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光椋鳥

絲光椋鳥

中國特産鳥類
絲光椋鳥,雀形目,椋鳥科,中國特産鳥類,在海南屬于候鳥,也有部分留鳥。全長225-235毫米。頭、頸白色沾棕灰,上體銀灰,尾黑色具綠紫色金屬光澤。頸下有一不明顯的灰色環。翼角及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在輝黑的翼上形成翼斑。胸灰褐,腹以下白色。雌鳥羽色染褐,黑羽少光澤。已被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列入世界受威脅鳥類名目。
    中文名:絲光椋鳥 拉丁學名:Sturnus sericeus 别名:牛屎八哥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鳥綱(Aves) 亞綱:今鳥亞綱(Neornith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亞目:鳴禽亞目 科:椋鳥科(Sturnidae) 亞科: 族: 屬:椋鳥屬(Sturnus)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 1788 保護級别:無危(LC) IUCN标準

簡介

分類: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絲光椋鳥常在農田和村落等人類居住的區域活動和覓食,一方面易受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為捕捉,作為籠養出售。近年來,絲光椋鳥無論是分布區域還是種群數量,都呈現明顯減少。目前絲光椋鳥已被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列入世界受威脅鳥類名目。全長225-235毫米。頭、頸白色沾棕灰,上體銀灰,尾黑色具綠紫色金屬光澤。頸下有一不明顯的灰色環。翼角及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在輝黑的翼上形成翼斑。胸灰褐,腹以下白色。

雌鳥羽色染褐,黑羽少光澤。 雄鳥上體藍灰色,腰部和尾上覆羽稍淡些,兩翼及尾羽黑色,翼上具白斑。下體灰色,颏喉部近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從後頸至胸部有一暗紫色的環帶。頭頂部、後頸和頰部棕白色,各羽呈披散的矛狀,嘴紅色,尖端黑色。雌鳥似雄鳥,但頭部為淺褐色,體羽較雄鳥暗淡。

栖息于闊葉叢林、針闊混交林、果園及農耕區,常結群活動,在遷徙時可結成大群,取食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築巢于洞穴中。

分布狀況

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裡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中國為華南及華東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河南、陝西南部地留鳥。分布數量不普遍。

習性

絲光椋鳥喜結群于地面覓食,取食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愛栖息于電線、叢林、果園及農耕區,築巢于洞穴中。冬季聚大群活動,夏季數量少,遷徙時成大群。繁殖方式卵生習性遷徙時成大群。灰色及黑白色椋鳥。雄鳥上體藍灰色,腰部和尾上覆羽稍淡些,兩翼及尾羽黑色,翼上具白斑。下體灰色,颏喉部近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從後頸至胸部有一暗紫色的環帶。頭頂部、後頸和頰部棕白色,各羽呈披散的矛狀,嘴紅色,尖端黑色。雌鳥似雄鳥,但頭部為淺褐色,體羽較雄鳥暗淡。虹膜-黑色;嘴-紅色,嘴端黑色;腳-暗橘黃。

遷徙:留鳥,部分在巢後期遊蕩

生長環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次生林、小塊叢林和稀樹草坡等開闊地帶,尤以農田、道旁、曠野和村落附近的稀疏林間較常見,也出現于河谷和海岸。

體型:體重♂65-82g,♀70-83g;體長♂200-232mm,♀206-222mm;嘴峰♂23-26mm,♀24-26.5mm;翅♂116-126mm,♀118-120mm;尾♂66.7-78mm,♀67-75mm;跗蹠♂28-33mm,♀27-31mm。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喜食地老虎、甲蟲、蝗蟲等農林業害蟲,也吃桑葚、榕果等植物果實與種子。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常成3-5隻的小群活動,偶爾亦見10多隻的大群。常在地上覓食,有時亦見和其他鳥類一起在農田和草地上覓食。性較膽怯,見人即飛,鳴聲清甜、響亮。

