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

維吾爾

多源民族
維吾爾,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規模彙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着獨特的民族風情。
  • 中文名:維吾爾
  • 外文名:
  • 别名:
  • 總人口:9870000人
  • 語言:維吾爾語
  •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
  • 民族節日: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 代表食品:馕、抓飯、烤包子、拌面

民族簡介

在中國西北邊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皚皚的天山,天山腳下聚居着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總人口達987萬人(2009年),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維吾爾族共計941.3796萬人(2006年),約占新疆總人口的46%。根據史籍記載:維吾爾族原是公元三世紀遊牧于中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一帶的遊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間戰争的影響,各個部落的分支逐漸遷徙西域(今新疆),先後曾被譯為“韋纥”、“烏纥”、“袁纥”、“回纥”、“回鹘”、“畏兀兒”,以後才改為“維吾爾”,沿襲至今,是“團結”、“聯合”之意。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種植棉花、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

此外還擅長園林藝術。中國最大面積的葡萄生産基地,即葡萄溝就在離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東南184公裡的吐魯番盆地。

新疆的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塔裡木盆地周圍的綠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爾綠洲、和田綠洲以及阿克蘇河和塔裡木河流域最為集中。天山東端的吐魯番盆地,也是維吾爾族較為集中的區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薩爾、奇台一帶,有為數不多的維吾爾族定居。此外,在我國湖南省桃源縣和河南省繩池縣,也有少量維吾爾族分布。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烏魯木齊、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開封、鄭州等地。

維吾爾族也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維族舞蹈等聞名中外。維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維吾爾民族醫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族語言

全民族使用維吾爾語,該語言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曆史上維吾爾族人民曾先後使用過古突厥文、回鹘文、古維吾爾文等。公元10世紀伊斯蘭教傳人後,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經創制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20世紀80年代初,又恢複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

民族簡史

關于維吾爾族的族源,說法不一。維吾爾民族人按自己的發展史記載。本民族與突厥族同出與匈奴民族,是匈奴族的單于的兩個王子發生争鬥分裂,帶領自己的部下逐漸形成了突厥和回鹘兩個不同的民族,回鹘就是維族的先民,所以維吾爾語與其他的突厥族語言基本相同,隻是發音上有所區别,包括遠在小亞細亞的已經與當地民族融合很久的土耳其語都和維吾爾語基本相同,維吾爾族人到土耳其一個月就可以完全學會土耳其語和阿塞拜疆語,他們聽這兩種語言與聽哈薩克等民族語言沒有什麼區别,就像是在聽方言。

而許多民族學家錯誤的認為其先民是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北方遊牧民族丁零以迄鐵勒。在中國不同曆史時期的漢文文獻中對“維吾爾”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寫作“袁經”,6世紀末、7世紀初寫作“韋纥”,788年以前寫作“回纥”,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改寫為“回鹘”,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等。還有人認為其族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的“呼揭”、“烏揭”,甚至遠古塔裡木盆地的原始土著民族。

唐天寶三年(744年)回纥消滅突厥汗國,居住在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沿岸的回纥人建立了回纥汗國,其統轄範圍包括貝加爾湖西南、葉尼塞河上遊、阿爾泰山西南、天山以北、興安嶺以東等廣大地區,後曾占領過天山以南部分地區、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錫爾河)、撥賀那(今費爾幹納)等地,與唐朝長期友好,曾兩次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并與唐多次和親。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國破滅,回鹘部衆除一小部分留在原居住地外,絕大部分被迫進行大遷徙。分南下與西遷,南下主要分為二支,其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與早在武則天時南渡大漠而徙居于河西的回纥部衆聚合。建牙帳于甘州(今甘肅張掖),被稱為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

