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京

羅京

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播音員
羅京,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播音員,《新聞聯播》節目最資深的男主播之一。1961年5月29日生,重慶市南岸區人,出生于北京市海澱區。1979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83年畢業,進入中央電視台主持《新聞聯播》節目。在央視任職25年期間,羅京以及其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沉穩大方莊重的播報風格赢得了業界和廣大觀衆的喜愛和認可,并創造了25年無差錯播報的佳績。2008年7月被确診為淋巴癌,9月被确診患有淋巴瘤,并暫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療,期間還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和化療。2009年6月5日早晨不幸因病去世,終年48歲。妻子劉繼紅,有一子名羅疏桐。
    中文名:羅京 外文名:Luo Jing 别名: 民族:漢族 籍貫:中國四川 畢業院校: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職業: 主要成就:1999年解說建國50周年閱兵式 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金話筒獎”終身成就榮譽 中共十七大代表 出生年月:1961年5月29日 出生地:北京市朝陽區 身高:175厘米 任職機構:中國中央電視台 獲得榮譽:中央電視台十佳播音員、主持人,2003年全國十佳崗位能手,國家語委、全國語音文學工作先進工作者 活躍年代:1983——2009 代表作品:新聞聯播 配偶:劉繼紅 國 籍:中國 職 業:播音員 祖 籍: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兒 子:羅疏桐 妻 子:劉繼紅

人物簡介

羅京,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播音員,《新聞聯播》節目最資深的男主播之一。1961年5月29日生,重慶市南岸區人。1979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83年畢業,進入中央電視台主持《新聞聯播》節目。在央視任職25年期間,羅京以及其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沉穩大方莊重的播報風格赢得了業界和廣大觀衆的喜愛和認可,并創造了25年無差錯播報的佳績。2008年7月被确診為淋巴癌,9月被确診患有淋巴瘤,并暫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療,期間還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和化療。2009年6月5日早晨不幸因病去世,終年48歲。妻子劉繼紅,有一子名羅疏桐。

因病逝世

病情變化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他在體檢中被查出患有淋巴腫瘤,但還是堅持做完了奧運的直播報道工作。2008年8月31日,已經經曆過一次化療的羅京克服病痛,重新登上新聞聯播的主播台,然而那一次短暫的回歸,卻成了觀衆記憶中永遠的定格。之後羅京就沒有再公開露面開始入院治療,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以化療為主。不過心系主播台的他偶爾也會通過其他方式與觀衆進行交流,每次他都表現得樂觀、積極,對康複充滿信心。

和病魔作鬥争

在查出患病後,他堅強的和病魔作鬥争。無論是化療、放療,主治醫生、護士都說他是他們見過的最勇敢的,最堅強的癌症患者。他說得最多的話是:“我會早一天,早一點兒回到我的工作崗位上。”

2009年5月29日羅京剛剛過完48歲的生日,那天,央視的同事還來到307醫院給羅京過生日。據羅京治喪委員會發言人郎永淳介紹,羅京當時的精神狀态特别好,跟同事們聊了一個多小時,當時他很樂觀。

郎永淳:關于羅京老師的病情是這樣的,在奧運會前夕查處患有淋巴腫瘤後,他先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進行化療。春節過後,在2月7日,他轉移到307醫院。在相關專家參與的會診後,2月9日,羅京老師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一個月後,羅京老師在身體複查時發現,淋巴結淋巴瘤細胞消失,病情緩解。随後,他進行了口腔潰瘍等并發症的治療,病情相對穩定。6月1日,他的病情突然惡化。6月4日下午2點,專家對其進行會診。下午4點左右,羅京老師的心髒和循環系統突然出現衰竭,雖然已進行了搶救,病情也逐漸平穩,但到夜間其病情又不斷加重,最終在2009年6月5日早上不幸去世。網友制作的緬懷羅京的視頻短片“《新聞聯播》主播羅京今晨去世享年48歲”上傳至優酷網。截至11時18分,該視頻播放量超過了21萬,1892人留言評論表示哀恸,祝福羅京一路走好。

李長春發唁電

2009年6月5日羅京因病不幸去世,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就羅京同志逝世向中央電視台發來唁電。唁電說“驚悉羅京同志不幸英年早逝,在此表示沉痛哀悼!”

