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原

綠原

中國作家
綠原(1922—2009)原名劉仁甫,另有筆名劉半九。[1]著名詩人、翻譯家、外國文學編輯家,“七月詩派”代表詩人,曾被台灣詩評家稱為“大陸生命力最強的詩人”。原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2009年9月29日淩晨一點,因肺部感染去世,享年87歲。綠原在平反後重新發表詩歌,出版有詩集《人之詩》、《另一隻歌》等,并擔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1987年獲全國第3屆優秀新詩獎,1998年獲馬其頓第37屆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金環獎。綠原是一位跨越了中國現代、當代兩個文學史階段的詩人,獨具特色和魅力翻譯家,也是老評論家和編輯家。
    中文名:綠原 外文名: 别名:劉半九 籍貫:湖北黃陂 國籍:中國 性别:男 民族:漢 出生日期:1922年 逝世日期:2009年9月29日 職業:翻譯家 畢業院校:複旦大學 代表作品:《浮士德》

生平

在中國現當代新詩的畫廊裡,綠原的詩歌無疑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17歲初登詩壇的綠原歌唱着自己編織的“童話”行走在現代詩歌的征程中,無論其早期詩歌《童話》的夢話迷離,中期詩歌的悲憤激情,還是晚期詩歌的沉郁厚重,綠原始終堅持着執着而又獨特的藝術追求。詩人一生詩風的幾次轉變,但始終有一個無法回避的景觀,那就是若隐若現的宗教色彩。正如詩歌評論家張立群指出:“常常時隐時現于詩人作品中的宗教意識以及宗教情懷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綜觀綠原的詩歌創作,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詩人最不幸之時,卻是其詩歌最有永恒價值之刻,而就是最有價值的詩歌,時時與宗教緊密相連。

如40年代的《憎恨》(1940.12)、《給天真的樂觀者們》(1944.12)、《詩人》(1949元月)、《站在伽利略面前》(1949)。因胡風案入獄七年的《又一名哥倫布》(1954)。文革十年的《重讀〈聖經〉》(1970)、《母親為兒子請罪——為安慰孩子而作》(1970)、《祈禱》(1971)等等。我深深地感覺到隻有把詩人不同時空的作品加以通觀和對比性的關照才能容易呈現詩人對某種精神和情懷的擁有。詩歌中大量的宗教意象如宗教故事、宗教人物、宗教情節,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1942-1944年在(重慶)複旦大學外文系學習。而後做過中學英文教員,油行職員。1948年加入中共,次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1953年調到中宣部國際宣傳處工作,1955年被打入中國最大"文字獄"集團案件--"胡風反革命集團案"而監禁近七年後,于1962年獲釋。1962年轉做文學編輯出版工作。20世紀80年代他就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1987年離休。逝世前為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委員,中國翻譯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綠原1922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黃陂,2歲和13歲時父母相繼去世。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攻陷武漢,正在那裡讀中學的綠原随衆西遷,在半工半讀之中開始寫作。1939年,綠原流亡到戰時首都重慶,在《時事新報》副刊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爸爸還不回來》;1941年8月,在《新華日報》發表處女詩作《送報者》,此後作品以詩為主,并參與組織"詩墾地社"。

1942年,綠原考入從上海遷到重慶的複旦大學外文系學英文,其詩作已相當引人注目,胡風在桂林正編輯《七月詩叢》,主動托人邀請他将詩作選入第一輯,當年底為他出版首部詩集《童話》。從此,綠原成為"七月詩派"後期的重要代表之一,以政治抒情詩聞名。次年3月,胡風來到重慶,綠原敬為導師,常向他求教。

1944年,綠原在大學裡被國民政府征召為來華參戰抗日的美軍當譯員,在短期譯訓班結業後被分配到"中美合作所",他為此寫信請教胡風是否可去,胡風對"中美合作所"的性質不了解,就建議他不去。當局因他未去報到而向校方下達通緝令,他聞訊躲避,胡風又幫他離開重慶,介紹他化名到川北的嶽池縣一所中學教書。哪知10多年後,這封請教信竟成了胡風通過他勾結國民黨的"鐵證",而他也由此被打成"美蔣特務"。

1947年,胡風在上海編輯《七月詩叢》第二輯,又收入了綠原的兩部詩集《又是一個起點》和《集合》。同年,綠原回到武漢,在一個外商的油行裡當小職員,同時也寫詩在報上發表,次年以此筆名加入中共地下黨。1949年5月,中共占領武漢後創辦《長江日報》,綠原任文藝組副組長;1953年調到北京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組長,次年出版詩集《從一九四九算起》。

