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

維基解密

文檔洩密及分析網站
維基解密(又稱維基洩密;英語:WikiLeaks),是通過協助知情人讓組織、企業、政府在陽光下運作的、無國界、非盈利的互聯網媒體。維基解密的創建者、主編和總監是朱利安·保羅·阿桑奇,一個澳大利亞的互聯網積極分子,Kristinn Hrafnsson、Joseph Farrell 和 Sarah Harrison是其組織的其他成員中僅有的幾個被公衆獲知的與維基解密有關的人。阿桑奇和Kristinn Hrafnsson、 Ingi Ragnar Ingason以及Gavin MacFadyen等人也同為陽光媒體産品部職員。這個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專門公開匿名信息和網絡洩露的文件。網站成立于2006年12月,由陽光媒體(The Sunshine Press)運作。在成立一年後,網站宣稱其文檔數據庫成長至逾120萬份。維基解密大量發布機密文件的做法使其飽受争議。支持者認為維基解密捍衛了民主和新聞自由,而反對者則認為大量機密文件的洩露威脅了相關國家的國家安全,并影響國際外交。
    别名:維基洩密 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 中文名:維基解密 英文名:WikiLeaks 分類: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 網站成立時間:2006年12月

創始人

維基解密創始人是朱利安·保羅·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1971年出生于澳大利亞昆士蘭,有消息稱他參與創辦澳洲ISTS(全球七十年代人的聯誼會——國際七三學社)。童年時,由于父母開辦了一個流動演出公司,阿桑奇從小就過着吉普賽人式的流浪生活。他在中小學階段一共上過37所學校,還上過6所大學。也許正是這種颠沛流離的生活,造就了他不安分的冒險性格。

生活隐秘

美國《新聞周刊》27日撰文稱,盡管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朱利安自己卻生活在完全隐秘的現實中。随性的背包客和環球旅行讓别人難以企及他的内心,朱利安也成為人們印象中遙不可及的人物。報道稱,有關朱利安經曆的信息少之又少:他拒絕透露自己的年齡和家庭住址。據說,朱利安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亞北部的湯什維爾,他長期接受家庭式教育,到他14歲時,他和母親已經搬了37次家。

在他的母親和一名音樂家的關系演變成暴力時,朱利安幾近封閉,他遊離在自己的世界中。

16歲時,孤獨的朱利安成為了一名網絡黑客。1991年,20歲的朱利安與黑客好友們闖入加拿大一家電信公司的網絡終端,随後他被逮捕并承認了25項指控。法官最終以“智能好奇”為理由隻判決他支付小額的賠償金。

随後,朱利安開始在墨爾本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但不久就退學。

1991年,他就成為了五角大樓秘密文件的洩密者。那些秘密文件的内容包括了越南戰争,轟炸北約等。為此,刊登這些機密文件的《紐約時報》将企圖阻止的美國政府對簿公堂。最終,因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國會不得制定下列事項的法律:……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

2006年,朱利安決定創建“維基解密”,在他看來,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會有效的阻止非法治理。

美政府眼中釘

因為“維基解密”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信息,它也成為美國及其它一些政府的“眼中釘”。此次駐阿美軍作戰記錄的洩密令美國政府震怒。

在美國公衆越來越多地對赢得阿富汗戰争的可能性提出質疑的情況下,這些洩露的文件又為這場戰争描繪了一幅嚴酷的圖景。

白宮對維基解密網站向公衆洩露九萬份有關美國領導的聯軍在阿富汗軍事行動的文件提出了譴責。

發言人吉布斯辯解說,這些洩露的文件大多是已經過時幾個月的低級别的報告,不能反映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的清剿戰略為局勢帶來的積極變化。

他還說,奧巴馬總統不需要通過這些洩露的文件去了解平民傷亡的嚴重性,而發表這些文件會增加美軍和聯軍士兵所面臨的危險。

但是有媒體稱,洩漏這些文件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危險也許是進一步損害人們對阿富汗戰争已經動搖的信心。這對美國政府來說或許是最難以接受的局面。

而其在10月公布的40萬份美軍伊戰機密文件和11月20号一舉公布的25萬份美國敏感外交密報引發了美國外交的強烈地震,意大利外長法拉提尼甚至評價說外交密報很可能造成一場“全球外交9·11”事件。

如今“維基解密”網站在美國的服務器提供商停止服務,創始人阿桑奇被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通緝。

據《衛報》報道,美國官方正在尋找朱利安·保羅·阿桑,維基解密的創始人,防止其繼續向發布未經過濾的外交情報。

倫敦被捕

英國警方2010年12月7日表示,“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于當日遭到逮捕,他被指涉嫌強奸。

據報道,倫敦警方在一份聲明中稱,現年39歲的阿桑奇于格林尼治标準時間上午9時30分左右在倫敦一間警察局現身,其後遭到了警察的拘捕。阿桑奇将于當天稍晚時出現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

聲明寫道:“12月7日上午,基于瑞典當局對朱利安·保羅·阿桑奇涉嫌強奸的指控,倫敦大都市警察廳引渡和國際協助處(Extradition and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Unit of 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将其逮捕。”

之前報道稱,2010年12月2日,瑞典警方對阿桑奇發布了新的國際通緝令,這個通緝令适用于英國。英國警方已經接到了将阿桑奇引渡到斯德哥爾摩進行審判的請求。

但在倫敦的阿桑奇律師羅賓遜說,阿桑奇可能将抗拒回到瑞典,他擔心瑞典方面會将他交給美國司法單位。羅賓遜指責瑞典追緝阿桑奇的行動顯然出于“政治動機”。

羅賓遜還表示,任何對阿桑奇的逮捕令都不會影響維基解密網站繼續公布持有的25萬份密件。

阿桑奇被指在2010年8月對兩名瑞典女子進行了“強奸”和“猥亵”。瑞典檢控機構11月18日簽發了針對阿桑奇的逮捕令,阿桑奇提出了無罪辯。倫敦時間星期二下午2:00,阿桑奇在律師陪同下出庭并回答問題,阿桑奇否認了對他的四項性侵犯指控,并申請在是否引渡瑞典的判決下達以前保釋出獄,但是法官拒絕了他的保釋要求。阿桑奇的律師斯蒂芬稱,“女士們先生們,我們今天看到阿桑奇将繼續被關押。非常不幸,但是維基解密還将繼續,維基解密是全世界數千記者的導彈,我們也聽到法官今天說,他希望能夠親自看保證,我想他也吃飯了。看到有很多人站出來支持阿桑奇先生認為他無罪。”

