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

縫紉機

科技産品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迹,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縫出的線迹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縫紉機的分類方法很多,比較普遍的是按線迹和用途區分。縫紉機的線迹可歸納為鎖式線迹和鍊式線迹兩類。鎖式線迹最為常見,它由兩根縫線組成,像搓繩那樣相互交織起來,其交織點在縫料中間。從線迹的橫截面看,兩縫線像兩把鎖相互鎖住一樣,因而稱為鎖式線迹。這種線迹用在收縮率小的棉、毛織物或皮革等縫料,正面和反面形狀相同,如同一條虛線。線迹分布密實,縫紉的牢度一般超過手工縫紉。鍊式線迹是由縫線的線環自連或互連而成,常用的有單線鍊式、雙線鍊式和三線包縫線迹。這種線迹的特點是線迹富有彈性,能随縫料一起伸縮而不會崩斷縫線,适用于線制彈性織物的服裝或包縫容易松散的制品和衣坯等。
    中文名:縫紉機 外文名:Sewing machine 别名: 起始時間: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後 組成: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

原理

就像汽車一樣,大多數縫紉機 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汽車的核心是内燃機引擎,縫紉機的核心是線圈縫合系統。

線圈縫合方法與普通手工縫紉差異很大。在最簡單的手工縫合中,縫紉者在針尾端的小眼中系上一根線,然後将針連帶線完全穿過兩片織物,從一面穿到另一面,然後再穿回原先一面。這樣,針帶動線進出織物,把它們縫合在一起。

雖然這對手工來說非常簡單,但是要用機器進行牽拉卻極其困難。機器需要在織物的一邊釋放針,然後在另一邊即刻再次抓住它。然後,它需要把松散的線全部拉出織物,調轉針的方向,然後反方向重複所有步驟。這一過程對一個簡單的機器來說太複雜了,并且不實用,而且即使對手工來說,也隻有用較短的線時才好用。

相反,縫紉機隻需将針部分穿過織物。在機針上,針眼就在尖頭的後面,而不是在針的尾端。

針固定在針杆上,針杆由電機通過一系列的齒輪和凸輪牽引做上下運動。

當針的尖端穿過織物時,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個小線圈。織物下面的一個裝置會抓住這個線圈,然後将其包住另一根線或者同一根線的另一個線圈。在下面兩節中,我們将會看到這個系統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最簡單的線圈縫合是鍊式縫合。若要縫出鍊式縫合,縫紉機會在線的後面用相同長度的線打環。織物位于針下面的一塊金屬闆上,用壓腳固定。每次縫合開始時,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一個做線圈的裝置在針拉出前抓住線圈,該裝置與針同步運動。一旦針拉出織物,送布牙裝置(稍後介紹)就會将織物往前拉。

當針再次穿過織物時,新的線圈将直接穿過前一個線圈的中間。做線圈的裝置會再次抓住線,圍繞下一個線圈做線圈。這樣,每個線圈都會把下一個線圈固定到位。

鍊式縫合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縫得非常快。但是,它不是特别的結實,如果線的一端松開,可能整個縫紉會全部松脫。大多數縫紉機使用一種更結實的縫線,叫做鎖縫。您可以在下面的動畫中了解典型的鎖縫裝置的工作原理。

鎖縫裝置最重要的元件是擺梭鈎和線軸組件。線軸就是放在織物下面的一卷線。它位于擺梭的中央,後者在電機的帶動下旋轉,與針的運動同步。

與鍊式縫合相同,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在送布牙向前移動織物的同時它再次升起,然後将另外一個線圈套入。不過,這種縫合機制不是将不同的線圈連接在一起,而是将它們與從線軸上松開的另一段線連接起來。

當針将線套入線圈時,旋轉的擺梭用鈎針抓住線圈。随着擺梭的旋轉,它圍繞來自線軸的線拉出線圈。這使得縫合非常結實。

這種旋梭,也是經過直梭演變而來的。

縫紉機的線圈縫合原理由直梭演進到旋梭,就進入了成熟期。

分類

縫紉機的分類方法很多,比較普遍的是按線迹和用途區分。縫紉機的線迹可歸納為鎖式線迹和鍊式線迹兩類。鎖式線迹最為常見,它由兩根縫線組成,像搓繩那樣相互交織起來,其交織點在縫料中間。從線迹的橫截面看,兩縫線像兩把鎖相互鎖住一樣,因而稱為鎖式線迹。這種線迹用在收縮率小的棉、毛織物或皮革等縫料,正面和反面形狀相同,如同一條虛線。線迹分布密實,縫紉的牢度一般超過手工縫紉。