李長春同志對羅京同志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羅京同志是我國優秀的播音員,政治堅定,德藝雙馨,為全國億萬電視觀衆所熟悉和喜愛。羅京同志在26年的播音實踐中,兢兢業業,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為中央電視台的品牌建設付出了辛勤與汗水。”

李長春同志請中央電視台向羅京家屬轉達他的深切慰問,望其家屬節哀保重。

默默承受的父母

羅京父母一直住在央視梅地亞中心後面的内部職工宿舍裡,這是央視當年分給羅京的住房,和羅京後來在金融街買的房子距離不遠,平時也方便走動。羅京的母親至今都不知道兒子去世。幾年前就開始出現老年癡呆的症狀,這兩年更嚴重了,很多事情都已經糊塗,對家裡的親人有的都認不清。2008年9月底,正是羅京開始去醫院化療的時候,羅母也得了腦血栓住院。出院之後,羅京母親的身體大不如前。“現在老人家半身都癱瘓了,你說誰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她?幸好她糊塗了,要不然早就會開始懷疑”羅京的表姐向記者說。

與老伴相比,羅京的父親非常痛苦———2009年春節,他最後一次見到兒子,那也是羅京最後一次回家陪爸媽過年,随後羅京便住進了307醫院。親人們全部隐瞞了羅京後來的病情反複。“隻說好的,不說壞的,一直騙老人家說在康複中。”但是6月5日早晨,善意的謊言被殘酷的事實戳穿。老人從夢中被叫醒,由央視特派的工作人員匆匆接往307醫院,去見兒子最後一面。回來後,老人幾乎情緒崩潰。

羅京的父親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誰都不見,電話線拔了,手機也關了,誰敲門都不開。直到羅京的表姐回家去敲門,他才打開。後來他說,他那時不隻是傷心,更是生氣,生氣我們一直對他隐瞞羅京的病情,說:‘你們要是早點兒告訴我,我至少還能看一眼活的啊!’唉,其實最後那兩個禮拜誰都見不到小京了,他一直在全封閉的高壓倉裡住着。”

然而,從5日之後,羅京的父親也被迫加入了“撒謊”一族,默默地與晚輩們一起繼續哄騙坐在輪椅上的老伴。

中央電視台第一時間成立了治喪委員會,同時該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郎永淳五日中午在307醫院接待了前來采訪的媒體,正式向外發布羅京病逝的消息。羅京的大哥亦現身,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因此郎永淳表示,希望媒體不要過多打擾羅京家人。

追悼會現場

2009年6月11日9時在八寶山殡儀館舉行追悼會。

羅京追悼會現場直播上名嘴大腕雲集,但大家都情緒低落,因為大家是來送羅京最後一程,來參加羅京追悼會的。群衆也自發前來,還打出“羅京一路好走”等橫條。中央領導李長春發唁電稱贊其“德藝雙馨”。

前來吊唁的有:邢質斌、宋世雄、徐濟成、濮存昕、趙忠祥、魯健、高博、敬一丹、沈力、沙桐、白幡、管彤、董浩、于嘉、李詠、劉建宏、崔永元、張宏民、張泉靈、桑蘭、畢福劍、蔣大為、陳铎、康輝、劉純燕、楊健、白岩松、撒貝甯、郎永淳、馬東、郎昆、賀紅梅、董卿、周濤、朱軍、王小丫、李瑞英、李修平、馮鞏、李佳明,央視主持人及央視台長焦利,同時還有羅京的朋友,同學。

人物履曆

羅京的父親是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人,母親是重慶市南岸區人,他們在20世紀80年代才來到北京,羅京是家中的老二,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1979年當羅京還是北京酒仙橋一中高二理科班的學生時,他對未來的想法十分簡單,隻要今後能考大學有書念就挺好,可是一個偶然的機遇改變了羅京的人生。

中國傳媒大學

就在這一年的初夏,一位同學跑來找羅京一同去考中國傳媒大學。有趣的是招生老師相中了羅京清秀端莊的形象和清爽悅耳的嗓音,羅京的同學卻落選了。由于羅京始終認為自己的真正較量是在為之準備了多年的全國理科高考上,因此在考試時沒有任何負擔,而這種輕松的心理狀态反而使羅京順利地考取了中傳。