1954年上半年,胡風撰寫《關于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後以"三十萬言書"着稱),綠原曾參與讨論和提供意見。當年7月,胡風将"三十萬言書"遞交國務院文教委員會轉呈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最高當局激烈反彈,于1955年在全國發動大規模批判和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運動。胡風夫婦于5月17日遭逮捕和抄家,抄出大量私人通信,被當局選錄為報紙批判和政治清查的"罪證"--其中就有綠原1944年的那封信,經過删節編排後,被收入《關于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第三批材料》,由《人民日報》加編者按于6月10日發表。

這個後來被公布是毛澤東所寫的"編者按"說:"他們的基本隊伍,或是帝國主義國民黨的特務,或是托洛茨基分子,或是反動軍官,或是共産黨的叛徒,由這些人做骨幹組成了一個暗藏在革命陣營的反革命派别,一個地下的獨立王國。"于是綠原就這樣被直接打成"特務",而那封信也就坐實了胡風與國民黨有勾結。

1955年7月14日,綠原被收容審查。雖然在壓力下不到一年就承認了"反革命"罪行,但當局其實早已查實他并沒有給美軍當過譯員,更不必說特務,隻是由于那個最高當局已經公布的"罪證"和結論沒人敢否定,于是他此後就被不聞不問繼續關押下去,在單獨監禁了5年後,于1960年8月被轉送到秦城監獄。在不再受審訊幹擾的監禁中,他以原有的英文功底又自學了德文。1962年6月5日,綠原被作為"胡風反革命集團骨幹分子",因"認罪态度好"而"免于起訴"獲釋,被安排到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譯所擔任德語文學編譯。幾年後又經曆了文革十年的磨難。

這20多年的磨難對綠原思想以至詩風的影響,體現在他《自己救自己》的詩中:

我不再發誓/不再受任何誓言的約束/不再沉溺于賭徒的謬誤/不再相信任何概率/不再指望任何救世主/不再期待被救出去/于是/大海是我的/時間是我的/我自己是我的/于是--我自由了!

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給胡風案平反,綠原被恢複中共黨籍,次年出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副主任,1983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1985年任編審,1988年退休,2009年9月29日去世。

兒子劉波林、女兒劉冬妮都是翻譯家。

主要着作

綠原在平反後重新發表詩歌,出版有詩集《人之詩》、《另一隻歌》等,并擔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1987年獲全國第3屆優秀新詩獎,1998年獲馬其頓第37屆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金環獎。其它作品還有:詩話集《與蜜》,散文集《離魂草》、《非花非霧集》等;翻譯作品《叔本華散文集》、《黑格爾小傳》和《德國的浪漫派》等,1998年因翻譯歌德巨着《浮士德》,獲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

1981年,綠原與另一著名"胡風分子"詩人牛漢合編的前"七月派詩人"選集《白色花》,他的序言最後一句表達了這些久經磨難者的心聲:"作者們願意借用這個素淨的名稱,來紀念過去的一段遭遇:我們曾經為詩而受難,然而我們無罪!"

他曾是20世紀40年代的“七月派”詩人,中國著名作家、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他第一本詩集《童話》開始,走的就是一條不斷自我超越之路,他把戰鬥的情思與藝術的獨創性結合起來,把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與西方詩歌的現代手法結合起來,在中國的新詩發展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他一生曆經磨難,解放前曾遭遇國民黨當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學即被通緝而不得不離校逃亡;解放後又被誣為“國民黨特務”和“胡風分子”,蒙難二十五年。但他始終珍惜與詩神相遇合的緣分,生平着作等身,着有《童話》、《集合》、《又是一個起點》、《人之詩》、《人之詩續篇》、《另一支歌》、《我們走向海》、《綠原自選詩》等詩集;《繞指集》、《非花非霧集》、《苜蓿與葡萄》、《再談幽默》、《尋芳草集》、《半九别集》、《綠原說詩》等文集。其主要譯作有《浮士德》、《裡爾克詩選》、《請向内心走去》、《拆散的筆記簿》、《日安課本》、《德國的浪漫派》、《現代美學析疑》、《叔本華散文選》、《莎士比亞的少女和婦人》、莎士比亞新劇《愛德華三世·兩個貴親戚》等。

2007年武漢出版社還為他出版了六卷本的《綠原文集》。

所獲榮譽

綠原是一位跨越了中國現代、當代兩個文學史階段的詩人,獨具特色和魅力翻譯家,也是老評論家和編輯家。曾榮膺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金環獎”、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國際華文詩人筆會“中國當代詩魂金獎”、首屆“中坤國際詩歌翻譯獎”等。代表作為《憎恨》。

上一篇:韓德培

下一篇:袁玉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