鹹通二年(872年)在甘州自立可汗,11世紀上半葉為西夏擊敗,後又為蒙古所統治。他們長期繁衍生息,今甘肅省的裕固族,這一支回鹘人的後裔。另一支回鹘部衆來到天山以北,以西州(即高昌,今吐魯番盆地)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鹘政權,史稱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其政權一直存在到元朝中期,他們與當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生息,相互交流,逐漸融合,發展成為這一部分地區今天的維吾爾族。西遷的第三支回鹘人進入中亞地區,和先于他們進入這一地區葛邏祿等部彙合。因其活動于蔥嶺以西,史稱蔥嶺西回鹘。

在9世紀末到13世紀初,這一支回鹘,聯合其他突厥語系部落建立政權,稱為喀喇汗王朝,其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塔裡木盆地的中部和西部、伊犁河流域和巴爾喀什湖以東、楚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周圍、錫爾河中遊和阿姆河中遊的以東地區。他們與塔裡木盆地的居民在長期生息中逐步發展為這一地區的近代維吾爾族。另一說認為維吾爾族自古就生活在新疆境内,後與西遷的回鹘人聚合發展成近代維吾爾族。

遼保大四年耶律大石率衆西遷,建立“西遼”,轄地包括今新疆及迤西地區,

1211年為乃蠻王屈出律所滅。

1218年蒙古滅乃蠻,其間今新疆的維吾爾族先後受西遼與乃蠻貴族的統治,

1234年并入蒙古察合台汗國。

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察合台汗國滅亡,新疆境内分裂為許多割據政權。

17世紀初,天山南部建立了葉爾羌汗國,與清朝維持着朝貢貿易關系。

1678年,康熙十七年,由于白山派和卓勾結準噶爾蒙古貴族攻入南疆,葉爾羌汗國滅亡。

清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1755~1757年)清朝平定了準噶爾之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新疆設總統伊犁等處将軍,實行軍事管制制度,

光緒十年(1884年)正式建省。

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維吾爾族同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民族分裂,進行了長期鬥争,進一步加強了抵禦侵略和反分裂的力量。曆史上維吾爾族的政治家、學者、翻譯家如廉希憲、阿禮海涯、桑哥、安藏、貫雲石、魯明善等,都對祖國作過很多有益貢獻。

民族習俗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随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鍋竈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

共盤吃抓飯時,不将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隻能用手帕或布擦幹,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将兩塊幹馕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馕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馕、喜糖、葡萄幹、棗、糕點、油炸馓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馕、抓飯、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馓子、銀絲擀面(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葡萄幹、哈密瓜、黃蘿蔔(胡蘿蔔)醬等。

民族節慶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将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

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隻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複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并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房屋建築

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經濟條件好的住房講究,設有廊房,并雕花紋或繪制圖案。

宗教習俗

維吾爾族古代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佛教。

10世紀中葉喀喇汗朝薩圖克·布格拉汗歸信伊斯蘭教後,喀什噶爾、葉爾羌、和阗地區改奉伊斯蘭教。

13世紀初阿克蘇、庫車、焉耆地區維吾爾人改奉伊斯蘭教。

14世紀時,天山北路伊犁、塔城等地區維吾爾人改奉伊斯蘭教。

公元10世紀末至16世紀初,吐魯番、哈密等東疆地區維吾爾人改奉伊斯蘭教。

當前,維吾爾族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屬于遜尼派。

飲食習慣

一日食三餐,早飯吃馕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馕、茶或湯面等。以面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飯、包子、面條等。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新疆盛産綿羊,由此維吾爾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習俗。講究的羊肉串肉質鮮嫩,味鹹辣,孜然的特殊味濃郁。與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飯,也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風味食品。

在新疆維吾爾、烏孜别克等民族地區,逢年過年,婚喪娶嫁的日子裡,都必備抓飯待客。他們的傳統習慣是請客人圍坐在桌子旁,上面鋪上一塊幹淨的餐巾。随後主人一手端盤,一手執壺,逐個讓客人淨手,并遞給幹淨毛巾擦幹。然後主人端來幾盤抓飯,置餐巾上(習慣是二至三人一盤),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故取名為“抓飯”。維吾爾族抓飯的種類很多,花色品種十分豐富。