羅京所學的是新聞系播音專業,他們班30個學生中絕大多數是在新聞戰線工作過的,身為小弟弟的羅京卻是一張白紙。入學考試時羅京的專業分數剛剛60分,但到了畢業考試時他的專業分數已名列前茅。他十分感謝自己身處一個學風良好的環境,更慶幸自己遇到了許多傾心栽培他的老師。在當時,中國播音最高領域是衆所周知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員,人們依然習慣于從“話匣子”裡聆聽政府的聲音。因此羅京也萌發了一個夢想,他精心準備的畢業論文也是有關電視播音方面的。然而羅京的才華同時受到了中央電視台和上海電視台的青睐,他又一次被命運之手引領着跨進了一個正在起飛的新興領域,開始了他的電視新聞播音生涯。

生前細節

6月5日21:30,央視《東方時空》播放了一期臨時趕制的紀念羅京的特别節目,節目回憶了羅京生前的工作,還向觀衆展示了羅京生前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昨天(6日),節目的視頻成為網上熱帖,種種細節,令很多網友淚流滿面。

節目中,第一個播報羅京去世消息的納森眼圈紅腫:“今天早上在《新聞30分》最早播出這個消息。坐在羅京老師以前播音的位置上,我特别特别不願意播。”

在新聞主播室30多個人共享的40平米狹小空間,羅京甚至沒有一張自己的辦公桌,在他的主播座位底下放着一本已經被翻爛的最新版《現代漢語辭典》。羅京生病後,他在辦公室的私人物品一直被同事們小心地呵護着,觀衆的來信、千紙鶴也好好地留着。節目播出了他在2007年做客《藝術人生》時說的一段話,現在聽起來讓人動容:“我希望退休的時候,觀衆不是記住我們的形象,而是記得有哪些大事件是通過我們的播報知道的。”節目裡,海霞回憶,自己第一次登上《新聞聯播》主播台就是和羅京老師搭檔,當時特别緊張,羅京幫助她放松:“我問,羅老師,您今天穿什麼衣服,他說沒事,你穿什麼,我随你。”一位幕後工作人員回憶,剛來台時,與羅京老師并不熟,但羅京看到她是孕婦,那天就特别說:“遞稿子的事情就讓别人來做吧,這裡的電線很多,當心絆倒。”

李瑞英透露,自己除了和羅京是老搭檔,也是30年的老同學,本來約好今年9月全班同學一起慶祝相識30周年……她特别提到去年夏天羅京剛剛得知自己患病後的情形:“當時離他擔任奧運火炬手還有兩周時間,他跟醫生說,千萬替他保密。直到完成奧運報道任務後,他才很平靜地和台裡領導說,‘我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特别坦然,他就是這樣一個意志力特别強的人。”

307醫院的醫生、護士也滿含熱淚地回憶羅京住院的情景:“他的口腔潰瘍特别嚴重,每次吃飯都要用麻藥漱口,很痛苦,後來沒辦法說話,他給我們寫了4個字‘全力配合’。”5月29日,羅京在醫院度過了自己48歲的生日,他的主治醫生回憶:“據他太太說,他是一個不輕易流露感情的人,但是那天他說了很多話,我們都流淚了。”

工作壓力

新聞聯播

1978年,羅京進入央視前5年——《新聞聯播》開播

1979年底,《新聞聯播》首次出現播音員圖像,而在此前近兩年的時間裡,觀衆隻能聽到播音員的聲音,看到的隻有新聞背景畫面。

1984年,羅京在《新聞聯播》的第2年——《新聞聯播》嘗試微笑播報

“随着與國際社會交流的加強,看到了國外很多新鮮的播報方式,例如女主播的微笑。”1984年,盧靜首次在《新聞聯播》中嘗試了微笑播報的方式,此舉在當時還引發了不少的争議。随後觀衆普遍反應良好,解除了“微笑危機”

1987年——羅京在《新聞聯播》的第5年,央視開始收錄美國CNN新聞。

從1987年3月1日開始收錄美國CNN新聞開始,《新聞聯播》不斷地在開放的世界開放自己。1991年9月1日,《新聞聯播》通過國際衛星頻道走向世界。1992年12月19日,中央電視台在美國建立記者站。1994年7月21日,《新聞聯播》直播亞太一号衛星發射的情況,首次在同步報道中實現了同步編排播出。

2006年——羅京在新《新聞聯播》的第23年,《新聞聯播》換臉

6月5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換臉”後,網民熱評如潮。當晚7時,兩位年輕的播音員——三十出頭的康輝和28歲的李梓萌——加盟《新聞聯播》。據悉,“康李配”是這檔世界上收視人數最多的電視新聞節目17年來第一次出現的新面孔,也是目前最年輕的一對拍檔。

