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

美國共和黨

美國輪流執政的政黨
共和黨(RepublicanPartyoftheUnitedStates)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前身為1792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民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别聯合組建共和黨。[1]戰後,該黨連續執政20年,先後由約翰遜、格蘭特、海斯、加菲爾德、阿瑟出任總統。1884年,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失利。1889年,共和黨的哈裡森出任總統。在此後40多年的時間裡,共和黨人麥金萊、塔夫脫、哈定、柯立芝和胡佛曾先後出任總統,執政達28年之久。2001年,喬治·沃克·布什出任總統,共和黨再次執政。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名稱:美國共和黨 英文名稱:Republican Party,of the United States 代表人物:林肯 總部:美國 意識形态:保守主義 前身:民主共和黨

簡介

1860年11月,共和黨領導人林肯當選為總統,該黨首次執政。南北戰争中,共和黨領導北部軍民粉碎了南部奴隸主的叛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統一。戰後,該黨連續執政20年,先後由約翰遜、格蘭特、海斯、加菲爾德、阿瑟出任總統。1884年,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失利。1889年,共和黨的哈裡森出任總統。在此後40多年的時間裡,共和黨人麥金萊、塔夫脫、哈定、柯立芝和胡佛曾先後出任總統,執政達28年之久。胡佛之後,該黨連續在野20年。1953年至1961年,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連續擔任兩屆總統。1969年至1977年,共和黨人尼克松和福特先後出任總統。1981年,共和黨人裡根上台執政,1985年連任總統。1989年,喬治·布什入主白宮,共和黨繼續執政。2001年,喬治·沃克·布什出任總統,共和黨再次執政。

基本簡介

黨主席:麥克·鄧肯(MikeDuncan)

參議院領導人:米契·麥康奈爾(MitchMcConnell)

衆議院領導人:約翰·波納(JohnBoehner)

創建:1854年2月28日

總部:310FirstStreetSE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政治意識形态:保守主義、古典自由主義中間偏右

國際聯盟:國際民主聯盟

代表顔色:紅色(非正式)

創立階段

共和黨創立于1854年,是由一群前輝格黨黨員、北方民主黨人、以及奴隸解放運動者所組成的聯盟,他們反對奴隸制度的擴張,并主張應該将美國現代化。這個新政黨的創立動機便是為了對抗當時的奴隸主勢力—亦即當時那些試圖控制聯邦政府并擴張奴隸制度的南方富有階級。政黨的創始人挑選了“共和黨”這一名稱,以反映1776年美國立國的共和主義價值,強調公民良心和反抗貴族政治及腐敗。新成立的共和黨主張現代化高等教育、銀行業務、鐵路、産業、以及都市,并承諾給予農民自由務農的權利。他們主張自由的雇傭制度優于強迫的奴隸制度,并且也是美國真正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自由土壤、自由勞動、自由人”的原則。

約翰·弗裡蒙特(JohnFremont)成為共和黨第一位提名的總統選舉候選人,他提出了“自由土壤、自由言論、自由人、弗裡蒙特”的口号,雖然弗裡蒙特沒有成功當選,但共和黨于選舉中展現了穩固的基礎。與現代共和黨不同的是,當時共和黨的支持者大多聚集于東北部,包括了新英格蘭、紐約、和中西部北邊等地,并且在其餘北部地帶都有穩固的支持,但在奴隸制度盛行的南方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

曆史

内戰和稱霸時期

亞伯拉罕·林肯在1860年的選舉勝利開始了共和黨的稱霸時期,這段時期共和黨以工業的東北部和農業的中西部為根據地掌控了數十年的美國政壇,共和黨至今仍常引以為傲的自稱為“林肯的黨”。林肯成功的團結了共和黨内的所有派系支持合衆國作戰,不過,他也反對那些要求苛刻懲罰南方的共和黨激進派系。在國會裡,共和黨通過了一連串展開快速現代化的法案,包括了國有的銀行制度、高關稅、開征所得稅、以及其他各種貨物稅、發行不需金銀局限的紙币(美鈔)、龐大的國債、自耕農場法案,以及補助高等教育、鐵路建設、和農業發展的土地發放。

