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語言

繪畫語言

描繪藝術形象造成視覺體驗的表達方式
所謂繪畫語言,是作者以記錄狀态、反映認識、傳達信息或表現思想為目的,運用筆、刀、墨、紙、顔料等材料工具為物質載體,以色彩、線條、明暗、肌理等視覺信号為媒介,通過造型藝術手段,創作描繪藝術形象造成視覺體驗的表達方式。讓人産生一種視覺美的享受。從中得到啟發與樂趣!
  • 中文名:繪畫語言
  • 外文名:Painting language
  • 别名:
  • 類型:表達方式
  • 媒介:色彩、線條、明暗、肌理
  • 物質載體:筆、刀、墨、紙、顔料

含義

繪畫語言是作者的創作手段和目的。影響藝術語言的因素很多,如媒介材料、文化傳統、個人性格、時代背景等。媒介材料是藝術語言的物質基礎。使用的材料工具、繪畫的技法、描繪的内容、表現的形象等客觀行為和狀态反映了作者的性格、認識和思想等主觀意識。主觀和客觀因素共同構成其繪畫語言的個性特征。

特色

繪畫既要極豐富地、全面地表現生活和自然,又要去粗取精,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現生活和自然。繪畫的這種表現是通過繪畫語言實現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把握繪畫語言比傳授繪畫藝術作品所涉及到的有關知識更為重要。

如認識繪畫語言中的“線”。線有直線和曲線之分,曲線較直線具有柔和、流動、變化、優美等特征;曲線透出婉媚、飄逸等風格,直線透出力度等風格。線條在繪畫中的具體運用,是千變萬化的,反映了畫家們各自的品性、旨趣,傳達出精微而又豐富的意蘊和情感。

表現

繪畫語言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機融合,對繪畫語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廣度是檢驗畫家藝術水準高低的标準。從這個意義上講,繪畫語言的不同運用,則産生出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

當繪畫喚起人類的審美情感時,作用于人們的是一種繪畫所獨有的語言形式。繪畫語言由多種要素構成,這裡涉及到的視覺因素有:點、線、形、光、色彩。

是最小的視覺實體,對于探讨視覺形式的作用,點是一個很好的着手處。一個點既可以被表現出來,也可以被暗示。它可以構成一個點就像是在一座靜谧的屋子裡的聲音,它與周圍形成一種關系,它使這個空間有了生機。點,從物理形态上講,是視覺聚焦的核心;從觀念形态上說,是思想呈現之源。點,在東方中,具有最大的内張力和最大的延展性。從點出發,可深入、可輻射。點,解釋一切,代表一切。

線可以被描述為點的運動軌迹,它是一個可視的行動軌迹,一條線表現着劃線的人或物的精神。一幅畫的筆觸,穿過風景的一條蜿蜒的河流,被撕破的線的參差不齊的邊緣,一個草葉的曲線,這每一條線正如同每一位畫家或書法家的充滿個性的、富有表現力的線條一樣,是獨具特色的。線——人們認識和反映形态時最簡明的表現形式,有長短、粗細、曲直之分。線可以在長度、寬度及方向上的不同,線也可以是連續不斷的或間斷的,粗的或細的,有規律或無規律的,靜止的或運動的,直線的或曲線的,或者是這些線的諸多形式的不同的結合體。

在一個平面上,線能界定各種形狀,暗示體積或顯示所繪物體質量的獨立元素。我們能通過線條的組織來創造圖案、肌理或描繪陰影。線是闡明視覺形式的基本手段,它通常是對所目睹、感受或想象到的事物的一種速寫,線是在兩維空間表面的長度标準,或者說它們是在兩維或者三維空間裡的物體邊緣的感知,每一條線或物體邊緣都有其自己的表現特征,這些表現

形式在視覺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視覺中,線條一直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極富有意味,在繪畫藝術中,線條的功用表現得尤為突出。事實上,中國繪畫在相當程度上是以富有骨氣韻味的線條來取勝的。線條的運用,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愈來愈富有含蓄性、表現性、象征性與抽象性。線條形狀各異,功能有别。