鴨梨山大

羅京的去世讓許多喜歡他的觀衆悲痛欲絕,也讓許多同事朋友扼腕歎息。據郎永淳介紹說,羅京老師在工作方面無差錯播報26年,給後輩們起到了表率作用。但26年無差錯有着怎樣的意義,新聞主播的工作背後又有怎樣的艱辛,昨日(6月8日)一些業内人士向媒體揭秘新聞主播的工作和生活。

羅京數度遇險,均化險為夷

最開始由于網略、通訊的不發達,《新聞聯播》主播所念文字還是手寫稿,手寫稿上經常會有很多修改痕迹。而自1979年《新聞聯播》引進提示器、錄像身背以來,新聞可以提前錄播,這給主播減輕了不少工作壓力。到1996年《新聞聯播》由錄播改為直播,這次改革給《新聞聯播》帶來了時效性的改革,同時也給新聞主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此前備受争議的“哈欠門”、“補妝門”事件就是因為直播過程中要想做到“零錯誤”是難上加難,很少有主播在播報新聞時一個錯誤都不犯。

但羅京從事播報工作20多年來,遇到過無數次的緊急情況。我國播音界泰鬥級人物張頌講述了李瑞英和羅京遇到過的一次緊急情況:有一次一條重大新聞在節目開播之後才送到演播室,要求主播無間斷播出15分鐘,當時李瑞英在主播台下給羅京一張張遞稿件,羅京看到稿件的同時必須立刻播報出來。但是突然有一張稿件李瑞英怎麼也找不到了,好在羅京播完前一張稿件的最後幾句時,李瑞英終于找到,盡管此次兩人化險為夷,但播完之後兩人都因精神的高度緊張而幾近虛脫。

另一名央視工作人員回憶說,有一次節目已經開播有一條新聞的稿子卻還沒有送到羅京手裡,直到工作人員狂奔進演播室把畫滿了修改符号的稿子送到羅京的播報台前,在場的領導、工作人員全都屏住了呼吸,但羅京依然沉着地将陸續送來的17頁的稿紙一字不錯地念完,中間沒有皺過一下眉頭。

《新聞聯播》工作壓力大,制度嚴苛

《新聞聯播》主播李瑞英在介紹主播工作狀況時說,之前的《新聞聯播》播報速度是一分鐘播180個字,現在信息量大了,一分鐘必須達到300字,這種語速一般人是達不到的。而比語速更加恐怖的是《新聞聯播》對時間的嚴格限制,有時候一條新聞播完時間還剩下幾十秒,這時工作人員會遞上一條短訊新聞稿,多少字念多少時間都嚴格限制死了,主持人話音剛落,就會切下面的節目畫面,一秒都不能多、不能少。

新聞主播不僅有着過大的工作壓力,還要面對嚴厲的工作制度。央視主持人有時因為一個錯誤就要立即離開工作崗位。主播們工作時常常嘴裡念新聞、手裡挪稿子、耳朵還要聽導演指揮,羅京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26年都沒有出過任何差錯,憑借的是過硬的專業素養。

剪發需批準

而羅京在患病期間一直堅強樂觀,常對同事說等頭發長回去就可以重新工作,這也是因為《新聞聯播》對主持人的形象有着嚴格要求,羅京生前每次剪頭發都要報請領導批準。而除了外表保持一成不變,新聞主播還要時刻保持莊重、嚴肅的形象,不能過多參加娛樂節目。

去年羅京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新聞聯播》的主播大多數時候都是穿着西裝,就連顔色也沒什麼變化,包括發型都要保持一樣。“前兩天我和台長說,我得剪頭發。我說燈光師看了我的頭發害怕,怕把燈打穿了,出來影子要扣錢的。我是為燈光師剪頭發。可是台長不同意,說剪完了頭發,大家就不認識你了。”

除了形象一成不變外,主持人還要保持嚴肅、莊重和沉穩的形象。對此,羅京拿同為央視主持人的畢福劍(畢福劍吧)作比較:“唱歌我比畢福劍強,可是即使在他的節目中我也不敢表現。我們節目的形式不同,決定了表現方式的不同。所以,我走在街上,人家看到我會說‘那不是羅京嗎’,可是沒有人過來。要是看見畢福劍,肯定很多人跑上去喊‘老畢’。”