在聆訊期間和之後數個小時,法院外情況分相當混亂,警察多次出面維持秩序,也有到場抗議的民衆情緒相當激動。

一位抗議民衆表示,“我是抗議,因為歐洲常常告訴我們,我們在這裡有言論自由,在這裡你可以說你想說的,但是它們言行不一緻。”

瑞典當局因性侵犯指控對阿桑奇發出國際通緝令的做法被指是處于政治動機,但瑞典方面對此予以了否定。

長達2個小時的聆訊就是在威斯敏斯特法院裡進行的,有一些人說法官就是因為認為阿桑奇有不歸案的危險,因此決定将其扣留直到2010年12月14日再度開庭,支持阿桑奇的人就認為,如果英國法院最後系是決過将起引渡回瑞典,阿桑奇恐怕是難逃被引渡到美國的命運。

保釋申請

北京時間2010年12月15日淩晨消息,周二英國倫敦法院批準了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的保釋申請,但要求他遵守一系列規定。

阿桑奇已于上周向倫敦警方自首。此前,瑞典檢方指控他涉嫌性侵犯,并為此發出通緝令。

指控稱,2010年8月,阿桑奇在斯德哥爾摩實施了強奸、性騷擾及非法施暴等多起犯罪行為。如果被證明有罪,阿桑奇可能被判處2年監禁。他的律師否認了這些指控,并表示将竭力阻止阿桑奇被引渡。

周二,阿桑奇的辯護律師稱,英國陸軍前軍官沃恩·史密斯(Vaughan Smith)已将他在薩福克郡的宅邸提供給阿桑奇使用。法庭随後批準了阿桑奇的保釋申請。史密斯是倫敦前線俱樂部(Frontline Club)的創始人,阿桑奇在被捕前一直待在這家記者俱樂部中。

阿桑奇辯護律師傑弗裡·羅賓遜(Geoffrey Robinson)在法庭上稱,史密斯将把阿桑奇“軟禁在宅邸中”。聽到這番言論,身着白襯衣、藍夾克,被玻璃屏障和三名警衛包圍的阿桑奇面露苦笑。

阿桑奇一共需要支付24萬英鎊(約合38萬美元)的保釋金。他的護照将由警方暫扣,所在位置也将受到儀器追蹤。史密斯的宅邸距離倫敦有2小時車程。每個白天和夜晚,阿桑奇至少要在這座房子裡分别待上4個小時,還需要在18點至20點間向警方報到。下一次法庭聽證将于2011年1月11日舉行。

在法庭宣布了保釋條件後,阿桑奇站起來說:“我明白。”他的表情十分自然。

法庭外,大約100名阿桑奇的支持者正在舉行示威活動,他們的标語包括“朱利安·保羅·阿桑奇是政治犯”和“為什麼要槍斃信使?現在不是1984年(暗指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反映極權統治的小說《1984》)”。

聽證會上,阿桑奇的辯護律師稱,阿桑奇之所以被通緝,僅僅是因為警方需要問詢,而不是他遭到了正式指控,因此他應被視為無罪。法庭同意了這種觀點。

但是,瑞典檢方律師吉瑪·林德菲爾德(Gemma Lindfield)稱:“法庭已經意識到阿桑奇先生有可能逃跑。就這一點而言,法庭的态度并未改變。”她說,如果瑞典檢方聲稱的犯罪行為發生在英國,“毫無疑問法庭将以強奸罪名起訴”。

出席聽證會的還有巴基斯坦已故政治家貝娜齊爾·布托(Benazir Bhutto)的侄女法蒂瑪·布托(Fatima Bhutto)、巴基斯坦現任總統阿西夫·阿裡·紮爾達裡(Asif Ali Zardari)以及著名左翼記者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

12月7日,由于擔心阿桑奇不能按期向警方報到,英國法庭拒絕了他的首次保釋申請。

在美國,維基解密公布數十萬份美國外交和軍事保密文件的行為正在受到刑事調查。上周,美國總檢察長埃裡克·霍爾德(Eric Holder)稱,已經授權對維基解密展開“大規模”刑事調查,但他拒絕透露詳細情況。

阿桑奇的一名辯護律師援引瑞典檢方的言論稱,美國弗吉尼亞州亞曆山大市已經秘密組織了一個大陪審團,準備發起有關文件洩密的指控。

上個月,維基解密開始分批公布美國外交保密函電,令美國政府大為火光。美國政府及其他西方國家領導人稱,這些文件的公開威脅到了民衆生命和國家安全。維基解密及其支持者則表示,民衆有權利了解外交活動背後的秘密。

周二,澳大利亞新聞網站7News稱,收到了阿桑奇自入獄以來發出的首封信函。該網站稱,阿桑奇的母親克麗絲汀·阿桑奇(Christine Assange)已經前往倫敦,與兒子待在一起。她寫信問兒子,他的行為是否值得。阿桑奇答道:“我的信念堅定不移。我仍然忠于我的理想,不會因為外界環境而動搖。如果發生任何事情,隻會讓我更加堅信,我的理想是真實而正确的。”

克麗絲汀·阿桑奇稱,她支持自己的兒子,并呼籲他人采取同樣的态度。她說:“作為一個母親,我請求全世界為了我勇敢的兒子挺身而出。”

在阿桑奇最後一次出庭時,幾位名人加入了抗議者的行列,并願意提供保釋擔保。在一封題為《放過維基解密》的電子郵件中,人權活動家彼得·塔切爾(Peter Tatchell)呼籲讀者與他一起在法庭外示威,保衛維基解密和阿桑奇。“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外交保密文件揭露了美國外交虛僞、肮髒的嘴臉,以及支持獨裁政權、侵犯人權的醜惡行徑。”他說。

塔切爾還表示:“盡管針對阿桑奇的指控看上去是為了讓他噤聲、名譽掃地,但其中也許确有事實。這是無法确定的。但是,毫無疑問,美國的某些上層人物想展開報複。他們希望摧毀阿桑奇和維基解密。”

再舉聽證會

北京時間2010年12月16日消息,英國一家法院将于本周四召開聽證會,裁決是否釋放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

本周二,該法院經過聽證,批準了阿桑奇的保釋申請,并要求他繳納24萬英鎊(約合38萬美元)的保釋金。瑞典檢方律師随即提起上訴,緻使阿桑奇未被當庭釋放。按照英國法律規定,原告有權在保釋判決作出後2小時内就保釋條件提起上訴;法院将在48小時内再度召開聽證會,在此期間被告仍需被羁押。