形是關于一種被視為平面的存在形式,即一種二維的空間區域或平面,是一種剪影或陰影形式的外觀。當一條線勾畫出一個區域或當一個面積表面的顔色或肌質發生變化時,其面積與周圍的面積相分離,便形成了可視的存在。千變萬化的形可被概括為兩大類,即有機形和幾何形,雖然二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

在自然界的大部分形是有機形,它是柔和的、輕松的、曲線性的和無規律的。在人的世界中最普通的形是有機形,生硬的、刻闆的、有規律的,而且常常是長方形的。總而言之,形這個詞表示了人眼感覺到的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态,所以又稱為視覺形。另外,光與色彩是繪畫藝術最主要的造型因素。點、線、形、光、色、作為給畫藝術的構成要素是相輔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繪畫實踐過程中任何顧此失彼的表現方式都會有損于整體美。

分類

繪畫語言還是多種多樣的,它們的表現方法歸納起來基本上有三種:

一、寫實的繪畫語言。

二、誇張的繪畫語言。

三、象征的(即曲折隐喻的)繪畫語言。

這三種表現方法各具特色,運用得當有助于我們塑造更富有表現力的藝術形象,從而使繪畫作品的内涵得到深化。反之,則會使其失去自身的價值。這樣的例子我們可

以從下面對繪畫語言的幾種基本表現方法的闡述中看到:

寫實

這是繪畫語言中最基本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樸素自然地再現生活和傳達思想、感情。五代黃筌的珍禽花鳥畫就是典型的寫實語言,以形寫神,情趣動人。如廣廷渤的丙烯畫《鋼水·汗水》也是采用了極度寫實的繪畫造型語言。它以富于感染力的細節寫,把作者體驗到的煉鋼工人以苦為樂的高尚情操、忘我的勞動精神、樸實憨厚的性格,以及火一樣的熱情,鋼鐵般的意志,排山倒海的力量等準确、形象地體畫面上,感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這表明沒有深刻精到的人物形象的刻畫及通俗、親切的細節的描寫,很難談到藝術的感染力,《鋼水·汗水》也就不可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人們正是通過這種寫實的繪畫語言來欣賞主人公外在的質樸美和内在的心靈美,并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對生活中的勞動者的崇敬和贊譽。這種由獨特的、寫實的繪畫語言所表達的深沉的思緒和複雜的感情,我認為這絕不是文學語言或其他藝術語言所能窮盡的。然而,60年代後期在西方特别是美國風靡一時的“超級寫實主義飛“照相現實主義”繪畫則不然,它是一種借助照相機,單純追求表面形式極端逼真的繪畫。

在這些繪畫中,雖然有不少技法絕妙的作品,但也不乏這樣的作品畫得細膩,很逼真,面面上的人物形象卻是蒼白的,幹巴巴的,沒有血肉的,它們缺乏生氣及藝術感染力。就連西方美術評論家也認為畫中所表現的“既不是人,又不是非人,而是一種還原到中性的,僅具有生物學機能的人,這樣一種生物”。這就說明,在他們的作品中似乎缺少一些東西,這就是“繪畫言”。

盡管他們畫得極其寫實,但不一定就具有“寫實的繪畫語言”。因為這種“語言”是樸素自然地再現生活和傳達思想感情。而更重要的是後者。這正是“繪畫語言”和攝影的根本區别。所以那種隻是機械地依賴于照相機模仿對象而沒有體現出表現者和被表現者的思想情感的繪畫作品,至少可以說它的“繪畫語言”是不夠的。

誇張

在表現畫家的獨特感受、強烈的激情、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時,它具有特殊的功能。如漫畫家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就是運用這種明顯誇張的繪畫語言,表現營養不良的流浪兒童:頭發稀少竟成“三毛”。在我國民間傳統繪畫中描寫妖魔鬼怪總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而描繪古代美女卻是“鳳眼”、“柳眉”、“櫻桃小口”。