以羅京為代表的新聞主播不僅工作壓力大,平時生活中也是高度緊張,一名央視工作人員介紹播報新聞日日都要準時而且必須随叫随到,因此很多新聞主播家裡都要用5個以上的鬧鐘,确保每天能準時醒來去參加新聞播報。而羅京此次逝世,也引來了大家對新聞主播工作壓力過大的猜測和争議。

情感生活

妻子劉繼紅

一見鐘情

一次,同樣在北京廣播學院讀書的劉繼紅,帶着問題到導師李鋼教授家去請教,恰好碰到了回母校拜訪恩師的羅京。劉繼紅對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五歲的師兄敬佩不已,趁機向他請教了幾個播音方面的問題。因為專業相同愛好相似,兩人聊了很久。劉繼紅給羅京留下了文靜大方的印象,而她這種性格,正是羅京所喜歡的。

第二天,劉繼紅接到李師母的電話,問她對羅京印象怎麼樣。毫無思想準備的劉繼紅,被師母問得有點不好意思。師母熱情地說:“正好羅京沒有對象,我看你們挺般配的……”挂掉電話後,劉繼紅心潮澎湃,她覺得羅京為人謙和樸實,沒有一點名人的架子,他的氣質和風度也讓她心動,可是,他畢竟是名人,他能看上自己嗎?

自從那次不期而遇以後,劉繼紅經常在李教授家裡見到羅京,每次他都“蓄謀”在老師那裡等她,然後再送她回寝室,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樓梯拐角處才離開。當時,羅京沒有談及感情,倒像個大哥哥一樣關心她的學業,還帶女孩子愛吃的零食給她。他的細心和誠懇漸漸打消了劉繼紅的顧慮。

一個傍晚,兩人十指相扣,沿着廣電總局門口的那條大街來回走了幾十趟,誰也舍不得先說分手。說再見的那一刻,羅京鼓起勇氣說:“繼紅,我挺喜歡你,讓我們在一起好嗎?”

談婚論嫁

經過二三年的交往,兩人開始談婚論嫁了。這時,雙方父母卻有了疑慮——羅京的父母是樸實的知識分子,擔心出身于高幹家庭的劉繼紅有嬌小姐脾氣;劉繼紅的父母則擔心羅京是“國臉”,他在家裡會不會擺名人架子,讓女兒吃苦呢?

羅京了解到準嶽父嶽母的顧慮後,就提着一個水果籃來到劉家看望兩位老人。劉母與羅京閑聊時,随口問他喜歡哪種類型的女性。羅京實話實說:“我喜歡那種通情達理,有事好商量的女孩。漂亮當然好,但如果長久相處做夫妻,許多外在的東西都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淡化,内在的東西就會慢慢顯露出來。可愛的女孩不會因為漂亮就趾高氣揚,也不會因為長相不美就自卑,她能理性地認識自我,發揮自己的優勢……”

羅京毫無保留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劉父坐在一邊聽着,滿意地點了點頭。吃完飯後,羅京搶着去洗碗。劉母連忙阻止說:“女婿頭次上門,哪能讓你做家務啊!”劉繼紅聽母親這樣說,羞中帶喜地說:“媽,你跟爸都答應啦?”母親含笑點點頭。

劉繼紅之後也硬着頭皮到“國臉”家裡探虛實。在去準公公婆婆家之前,從來不下廚做飯的劉繼紅跟女友現學了三個菜:老火雞湯、白灼蝦、香菇菜心。雞湯需要時間炖,蝦放點鹽和水煮一下,菜心不能炒得太老,看起來十分簡單的三個菜,她卻不是煮得時間過長,就是鹽放得太多,三個菜學了一個星期。

那天劉繼紅到羅京家時,羅京已經悄悄把飯菜準備好了。劉繼紅鑽到廚房裡“手忙腳亂”一陣後,飯菜熱氣騰騰地端上了桌,不知内情的準公婆面帶微笑,認可了這位勤快的“嬌小姐”。

全職太太

1988年6月,羅京和劉繼紅在北京舉行了簡樸而又熱鬧的婚禮。婚後,劉繼紅考慮到丈夫職業的特殊性,一個人把家庭重擔挑了起來。每天晚上,不論羅京多晚回到家,家裡都亮着一盞溫暖的燈,累了一天的劉繼紅總是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等他。羅京一踏進家門,她就遞上一杯熱茶,茶裡不是泡着胖大海就是泡着幾粒紅棗……