服飾特色

維吾爾族傳統服裝極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長袍,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紮束腰間;農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城市婦女現在已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膠質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維吾爾族花帽有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繡成的民族風格圖案,有些還綴有彩色珠片;婦女常以耳環、手镯、項鍊為裝飾品,有時還染指甲,以兩眉相連形式畫眉;維吾爾族姑娘以長發為美,婚前梳十幾條細發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辮梢散開,頭上别新月形梳子為飾品。也有人将發辮盤系成發結。地毯、花帽、艾德來斯綢、民間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維吾爾族最盛名的傳統工藝制品。

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頂氈帽,款似當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亞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男子削發戴小罩刺繡花帽。清代初期,維吾爾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銀線繡花點綴與裝飾,喀什幹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了維吾爾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續至今。經過各地維吾爾族人民的不斷創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品種更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稱“尕巴”(四楞小花帽)。總:服飾形式清晰,紋飾多樣,色彩鮮豔,圖案古樸,工藝精湛。

民族禁忌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随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鍋竈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将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

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隻能用手帕或布擦幹,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天文曆法

維吾爾族的天文學知識源遠流長。喀喇汗王朝時期的哈斯·哈吉甫在其《福樂智慧》一書中介紹了當時的許多天文學知識,并在第五章《論七曜和黃道十二宮》中以詩歌的形式描述了七曜和黃道十二宮。作者介紹了七曜的名稱、特性、位置及其出現的時間,并根據“地球中心說”列出了行星在太陽系中的排列順序,畫出了七曜星圖。所謂黃道十二宮,即十二個星座,把天空中一年四季出現的可以觀察到的星群分為12組。

他說:“除了七曜之外,還有黃道十二宮,有的成雙成對,有的孤闱獨守。”明确指出了黃道十二宮在星空中相互為鄰,一年中按季節出現,不斷交替變換,每一個星座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月份、季節。即十二宮分屬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為三宮。他又把十二宮分屬火、水、氣、土四種物質。火、水、氣、土不僅是構成宇宙的基本要素,而且認為生命也是四要素組合成的。他說“四要素給合,才能構成生命”。?

馬合木德·喀什噶裡在其《突厥語詞典》裡也收集了許多文學的資料,如:“傍晚出現火燒雲,妻兒如親人;清晨出現火燒雲,家中起哭聲。”“月出暈伴生,白雲浮晴空。

雲頭堆疊起,大雨自天傾。”民間也有“月暈白,雨雪來;月暈紅,天放晴”的說法。維吾爾族民間把金牛宮之七星稱為“于凱爾”星座。夜行人利用這個星座定方向,如同使用羅盤。人們認為,于凱爾漸大,天氣就會變化。維吾爾族諺語說:“于凱爾掠過天邊,節氣就屬夏天。”據民間星相家的說法,于凱爾一年中有40天栖于地上,這時的天氣最熱,被稱為伏天。40天之後,于凱爾重新升入星空,植物開始結籽。民間有“七星顯,天氣變;七星不墜,地溫不升”的說法。維吾爾族民間還把北極星稱為“鐵木爾闊足克”(意為“鐵樁”),并把此星作為夜間行路或軍隊夜出時方向的标尺。對火星、金星、土星、水星等星體予以維吾爾族的稱呼,并正确認識到這些星體運動與地球氣候、季節變化的規律。

維吾爾族曆史上曾使用過多種曆法。最早的是回纥汗國時期使用的12獸曆法。12獸名稱分别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每12年循環一次。據考古和文獻資料,高昌回鹘王國時期使用一種叫“七曜曆”的曆法,即以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紀日的曆法,也即以七日為一周年曆法。據在高昌遺址發現的回鹘文曆書斷簡研究,這種曆法每日先用傑特語記七曜日名稱,次譯中國甲、乙、丙、丁等十幹之音,最後以傑特語記鼠、牛、虎、兔等12獸名,又在其上的每第二日,用傑特語譯出中國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之名,而以紅字記之。這種曆法可說要傑特、中國、突厥三種曆法的整合體。