可見,誇張的語言,愛憎鮮明。列賓在刻畫《鼓動者被捕》一畫中的告密者時,作者為了表現畫中的告密者向檢察官讨好、獻媚的醜态,也是用這種誇張的繪畫語言,打破正常的人體比例将告密者拄在檢察官坐椅上的兩根手指誇張加長。也許我們單獨看這兩根手指似乎不合解剖比例,很不真實,但如果從作者整體所表現的姿态來看,不僅可以理解,反而有利于對告密者那種阿谀奉承的表情和動态的表現。

象征

(亦屬曲折隐喻類)它不從正面去表現作者在作品中要表達的物體和思想、情感,而是拐彎抹角地,有時甚至是借用其他抽象隐喻的東西去表達。這在繪畫作品裡是不少見到的。本世紀初以來産生的大量抽象繪畫,就打破了古典主義繪畫那種系統性的穩定與美的形象,它沒有現實主義繪畫那樣充分揭示人物性格的寫實主義作風,而是完全脫離了傳統的藝術觀念,沖破了有史以來僅靠具象形式反映生活的束縛。

我們通過康定斯基、蒙德裡安、克利等抽象繪畫大師的繪畫作品中可以找到這種象征、隐喻的繪畫語言。其中蒙德裡安的油畫《百老彙的熱門音樂》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畫家通過一些垂直和平行線組成的幾何形體,使用三原色和一些灰色的交替配置,在觀衆的視覺上産生一些動态及聯想,以此象征美國紐約百老彙街道之噪雜與熱鬧。

當然,對這種象征、隐喻的繪畫語言由于個人審美經驗、審美習慣、審美水平的不一緻,也許感受不一緻,但有一點卻是一緻的,那就是作品中所出現的這些抽象的線條、幾何形體、符号及色彩,不是随随便便畫上去的,而是通過畫家的藝術構思,用以表達某種特定内涵的東西。由此可見,那種認為這些象征、隐喻的抽象繪畫作品不具有“繪畫語言”,是不正确的。

意義

繪畫語言是通過色彩、線條、光色或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間相互作用而産生出來的。繪畫語言是有機的形式體現,它是構成繪畫藝術中多種可視因素的構成。就繪畫而言,它是一種在長乘寬的二維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說利用點、線、面或黑、白、灰等色彩、肌理等手段來傳達人類或藝術家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規律的前提下,用什麼樣的表達,怎樣表達和表達什麼都是值得探索和嘗試的,沒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種類來界定。

繪畫是人類藝術追求的其中一種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獨特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單就繪畫而言,不同的表現題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規律、表現語言和表現方式。隻要是符合繪畫本體的藝術規律的任何題材、任何表現語言、任何表達形式都是可取;隻要對人類的精神文膽起到積極向上的推動作用,隻要符合人類追求的審美理想,任何繪畫語言方式都應該探索,都應該允許和發揚。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家個人的角度、個人的獨特風格面貌都是最可貴的。

表現主義繪畫的藝術語言特點分析

(一)環境因素。在曆史的發展中,社會的發展往往是影響美術風格流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藝術家作品靈感來源。19世紀50年代到21世紀初,随着工業革命興起,整個社會發展朝着城市化方向前進,對藝術領域有着極大的影響。工業生産模式下的機械化與自動化不斷威脅人類自身,在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的社會中,一批藝術家時常感到精神壓抑,内心恐慌,這也一定程度上激勵着人們思考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繪畫領域不再隻是對客觀世界的描繪,更加注重人内心情感的表達。

(二)文化因素。在20世紀德國興起的表現主義,在當時是極具有革命精神的藝術思潮,波及整個文藝領域,許多表現主義的社團紛紛在德國成立。追溯其繪畫的共同性,作品都帶有較強烈的北歐色彩以及德國民族特征。通過了解北歐的民族特征能更好地理解表現主義産生的深層背景,北歐民族的最主要特征是“好動”,在繪畫中體現為“表現”的形式。除此之外,北歐神話故事也影響着表現主義代表畫家蒙克的作品。北歐神話描述的世界觀與蒙克的世界觀有一定的吻合性———對于世界末日的擔心與無可奈何。蒙克在繪畫手法上,選擇用一種偏執激烈的情感将這種世界觀表現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