始,當流向僅寬3公裡的老爺廟處時,風速加快,狂風怒吼着撲來。風大浪大,波浪的沖擊力是強大的。波浪高2米,而此時每平方米的船體将遭到6噸沖壓力的沖擊,一艘載重量20噸的船舶,波浪的沖擊力則達到120噸,超出船重量的5倍。據調查顯示,船舶沉沒時,大多數是風起浪激作用的結果。

1985年江西省政府鄱陽湖考察辦公室經過近兩年的考察,發現每年該水域便出現一次破壞力很強的龍卷風,如1985年8月3日6時,出現一次水龍卷風把一條帆船卷起10多米高,摔成碎塊。

科學考察

為揭開這片神秘水域隐藏的水下文化遺産,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2011年開始,啟動了鄱陽湖老爺廟水域水下文物的專項探測工作。2011年7月利用磁法探測技術對這片水域進行了普查,在普查發現9個磁異常區的基礎上在10月進行詳查,結果在這9個磁異常區發現了16個磁異常點,其中12個磁異常點疑似沉船。n

首次發現

國内首次内水水下考古探秘鄱陽湖“魔鬼三角”

2013年3月18日,我國在這裡進行了首次内水專業水下考古,經過考古工作者在水下的緊張勘探,素有中國“百慕大”之稱的江西鄱陽湖老爺廟水域發現了首艘失蹤沉船。

考古潛水員輪番下水發現沉沒金屬船隻

潛水員們幾次潛入水中,并從湖底帶上來了一塊條狀的金屬沉船碎片。“内陸水域和海洋水下考古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湖水底下由于淤泥比較多,能見度非常低,在水下五六米深的地方,即使開着手電筒也什麼都看不清,隻能靠潛水員雙手在淤泥中摸索。”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所長樊昌生表示,由于身背着非常重的設備,一般一批潛水員隻能工作20分鐘左右。

“魔鬼三角”之謎得到科學推斷

據樊昌生介紹,雖然此次水下考古發現的東西并不多,但是基本确定了這裡有一艘金屬的沉船,根據沉船碎片可以判斷,該船大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船隻,大約有28米長,7米寬。“在那個時代,很多江西的船隻由此經過,運輸木材以及糧食。”據樊昌生推斷,這艘現代金屬船極有可能是運輸木材的,但是船為什麼會在此處沉沒?并且有史料記載,僅在1985年8月3日就有13艘船隻在此失事,這在世界沉船史上也是罕見。令其不解的是,在此沉沒的船隻。當時人們動用各種方法打撈,均沒有發現任何殘骸。因此,船隻離奇沉沒又離奇失蹤,成為鄱陽湖“魔鬼三角”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未解謎團。

此次鄱陽湖水下考古專項調查是由國家文物局批準的第一個内陸水域水下考古調查項目,也是在我國内陸水域首次以人工潛水探摸方式進行的水下古工作。本次專項調查主要取得了如下工作成果:1. 實現了在我國内陸水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的零突破;2. 驗證了前期陸上調查與物探調查的相關線索,探尋一種在内陸水域開展水下文物探測既經濟又高效的方法;3. 形成内陸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多部門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4. 收集了鄱陽湖水域的水下地質與水文特征以及天氣狀況等,為以後相關工作的開展積累了經驗。

相關詞條

藥王廟,龍王廟,落星墩,三官廟,娘娘廟,财神廟,魁星樓,觀音廟,恭城武廟,玉皇閣,城隍廟

上一篇:庫博

下一篇:溪洛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