繁殖:繁殖期5-7月,營巢于樹洞和屋頂洞穴中。巢由枯草莖葉構成。卵為長卵圓形,淡藍色、光滑無斑,大小為28.5mm×20.4mm。

所屬種類

屬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雀形目

屬鳥綱中的一目,該目種數最多,占鳥類全部種類的一半以上。所屬鳥類體型一般較小,外部形态和習性都有極大的多樣性,大多巧于在樹木或灌叢間營巢,雛鳥為晚成性;鳴肌發達,大都善于鳴叫;喙、翼變化甚大;腿較細短;嘴全部角質,嘴基無蠟膜;足趾有四,均于一平面上,三趾向前,一趾向後,适于樹栖;後爪較其他爪為長,無距。

椋鳥科

椋鳥科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一個科,由大約107種分布於整個歐亞大陸、非洲和北美洲的活潑、好尋釁的鳥類構成。體長16.5∼42公分(6.5∼16.5吋)。嘴微下曲,翼長而尖,腿和腳粗壯。主要為黑色,有金屬光澤。一些有冠或有供炫耀的垂肉,或皮膚裸斑。在飛行或栖息時喋喋不休,經常大群地聚集在一起。分布廣泛的紫翅椋鳥(Sturnus vulgaris)捕食大量的昆蟲,但也吃谷物和小果實,與其他鳴禽劇烈地争奪食物。自從1890年引進北美(紐約中央公園)以來,此鳥已成群地增加,在城效和市區普遍地被視為害鳥。亞洲鷯哥(Gracula religiosa)是著名的能學話的籠鳥。非洲牛椋鳥屬(Buphagus)從大動物皮毛中啄食扁蝨。有幾種椋鳥現已滅絕,其中最奇怪的當屬輝椋鳥(Aplonis mavornata),1774年在太平洋的某個地方采到一個标本,此後便未再見到。椋鳥科隸於燕雀亞目(Passeres)。  

椋鳥屬

椋鳥屬是椋鳥科的一個分之。體形适中,體長172~296毫米;嘴形直而尖,無嘴須;額羽短,向後傾;頭側通常完全被羽。世界共有16種,分布于非洲、歐洲、亞洲和美洲。中國有10種,見于東北、西北、西南、華南、華東、台灣和海南等省。 

形态

體型大小和其他椋鳥相似,體長20-23cm。嘴朱紅色,腳橙黃色。雄鳥頭、頸絲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往後均變淡,兩翅和尾黑色。雌鳥頭頂前部棕白色,後部暗灰色,上體灰褐色,下體淺灰褐色,其他同雄鳥。特征均甚明顯,野外不難識别。

雄鳥整個頭和頸白色微綴有灰色,有時還沾有皮黃色,這些羽毛狹窄而尖長呈矛狀,披散至上頸,懸垂于上胸。背灰色,頸基處較暗,往後逐漸變淺,到腰和尾上覆羽為淡灰色。肩外緣白色。兩翅和尾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小覆羽具寬的灰色羽緣,初級飛羽基部有顯著白斑,外側大覆羽具白色羽緣。頭側、颏、喉和頸側白色,上胸暗灰色,有的向頸側延伸至後頸,形成一個不甚明顯的暗灰色環。下胸和兩脅灰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亦為白色。雌鳥和雄鳥大緻相似,頭頂棕白色,頭頂後部至後頸暗灰色,其餘上體灰褐色,往後變淡。腰和尾上覆羽灰色,額、颏、喉、眉紋和耳羽灰白色,胸淡皮黃灰色,其餘下體灰白色,兩翅和尾似雄鳥。虹膜黑色,嘴朱紅色,尖端黑色,腳桔黃色。

物種保護

絲光椋鳥是我國特産鳥類,種群數量曾經較為豐富,而且分布也較廣。但近來無論是分布區域和種群數量都明顯減少,其原因主要是捕獵和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因為絲光椋鳥常在農田和村落等人類居住區活動和覓食,除易受農藥危害外,也常被人們捕捉作為籠養觀賞鳥出售,目前已被國際鳥類保護聯盟(Bird Life lntenational)列為世界受脅鳥類名錄。我國目前還未見有具體保護措施,亦未将該鳥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上一篇:黑枕黃鹂

下一篇:版納魚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