終獲保釋

當地時間16号,備受關注的“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能否獲得保釋一事終于有了結果。當天,在倫敦度過了近10天的羁押生活後,阿桑奇終于獲準走出了監獄大門。

當天傍晚6點左右,阿桑奇手舉獲得保釋的文件在其律師團及擔保人的陪同下走出高等法院的大門,向等候在門口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支持者發表了講話。阿桑奇說,再次呼吸到倫敦的新鮮空氣感覺很好,他向全世界的支持者、自己的律師、以及為自己的保釋提供資金的擔保人、還有深入發掘事件的媒體表示感謝。阿桑奇表示,自己在被單獨監禁期間想到了那些和自己有相同處境的人,他希望這些人也能夠得到人們的關注和幫助。阿桑奇還說将會繼續自己的工作,并為洗刷自己的清白繼續戰鬥。

阿桑奇從2010月7号向倫敦警方自首後,就一直被關押在監獄裡。本周二,也就是14号,倫敦威斯敏斯特治安法院在舉行聽證會後,有條件地批準了阿桑奇的保釋申請。但由于指控阿桑奇涉嫌強奸和性騷擾罪的瑞典檢方反對并向英國高等法院提起上訴,阿桑奇一直被羁押。英國高等法院16号駁回了瑞典檢方提出的繼續羁押阿桑奇的要求,批準阿桑奇獲得保釋。

據悉,阿桑奇在保釋期間會居住在朋友沃恩·史密斯位于英格蘭東北部薩福克郡的住所裡。史密斯曾在英國陸軍擔任軍官,是位于倫敦市中心的記者俱樂部“前線俱樂部”的創辦人,而過去的幾個月裡,阿桑奇在英國期間一直都待在這個俱樂部裡。史密斯也是為保釋阿桑奇提供資金的擔保人之一。保釋期間,阿桑奇必須24小時佩戴電子追蹤器,每天呆在史密斯的家中至少8個小時,并且每天向警方報道。阿桑奇下一次出庭将在下個月11号,屆時法庭将就是否引渡阿桑奇回瑞典受審進行聽證。

聲援阿桑奇

在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在英國被捕,以及該網站遭遇一連串打擊之後,全球各地的維基解密支持者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示威,聲援維基解密和阿桑奇。

此前,維基解密公布了大量美國外交密電,使得美國及其盟友陷入難堪之中,并在全球範圍内掀起外交事件。美國政府官員稱,由于維基解密的行為,其他國家減少了與美國政府的來往。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在2010年12月曾被關押于英國看守所。瑞典檢方以阿桑奇涉嫌性侵犯為由試圖将其從英國引渡至瑞典。

官方簡介

維基解密(Wikileaks)試圖成為大規模文檔解密與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審查的來源。我們的主要興趣在于揭露那些仍然在亞洲、前蘇聯集團、撒哈拉以南非洲與中東地區存在的暴政。同時,對于其他地區所有期望得到幫助的人,維基解密也是他們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為的好地方。維基解密的目标是發揮最大的政治影響力。

維基解密使用與維基百科一樣易于使用的界面。已經從持不同政見者社群和匿名消息源接受了超過120萬份文檔。維基解密堅信,政府活動的透明度是減少腐敗、建設更好的政府與強大民主國家的關鍵。各國政府皆可從本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監督中受益。維基解密還相信,監督需要公開的信息。曆史上,信息曾是代價昂貴的,人的生命和人權曾因此受到踐踏。但是,随着技術的進步,在互聯網上,加密技術的發展使得傳達敏感信息的風險降低。

維基解密所提供的洩漏文檔比任何傳媒或情報機構提供的更能起到監督作用。維基解密為全球社群堅持不懈地研究任何文檔,以确認其可信性、合理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個論壇。社區成員可以解讀洩露文檔,并向公衆進行适當的解釋。如果有一份來自中國政府的文件,那麼全中國的持不同政見者以及流亡者就可以自由地對其進行審議和讨論;而假如文件來自伊朗,整個波斯社群也可以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

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五角大樓檔案裁決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道:“隻有自由不受限制的媒體,才能有效揭露政府腐敗”。我們同意這種說法。

我們認為,保持一個政府誠實不僅僅是該國人民的責任,對于其他國家的人民也有權利監督别國政府。這就是為什麼建立這樣一個全球性的匿名文檔揭露途徑的時機已經到來。

網站運營

服務器

停止支持

美國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1日突然宣布停止為維基揭秘網提供服務器支持,維基揭秘網的主頁一度無法登錄。美國媒體2日報道稱,維基揭秘網重新與瑞典最大的網絡服務供應商BahnhofAB公司展開了合作。

為維基揭秘網提供服務器支持的主機位于瑞典一個被棄用的防空洞内。該防空洞修建于冷 戰時期,猶如諜戰大片中展示的一樣,它有着堅固的鋼鐵大門,而且還能承受核攻擊,如今它被開發成了一個地下數據中心。BahnhofAB公司總裁卡隆曾形容該防空洞是斯德哥爾摩民防工程的“心髒”。

BahnhofAB公司此前也曾為維基揭秘網提供過服務器支持,但後來由于受到電腦黑客攻擊,維基揭秘網轉而與美國亞馬遜公司進行合作。

恢複訪問

維基解密(WikiLeaks)主站點在被域名解析服務提供商EveryDNS停止服務近10天後,2010年12月15日後已經在美國恢複訪問。

英國互聯網監控公司Netcraft稱,維基解密由Silicon Valley Web Hosting提供主機服務,由Dynadot提供域名解析服務。據稱,從上周五起,該網站已經恢複運行。

Netcraft安全分析師保羅·穆頓(Paul Mutton)稱,維基解密并不包含任何内容,而是将用戶重新導向該網站位于俄羅斯的一個鏡像站點。盡管如此,鑒于維基解密在美國飽受攻擊,該網站在美國恢複訪問仍令人感到驚奇。

2010年12月3日,EveryDNS宣布,由于維基解密在公布美國國務院保密文件後,遭遇大規模的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導緻流量劇增,被迫停止向該網站提供域名解析服務,以免其他50萬個使用EveryDNS服務的網站受到影響。

