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

瀕臨死亡的體驗
所謂瀕死體驗,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指由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以外地獲得恢複的人,以及處于潛在毀滅性境遇中感受到死亡而又終于脫險的人的主觀體驗。這種體驗和人們臨終前的心理一樣,是走向死亡時的精神活動。[1]
    中文名:瀕死體驗 外文名: 含義: 英文名:NearDeath Experience 時間:2013年3月 定義:瀕臨死亡的體驗 簡稱:NDE 特征:安詳、離體等

簡介

瀕死經驗或臨死經驗是一種在接近死亡時一些人所經曆的現象。這些現象包括靈魂出體、看見天堂或地獄、看見親人、看見宗教人物或上帝、回顧一生的生活、極度的恐懼、完全的平靜、安全感、溫暖、徹底的破碎感、一道亮光的出現、甚至看見超我和超時空的東西、以及其他超驗的現象。

主要階段

心理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将人類的“瀕死體驗”分為學術界已經認可的四個階段:

1、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松(占瀕死者中的五分之三)

2、覺得自己的意識甚至是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浮在半空中,并可以與己無關似的看醫生們在自己的軀體周圍忙碌着(占三分之一)。覺得自己進入了長長的黑洞,并自動地快速向前飛去,還感到身體被牽拉、擠壓(占四分之一)

3、黑洞盡頭出現一束光線,當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親戚們(他們中有的已去世)出現在洞口來迎接自己,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萦繞。這時,自己一生中的重大經曆,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就像看電影一樣。多數是令人愉快的事件(占七分之一)

4、同那束光線融為一體,刹那間覺得自己已同宇宙合二為一

此外還有醒悟感、與世隔絕感、時間停止感、太陽熄滅感、被外力控制感等。

原因分析

瀕死經驗(NDE)的現象可能包括有生理、心理、及超自然因素。超心理學、生物學、心理學、宗教界均對瀕死經驗有不同的觀點看法和解釋。雖然瀕死經驗在全球很多地方也有發生,但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瀕死經驗和對瀕死體驗的解釋大緻相同。也有研究顯示除了瀕死經驗出現的宗教人物随文化背景而變,其他的内容并不變化。

從生理學角度,瀕死經驗的各種現象被看作是大腦的正常運作被擾亂後出現的生理反應。例如靈魂出竅,可能是因為大腦處理視聽等多種感覺的正常程序被打亂和分解而出現的錯覺;瀕死時在一個隧道盡頭見到白光的感覺,可能是由于大腦缺氧而影響了視覺系統的工作,從而出現錯覺。

觀點A

有科學家指出:人在死亡降臨的一瞬間,短時間内的主觀體驗一般來說是類似的——尤其是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在西方比比皆是,所以更容易産生“瀕死體驗”,這是目前(截至2012年)較令人信服的觀點。

觀點B

生物學家羅蘭·西格則從生物化學角度來解釋。他認為,每個人在死亡時,大腦會分泌出過量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有些能引起奇特的幻覺。

觀點C

有學者認為生和死既然都是避免不了的自然規律,那極端時候死也會成為一種本能反映。當人體判斷自己難以生還時,就啟動自身的安樂死本能,不再釋放讓人振作的感覺(比如疼痛感)。而釋放一種類似于海洛因的化學物質讓人快樂逝去。幻覺的内容與人的經曆信仰有關。

觀點D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認為,所謂“瀕死經驗”的說法很可能真的存在。他們發現,從生理學上來說,通常人就算是心髒停止跳動,腦部還是會持續活動。

主要特征

大多數的瀕死體驗都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但并非所有瀕死體驗都具有每一項特征,某些瀕死體驗甚至不遵循任何模式。以下是“典型”瀕死體驗所共有的特征:

1、安詳的感受——這種感覺可能包括平靜、悅納死亡、情緒及身體的舒适。強烈、極度明亮的光芒——有時這種強烈(但不讓人感到痛苦)的光芒溢滿了整個房間。在另一些案例中,經曆瀕死體驗的人目睹了他們認為代表着天堂或上帝的光芒。