1995年,羅京和劉繼紅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個大胖小子出世了。羅京給愛子取名“疏桐”,這緣于他特别喜歡的一首唐詩《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羅京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梧桐樹的枝幹挺拔高遠,長大以後成為品格高潔的人。

1996年以前,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是錄播,就是當晚7點的節目可以提前錄制好,到時候播出就可以了。從1996年1月1日起,《新聞聯播》由錄播改為直播,稿子提前十分鐘才到播音員手裡,而且越是重要的新聞,稿件來得就越遲,有時甚至到要播音時才拿到稿件,這對播音員的素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盡管羅京在主播這個位置上已經幹了多年,但他依然感到天天都在走鋼絲。當時,台裡規定每念錯一個字要扣200元錢,如果累計錯三個字以上,就要去學習班充電,考試過了以後才能重新上崗。其實這些還不算什麼,關鍵是《新聞聯播》關注度極高,那是容不得絲毫馬虎的,羅京和其他播音員一樣,播音時每根神經都繃得緊緊的。有一次,一個外行人問他:“你們每次節目播完後,和搭檔收拾資料時都說了些什麼呀?”羅京笑着說:“我們在說:終于又過去了一天!”劉繼紅知道這件事後,深感丈夫在工作中壓力很大,就在家裡盡量為丈夫分憂。

他們的兒子上托兒所後,每天需要人接送。有一次,他們同時在單位加班,等劉繼紅趕到托兒所時,其他孩子早被接走了,隻有兒子孤零零地站在門口哭泣。從那一刻開始。劉繼紅萌生了一個想法:辭去薪水比羅京還高的工作,回家做“全職太太”。

“國臉”家裡也有矛盾

為了幫助丈夫減輕工作壓力,劉繼紅從來不讓他做家務,而是給他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和他聊一些輕松的話題。即使自己心裡有什麼不愉快,也盡量不表露出來。有一次兒子病了,需要住院治療。半夜裡,羅京下班後趕到醫院準備陪床。劉繼紅擔心他在醫院休息不好,影響到第二天的播音質量,堅決不讓他住在醫院。羅京體諒妻子,堅持要陪在兒子身邊。劉繼紅就發火了,說如果羅京不走,她就帶着兒子出院。羅京隻好回家睡覺,心中對妻子充滿感激。

然而,再美滿的婚姻,也難免會有些磕磕絆絆。當夫妻為生活瑣事發生矛盾和争執時,有的夫妻大打出手,有的夫妻吵鬧離婚,有的夫妻進行冷戰。羅京卻從婚姻中學會了“妥協”和“忍讓”,他認為妥協不僅是為了“家和萬事興”,而且妥協裡還潛藏着一種堅持,這種堅持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堅定的決心——無論怎樣,都要把事情做成;無論怎樣,都要把日子過好。所以,他覺得向妻子“妥協”沒什麼不好。反而是一種疼愛老婆的表現。

有一段時間,羅京抽煙特别厲害。劉繼紅勸他少抽或者不抽,他總是“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表面上答應戒,背地裡卻偷偷地抽。有一次,他躲在衛生間裡過煙瘾,被妻子發現了。劉繼紅責備他說:“你是播音員,怎麼能這樣不愛惜嗓子?”

羅京說他也知道抽煙不好,但就是戒不了。等他又想抽煙時,發現妻子已經把煙和打火機都藏起來了,就軟磨硬泡求妻子“賞”一根煙。妻子說:“我也是為你的身體考慮啊,如果你的嗓子熏壞了,你的事業就完了。”羅京見妻子一點都不通融,就到處亂翻起來,劉繼紅非常生氣。這時,恰巧羅京的一個朋友來串門,劉繼紅忙着端茶倒水,笑眯眯地和羅京說話,熱情地招待羅京的朋友。那個朋友一點沒有看出來他們剛剛争吵過。送走了朋友,羅京感動地說:“謝謝你,老婆。”一場争吵就這樣化為無形。在妻子的督促下,羅京基本上戒了煙。