在此之前,亞馬遜稱維基解密違反了服務條款,不再向該網站提供主機服務。PayPal、萬事達和Visa也以類似理由先後凍結了該網站的賬戶。

上述公司均表示,他們的行動并非出于政府施壓。但是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約瑟夫·李伯曼(Joseph Lieberman)稱,在亞馬遜停止向維基解密提供服務前,該委員會曾與亞馬遜進行溝通。

為了應對EveryDNS的行為,維基解密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建立了超過1000個鏡像站點。為了防止DNS提供商停止提供域名解析服務,維基解密與包括瑞士、加拿大和馬來西亞在内的8個國家的不同DNS提供商簽署服務合同。

解密困境

亞馬遜終止了與維基解密的服務器租賃合同,後者隻好在歐洲地區租用服務器。根據最新的消息,維基解密服務器的新家位于瑞典一個名叫Pionen White的三防掩體之内。維基解密賬戶被停恐“斷糧”支付商或迫于美國壓力

美國拍賣網站EBay旗下的網絡支付處理商PayPal4日宣布,由于維基揭秘網站違反公司的服務政策,因此決定停止維基揭秘的賬戶和服務;這意味着維基揭秘将無法通過PayPal獲得資金。

PayPal發言人表示,由于美國政府宣布維基揭秘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公司因此決定停止維基揭秘的賬戶和彙款服務。該發言人表示,PayPal并沒有與任何政府機構進行過接洽,是獨立做出上述決定的。

而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維基揭秘在微博網站推特上指責PayPal在“美國政府壓力”下做出這一決定。

美聯社報道說,經測試證實4日開始已無法通過這個帳戶向維基揭秘網站捐錢。這個帳戶據信是維基揭秘獲得資助的最保險可靠的渠道。它的背後是德國一個以一位知名黑客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如今這一渠道關閉之後,維基揭秘面臨“斷糧”的危險。

黑客支持

黑客發起攻擊

2010年12月10日消息,維基解密風波掀起全球網絡戰,有黑客組織聲稱召集了四千名精英,攻擊針對維基解密的機構。

一個名叫“匿名者”的黑客組織,透過即時通訊工具Twitter召集四千名同路人,為維基解密發動"償還行動",指示大家前往一個網址,下載一種設計精密的攻擊軟件,作為參與這場網戰的武器。

到目前為止,有多個網站受到攻擊,包括對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提出指控的瑞典檢控方、拒絕向維基解密提供彙款服務的萬事達和Visa信用卡公司,另外,互聯網付款公司Paypal,早前也因停止為維基解密提供服務,而遭受黑客攻擊。

越來越多的與維基解密及被拘留的創始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發生糾葛的組織和個人遭到在線攻擊,這似乎是為該網站進行報複的黑客所為。

周三攻擊加劇,此前一天阿桑奇在倫敦被捕,并被拒絕保釋,這與他在瑞典遭到的不正當性行為指控相關。包括萬事達信用卡(MasterCard Inc.)、Visa信用卡(Visa Inc.)和瑞典檢察官辦公室在内的一系列組織都報告自己的網站出現技術問題,似乎是遭到所謂拒絕服務攻擊,即浏覽量突然激增,使電腦不能顯示網頁。

遭襲網站升級

2010年12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PayPal、Visa等曾遭維基解密支持者襲擊的各大網站已開始升級網絡防衛系統,以應對類似黑客襲擊事件。

PayPal安全部主任接受外媒采訪時說,我們已加強了反黑客的應對措施,網站數據可以從一個網站轉移到另一個網站,PayPal的網站雖然受到一定影響,速度稍慢,但是并沒有完全崩潰。而萬事達(MasterCard Inc.)網站和Visa表示被襲擊的網站上并沒有公司業務,隻有電子宣傳冊等文件,重要的客戶信息和業務程序并沒有受到影響。

據PayPal安全部門主任邁克爾?巴雷特(Michael Barrett)介紹,被黑客襲擊的事實給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公司是否充分利用了可用資源來預防類似事件。為此他們加強了防禦系統:PayPal網站上添加了另外一種備用付款模式;首頁顯示每分鐘完成的交易數量和通信量等信息,該部分信息由20個工作站負責監控;加強了容易受到攻擊的防禦層硬件;PayPal的信息安全工作是以前是全球為基礎,現将世界各部門的分工明确化;在客戶終端方面加強防護軟件和硬件,效果顯着,但是仍存在安裝繁瑣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據悉,雖然黑客襲擊仍在繼續,但正在運行的新增防禦功能已經發揮作用,成功的攔截了幹擾通信,PayPal網站上顯示的數據表格已經恢複到正常水平。另外FBI已經介入此事調查.

簽名支持阿桑奇

2010年12月14日消息,“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即将在倫敦二次出庭受審,日前,全球約60萬維基解密網站支持者在網上簽名請願,希望倫敦法院不要打擊阿桑奇及其合作者。這項請願行動是由全球采取行動組織Avaaz面向全球發起的,目的是向倫敦法院及有關方面請願,“立即停止打擊‘維基解密’,不要懲罰阿桑奇及其合作者”,“尊重信息自由、新聞自由”。

截至格林尼治标準時間13日下午4時,已經有59.4萬人在這份網上請願書上簽名,估計截止到13日16時簽名者人數早已突破60萬。

阿桑奇即将于15日下午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第二次出庭,屆時律師将陪伴他一同出庭,并再次向法庭申請保釋。據悉,阿桑奇的不少支持者已經計劃在其出庭時守候在法院外,以抗議對其的持續拘押。

“維基解密”網站因為披露了數十萬份美國外交密電使華盛頓陷入尴尬境地,美國總統奧巴馬譴責“維基解密”的做法“糟糕、悲哀”。因洩密文件中涉及全球多個國家的政治密事,該網站在多國遭到封殺。不過“維基解密”也想出了各種辦法逃過封殺,仍在穩定運營中。

破産傳聞

2011年10月25日,根據《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日前警告稱,由于受到美國金融機構的“經濟封殺”,維基解密網站可能于年底破産。

阿桑奇說,維基解密網站已經停止公布信息,正集中全力籌集網站運營的資金。他将維基解密網站遭遇的困境歸咎于美國銀行、萬事達、Visa、PayPal以及西方各國的聯合“非法經濟封殺”。這種封殺導緻網站在過去11個月中,損失了95%的捐贈收入。