鍊式線迹是由縫線的線環自連或互連而成,常用的有單線鍊式、雙線鍊式和三線包縫線迹。這種線迹的特點是線迹富有彈性,能随縫料一起伸縮而不會崩斷縫線,适用于線制彈性織物的服裝或包縫容易松散的制品和衣坯等。

構成

一般縫紉機都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組成。

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鈎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地配合,循環工作,把縫料縫合起來。

機座分為台闆和機箱兩種形式。台闆式機座的台闆起着支承機頭的作用,縫紉操作時當作工作台用。台闆有多種式樣,有一鬥或多鬥折藏式、櫃式、寫字台式等。機箱式機座的機箱起着支承和貯藏機頭的作用,使縫紉機便于攜帶和保管。

縫紉機的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或電動機等部件構成。機架是機器的支柱,支承着台闆和腳踏闆。使用時操作者踩動腳踏闆,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機頭旋轉。手搖器或電動機多數直接裝在機頭上。

縫紉機的附件包括機針、梭心、開刀、油壺等。

曆史

世界發展

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後,紡織工業的大生産促進了縫紉機的發明和發展。1790年,美國木工托馬斯·賽特發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後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鍊式線迹手搖縫紉機。1841年,法國裁縫B·蒂莫尼耶(Barthelemy Thimonnier)(又譯巴特勒米·迪莫尼耶)發明和制造了機針帶鈎子的鍊式線迹縫紉機。1845年,伊萊亞斯·豪(又譯埃利阿斯·霍威)也獨立地發明了縫紉機,1851年,美國機械工人I.M.勝家〔又譯列察克·梅裡特·勝家〕發明了鎖式線迹縫紉機,并成立了勝家公司。這一時期的縫紉機基本上是手搖式的。

1859年,勝家公司發明了腳踏式縫紉機。從托馬斯和愛迪生發明了電動機後,1889年,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動機驅動縫紉機。從此開創了縫紉機工業的新紀元。

1940年,瑞士愛爾娜公司發明了采用筒式底版鋁合金鑄機殼、内裝電動機的便攜式家用縫紉機。1950年以後,進一步發展了家用多功能縫紉機。

建立于1851年的勝家公司是美國最早開始生産縫紉機的公司,當時,縫紉機的産量僅次于時鐘。1870年,美國生産縫紉機的公司有69家,1871年,美國縫紉機年産量為70萬台。到1891年,勝家公司已累計生産1000萬台縫紉機。可以說,在較長時間内,勝家公司基本上壟斷了世界縫紉機的生産。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原西德、意大利以及日本縫紉機工業發展很快,歐洲各國除仍然生産高檔傳統家用縫紉機的公司以外,大多企業開始生産工業用縫紉機。在此時期,日本縫紉機企業在政府的資助下,開始生産廉價的縫紉機,并銷往美國及世界各地。

70年代初期,工業先進國家的家用縫紉機市場已趨飽和,日本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也不得不轉向生産工業用縫紉機,而韓國特别是抓住了台灣的機會, 使得縫紉機工業崛起, 生産中、低檔縫紉機并投入國際市場。

中國發展

世界縫紉機行業經曆了由歐洲、美國向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的轉移後,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向中國全面轉移,21世紀初全球已有70%以上的縫紉機産量在中國。但是,國内70%-90%的高端機市場被日本、德國企業所占領。而在中低端縫紉機産品上,世界縫紉機産業已經完成了向中國轉移,産業轉移逐步向中高端産品延伸。随着縫紉機械制造行業競争的不斷加劇,大型縫紉機械制造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内優秀的縫紉機械制造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别是對産業發展環境和産品購買者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内優秀的縫紉機械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縫紉機械制造行業中的翹楚!

1890年,中國從美國引進了第一台縫紉機。1905年,上海首先開始制造縫紉機零配件,并建立了一些零配件生産小作坊。

1928年,由上海協昌縫紉機廠生産出了第一台44-13型工業用縫紉機。同年,上海勝美縫紉機廠也生産出第一台家用縫紉機。

1949年以前,整個舊中國縫紉機産量很低,年産量不足4000台,當時的縫制設備市場主要由美國勝家公司壟斷。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縫制機械工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行業經曆了改組、改造階段,公私合營、兼并合作,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形成了一批骨幹企業:如上海的切、昌、惠工、飛人、蝴蝶和天津縫紉機廠以及廣州的華南縫紉機廠等縫紉機生産廠家,主要生産普通家用縫紉機和低檔工業用縫紉機。20世紀50年代末,輕工行業對家用縫紉機實行了通用化、标準化,統一了設計圖紙,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使縫紉機生産企業不斷增多,并根據需要開發了葵扇、醫療手術、羽毛球、自行車輪胎和簾子布拼接等特殊用途的縫紉機。據統計截至1980年全國共有縫紉機生産企業56家,分布在22個省、市。截至1982年,我國縫紉機的産量達到1286萬台,居世界第一位。