當時大多數北方的民主黨人都是主戰派,并且繼續支持林肯,直到1862年秋天林肯将戰争目标轉變為徹底解放奴隸制度時,許多民主黨人才開始采取反戰态度。除了肯塔基州外,所有共和黨的州黨部都支持了廢除奴隸制度的目标。共和黨也成功指控北方反戰的民主黨人是同情南方分裂的叛徒,并且赢得了大多數主戰的民主黨人支持,使他們得以在1862年保持多數派地位,林肯繼續在1864年選戰中赢得壓倒性勝利。

在内戰後的重建時期裡(1865-1877),要如何處理南方投降的各州以及被解放了的奴隸成為了主要的議題。1864年時共和黨控制了國會,要求采取更激烈的行動以對抗奴隸制度,并且報複南方的分裂。林肯勉強遏制了他們,但在林肯死後繼任的總統安德魯·約翰遜為了這點而在1866年與激進派共和黨人分裂。結果在1866年的國會選舉中,激進派共和黨人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因而徹底控制了整個重建時期,使得約翰遜無法以否決權阻止立法。激進派共和黨人對南方施加了許多苛刻的法案,以報複南方的分離。

在1868年的選舉中,尤裡西斯·格蘭特支持激進的南方重建計劃,在憲法第十四号修正案中授與所有自由人平等的公民和投票權利;最重要的是,格蘭特是戰争的老兵和英雄,這使他相當受歡迎。由于共和黨的規模擴張過大,嚴重的派系之争和腐敗也不可避免的産生。戰後聯邦政府的軍隊一直駐紮在南方以阻止再度分離,到了1872年,共和黨内的自由派因此爆發沖突,認為戰争已經結束,應該将軍隊早日撤回。

1873爆發的經濟蕭條使民主黨有機會扭轉局勢,重新奪回了衆議院。重建時期最後随着1876年的選舉而落幕,共和黨的候選人拉瑟福德·伯乍得·海斯承諾會将仍駐紮在南方3個州的聯邦軍隊撤回。在軍隊撤回後,南方地區在接下來一個世紀都堅定支持民主黨,在每屆總統和國會選舉中都成為民主黨的大票倉,一直到1964年才開始轉變。

鍍金時期

共和黨在這段時期分裂為“正統”和“混血”的流派,他們為了政府職位的指派和公務員改革而鬥争不休,但在其政策上則差異不大。在1884年,共和黨内的改革派認為詹姆斯·G·布萊恩相當腐敗因而拒絕支持他,并改支持民主黨的格羅弗·克利夫蘭,使民主黨奪回了白宮;大多數這些共和黨人在1888年時都回歸了共和黨。

随着北方戰後的經濟繁榮發展,各種産業、鐵路、礦業、和許多大城市都快速成長,農業發展也相當繁榮,共和黨也繼續通過許多法案以維持經濟的快速成長。民主黨則一直被擁護商業的保守派民主黨人所控制,一直到1896年才有所轉變。這時的共和黨通常支持大企業、硬貨币(如金本位)、高關稅、并對内戰的聯邦軍老兵施予優渥的退休金。

不過,到了1890年,共和黨不得不同意通過雪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AntitrustAct)以及管制鐵路運輸的州際貿易委員會(InterstateCommerceCommission)以解決來自小商業主和農夫的抱怨,并且通過公務員改革法案,在兩黨的共識下将大多數政治的公職指派權都消除了。1890年時威廉·麥金萊主導下通過的高關稅法案則重創了共和黨,使民主黨在當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在這個時期外交政策很少是兩黨關注的主要議題(除了合并夏威夷外,共和黨支持之而民主黨反對之),更常關注的是文化上的議題,共和黨支持虔信派的新教教派(衛理宗、公理會、長老教會、以及斯堪的納維亞的路德教派),支持頒布禁酒令。這激怒了一些反對禁酒的共和黨人,尤其是德裔美國人,使他們在1890-1892年間改支持民主黨。

從1860年至1912年間,共和黨一直利用民主黨與“酒、天主教、造反”之間的牽連争取支持度,酒意味着民主黨與釀酒業和酒館業的利益,相較之下共和黨則采取堅定的禁酒姿态。“天主教”指的則是民主黨與天主教徒之間的關聯,愛爾蘭裔天主教徒是民主黨在大都市地區的主要黨員基礎,共和黨則大力指控他們政治腐敗。“造反”指的則是1861年試圖分離合衆國的南方聯盟國、以及那些同情他們的北方民主黨人。