阿桑奇說:“我們現在必須集中所有資源對抗銀行封鎖。如果這種金融攻擊行為沒人阻止,它将成為一種危險而不民主行為的先例。以後任何與強大的金融公司或其政治盟友發生沖突的組織,都可能遭到這種司法程序之外的懲罰。如果公布有關戰争真相的行為引發華盛頓圈内人的攻擊,那麼所有發布維基解密網站提供的材料的媒體都面臨着遭封鎖的處境。”

阿桑奇說,如果這種經濟封鎖繼續下去,維基解密網站恐怕無法維持到2012年。維基解密網站的律師已經在英、美、丹麥、比利時、冰島以及澳大利亞開始訴前行動,他們也希望歐盟競争委員會(European Competition Authority)公開調查Visa以及萬事達等公司的錯誤行為。

曝光内容

曝陳水扁

曝陳水扁金援巴拿馬4500萬美元不曾查核

巴拿馬《新聞報》(La Prensa)根據維基解密的美國駐巴拿馬大使館機密電文,2011年5月22日在頭版及内頁報道,陳水扁指定将捐款交給巴國前總統莫斯科索的白手套“南海基金會”,且不曾進行查核。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該報道引述台灣“駐巴外交人員”稱,1999年至2008年任總統的莫斯科索曾向他們施壓索賄,直到他們屈服為止。

莫斯科索說訪台時,陳水扁問她台灣可以幫助哪些工程?莫斯科索提出更新聖托瑪斯醫院、新建外交部大廈等計劃。陳水扁同意全數援贈,但必須透過一個當時并不存在的私人基金會來收受款項。

電文指當時“台灣大使”胡正堯向美方說,台灣并沒有規定捐款必須經由私人基金會收受。但據了解,胡正堯不僅同意向基金會撥付巨款,新當選總統杜裡荷斯就職前還提醒“台灣大使館”,停止向“南海基金會”撥付數十萬美元款項,而胡正堯并未接受。杜裡荷斯就任後透過多米尼加總統轉告台北,限令胡正堯在十日内離職,否則将宣布“斷交”。

該報第五版以“台灣不誠實的捐款”為題的報道,引述前公使阿瑞卡說:“幾百萬台灣捐贈給巴拿馬的錢,被前總統和她的姊姊(前第一夫人)魯比。莫斯科索中飽私囊,其中一部分蓋了空置的‘長嘴鳥博物館’,而這些款項原是要用做社會福利。”

台灣的捐款在“南海基金會Mar del Sur”曝光後引爆醜聞,這個私人基金會的董事幾乎都是莫斯科索的親信,這些人挪用了台灣原來要捐給慈善工作的4500萬美元,總審計部也無權監督。

公布線人

維基解密網站公布上千名線人身份遭媒體譴責

2011年9月2日,沉寂了半年多的維基解密網站因公布約13.4萬份美國國務院外交電報而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公布的電報均未經編輯,衆多秘密消息源的姓名全部遭曝光。

2010年年底,維基解密網站曾向《紐約時報》以及其他一些媒體提供了251287份美國250多個駐外大使館和領事館與美國國務院互發的秘密電報,這些媒體在進行公開報道時,删除了被認為可能遭到報複的消息源的人名。

2011年9月15日,維基解密網站提出要原封不動地公開所有電報内容,被合作媒體拒絕,于是從8月30日開始,維基解密在短短幾天内就在其網站公開了約13.4萬份未經處理的電報。這些電報大多是美國駐各國大使、參贊等外交官發給美國國務院的最新情況彙報。

英國《衛報》透露,新解密的電報中至少公開了1000名“線人”的真實身份或他們的代号,令這些人處于極其危險的境地。

對于維基解密的一意孤行,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報》、西班牙《國家報》和德國《明鏡周刊》這五家曾刊登維基解密外交密電的媒體聯合予以譴責。2011年9月2日,《衛報》發表了這份譴責聲明。聲明說,對維基解密公布未經處理的美國國務院電報的行為他們深感痛惜,他們之前與網站的合作是基于保護消息源原則的。

文件公開

2006年12月,維基解密發布了它創建以來的第一份文件,由索馬裡反對派領導人謝赫·哈桑·達赫·阿威斯簽署的一份“秘密文件”,聲稱将對政府官員處以死刑,因為他們雇傭“罪犯”來襲擊他人。這份文件是在中國黑客通過Tor網絡傳送的信息中找到的。阿桑奇聲稱他們一般都會在文件公開前盡可能通知文件中涉及到的人物,但是難免還是會造成一些傷害。

洩露美軍機密文件

2010年3月,據報有一份由美國軍方反諜報機構在2008年制作的軍方機密報告稱,WikiLeaks網站的行為已經對美國軍方機構的“情報安全和運作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這份機密報告稱,該網站上洩漏的一些機密可能會“影響到美國軍方在國内和海外的運作安全。”該報告是在3月15日被洩露到了網上。

2010年4月,WikiLeaks發放了美軍在2007年于巴格達濫殺平民的片段。2010年7月25日,WikiLeaks通過英國《衛報》、德國《明鏡》和美國《紐約時報》公布了92000份美軍有關阿富汗戰争的軍事機密文件。

2010年8月25日,WikiLeaks再度發表一份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分析備忘錄,裡面主要是述及“如果恐怖分子号召美國公民在美國組織攻擊活動并作為攻擊基地,會有何相關影響”作分析。

2010年10月23日,WikiLeaks公布了391,832份美軍關于伊拉克戰争的機密文件。

洩露美國外交電報

2010年11月28日,維基解密網站洩露了25萬份美國駐外使館發給美國國務院的秘密文傳電報。内容包括中東、伊朗、朝鮮半島問題、中國官方黑客入侵事件和美國外交官員對一些國家元首的直白評價等。

2010年11月29日,《紐約時報》引述WikiLeaks公布的機密文件指出,美國認為Google于2010年1月表示遭受網絡攻擊是來自中國,該遭駭事件是中國官方操作,使得Google在2010年3月22日宣布,中文搜索服務從中國大陸移轉到香港,并揚言退出中國市場。

重要的洩密

外媒2010年7月26日梳理了“維基解密”近幾年來所洩露的幾大秘密。

1.美軍襲擊伊平民視頻該視頻顯示,駐伊美軍在直升機上朝人群開火,造成包括2名路透社記者在内的15人死亡。

2.關塔那摩監獄手冊(2007年)該手冊内容顯示,監獄管理士兵有權阻止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探視囚犯。表現良好的在押人員可獲得一卷手紙。