有一年冬天,兩人為一件小事争執,性急的劉繼紅聲音高了八度:“你到底要怎麼樣?”羅京害怕争吵傷了彼此的感情,主動避開妻子的火氣,悶着頭一個人走進了書房,老半天也沒出來。半夜裡,他出來一看,劉繼紅睡在了客廳裡的沙發上。他的心裡像被什麼刺了一下,歉意從心底湧了上來。他怕妻子睡沙發着涼,于是輕輕走過去,俯在妻子耳邊說:“你可以和我生氣,可不能和自己的身體生氣啊。以後再不能睡沙發了,我會心疼的。”此後。他們夫妻之間形成了幾條不成文的規矩:吵架不過夜,女士不許睡沙發,有什麼想法要相互坦誠地交流溝通。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使羅京對婚姻有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他覺得,夫妻要和諧持久,就要學會給自己搬梯子、找台階,否則等鬧僵了,一個東一個西,那還過什麼日子呀!其實,夫妻之間鬧點矛盾,哪有絕對的誰對誰錯,隻要一方肯退一步和讓一點,婚姻就會奏出和諧的樂章。

羅京“出得廳堂,下得廚房”

生活中,羅京和劉繼紅的性格可謂天壤之别,劉繼紅是感性中的感性,而羅京是理性中的理性。有一次,他們一起去超市購物,劉繼紅看到一些漂亮别緻的賀卡,覺得能代表自己的心聲,她還沒想好送給誰就買了一堆回家。羅京卻從來不注重形式,偶爾回家會拎一袋子菜或是點心,但很少帶回來一枝玫瑰。劉繼紅為此常常抱怨,覺得丈夫不會浪漫和甜言蜜語。在妻子看來,很多時候,丈夫的一句溫情體貼的話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羅京偏偏連一句“老婆,今天你辛苦了”的話也不說。天長日久,劉繼紅也習慣了丈夫的實在。在她看來,人的性格是統一的,不可能說一個人在這件事情上很感性,卻在那件事情上很理性,恰恰是因為丈夫的過分理性,才使他在播音事業上一路輝煌。

有一次,劉繼紅身體不适,很少下廚房的羅京硬着頭皮做飯。他忙活了大半天後,才端上了一碗面條,因為不懂得掌握火候,面條煮得分不清面和湯。劉繼紅吃了一口就放下了,眼睛酸酸的。羅京嘗了一口,才發現味道又苦又鹹,實在難以下咽。想到妻子病了都吃不到自己做的可口的飯菜,羅京心裡特别難受,下決心跟妻子學做菜。如今,羅京可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了,他最拿手的菜是“玫瑰鮮蝦”:先把蝦仁炸好,然後起油鍋把玫瑰花瓣放入,迅速炒幾下,盛出後撒在蝦仁上,玫瑰花保持着原先的色彩,襯在蝦仁上非常好看。這道菜成了他的“保留節目”。

有妻如此,大丈夫夫複何求

多年來,劉繼紅一直在家做主婦,她也不是沒有困惑。有一次,他倆應邀參加一個圈内聚會,看到羅京和幾位女同事侃侃而談,看着那些職業女性臉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她卻插不進話,心理頓時嚴重失衡。恰在這時,她無意中聽到有人在竊竊私語:“那是羅京的老婆嗎?怎麼那麼沉默啊!”她二話不說,起身就去了洗手間。羅京知道妻子心裡委屈,馬上追了出去,好言好語勸慰一番,她才轉憂為喜。

經曆這件事情以後,羅京決定幫助妻子重新找回自我和自信。2007年7月,他陪妻子去母校報名,學習媒介經營管理。劉繼紅忙起來以後,羅京承擔了大部分家務。

因為工作需要,羅京經常去世界各地出差。工作之馀,他會喜滋滋地去逛古董和家具店,看中後就打電話告訴妻子,或是拍成數碼照片傳給妻子看。妻子如果滿意,他就會買下來,然後托運回國。他們的家裡,算得上是世界級的“精品屋”了:巴洛克式繁複飾邊帶有奢華氣息的大鏡子下,是北歐式簡樸的布藝沙發;典型維多利亞時代的玻璃櫃門書櫥旁,是洛可可風格柔媚氣質的躺椅長榻;還有線條硬朗方正的明清式家具、中國古典條桌和櫥櫃……美麗的家不是一夜之間建成的,它們凝聚着羅京夫妻的歲月深情,融會着他們的甜蜜情感。

2007年5月,網上流傳着一份“央視著名主持人月薪排行榜”,羅京位居第一名,月薪達28萬元,水均益和魯健并列第二,每月26萬元。不久,又有傳聞說羅京将被新人取代而面臨“下課”危機……每一次,羅京都将這些傳言告訴妻子,流露出郁悶和無奈。

妻子每次都安慰他說:“因為你是名人,老百姓才特别關注你,你不要管這些,隻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有妻如此,羅京備感安慰。他常常想:有這樣賢惠明理的妻子在身邊相伴,大丈夫夫複何求?