人口的增加則對民主黨較有利,大量前來的德裔和愛爾蘭裔移民大多支持民主黨,并超過了以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移民為主的共和黨。在1880年代中,兩黨于選舉中的表現開始拉近,民主黨通常失敗,但在1884年和1892年赢得了總統選舉。由于執政的民主黨在1893-1897年間曆經嚴重的經濟衰退、加上煤礦和鐵路的罷工潮暴力活動,共和黨趁機于1894國會選舉中取得曆史上最輝煌的勝利。

進步時期

威廉·麥金萊在1896年當選總統象征了共和黨稱霸的一個新時期的開端,有時也被視為選民結構重組的一次選舉。共和黨在接下來36年裡控制了28年總統任期,隻有兩屆例外。他承諾高關稅政策将能終結1893年以來的經濟恐慌,并且指責民主黨候選人威廉·詹甯斯·布萊恩的銀币自由鑄造政策将會造成經濟垮台。麥金萊沉重依賴于金融、鐵路、産業、和中産階級的支持,并将共和黨形塑為商業人的政黨,以此吸引了大量商業團體的支持,并且以壓倒性勝利當選總統。麥金萊也是第一個提出多元論的總統,主張所有種族和宗教群體都會因他的政策而受益。

西奧多·羅斯福則是這個時期最突出的總統。他答應會繼承麥金萊的政策,但在1904年當選連任後,他開始改變政策走向,攻擊大企業利益并且頒布反托拉斯法。他在鐵路立法和食物清潔法案上隻獲得中等的進展,但在法庭上則得到更大的勝利,成功解散了标準石油和其他壟斷公司,但最後沒能在任内通過主要的公平交易法案。到了1908年,羅斯福提名了他的戰争部長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參選并成功繼任總統,雖然塔夫脫的政策比起羅斯福保守,但他在任内通過的反托拉斯法和反壟斷政策卻比羅斯福要來的多。關稅的議題一直是共和黨内部的分歧點,羅斯福試着延緩這個議題,但塔夫脫任内必須面對之,東部的保守派希望對外來的加工産

品施加高關稅(尤其是羊毛),但中西部則希望減低關稅。共和黨内保守派與進步主義派的分歧終于一發不可收拾,在1912年的總統選舉中,羅斯福親自組成進步黨作為第三黨的候選人,最後他獲得的票數超過了塔夫脫,但由于共和黨的選票分割,造成民主黨的候選人伍德羅·威爾遜脫穎而出當選,成為共和黨稱霸時期中唯一的一個民主黨總統。

共和黨在州和地方的層次上接受進步主義時期的政策,試圖促進都市地區的改革。共和黨控制了整個1920年代的總統任期,實行違逆國際聯盟的政策、高關稅、并且維持商業團體的利益。沃倫·蓋瑪利爾·哈定、卡爾文·柯立芝、以及赫伯特·胡佛分别當選1920年、1924年和1928年的總統。

雖然共和黨在1920-1924年間于大都市地區的天主教人口中獲得不錯支持度,但在1928年選舉中卻無法繼續維持,到了1932年時都市地區開始轉變為民主黨的重鎮了。在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的垮台開始了一連串的

經濟大恐慌。胡佛試着盡力緩和廣泛的經濟衰退,但情況依然沒有改善。最後民主黨在1930年的期中選舉裡獲得了主要的勝利,成為自威爾遜以來首次于國會中與共和黨席次相近。

反新政聯盟

在1932年,胡佛被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所擊敗,羅斯福組成的新政聯盟接着支配了整個20世紀中旬的美國政治。民主黨也在兩院獲得了多數派地位。在羅斯福于1933年執政後,各種新政法案在國會以驚人的速度通過。在1934年的期中選舉裡,共和黨又輸掉了10個參議院席次,使得參議院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席次差距高達25:71,衆議院的共和黨員也減少到差不多的比例。共和黨大肆批評羅斯福展開的“第二波新政”,認為那是階級鬥争和社會主義的政策,然而共和黨卻無力加以阻止。