3.氣候學家擅自更改數據(2009)超過1000封英格蘭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所的郵件内容顯示,氣候學家擅自更改氣候數據,以證明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4.佩林私人郵件賬号(2008年)

5.50萬條9·11短信(2009年)

6.極右政黨“英國國家黨”的匿名成員名單(2009年下半年)

7.數十萬份與阿富汗戰争、伊拉克戰争有關的文件(2010年初)

維基解密曝必和必拓“攪黃”力拓與中鋁合作

維基解密的一份絕密美國外交電報内文顯示,澳大利亞财長史旺(WayneSwan)的辦公室主任曾告知大使館官員,稱必和必拓公司曾精心部署了一次破壞它的競争對手力拓公司與中國國企中鋁公司的一份價值不菲的合約,可謂技高一籌。必和必拓稱對上述市場傳言不作評論。

阿拉伯國家高官為美國當間諜

阿桑奇在專訪中宣稱,大量在阿拉伯國家擔任要職的高官與美國情報局CIA有密切的接觸,他們經常訪問美國在這些國家的使館。他說,“這些重要官員是美國在這些國家的間諜”,不過,阿桑奇沒有公布這些人的名字。

公布美國新監控項目受害國名字

“維基解密”網站2014年5月20日宣布,将公開美國國安局新監控項目中受監控國的名字。此前,美國政府試圖壓制這一消息的發布。

美國新聞網站TheIntercept19日刊文稱,基于斯諾登的洩密材料,相信國安局一直暗中實施一項新的監控計劃,旨在大量截取兩個海外國家的通信信息,并記錄下所有通話内容。該網站隻公布了其中一個受害國名字——巴哈馬,稱美竊聽該國的全部通話記錄,受害國民達250萬人次。該網站稱,公布另一受害國名字或将導緻“暴力沖突升級”,因此不予公開。

各國态度

美國

在2010年洩露美國外交電報時,維基解密網站每天持續受到DDoS攻擊,維基解密官方推特聲稱這些攻擊是由美國政府主導。維基解密網站所利用的亞馬遜(Amazon)網站托管服務、PayPal轉帳服務皆被關閉或終止,EveryDNS也終止了“”的域名服務。美國同時禁止聯邦政府雇員與特約員工閱讀維基解密披露的文件,并通知部分大學生不要散播機密。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此網站的中文版在中國大陸曾被屏蔽過一段時間,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維基解密的域名和存儲解密檔案的域名均恢複正常,且尚無證據表明有任何限制訪問迹象。外交部敦促美國解決洩密問題。

俄羅斯

維基解密曾威脅準備公布關于俄羅斯的秘密,但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官員發出強硬聲明稱,維基解密網站如果披露俄羅斯機密,将會永遠消失。

相關質疑

“9·11”恐怖襲擊事件手機短信

2009年11月26日,台灣“中廣新聞網”報道,維基解密公布了逾50萬條美國民衆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當天發送出去的手機短信,其中包括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地方官員的短信。不過,絕大多數短信都來自民衆,其中許多人的親友在世貿大樓或附近工作,恐怖襲擊發生後,他們紛紛發短信詢問親人的安危。

維基解密表示,這批短信是匿名人士提供的。紐約警方和消防單位表示,無法證實911當天他們的内部通訊是否曾遭到攔截。美國電話公司認為,如果手機短信真的被攔截,那麼是何人要這樣做、怎麼做到的、并為何選擇将其公布在網站上,其動機不得不讓人懷疑。

标榜反腐敗 常曝内部文件

一家非官方的國際解密網站公布了大量與駐阿富汗美軍行動計劃有關的秘密文件,其中包括未公開的阿富汗平民死亡數字及塔利班獲得的高性能武器等許多方面的細節。美國政府對此作出反應,表達“憤怒”和譴責,稱這一做法将給美國的國家安全帶來重大影響。

美國“維基解密”網站于2010年7月25日公布了大約9.2萬份美軍在阿富汗行動的秘密文件。“維基解密”說,為把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它決定推遲公布另外大約1.5萬份文件。這一事件被形容為是美軍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洩密事件,因為無論是涉及到的文件之數量,還是文件所産生的嚴重影響,都是有史以來極為罕見的。

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和德國《明鏡周刊》于當地時間25晚同時刊登了“維基解密”所提供的涉密文件。

“維基解密”此次披露文件所覆蓋的時間從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内容幾乎覆蓋了自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以來的整個阿富汗戰事,其中許多内容并沒有過時。

這些被“維基解密”組織所洩露出來的秘密文件顯示,北約和美國方面一直擔心和懷疑阿富汗反叛武裝組織得到了鄰國巴基斯坦和伊朗暗中的支持,并認定巴基斯坦情報部門表面上配合聯軍,暗中卻支持阿富汗叛軍對付聯軍,甚至披露了巴情報高官于2008年曾秘密會晤塔利班人員,密謀暗殺阿富汗總統卡爾紮伊;同時表明塔利班已經擁有具有熱能跟蹤的便攜式地對空導彈,而這一消息迄今并沒有公開,因為擔心會影響到駐阿聯軍的士氣。

此外,文件還顯示:美國陸海軍組成了一支特别部隊,即“373特遣部隊”,專門在阿富汗等地開展抓捕和暗殺塔利班頭目及其組織首腦的行動,美軍規定“373特遣部隊”的士兵們可以不經請示、不經審判就地擊斃那些組織頭目。與此同時,文件還披露了在一些塔利班路邊炸彈攻擊事件和美軍攻擊行動失誤中喪生的阿富汗平民的數字,這些數字此前也一直沒有被公開過,文件裡甚至還有誤殺阿富汗平民的過程描述,比如射殺平民車輛、襲擊婚禮現場等。

反應:美國政府強烈譴責

上述文件在網站曝光之後,美國官方立即作出了強烈的反應。白宮譴責這一事件為“極不負責任之舉”。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瓊斯說,這些文件洩密“可能會給美軍及其盟軍士兵的生命構成威脅并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

但瓊斯同時表示,“這起不負責任的洩露行為,将不會影響我們加深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夥伴關系、打擊共同敵人的承諾,并繼續支持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兩國人民的意願。”

社會影響

阿巴政府嚴重不安

“維基解密”還披露了阿富汗政府試圖與塔利班激進分子和解的内幕。自從2010年1月的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結束以來,卡爾紮伊總統一直在積極落實一個計劃,也就是重新接納那些放下武器、支持憲法并切斷同國際恐怖組織聯系的激進分子,同他們和解。巴基斯坦官員長期以來一直表示支持這個計劃,甚至還提出,由于在20多年前蘇聯占領阿富汗時期,巴基斯坦曾支持過這些激進組織,所以巴基斯坦可以利用這層關系,幫助雙方進行調解。