2、靈魂出竅(OBE)的體驗——親曆瀕死體驗的人感到自己從身體抽離出來。他能夠俯瞰到自己的身體,并常常能夠描述醫生忙碌的場面。在某些案例中,他們的靈魂沖出房間,飛向天空,有時甚至是飛向宇宙。

3、進入另一個空間或維度——他可能感到這個空間像天堂,在極個别的案例中,卻像地獄,這取決于他們的宗教信仰和體驗的特性。

4、神靈——在靈魂出竅的過程中,經曆瀕死體驗的人邂逅了“靈光”,或代表着神靈的其他征示。他可能認為這是他已故的愛人、天使、聖人或上帝。

5、隧道——許多經曆過瀕死體驗的人都感覺到自己在一個盡頭泛着白光的隧道裡。他們穿過隧道時會遇到神靈。

6、與神靈交流——在瀕死體驗的尾聲,許多人報告了各種與神靈所進行的交流。這種交流常常被描述為一個“宏亮的男聲”告訴他們大限未到,并讓他們回到自己的身體。一些人稱,自己被要求做出抉擇,是走向光芒,還是回到自己現世的肉體中去。其他一些人則感到,有一個也許來自上帝的無聲命令迫使自己回到了肉身。

7、人生回顧——這一特征又被稱為“全景式的人生回顧”。經曆者以一種倒叙的方式觀看了自己的整個人生。這部分可能非常具體,也可能極為簡短。經曆者還可能感受到來自周遭神靈的某種審判。

8、失重感: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你會開始有所知覺,那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9、身體陌生感:對身體感覺到很陌生,有一種不是自己身體的感覺.

10、身體異常感:比如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11、世界毀滅感:有一種所有的一切,都要消失與毀滅的感覺.

12、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有人反映他們感覺與世界,與宇宙都合二為一,融為一體,感覺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随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将他包圍。

13、時間停止感:脫體狀态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或者說時間停止了,周圍的一切都停止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裡,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

醫學解釋

查瓦拉就職于美國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的醫學中心。研究過程中,他對7名重病患者的大腦活動進行了監視,以确定止痛藥是否發揮作用。在死亡前,每一位患者的腦活動都在死亡前一小時左右逐漸減弱,并被持續時間30秒至3分鐘的短暫“電暴”打斷。

這位研究員表示,參與者的腦活動水平與完全清醒的人類似——即使血壓降至無法測量到的程度也是如此——能夠産生生動逼真的畫面和感覺。他在刊登于《姑息醫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中指出:“根據我們的推測,如果這些患者能夠蘇醒過來,他們可能回想起這種電活動觸發的畫面和記憶。這是一種潛在的解釋,解釋很多患者蘇醒過來後自稱在瀕死時有過靈魂出竅經曆。”

4月公布的研究發現顯示,瀕死體驗與血液中的高二氧化碳水平有關,這種高水平打破了大腦内的化學平衡,讓人好像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景象。此前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近五分之一被搶救過來的心髒病發作患者自稱有過瀕死體驗。這些經曆包括靈魂出竅、感到快感、看到地道、光、去世的親人或者以往的經曆。

當前,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正試圖為瀕死體驗找到一個醫學解釋。他們要求1500名心髒病發作患者回憶心髒停止跳動後的任何記憶。在一項測試中,研究人員将圖片放在25家英國和美國醫院搶救室的高架子上,并且隻能從上面才可以看得到。如果患者能夠回想起這些圖片,就說明靈魂出竅确實存在。首席研究員薩姆·帕爾尼納博士表示:“我們将死亡視為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實際上經常與現代醫學相違背。”

死亡過程開始于心搏停止,但我們也可以幹預這一過程,讓患者蘇醒過來,有時候甚至能夠在“死後”3到4小時身體已經冰涼時死而複生。帕爾尼納說:“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但很多人無法回想起這些經曆。”他指出,查瓦拉博士并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他記錄的“電暴”與瀕死體驗有關。“因為所有患者都已死亡,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到底經曆了什麼”。