來自肯薩斯的州長艾爾弗·蘭登(AlfLandon)代表共和黨于1936年競選總統,蘭登采取中間路線,支持大多數的新政計劃,但結果羅斯福仍獲得46個州的壓倒性勝利。共和黨在國會僅剩下16名參議員和88名衆議員制衡羅斯福的新政。羅斯福也孤立了許多保守派的民主黨人,尤其是在他試圖更改最高法院席次後。

在1938年初美國又爆發了一次嚴重的經濟衰退,主要的罷工潮遍及全美,羅斯福也沒有成功去除最高法院裡的保守派法官,共和黨在1938年的國會選舉裡于衆議院重新奪回了75席。保守派的民主黨人—大多數來自南方,加入了共和黨組成了保守派聯盟,并且主導了國會的國内議題一直到1964年為止。從1939年至1941年間,共和黨内部在是否支持英國以及對二戰的立場上産生分歧,幹涉主義者如亨利·劉易斯·史汀生主張支持英國,而孤立主義者則強烈反對美國參戰。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的反戰勢力并且一同組成了美國第一委員會(AmericaFirstCommittee)以阻止美國參戰。

在1940年,毫不知名的文多爾·威爾吉(WendellWillkie)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代表共和黨參選,他批評羅斯福的新政效率低落,并且也批評羅斯福的競選破壞了美國總統連任不過三屆的傳統。珍珠港事件終結了幹預主義和孤立主義之間的争論,共和黨在1942年的期中選舉裡進一步奪回更多席次,終于平衡了民主黨長期以來的多數派地位。随着戰時軍工生産而來的經濟繁榮,保守派聯盟停止了大部分的新政計劃。

作為少數派政黨,這時的共和黨有兩個派系:“左翼”的派系支持大多數的新政,但主張必須更有效的實行之。“右翼”的派系則從一開始便反對新政,并且得以在1940年代與南方保守派民主黨人合作下撤銷了許多新政的措施。共和黨的新政左翼由托馬斯·杜威所領導,以東北部為主要根據地。而反對新政的保守派則以西部和東南部為主。西部的選民結構在這段時期開始分歧,而南方仍然是民主黨的穩固票倉。杜威并不反對新政政策,但要求必須采取更有效的手段,主張加速經濟成長的政策、并反對政治腐敗。在戰争初期他也比保守派更願意支持英國。

在1944年,健康狀況已經逐漸惡化的羅斯福仍擊敗了杜威,成為曆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但杜威在1948年仍成為了共和黨的候選人。在羅斯福于1945年死于任内後,哈利·S·杜魯門繼任為總統。随着戰争的結束,不穩定的勞工組織在1946年發起了許多罷工活動,造成的混亂也幫助了共和黨的選情。共和黨大肆批評杜魯門任内的政策失誤,并且赢得了自從1928年來第一次的國會選舉多數派地位。在共和黨主導下于1947年通過的塔虎脫-哈特萊法(Taft-HartleyAct)用以平衡勞工工會的勢力,這個法案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成為許多工業州的議題,但工會從沒能成功廢除之。

在1948年,共和黨分裂為左右兩派,杜魯門大膽的在7月時召集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送出一堆他預期會對共和黨議員造成大麻煩的法案審查。最後果不其然,共和黨國會陷入僵局且毫無進展,杜魯門趁機在全國批評他們“毫無用處”。接着在1948年的總統選舉,杜魯門擊敗托馬斯·杜威而得以連任,同時民主黨也重新奪回了國會。

艾森豪到尼克松

在二戰結束後,保守派的孤立主義者反對加入聯合國,并且對于阻止共産主義在全球的擴張不感興趣。NATO的指揮官和二戰将軍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擊敗了黨内的孤立主義派系,在1952年當選總統,打破了長達20年來民主黨占據白宮的時期。不過這時共和黨在國内議題上并沒有太大分歧。艾森豪在曆史上是個相當特别的總統,因為他習慣将黨内的事務(對全國委員會的控制、以及發言人的職位)交給尼克松代理。艾森豪并沒有試圖消除新政政策,反而試着擴展社會福利制度并且擴建州際的高速公路。代表共和黨内自由派的理查·尼克松在1960年總統選舉的失敗造成自由派開始衰落。