阿富汗官員表示對這些文件未經允許而被公布表示失望。阿富汗總統發言人奧馬爾在喀布爾譴責了這起事件,他說,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文件會被洩漏到外面。但他對記者說,這些信息不是什麼新東西,阿富汗政府正在研究這些文件。奧馬爾說:“大部分内容都不是新的,過去已經讨論過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我們經常與國際合作夥伴讨論的問題。這将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警覺。”

不過,阿富汗政治分析家達維說,如果洩漏文件中的内容屬實,那麼巴基斯坦就是在玩一場令人擔憂的“兩面派遊戲”,特别是因為它還在從美國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援助。達維說,這些文件顯示,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的代表曾直接同塔利班會面,幫助塔利班組織針對聯軍和阿富汗軍隊的襲擊,并策劃刺殺阿富汗領導人。達維說,巴基斯坦可能希望除掉那些同情阿富汗總統卡爾紮伊的人,這樣,如果卡爾紮伊想同塔利班激進分子達成協議的話,就必須尋求伊斯蘭堡的幫助。他說:“巴基斯坦當然能削弱卡爾紮伊,當然能動搖他在阿富汗的地位,減弱阿富汗各部落和各種族對他的支持。”

巴基斯坦官員則否認該報告中指認的巴基斯坦情報機構與塔利班勾結合作的斷言。巴基斯坦駐阿富汗大使稱,被公布的美軍在阿富汗文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已知的,沒有什麼新内容。白宮和其同盟此舉被認為是為了淡化此次機密文件洩露造成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富坎尼則譴責維基解密不負責任,強調巴國打擊武裝分子不遺餘力,美國行政與立法部門強調所洩漏的文件隻能反映過去的狀況,與現實已經脫節。一些觀察員認為,巴基斯坦秘密情報部門如今仍然不願意斬斷這個聯系,因為它認為,在西方從阿富汗撤軍後,如果巴基斯坦想對阿富汗施加影響的話,塔利班還是用的着的。

澳洲ISTS卷入旋渦

“維基解密”背後是一個很大的謎團,可怕的不是朱利安·阿桑奇和洩密網站,而是為洩密網站提供情報的網,有分析家認為,這是一個龐大的情報體系,不是一般的組織所能為,美國中情局隻是想通過朱利安·阿桑奇找到背後的網,毋庸置疑,美國人想到一個龐大的聯誼會——國際七三學社,因為這個學社的成員遍及世界所有國家,成員有數十萬之多,朱利安·阿桑奇正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有消息稱朱利安·阿桑奇是這個學社的骨幹成員。所以,“維基解密”引發澳洲ISTS(國際七三學社)許多成員遭受調查。

美國全軍封殺U盤

為防止軍事機密洩露,美國軍方下令禁止全軍使用USB存儲器、CD光盤等移動存儲介質,違者将以軍法論處。

美國空軍網絡部門指揮官理查德·韋伯少将2010年12月3日發布“網絡控制令”,要求所有人員“立即停止在所有系統、服務器和連接國防部秘密網絡的電腦上使用移動存儲介質。”報道稱,美軍其他軍種也收到類似命令。

報道稱,軍方此舉是為防範軍事機密再次被“維基解密”一類的網站洩露。早在兩年前,美國軍方曾下令禁止使用移動存儲介質,理由是防止病毒傳播。但由于禁止使用移動存儲設備給軍方數據傳輸帶來很大麻煩,2010年2月,該禁令被取消,結果為“維基解密”大開方便之門。從2010年4月開始,“維基解密”網站陸續公開數十萬份有關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争的軍事文件。經美國軍方調查,文件的洩露者是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軍情報分析員布拉德利·曼甯,作案工具就是移動存儲設備。他從軍方網絡下載大量機密文件,并刻錄在一張标為“Lady Gaga”的CD中,之後他将機密文件傳輸給“維基解密”網站。

“維基解密”事件發生後,美軍方采取大量措施,一份8月份内部報告顯示,五角大樓已限制所有機密電腦向移動設備複制文件的權限。截止到2010年12月,美軍大約60%的計算機與主機安全系統連接,監視任何異常行為。

維基解密被稱為美國外交史911

迄今外交史上最大規模的洩密事件2011年11月28日如期發生。當天,“維基解密”網站曝光逾25萬份據稱是美國國務院的機密文件,将諸多美國外交内幕和盤托出,事件引發的影響,被稱為美國外交的“9·11”。

作為一家專門揭密的網站,“維基解密”2011年7月和10月曾分别公布9萬多份阿富汗戰争機密文件和近40萬份伊拉克戰争機密文件。前者将駐阿富汗美軍濫殺平民的種種細節曝光,後者則指僅在2004年至2009年期間,伊拉克戰争就造成10.9萬人死亡,其中包括6.6萬名平民。

此外,身份盜竊在當今的互聯網已經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催生出了一個以非法監控個人信用記錄和身份為基礎的完整地下行業。

甚至還有更多的迹象證明,互聯網是敵對國家間的新戰場:2009年4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的電力網絡曾受到“來自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間諜的入侵”。7月,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稱,朝鮮向韓國及美國發起了大規模網絡進攻,白宮、五角大樓及其他“高級别機構”遭到攻擊。

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之間的戰争也蔓延到了網絡:格魯吉亞指控俄羅斯在對格開戰的同時,還向其政府網站發起了一系列網絡進攻。安全專家警告稱,“網絡戰”時代已經降臨,由于互聯網具有匿名的特點,所以想要确定罪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他相關

與維基百科關系

出于法律方面的原因,維基解密(Wikileaks)與維基百科沒有任何官方的正式關系。不過,維基解密(Wikileaks) 與維基百科使用了相同的維基用戶界面和網站技術;并且,二者在鼓勵任何人成為條目作者和編輯者方面,在以此方式下獲得更廣泛和更精确的共同創作成果方面,它們的指導哲學是完全一緻的。二者皆依賴于消息靈通的公民組成的社區。不同的是維基百科是百科全書,而維基解密(Wikileaks)是解密檔案。

維基百科為維基解密(Wikileaks)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維基百科成功地為人們帶來準确而更新及時的百科全書條目,讓許多人都為之驚歎。維基百科證明了基于一群活躍的社區用戶而進行的共同創作,是可以産生大量精準内容的,并且符合快速、民主、透明的原則。