兒子羅疏桐

兒子羅疏桐,1995年生人。

現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羅京之所以給愛子取名“疏桐”,這緣于他特别喜歡的一首唐詩《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羅京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梧桐樹的枝幹挺拔高遠,長大以後成為品格高潔的人。

獲得榮譽

中央電視台授予羅京“中央電視台優秀播音員、播音主持藝術家”稱号。

2002年度“優秀播音員主持人”

2003年度“優秀播音員主持人”

2005年度“優秀播音員主持人”

央視2006年度“優秀主持人播音員”

央視2007年度“優秀播音員主持人”

2009年11月14日,2009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頒獎盛典在北京電視台大劇院舉行。

羅京被追授2009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終身成就榮譽。

人物轶事

多才多藝

羅京不僅主持業務出色,在生活中也是興趣廣泛,多才多藝。除了播新聞之外,羅京是一名京劇的老牌票友,自己演唱京劇更是一絕。他是中國明星足球隊的一員,在2008年春節的明星足球賽中,曾獲得過“足球先生”的稱号。羅京:我比較喜歡的體育項目是籃球,足球也是,其實由于工作關系,我會長期去看一項賽事,所以是準球迷的概念。

京劇票友

而羅京作為“京劇票友”的身份更是廣為人知,他的唱功和扮相在圈内有口皆碑,偶爾也會在一些綜藝節目中表演京劇,每次總能博得滿堂喝彩。

此外,羅京的一把好嗓子唱起流行歌曲也是有闆有眼。早在2006年,羅京就曾在央視《歡樂中國行》暑期特别節目裡演唱過一曲《懂你》。2008年1月,在他最後一次亮相的綜藝晚會——也是《歡樂中國行》中再度亮嗓,羅京一副播《新聞聯播》的打扮,他把話筒拿在手上,開口說的不是新聞,而是唱的《千裡之外》。更讓人稱奇的是,他還一人分飾兩角,唱了周傑倫演唱的主歌部分,還唱了費玉清演唱的副歌部分。他甚至還别出心裁地把周董的RAP式唱腔改成京劇,技驚四座!事後,費玉清還盛贊他的這次突破。羅京一直以來都十分熱衷于公益事業。2008年8月,羅京成為一名光榮的奧運火炬手,完成了北京站第140棒的火炬傳遞。

2008年12月25日,“金話筒獎”頒獎典禮上,羅京和現場觀衆的一次對話。當時他還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這位觀衆請他到家中做客的邀請。

當時,羅京的樂觀感染着在場的每一個人。而觀衆們也始終沒有忘記這位敬業、堅強的主播。在2009年3月的“演藝名人公衆形象滿意度調查”頒獎盛典上,羅京榮獲“中國年度新聞特别榮譽獎”,同事崔永元代為領獎,并帶領全場觀衆一起為他送上祝福。

奧運火炬手

承載着光榮與夢想,經曆了境外21個城市和境内31個省市的傳遞,奧運聖火回到北京,開始為期3天的傳遞,8月8日晚它将點燃國家體育場的主火炬。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作為火炬手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傳遞了奧運聖火。羅京是第140棒火炬手,與以往嚴肅莊重的形象不同,這天的羅京還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傳遞的路程并不長,但不難看出羅京的喜悅和興奮,他頭戴五環标志的發帶,笑容洋溢激情澎湃,一路揮舞手臂高擎火炬完成了自己的傳遞。

談到家人會笑

羅京1985年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劉繼紅,是他“廣院”的學妹。羅京的婚姻生活與羅京的名字同《新聞聯播》一起,走進千家萬戶;羅京的熒屏形象就像一張畫,端莊肅穆。有人問:“羅京,你會笑嗎?”羅京真的笑了,他幽默地說:“是攝像機它不讓我笑。”生活中的羅京喜歡穿牛仔褲、夾克衫,他有說有笑,極為随和。他有一個中國人标準的三口之家。夫人劉繼紅,兒子羅疏桐。他每天往返于中央電視台及電視台後面的宿舍樓,忙忙碌碌,有時還要出差、出國,沒得空閑。每當提起這些,羅京總是露出滿意的微笑,他感激自己有一位理解支持他的賢慧的妻子。

上一篇:石原裡美

下一篇:休·丹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