在1964年,保守派的貝利·高華德(BarryGoldwater)在提名大會上擊敗了納爾遜·洛克菲勒。高華德強烈反對新政以及聯合國,但同時也反對孤立主義和冷戰的圍堵政策,主張采取更強硬的反共外交政策。高華德在總統選戰中被林登·約翰遜以壓倒性勝利擊敗,同年共和黨許多資深的國會議員也落選了,但這年選舉成為共和黨保守派崛起的開端。高華德将他的落選歸咎于約翰·肯尼迪在一年前遭到刺殺産生的大衆同情影響。

新政聯盟在1960年代由于面臨嚴重的都市暴動、越戰、以及許多南方保守派對于種族混合與民權運動的反對而垮台,同時也是因為林登·約翰遜仿效新政的“大社會”(GreatSociety)政策的失敗。尼克松在1968年選戰中擊敗了休伯特·漢弗萊,并在1972年以49個州的壓倒性勝利當選連任,同時民主黨内部也開始由左派掌權。尼克松由于水門事件醜聞而被迫在1974年下台,接任的傑拉爾德·福特則選擇徹底赦免尼克松,使得民主黨得以大肆炒作這個議題,在1974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主要的勝利,福特的支持度一直沒有恢複,在1976年的提名大會上還差點輸給羅納德·裡根。水門案的影響加上當時美國經濟的困難處境,使得民主黨提名的新人吉米·卡特得以在1976年擊敗福特當選總統。

南方轉向共和黨

在重建時期後将近一個世紀,美國南方的白人都堅定支持民主黨。民主黨在南方的勢力是如此之強,乃至這個區域被稱為“南方基地”(SolidSouth)。共和黨得以控制接近阿帕拉契山脈的一些地區,有時候也會試圖在邊界的州競選州層次的官員。在1964年之前,南方的民主黨人将他們的政黨視為是南方生活方式的捍衛者,包括了對于州權的尊重、以及對于傳統南方價值的理解。他們不斷警告要對抗北方的自由派和共和黨試圖幹預南方的政策,并敵視那些被他們視為“外來的搗蛋者”的民權運動份子。因此共和黨很難在南方獲得支持。

然而,從1964年開始,民主黨在南方的鞏固地位開始動搖。造成這種轉變的長期原因在于南方已經開始與美國其他地方越來越類似,也無法長期維持種族的分離。現代化帶來了大量的工廠、公司、和大都會,以及數百萬自北方而來的移民,同時教育程度也逐漸提升。同時南方傳統以棉花和煙草為主的産業開始凋零,農夫開始移往大城鎮的工廠工作。短期内造成轉變的原因則是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民權運動在南方白人之間造成極大争議,許多人批評那是對于地方州權利的幹涉。随着政治轉變的障礙逐漸移除,傳統的南方人加入了新興的中産階級,而北方的移民則開始傾向共和黨,因此種族結合政策最後造成了南方政治的變動。同時那些被賦予投票權的黑人則堅定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比率大約高達85-90%。

裡根革命

羅納德·威爾遜·裡根在1980年和1984年的選舉成為美國政治闆塊的主要分水嶺。在1980年,由于民主黨已經失去大多數社會-經濟階層的支持,使得裡根組成的裡根聯盟控制了整個1980年代。在1984年,裡根在普選中赢得了将近60%的選票,并且囊括49個州的選舉人團票,民主黨提名的沃爾特·蒙代爾隻獲得他的老家明尼蘇達州和哥倫比亞特區,使裡根創下了獲得525張選舉人票(全部538張)的紀錄,即使是在明尼蘇達州,蒙代爾也隻超過了裡根3,761票,意味着裡根差點就要創下赢得全部五十個州的曆。

政治評論家則試着解釋為何裡根能獲得如此龐大的支持度,他們以“裡根民主黨人”來描述那些選擇投給了裡根的民主黨人。裡根民主黨人在1980年代前原先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但在1980年和1984年(以及1988年的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選擇投給共和黨,使得他們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這些裡根民主黨人大多為藍領階級、住在傳統屬于民主黨的地區、并且被裡根在堕胎等議題上的社會保守主義以及強硬的外交政策所吸引。他們在1992年和1996年便不再繼續支持共和黨了,因此使他們成為1980年代的特殊現象。