五個階段

心理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将人類的“瀕死體驗”分為學術界已經認可的五個階段:

一、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松(占瀕死者中的五分之三)。

二、覺得自己的意識甚至是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浮在半空中,并可以與己無關似的看醫生們在自己的軀體周圍忙碌着(占三分之一)。

三、覺得自己進入了長長的黑洞,并自動地快速向前飛去,還感到身體被牽拉、擠壓(占四分之一)。

四、黑洞盡頭出現一束光線,當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親戚們(他們中有的已去世)出現在洞口來迎接自己,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萦繞。這時,自己一生中的重大經曆,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就像看電影一樣。多數是令人愉快的事件(占七分之一)。

五、同那束光線融為一體,刹那間覺得自己已同宇宙合二為一。

此外還有醒悟感、與世隔絕感、時間停止感、太陽熄滅感、被外力控制感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确信“瀕死體驗”的探索結果,尤其是那些關于“死亡測驗”、“地獄考察”和“死而複活”的說法,更是遭到了一些科學家的反對與批評。

最新研究

由腦内電活動爆發所緻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瀕于死亡邊緣時,一些人表示曾有過靈魂出竅的經曆,其他人則表示好像走在一個充滿光或者安甯感的地道内。所有這些感受并不是與死後經曆的一次親密接觸。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所說的瀕死體驗可能不過由垂死大腦内發生的“電暴”所緻。

源于大腦量子信息進入宇宙

2012年10月,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資深科學家最新理論解釋了瀕臨死亡體驗之謎,認為大腦量子物質形成靈魂,死亡之後這些量子信息進入宇宙空間,當他們起死回生之時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體。美國亞曆桑那大學意識研究中心主管、心理學和麻醉學系名譽退休教授斯圖爾特-哈梅羅夫博士提出這一準宗教理論,他認為意識是人體大腦量子計算機中的一個程序,即使死亡之後也能存在于宇宙,從而解釋了那些瀕死體驗者的神秘死而複生意識。基于一項意識量子理論,他和英國物理學家羅傑-潘洛斯提出,人類靈魂本質上存在于大腦細胞中的微管。一些瀕死體驗意識是微管量子引力效應的結果,它被稱為“協調目标還原理論(Orch-OR)”。因此,人類靈魂并不僅僅是大腦神經細胞交互的結果,事實上它們來源于宇宙空間。

哈梅羅夫的理論非常類似于佛教和印度教關于靈魂的解釋,這些宗教理論認為靈魂意識是宇宙的主要形成部分,與西方哲學唯心主義“我思故我在”的觀點相近。他提出在瀕死體驗中,微管失去了它們的量子狀态,但是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沒有被破壞,僅是離開身體進入到宇宙空間,當蘇醒過來時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到人體。

哈梅羅夫在科學記錄片《穿越蟲洞》中指出,比如說心髒停止跳動,血液停止流動,此時微管将失去它們的量子狀态。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不會破壞,它是不會被破壞的,隻是分散在宇宙空間中。如果患者起死回生,他的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微管,從而使他擁有瀕死體驗意識,認為曾經曆了死亡之旅。他強調稱,如果患者并未起死回生,死亡之後量子信息将存在于身體之外,被視為“靈魂”。

理論分析

瀕臨死亡,是人的腦部神經細胞接近于死亡臨界點,此時,心髒也處于暫時的停頓期。但在對此種情況下的人體實施搶救過程後可使其腦神經系統很快恢複于正常的生命征兆,我們把這種狀态稱之為人的瀕臨死亡現象。凡是瀕臨死亡的人或者是一種暫時的失去了大腦正常功能的人隻是一種假死狀态,絕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體死亡。在這種情況下,人的腦神經細胞并沒有完全的失去記憶,大腦的部分神經元細胞也仍然具備常态下對記憶信息的思維聯想作用。