維基解密(Wikileaks)緻力于提供快速而精确的,基于解密文檔的信息傳播、查證、分析、說明以及更深解讀,以此造福世界各地的人們。WikiLeaks(中文媒體譯作:維基解密、維基揭密、維基洩密)是一個與維基百科或維基媒體基金會沒有建立任何關系的站點。在2010年8月11日,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已于英國一份報章說明此項内容(《Jimmy Wales: people think I'm responsible for Wikileaks》)。

維基解密域名之登記者為Wikia的員工,這些域名顯示之内容是由Wikileaksorg提供,這或許有些誤導。此外,Wikia與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兩個各自獨立的組織,二者沒有任何關系。

根據維基百科創辦人之聲明:“Wikia并未提供服務給這些網域名稱的網站。這些域名在網域名稱服務器(DNS)内的CNAME記錄均導向至wikileaksorg.這些網域名稱在很久以前已合法轉移給Wikileaks,但不知何故,Wikileaks從未完成移轉的技術流程。Wikia已多次要求其盡速完成之,但并未有結果。Wikileaks創辦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先生表示他目前忙得不可開交,以目前發生的有關新聞事件來看,其所言看起來屬實。”

2010年12月初,Wikia網域顯示其為域名停放或頁面不存在。

2010年12月8日吉米·威爾士又在其用戶讨論頁回複了一條相關提問:就這個問題來說,當維基解密網頁初公開時他們發布了一份新聞稿,宣傳自己是“(洩露)秘密的維基百科”。當時我們對他們沒有任何頭緒,搞不懂是騙局、濫發信息或者其他什麼的,為了保護域名而注冊的域名。我們立刻聯系了他們了解事情始末,而他們就誤用維基百科的名字道歉并處理了問題……但他們尚未完成(域名)轉移的設定。

法律現狀

法律背景

維基解密的法律地位非常複雜。阿桑奇将維基解密視作一個保護告密者的中間組織。擔心被曝光或受到懲罰的告密者可以洩密給維基解密,之後由維基解密幫他們洩密給媒體,這種方式勝過直接告訴媒體。它的服務器遍及歐洲且可以通過任何一個未受到信息審查過濾的網絡接口接入。該組織總部位于瑞典,因為這裡有全世界最嚴格的法律來保護這些重要的洩密者信息。維基解密宣布它不會懇求任何洩密信息。然而,阿桑奇曾在在馬來西亞舉行的Hack In The Box會議上要求一群黑客和安全研究員來幫助自己尋找在"2009洩密最高通緝令"清單上的文件。

可能面臨的犯罪指控

美國司法部在外交電文洩露開始後不久就展開了針對維基解密的調查。司法部長Eric Holder證實該調查“不是暴力恐吓”,而是“一個積極的,持續的犯罪調查。”《華盛頓郵報》報道,司法部正在醞釀對其提出間諜罪指控,一份前任公訴人的提議指出其困難之處:第一次憲法修正案保護媒體言論自由。數個在最高法院進行判決的案例都表明了憲法支持非法獲得信息并發布給公衆的人其在獲取過程中并沒有違反法律的立場。

聯邦檢察院也本打算以買賣國家财産罪控告阿桑奇,但因為外交電文要機密于物理财産,這種方式也面臨障礙。任何對阿桑奇的指控都需要将阿桑奇引渡到美國,根據先前的從瑞典進行引渡的案例,這一步總是制造了複雜的司法流程和潛在的時間上的拖延。阿桑奇的一個律師說,另一方面,他們正在力争把阿桑奇引渡到瑞典因為他可能被引渡到美國。阿桑奇的律師馬克-斯蒂文斯曾“聽說來自瑞典作家的消息在弗吉尼亞州亞曆山德裡亞有一個高級陪審團”聚集并讨論有關維基解密案件的犯罪指控。

在澳大利亞,當局和聯邦警署沒有聲明維基解密所觸犯的法律,但是總理吉拉德曾聲明組建維基解密基金會和從外國竊取美國政府的保密文件是非法行為。吉拉德在之後的對其聲明的解釋中引用了那句“最初美國新兵對資料的盜竊行為的嚴重性勝過阿桑奇先生”。Spencer Zifcak,一個名為自由維多利亞的澳大利亞公民自由組織的主席,提醒人們,沒有控告和完整的審判流程及結果就不能說維基解密是一個非法組織。

當許多政府對阿桑奇發出威脅時,法律專家本-索爾駁斥道,把阿桑奇做為犯罪者或者恐怖分子的全球性的污蔑戰争的目标沒有任何法律基礎。美國憲法權利中心發布了一份聲明,在聲明中用“多個法律觸及不到或者謬誤的案例”強調了有關拘捕阿桑奇的危險性。

法律責任

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對維基揭密網站及創始人阿桑奇進行調查,他們公布數十萬美國秘密的外交文件違反了澳大利亞的法律。

美國政府警告要起訴洩漏外交情報的人員

規避起訴

維基解密的投資者正在考慮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規避全球各地的起訴,那就是将服務器用船裝走漂到公海上,而國際水域僅僅受海事法體系管轄,這也意味着美國等國家的執法部門無法對其進行管控。

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在北海的英格蘭海岸外一個二戰時期的反飛機平台,它還不被任何國家所管轄,因此提供了一個絕好的避風港。而通信工作則采用衛星和Wi-Fi對地面上的節點進行連接。不過法律人士表示,即便服務器轉移到了公海,除非運營的人也在那裡,否則一樣會遭到麻煩。

秘密文件

2015年6月,維基解密公開部分秘密文件,指出美國成立專門組織,以對抗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該秘密文件指出,美國及多個國家秘密進行有關《服務貿易協定》的談判。據17份公開的機密文件證明,談判早在2013年就啟動,美國、歐盟、土耳其、墨西哥、奧地利、巴基斯坦和以色列都參與談判。

維基解密稱,這些談判是為對抗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創始人最新消息

據《新快報》英國《每日郵報》17日援引一名“維基揭秘”網員工的話報道,因為滞留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兩年,阿桑奇無法接觸陽光,以緻皮膚蒼白,心律不齊,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同時,他的肺也有問題,血壓很高。由于長期待在室内,他嚴重缺乏維生素D,從而健康受損。但英國政府不準他入院看病。

上一篇:教務管理系統

下一篇:瀕死體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