裡根徹底改變了美國政治。他将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許多苛刻的稅賦,同時也解決了自1970年代以來一直蔓延的經濟滞脹,遏止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經濟衰退。在兩黨的支持下,裡根繼續對商業撤銷管制,消除了幾乎所有新政以來遺留的管制政策,除了社會福利之外。也是在兩黨的支持下,裡根徹底改革了社會福利制度,使其花費的預算在接下來25年不會超過政府控制,解決了即将因此爆發的金融危機。裡根稱這些政策是使美國經濟在1983年和1984開始茁壯複蘇的主因。裡根始終強調他對于聯邦政府在處理問題上的能力抱持着懷疑态度,尤其是在經濟問題方面,

而在外交政策上,裡根的強硬作風并沒有同時獲得兩黨的支持。大多數民主黨人強烈反對裡根對于尼加拉瓜反共産政府遊擊隊(Contras)的援助,也反對裡根對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等地獨裁的反共政府的支持。裡根采取強硬政策對抗蘇聯,使得那些希望廢止核武器的民主黨人大感擔憂,但裡根仍成功的增加軍事預算并發起被人稱為“星球大戰”的主動戰略防禦計劃(SDI),以此壓倒蘇聯的軍事平衡。當改革派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掌權時,許多保守派的共和黨人還對他與裡根之間逐漸發展的友情感到不可置信。

戈爾巴喬夫終止與美國的軍備競賽,試圖以此挽救蘇聯的共産主義,并且(1989)放寬對于東歐地區的控制。蘇聯的共産主義最後在1991年徹底垮台,繼任裡根的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試圖避免炫耀美國赢得了冷戰的情緒,以免破壞與俄羅斯的關系,但美國國内則明顯感覺到是由于裡根數年來的強硬政策使他們最後赢得了冷戰。如同對裡根最激烈的批評者也承認的:“他最偉大的成就便是恢複了美國人對他們自己和他們政府的自尊,尤其是在經過了不堪回首的越戰、水門案、伊朗人質危機的挫敗、以及其他幾個無能的總統之後。”然而相當諷刺的是,美國人民對自己政府的恢複信心竟是發生在一個本人對政府體制如此不信任的總統任期内。

共和黨的國會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于1992年的選舉中輸給了民主黨的比爾·克林頓。在1994年的國會選舉中,共和黨一舉奪回了參議和衆議兩院的多數派地位。這是自從1952年來共和黨首次支配兩院,在接下來十馀年中,共和黨的多數派地位隻有在2001-2002年的參議院會期中被短暫打破,并一直維持到2006年為止。這次奪回國會的選舉使共和黨在立法機構上終于占據優勢,因為民主黨在1995年前已經牢牢控制兩院長達四十年了,隻有1981-1987年間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除外。

在1994年的選舉中,共和黨的國會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包括了一系列對政府的主要改革,例如預算平衡法案和福利制度改革。共和黨将這一系列政見命名為為“與美國有約”(ContractWithAmerica)運動,以此作為當年選舉的文宣主軸。在選舉勝利後,共和黨成功通過了其中一些法案,但在其他一些如國會議員任期限制的法案上遭到挫敗。民主黨總統比爾·克林頓反對共和黨的一些社會議題政策,但接受了福利制度改革以及平衡聯邦預算的法案。這使得美國福利制度經曆大規模的轉變,保守派對此表示支持、而自由派卻大力反對。在1995年,共和黨與克林頓政府之間的一場預算鬥争導緻聯邦政府暫時陷入癱瘓,但事件的負面效果使克林頓得以在1996年的總統選舉中順利當選連任,擊敗共和黨提名的參議院領導人鮑勃·杜爾(BobDole)。

反恐的八年

在2000年的選舉中,喬治·沃克·布什擊敗了民主黨提名的副總統艾伯特·戈爾,這是共和黨自1952年來首次同時控制了白宮和兩院。布什在普選中輸給了戈爾543,816票,但由于選舉人團制度而獲勝,成為美國自1888年以來第一個輸掉了普選、卻赢得選舉人團選舉的總統。

由于2001年發生的九一一襲擊事件,布什展開了一系列的反恐戰争,包括了入侵阿富汗、頒布美國愛國法(USAPATRIOTAct)、以及入侵伊拉克。到了2001年11月,激進的阿富汗伊斯蘭教塔利班政權被美國鏟除了,(2011年,奧薩瑪·本·拉登被擊斃)在2003年3月,在經過一連串于聯合國的冗長外交手段失敗後,布什選擇與盟國一同入侵伊拉克。