到80年代中期,随着市場和消費結構的不斷調整,縫制設備的産品結構在中低速工業縫紉機的基礎上向着高速化、系列化方向發展,電子、電腦技術也在縫紉機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我國還完成了零部件配套系統建立,構建了龐大的縫紉機銷售網點。部分縫機企業在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後,對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

90年代初期,國際著名企業陸續進入中國,在國内設立了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

90年代後期,民營企業開始崛起,産業結構的大調整促進了行業的大發展,總體上形成了以上海、江蘇、浙江、陝西、天津和廣州等6大産區和基地。

截至2004年,我國縫紉機整機制造廠達600多家,零配件生産廠家達1000多個,年生産量為1400.8萬台,生産總值約280億元,品種近千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縫制機械生産國家之一。縫紉機種類

1975年,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腦控制的多功能家用縫紉機,此後又逐步用于工業用縫紉機。80年代初期,世界 共有3000多種縫紉機,常用于生産的縫紉機約為600種。

縫紉機的類别按照縫紉機的用途,可分為家用縫紉機、工業用縫紉機和位于二者之間的服務性行業用縫紉機;按驅動方式可分為手搖、腳踏及電動縫紉機;按縫制的線迹可分為仿手縫線迹、鎖式線迹、單線鍊式線迹、雙線或多線鍊式線迹、單線或多線包邊鍊式線迹和多線覆蓋鍊式線迹縫紉機。

家用縫紉機

初期時,基本上都為單針、手搖式縫紉機,後來發明了電驅動的縫紉機,一直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按其機構和線迹形式來劃分,則大緻可歸納為JA型、JB型、JG型、JH型。下又圖為家用縫紉機的一種--JG型家用電子多功能縫紉機。

工業用縫紉機

工業用縫紉機中的大部分都屬于通用縫紉機,其中包括平縫機、鍊縫機、绗縫機、包縫機及繃縫機等,而平縫機的使用率最高

品牌

現有的縫紉機有如下一系列的品牌.

  國外品牌:

  德國:百福,杜克普等等

  日本:JUKI (重機)、兄弟(brother),飛馬,大和 ,關西,财富,BABY LOCK等等

韓國:日星(Sunstar) 

  美國:勝家

  本國品牌:(種類繁多,此處隻舉例一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縫紉機生産第一大國,但仍不是強國)   

  肯特縫紉機

  彙寶縫紉機

  飛躍縫紉機 

  中捷縫紉機

  标準縫紉機

  傑克縫紉機

  寶石縫紉機

  富山縫紉機

  通宇縫紉機

  順發縫紉機

  凱旋縫紉機

      蝴蝶牌縫紉機

  華南牌縫紉機

       中屹縫紉機 

發展環境

人民币升值的影響———彙改三周年之際,人民币對美元升值已超過20%,升值速度到2008上半年超過7%,出口形勢不确定性增加。 從2007年7月開始,縫紉機産品的出口退稅率從13%調整為9%,下調的4個百分點相當于拿走了出口企業近4億元人民币的純利潤,對衆多中小型出口企業影響巨大。

原材料成本步步攀升,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居高不下,僅6月份,普通鋼材價格上漲幅度就超過了33%,直接導緻企業的綜合毛利率下滑,中小企業壓力驟然增加。

機器保養

清理方法

(1)送布牙的清理:拆下針闆和送布牙之間的螺釘,清除布毛、灰塵,并加少量縫紉機油。

(2)梭床的清理:梭床是縫紉機工作的核心,也是最容易出現故障的地方,因此,要經常清除污物并加少量縫紉機油。

(3)其它部位的清理:縫紉機的表面和面闆内的各部位都應經常清掃,保持幹淨。

縫紉機的加油潤滑方法:

(1)加油部位:機頭上的各個油孔、潤滑上軸以及上軸相連的部件;面闆内的部件及各部件連接的活動部件;潤滑壓腳杆和針杆以及與其相連的部件;機器闆下部部件的活動處擦淨并少加些油。

(2) 保養縫紉機應注意事項:工作完畢後,将機針插入針孔闆内,擡起壓腳,還要用機罩蓋機頭,以防塵屑侵入;開始工作時,先檢查主要機件,踏起來輕重情況如何, 有無特殊聲音,機針是否正常,等等,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檢修;機器使用相當長時間後,要進行一次大修,如發現磨損較大的零件,要更換新的。