雖然我們通過一般的儀器測定了瀕臨死亡人的生命征兆已經接近尾聲,但其腦部的神經細胞不會很快的失去全部功能,它還會形成一種在特殊條件下的反射和潛意識思維的運作,同時大腦也就出現了對光子信息世界的留戀映射(夢幻)。瀕臨死亡的人一旦蘇醒過來,它就會回憶起她(他)在瀕臨死亡期時大腦部分的活動意識狀态。人類的軀體是由碳水化合物組成的,在人死亡後,人的自我潛意識就會消失,靈魂也是不存在的,靈魂離體實驗更是不科學的。

另外,依據科學理論分析,人在瀕死狀态時,其腦部的磁暴脈沖也會形成類似于天文望遠鏡的射電成像系統。它可将在瀕死期所在地的周圍所有物體進行射電掃描成像并将這一信息回饋到腦部的記憶細胞中。當人脫離瀕死狀态時,他可回憶起在瀕死過程中由腦部射電系統構建的圖像和聲音信息。同時,人在瀕死狀态時,腦部的部分神經還是比較活躍的,它可實施部分潛意識狀态下的思維,用來發出磁波信息指令來影響他人的腦神經系統進行潛意識下的控制。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在瀕死期時人體會出現靈魂離體的迷信說法。但是這隻是一種猜測,到現今為止,未獲得正确因素。

感受研究

研究成果

2013年3月,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在瀕死時觸發的生理機制會讓人的感觸更加敏銳,不僅是對個人經曆中過去事件的想象,對真實事件的情況也同樣如此。有關這項研究的報告已經發表在《PLOSONE》雜志上。

研究過程

一個由史蒂芬·羅萊斯(Steven Laureys)教授領銜的昏迷科學研究所小組和一個由賽格·布萊達特(SergeBrédart)以及哈德維格·德宏(HedwigeDehon)教授領銜的列日大學認知心理學研究所小組開展合作,共同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提出一項假設,那就是:假如瀕死者體驗到的純粹是想象的産物,那麼其現象特征(即知覺、自我指涉、情緒等細節)應該與想象記憶的現象特征接近;反之,如果瀕死體驗本質上是真實事件記憶的産物,那麼它們的現象特征則應與真實事件記憶的現象特征更加接近。

研究人員比對了三組患者的情況,這三個小組的全部患者都曾經經曆過不同情形的昏迷狀态,另外他們還專門安排了一組健康人志願者組成的比照組。研究組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比對患者對瀕死體驗的感受,以及他們對真實事件以及想象記憶方面的差異特征。研究的結果是令人驚奇的:測試的結果顯示人在經曆瀕死時的體驗不但與人腦的想象特點完全不同,而與人腦對真實事件的記憶特點非常相似。甚至,研究中還發現人在瀕死時所能感受到對真實事件細節的體驗甚至要比正常情況下更加豐富。

當人體處于瀕死狀态時,人的大腦将陷入混亂。生理和藥理學機制都将完全被擾亂甚至完全崩潰。在此之前有一些研究工作已經給出了一部分瀕死體驗的解釋,如脫離身體的感覺可能是大腦颞頂葉功能喪失的表現。而在此次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指出這一機制也可以導緻病人“創造出”一種知覺,也因此其信号給患者的感覺就像是來自身體之外,來自超現實之中。這是大腦的錯誤知覺,就像人産生的幻覺。從情緒和個人角度而言,這些現象顯得尤為重要,記憶對于這些事件的感觸将變得尤其敏銳,精确而持久。

在此之前已經有大量針對瀕死體驗的生理,及大腦機制方面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并無法完整地解釋整個瀕死體驗。而此次在《PLOSONE》雜志上發表的這項研究則希望能為瀕死研究領域開辟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将情緒和心理學的因素納入考慮,這和此前注重生理學機制的研究并不沖突。

上一篇:維基解密

下一篇:阿姆斯特朗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