共和黨在2002年的期中選舉裡表現良好,受到伊拉克戰争初期的正面影響,共和黨鞏固了在衆議院的優勢、同時重新掌握在參議院的多數派地位。布什在2004年的選舉的提名過程中沒有遭到任何對手,并且将他的政見定為“一個更安全的世界和一個更有希望的美國”。布什展現了他對赢得反恐戰争的信心,并且主張他要建立一個“所有權的社會”(Ownershipsociety),強調個人的責任感、經濟自由、以及财産的所有權,同時建立起一個能在世界上競争的先進經濟體系。

布什政府

在2004年11月2日,布什又赢得連任選舉。這次布什取得了6,200萬張的普選選票,高過民主黨的約翰·克裡300萬票,布什取得的286張選舉人團選票也高過凱利的251張。在布什當選連任的同時,共和黨也在國會兩院增加了一些議席。布什曾經告訴記者:“我在選戰中掙取了資本—政治的資本,現在我則打算以我的風格花掉這些資本。”他在2005年1月宣布了他的政策計劃,但随着他在民調中的民衆認可度逐漸下跌,他的麻煩也逐漸開始。他努力争取在福利制度中增加個人儲蓄帳戶的制度,同時提出大規模的稅賦修正案,但這兩個法案都被延期了。

他成功指派許多保守派擔任最重要的政府職位,由康多莉紮·萊斯擔任國務卿、約翰·格洛佛·羅伯茨擔任首席大法官、本·伯南克擔任聯邦儲備系統主席等等。他成功的發動新一波的減稅,同時封鎖了其他可能增稅的管道。在2006年裡,布什強烈捍衛他的伊拉克政策,主張美國正在邁向勝利。他也成功的延長了美國愛國法,主張就是這個法案保護美國在2001年的911事件後一直沒有遭受新一波的攻擊。

在2005年9月,飓風卡特裡娜摧毀了新奧爾良以及周遭的一大段地區,布什政府在救災上的反應被批評為不夠迅速和充分,聯邦緊急應變中心(FEMA)的署長也被迫辭職。包括共和黨衆議院議長在内的數名國會議員則被控在選舉募款上有舞弊行為,民主黨則借機大肆炒作這個議題。在2005年11月的選舉中,共和黨在紐約市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以壓倒性勝利當選連任,成為共和黨在一向屬于民主黨重鎮的紐約市的第四次連續勝利。

在2006年,共和黨挑選了俄亥俄州的衆議員約翰·波納(JohnBoehner)作為衆議院的領導人,并挑選肯塔基州的米奇·麥康奈爾(MitchMcConnell)作為參議院領導人。

在2006年11月,民主黨于期中選舉裡擊敗了共和黨,使得民主黨奪回了兩院的多數派地位。

意識形态

共和黨是由許多不同的非正式派系所組成的,這些派系也經常會互相重疊、但不一定會同意彼此的立場。舉例而言,共和黨内有财政保守主義派、福音教派、社會保守主義派、自由意志主義派、古保守主義派、新保守主義派、以及中間溫和派(有時又稱為“隻有頭銜的共和黨人”RepublicanIn Name Only)、以及支持LGBT權利的“木屋共和黨人”(LogCabin Republicans)。

與民主黨相較,共和黨在社會議題上傾向保守主義,在經濟上則接近于自由意志主義,并且與華爾街(大企業)和商業街(地區的小型商行)都有緊密的關系,但很少獲得工會團體的支持。共和黨支持較低的稅賦、在經濟議題上主張限制政府規模、并且支持商業發展;而在一些社會議題如堕胎上共和黨則支持政府介入。然而,南部的流派則反映出福音教派和基本教義派的宗教理念,較少關注經濟的議題,但卻更注重道德的議題,反對堕胎和同性戀。不過,美國西部也有着穩固的福音教派共和黨勢力,而且在事實上,經濟自由意志主義和社會保守主義這兩種派系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他們在共和黨内往往是互相重疊的。