加油潤滑

必須使用專用的縫紉機油。縫紉機連續使用一天或幾天後就應該全面加一次油,如果在使用之間加油,應使機器空轉一轉時間,使油充分浸潤并甩出多餘的油,再用幹淨的軟布将機頭和台面擦幹淨,以免弄髒縫料。然後穿線緝縫碎布,利用縫紉線的運動擦淨,甩出多餘的油迹,一直到碎布上沒有油迹為止,再進行正式縫制。

加油部位

(1)機頭上的各個油孔,潤滑上軸以及上軸相連的部件。

(2)面闆内部的部件及各部件連接的活動部件。潤滑壓腳杆和針杆以及與其相連的部件。

(3)機器闆下部部件的活動處擦淨并少加些油。

各加油孔與加油部位的加油量不必過多,一、二滴就行。

其他

其次,保養縫紉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工作完畢後,将機針插入針孔闆内,擡起壓腳,還要用機罩蓋機頭,以防塵屑侵入。

2.開始工作時,先檢查主要機件,踏起來輕重情況如何,有無特殊聲音,機針是否正常等等,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檢修。

3.機器使用相當長時間後,要進行一次大修,如發現磨損較大的零件,要更換新的。

常見問題

衣料走動不規則

在使用縫紉機縫制衣料過程中,有時出現衣料運動速度不均勻,針迹時長時短的不規則現象。衣料走動全靠送布牙和壓腳的配合向前輸送,因此,當衣料出現上述不規則運動時,就可以斷定,是牙齒和壓腳發生了故障或壓力調節不當。例如壓腳壓力太小。壓不緊布料,就會造成走動不規則。這時隻要把調壓螺絲向下旋動,以壓緊衣料。壓腳太高,無法壓住衣料,也會造成衣料任意走動,或者根本不走動,調整時先把壓腳扳手擡起,松開導架螺絲,再把壓腳杆由上向下打動,使壓腳與針闆的距離調整到7-8毫米的高度以後,随即把螺絲擰緊,再開車使用。

還有一種原因,是由于牙齒螺絲松動,運轉時造成牙齒左右搖動,使衣料也不能有規則地向前移動。處理方法是将針闆卸下來。把兩個牙齒螺絲擰緊。擰緊後把針闆安裝好,檢查一下牙齒兩邊,是否一與針闆槽的邊沿發生磨擦,如有磨擦,會引起雜音和機重現象,這時隻有再卸去針闆,松開牙齒螺絲,把牙齒位置調整到針闆槽的中間,擰緊牙齒螺絲以後,再裝好針闆。

衣料不向前走

衣料的走動全靠牙齒傳送。當出現衣料根本不走動時,隻有在牙齒上找毛病。如果牙齒位置過低,衣料就不可能向前移動。調整時先把機頭扳起,将擡牙曲柄螺絲松開,再将牙架處用螺絲刀輕輕擡動,使送布牙向。上露出針闆0.8-1毫米即可。就是牙齒高低的标準尺寸,隻要調整到這個位置,衣料就可以正常走動。最後把螺絲擰緊。在擰螺絲的時候.同樣要把機頭扳起來。

衣料來回走

縫制衣料的時候,往往還會出現衣料來回走動,也就是向前走一步,又向後退一步的現象。這是由于送布牙太高造成的,牙齒露出針闆的平面過高,牙齒始終露在針闆外面往複運動,導緻衣料來回走動。調整時把擡牙曲柄螺絲松開,将牙齒用螺絲刀向下輕壓,使送布牙降低到标準高度,即牙齒露出針闆0.8-1毫米的尺寸,然後擰緊曲柄螺絲。

衣料向後退

在縫制工作巾有時出現衣料不向前走動,反而向操作者方向移動,即衣料向後退。産生這種故障是由于上軸曲拐與凸輪偏心螺絲的角度不對。牙齒所以能夠有節奏地向前移動.完全是靠送布凸輪的撥動。因凸輪本身是偏心的。所以使牙叉前後撥動,而牙叉又帶動送布軸和牙架,促使牙齒前後往複運動。由此可見,凸輪的偏心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上軸曲拐與凸輪螺絲的标準角度。隻要把凸輪螺絲與上軸曲拐的夾角調到260-300的位置,衣料就不會向後退了。

調整時,把機頭後蓋向下扳開,就可看見送布凸輪,把螺絲刀插入機殼内部,将送布凸輪螺絲松開,然後把螺絲撥到與上軸曲拐成260-300的位置,再擰緊凸輪螺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