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鳍馬面鲀

綠鳍馬面鲀

革鲀科馬面鲀屬動物
綠鳍馬面鲀(學名:Navodon septentrionalis)為革鲀科馬面鲀屬的魚類,俗名橡皮魚、剝皮魚、豬魚、皮匠魚。分布于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以及中國東海、黃海、上海地區見于長江口等海域,屬于外海近底層魚類。其常生活于栖息水深50-120米。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煙台。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綠鳍馬面鲀 中文别名:橡皮魚、剝皮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輻鳍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鲀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科:革鲀科 Aluteridae 屬:馬面鲀屬 Navodon 種:綠鳍馬面鲀 N. septentrionalis 分布:中國、朝鮮和日本。

簡介

綠鳍馬面鲀全長34厘米,第一背鳍具2鳍棘;第一鳍棘粗而堅硬,第二鳍棘極短小。臀鳍與第二背鳍相似。

兩腹鳍退化,合成一短棘。尾鳍近圓形。成魚體側無黑斑,小魚約有4~5行縱暗斑;體藍灰色。第二背鳍、臀鳍、胸鳍和尾鳍綠色。

綠鳍馬面鲀 (革鲀科) Navodon septentrionalis

地方名

馬面魚、象皮魚、孜孜色、皮匠刀、面包魚、燒燒魚、扒皮魚、羊魚、老鼠魚、迪仔(潮汕地區)、沙猛。

形态特征

體較側扁,呈長橢圓形,與馬面相象,一般體長10~20厘米、體重400克左右。頭短,口小,牙門齒狀。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于眼下方。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第一背鳍有2個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臀鳍形狀與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門後附近;尾柄長,尾鳍截形,鳍條墨綠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産地、産季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國主要産于東海及黃、渤海,東海産量較大。其主要漁場和漁期如下:在溫台外海、對馬海峽和閩東漁場,旺汛期為12月至翌年3月;釣魚島漁場旺汛期為3至5月;舟山漁場和舟外漁場的盛漁期為5至6月;在黃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漁期為4至10月。

經濟價值

為我國重要的海産經濟魚類之一,其年産量僅次于帶魚。營養豐富,除鮮食外,經深加工制成美味烤魚片暢銷國内外,是出口的水産品之一。綠鳍馬面鲀加工制做的魚片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Bluefin leatherjacket,日文名為ウマヅラハギ。輸往國别和地區:日本。出口口岸:福建、浙江、江蘇、山東、遼甯、上海、廣東。

分布地區

分布于中國、朝鮮和日本,為暖溫性底層海魚類,栖息于水深50~120米的海區。喜集群,在越冬及産卵期間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白天起浮、夜間下沉。索餌期間晝夜垂直移動不顯著。食性較雜,主要攝食浮遊生物,兼食軟體動物、珊瑚、魚卵等。綠鳍馬面鲀隸屬鲀形目鱗鲀亞目單角鲀科。本科有31屬95種,廣布于熱帶地區,在海邊經常可以看到,尤其是海草多的地方。身體左右扁平,身上布滿堅硬細小的鱗毛,形成強韌如鞣皮的皮膚,口部和其它鲀類一樣的小,牙齒十分尖銳且強而有力,第一背鳍第一棘是一根小型毒刺,每當遇到敵人時會豎立起來。

成長曆程

馬面鲀的産卵期在春末,卵粘性,卵徑0.6~0.7毫米,有油球。懷卵量在5~33萬粒間,一般為6~10萬粒。孵化後不久的稚魚随着馬尾藻等流藻一起生活,以小蝦、小蟹和撓足類等為食。5厘米左右時,就遊于岸邊海藻之間,以橫蝦為食。以後則移到8~30米深的岩礁地帶栖息,以甲殼類和貝類為主食,約至10厘米左右即可成熟。

小知識

馬面鲀社會也是有等級的,據說第一背鳍棘立得越直标明等級越高。綠鳍馬面鲀可供鮮食或加工成魚幹。肝可制肝油。南海常見有短角馬面鲀,鳍大部黃色,較前種鳍條少。均為食用魚,因其皮膚強韌,須先剝皮才可食用,所以常被叫做剝皮魚

上一篇:閃點行動3

下一篇: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