據法國學者沙畹考證,七曜曆于唐開元七年(719年)由摩尼教傳教士傳入中國,後來中國影響很大。根據烏魯伯克留傳的曆書考證,高昌回鹘使用的另一種曆法,一年分12個月,2—11月各月,皆以數字為次第。唯獨首月和末月名稱不同,首月稱“aramai”,意為齋月;末月稱“carsapat”,意為臘月。此與中國曆法謂此二月為正月、臘月相似。每月上旬,中國曆稱“初”,高昌曆法則如“yangy”,意為“新”,二者形式相同。因此,高昌回鹘的曆書實仿中原曆書。?

喀喇汗王朝時期的維吾爾人使用12獸曆法,人的年齡、事件發生的時間等均以12獸輪流紀年。與漢族12獸不同的是他們以鳄魚代替龍。12獸的順序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當時也使用七曜曆。?

維吾爾族改信伊斯蘭教後,使用回曆。《西域圖志》、《西域聞見錄》等書均記明清時期的維吾爾族已使用回曆。回曆又稱“希吉來曆”或“伊斯蘭教曆”。回曆純系陰曆,其紀年法是:太陰圓缺一次為1月,12個月為一年,單月30日,雙月29日,不置閏月,全年354日。每30年為一周,其中有11年約每隔二三年的12月末添設一個閏日。故該曆平均每年為354日8時48分。對于月的計算方法,不用實朔,而以看見新月時期做月首,所以它的月首日期,常在農曆初二、三日以後。

民族音樂

維吾爾傳統音樂

古代西域維吾爾地區的龜茲樂久負盛名。玄奘周遊列國後在《大唐西域記》卷一中記載:“屈友國(即龜茲)管弦伎樂,特善諸國。”可想像維吾爾在西元4世紀時就創造出了如此燦爛的音樂文化并聞名世界。如果說“特善諸國”的龜茲樂是古代維吾爾音樂的典範,那麼現今流傳在新疆地區并與龜茲樂有淵源關系的維吾爾木卡姆則是今日得藝術瑰寶。

維吾爾木卡姆

“木卡姆”是中亞、南亞、西亞、北非及整個伊斯蘭文化圈内擁有的一種樂舞形式。“木卡姆”這個詞源于阿拉伯語。在現代維吾爾語中,這個詞有廣、狹兩個含義,廣義指一種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狹義則指以散闆形式維吾爾木卡姆,他被譽為“維吾爾音樂之母”,源于民間,是融合維吾爾民歌、器樂、說唱、歌舞于一體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維吾爾木卡姆與其他國家的木卡姆相比,數量最多,藝術形式完整,為世界所矚目。

椐今新疆和田學者毛拉·伊斯邁托拉·穆吉孜的《樂師傳》(1893)記載,木卡姆形成于15到16世紀。維吾爾木卡姆按流行地區和風格特色,可分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留番木卡姆等等多種。每一種木卡姆有六至十二套。人們常說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窮乃合曼”、“達斯坦”和“麥西熱甫”這三個大部分。

“窮乃合曼”從散闆序唱開始進行,緊接是慢速的太孜,到熱烈的賽乃姆和大賽勒克,末尾以輕快的太喀特結束,其中有歌曲和舞曲,各曲間有間奏曲。“達斯·坦”由三到六首叙事歌組成,曲間有完整的間奏曲,音樂由慢而快,曲調相當流暢。“麥西熱甫”由三至六首節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組成,曲間無間奏曲,情緒熱烈而奔放。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樂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個小時。伴奏樂器有薩它爾(主唱者自拉自唱)、彈布林、熱瓦甫、都它爾、丈介克、卡龍、小手鼓等等。