外交政策

在九一一襲擊事件後,共和黨在反恐戰争上支持新保守主義的政策,包括了2001年入侵阿富汗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并且試圖在中東和全世界散布民主。布什政府認為在伊拉克的“非法戰鬥人員”(Unlawfulcombatant)不屬于日内瓦公約的保護範圍,主張日内瓦公約僅隻保護主權國家的軍隊人員,并不适用于蓋達等恐怖組織的恐怖份子。

共和黨也支持對聯合國内部進行改革,以避免類似石油換食品計劃的貪污事件再次發生。共和黨反對簽訂京都議定書,認為那個協議隻會傷害美國的經濟,而且也無法約束中國等大量制造全球暖化的國家。共和黨強烈支持自由貿易協議,尤其是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和中美洲自由貿易協議(CAFTA),目前共和黨也試圖進一步與南美洲國家如巴西、秘魯、和哥倫比亞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共和黨在如何處置非法移民的問題上産生重大分歧,尤其是針對拉美裔人。布什政府将處理拉美裔人問題作為第一優先的政治目标,但許多共和黨的地方黨部并沒有重視這個議題。在整體上,共和黨内的商業團體派系歡迎更多的移民,因為那代表更多便宜的勞工可以雇用;而社會保守主義的派系則反對之。在2006年,白宮支持參議院通過的一個完整的移民改革法案,使得上百萬的非法移民最終能取得公民身分,但衆議院則沒有接受之。雖然這個議題在2006年的選舉成為主要關注焦點之一,但民調則顯示選民仍更重視一般的經濟、政治腐敗、伊拉克戰争、以及恐怖主義的議題。

組織架構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RNC)負責組織協調共和黨的競選活動并推展共和黨的政策。當總統是共和黨籍時,RNC的主席是由總統親自指派,當共和黨在野時則由各地的州黨部選出。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在2005年1月指派了肯·梅爾曼(KenMehlman)擔任全國委員會的主席。在總統選舉中,全國委員會則需負責監督全國代表大會的進行過程,包括了籌款和選舉戰略的協調。在各州的黨部和主要城市、郡、和行政區域也都有類似的委員會,但規模都比全國委員會要來的小。

共和黨在衆議院和參議院都有強大的籌款和選舉戰略委員會。共和黨衆議院全國委員會(National Republican Congressional Committee)負責協助衆議院的選舉,而共和黨參議院全國委員會(National Republican Senatorial Committee)負責協助參議院的選舉。兩個委員會在逐年選舉中都單獨募集了超過$1億元的資金,并且在招募有潛力的州長候選人上占有重要角色。共和黨州長聯盟(Republican Governors Association)便是一個僅以讨論州長候選人為主、不負責募款的團體。整體來說在共和黨每一個架構上,民主黨都有類似的組織。

說謊事件

2012年9月28日,據外電報道,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競選陣營27日指責奧巴馬政府試圖在美駐利比亞領事館遇襲事件上“誤導美國人民”。

羅姆尼的政治顧問費恩斯托姆向“福克斯新聞”表示,他們起初被告知這是一起因美國一部诋毀伊斯蘭教影片引發的自發的示威活動。但現在政府又稱這是一起經過事先策劃的恐怖襲擊,日期特意選在了9月11日,且與“基地”組織有關。

費恩斯托姆稱,在整件事情的真相上,政府試圖誤導美國人民,總統奧巴馬應該為此負責。共和黨方面認為,奧巴馬政府在這起事件上前後說法不一且“輕描淡寫”,目的在于掩飾安全和情報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而這些漏洞可能導緻了美國駐利比亞大使的遇難。

今年9月11日,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到襲擊,包括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在内的4名美國外交官身亡。美國和利比亞方面都已表示這起事件是有預謀的恐怖襲擊,但還不能确定是否與“基地”組織有關。

當被問及奧巴馬政府是否在這件事情上存在說謊時,費恩斯托姆沒有直接表态,但暗示有這種可能性。

此前,白宮方面指責共和黨陣營利用利比亞事件謀求政治利益。

2014中期選舉

美國2014年11月4日舉行中期選舉,最新計票結果顯示共和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奪得美國中期選舉至少52個席位,擊敗民主黨成為多數黨,時隔多年後再度成為參院多數黨。共和黨在2010年取得衆議院控制權,至此,共和黨已控制參衆兩院。

上一篇:天空城市

下一篇:賽德克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