北疆木卡姆,是19世紀由南疆傳入,也有12套。除沒有“窮乃合曼”之外,結構與南疆木卡姆相同。音樂比較明快,主演唱者用彈布林或者薩它爾。而哈密木卡姆流行于東疆的哈密地區。與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較,風格結構不盡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着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無間奏曲。它也有十二套,稱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樂器有哈密艾介克(似中胡)、刀郎熱瓦甫、手鼓等。全部歌曲有262首,從頭演唱一遍約需12個小時。

木卡姆唱詞,一些為古代名人詩作,每行15個音節,基本表現人民熱愛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類來自民間藝人,每節4句,每句7個音節,内容多反映愛情和生活。

刀郎藝術

刀郎是喀什地區麥蓋提、巴楚、莎車的一種文化現象。刀郎舞稱刀郎賽乃姆,音樂稱刀郎木卡姆。刀郎舞是一種禮俗性舞蹈,逢節日喜慶,人們都要跳刀郎舞。開場時唱散闆序歌,不舞。接着按嚴格的程式歌舞:奇克提麥、賽乃姆、賽乃克斯、賽勒瑪,跳刀郎舞的時候,人們要圍圈席地而坐,男女相對起舞,動作粗犷、豪邁。音樂由慢變快,舞蹈由兩人對跳變為集體舞。随後出現雙人競技性旋轉表演。刀郎舞的唱詞,有表現狩獵、打仗和生産勞動的,也有反映愛情生活。歌腔高亢激越。伴奏樂器有刀郎熱瓦甫,刀郎艾介克、卡龍、小手鼓等。

近期四川流行歌手羅林取藝名“刀郎”,一些維吾爾人認為這和“刀郎”其實毫無關系,而導緻了大多數人對刀郎藝術的誤會。

民歌

維吾爾族民歌和木卡姆有近似的情況。由于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不同,各地維吾爾族民歌風格有着明顯的不同。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簡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犷。維吾爾歌手演唱常有樂器伴奏。北方歌手喜用都它爾和彈布林;哈密歌手喜用哈密艾介克;南方歌手喜用喀什熱瓦甫。民歌的音階、調式方面,南疆大部分地區的民歌運用七聲音階或多于七聲的音階,有不一般的感受。東北地區有不少民歌運用五聲、六聲音階。

維吾爾族說唱音樂形式多樣,十分活潑,在人民生活中影響廣泛。它主要有達斯坦、柯夏克等。

達斯坦有兩種類型,分别為長篇和短篇。長篇多說唱帶故事情節的内容,曲調通常由上下句組成,多數沒有有拖腔。演唱者可根據唱詞内容靈活壓縮或擴展樂句,比較自由。短篇達斯坦,通常反映新鮮事物或愛情。音樂多方整結構,旋律性強,有的唱腔直接采用民歌,歌詞七詞一句,四句一首。伴奏樂器,南疆用熱瓦甫,北疆、東疆用都它爾。柯夏克是由藝人自彈白唱有一種民間彈唱形式。它用一段曲調演唱多段唱詞,内容有愛情和對社會不正之風的諷刺等。

器樂

維吾爾族的樂器、形式豐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音樂生活現場,有不同的樂器與樂器組合演奏形式,表現力豐富,有中國一帶的古樂器埙,又有來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薩它爾、彈布林等。大部分得樂器與波斯、阿拉伯國家的同名樂器近似,少數則是同名異器,反映出伊斯蘭世界所用樂器的共性。譬如達蔔、納格拉、奈依、薩它爾、都它爾、彈布林、卡龍等是中亞、西亞許多國家中的主要樂器。

這類樂器在維吾爾民間同樣流行。樂器往往制作精美,随着演奏技巧高度發展,樂器都具有獨奏性能和豐富的獨奏曲目,這顯示出維吾爾族器樂的發展水平。同時,維吾爾族樂器吹、拉、彈、打各種形式俱全,打擊樂器在音樂和歌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域聞見錄》(雲岫抄藏)卷七寫道:“回樂以鼓為主”’“聲音抑揚高下,随鼓而起落,而歌舞節奏之盤旋,亦以鼓為節”。

由于地處中西交通的樞紐,維吾爾族音樂的顯著的特點是它的音階、調式采用中國、波斯——阿拉伯和歐洲三個音樂體系。以喀什文化古城為中心的南疆地區,大多采用波斯——阿拉伯體系,東疆、北疆地區則借鑒了中國音樂的元素。波斯——阿拉伯體系的音階調式的特點之一是音階的第三,無,七級音常閑升高或降低——個全音的1/4音。這些變化音的運用,是形成維吾爾族音樂獨特風格的重要成分。

流行音樂

由于維吾爾族在音樂方面有着廣泛的民衆基礎,悠久的傳統,和獨特的感情和熱情。近些年,維吾爾流行音樂發展迅速。維吾爾流行音樂繼承了維吾爾傳統音樂的一些元素,但也大膽的進行創新和改革,随着電子樂和現代樂器的出現,使得維吾爾流行音樂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比如對于西班牙弗拉門戈風格的嘗試。

艾斯卡爾(Esqer,灰狼)是維吾爾搖滾音樂的代表。對音樂的追求,使得他放棄了電影播放員的工作,而來到北京創建了灰狼樂隊。幾經轉載,終于實現了曆史的突破,在維吾爾流行音樂曆史上,有着裡程碑的作用。艾斯卡爾的音樂深深地呼喚著自己的民族,有着很深的感情,因此為廣大維吾爾人民所愛戴,他曾被譽為“維族人一生的老師”。

除了音樂本身十分震撼人心,在歌詞的處理上,艾斯卡爾更是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往往内涵很深,使人久久不忘。艾斯卡爾的成名曲“Salam Lutpulla”(努甫拉)歌詞:

salam Lutpulla esleymen séni, tapsam qewrengge yupuq yasaymen, qaysi yer séni aldi qoynigha, qewrengni sha'ir nedin soraymen.

ajayip heywet qeyser iding sen, shunga düshmenler körelmigenni, qeysi namert sanga qildi biwapa, salam Lutpulla esleymen séni.

帶上我出發,去尋找努甫拉。蹋遍烈日下的黃沙,是哪裡掩蓋着他。為你種上花,你能否看到它。我們在尋找着你,呼喚著努甫拉。每個人身體中,流着你的血。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是你的家。眼中沒有淚水,我不再懼畏。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是我的家。你的靈魂和詩句,已經融入我身軀。

艾爾肯·阿布杜拉(Erkin Abdulla),出生于喀什地區的葉城,憑借英俊的相貌和深情的吉他演奏,成為近年湧現出的另一個新星。艾爾肯的音樂風格不同于傳統風格,音樂更現代更具國際化。艾爾肯的舞台演出形式多樣、格調時尚,展現了維族新生代的新形象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艾爾肯的代表曲目

走出沙漠的刀郎Karwan yoli奧達木Orda xénim,維族姑娘Uyghur Qizi

一千零一夜Ming Bir Kéche巴郎仔Balangza,愛的要死Men ouml,ley

城市之夜Sheher Kéchisi城市之夜Sheher kéchisi

二道橋的故事Douml,ngkö,wrük愛的墓碑Abide,二道橋的故事Douml,ngkouml,wrük

博客Blog博客Blog,媽媽,你不在Anam,sen yoq在中亞地區,木拉提·納斯洛夫被譽是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維吾爾”,他英年早逝,但留下了衆多作品,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屬一曲“Aydin Kéche”,傳遍獨聯體大江南北。同時,他也演唱了很多的俄語歌曲。

迪麗娜孜·艾合買提耶娃,是哈薩克斯坦另一位維吾爾歌手,她不但善于演唱,還準備進軍好萊塢影視業。

此外,流行音樂在維吾爾年輕人中開展地非常普遍,尤其各大高校中都有維族樂隊,比較典型的是湖南大學的“新樓蘭樂隊”(Yéngi kirora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