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

魚螈科魚螈屬動物
版納魚螈(學名:Ichthyophisbannanicus)是魚螈科、魚螈屬無足兩栖動物。雄螈頭體長309~317毫米,尾長3.0毫米;雌螈頭體長344.5~411.0毫米,尾長5.5~6.0毫米。頭小而扁平,頭長大于頭寬;吻端寬圓,突出于下唇;鼻孔近吻端兩側;體呈蠕蟲狀,狀似蚯蚓,無四肢,背腹略扁平,尾短,略呈圓錐狀。椎骨102~104個;肋骨發達。自兩口角沿體側至肛孔各有一條黃色或橘黃色縱帶;肛孔周圍為淡黃色。
    中文名:版納魚螈 拉丁學名:Ichthyophisbannanicus 别名:芋苗蛇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兩栖綱 亞綱: 目:蚓螈目 亞目: 科:魚螈科 亞科: 族: 屬:魚螈屬 亞屬: 種:版納魚螈 亞種: 分布區域:雲南西雙版納、廣西、廣東的部份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Yang,1984 保護級别:(IUCN)2004年ver3.1——無危(LC)

動物學史

關于中國是否有魚螈存在,以往曾在相當一段時期未能确定。1922年Mell,R.曾首次報導了中國廣東羅浮山有魚螈分布,但由于其記載不詳,又無标本可資考證,因此對其記載一直有着疑論。直至1976年楊大同等報導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勐臘縣采到一條雙帶魚螈(Ichthyophisglutinosus)雌性成體才證實了中國确有魚螈分布。

1983年溫業棠進一步報導了在廣西十萬大山等地采到了雙帶魚螈的成體和幼體多尾。1984年楊大同根據在西雙版納采到的另一尾魚螈,認定該标本和他1976年報導的“雙帶魚螈”是同一種,并指出這兩尾标本不是雙帶魚螈,定名為新種版納魚螈(IchthyophisbannanicaYang1984)。

近種區别

版納魚螈與雙帶魚螈的外型主要差别在于版納魚螈的領褶第一頸溝距口角遠,為吻端至口角間距的2/5(4毫米);第二頸溝自頭背不可見其兩端;兩眼間處的頭寬大于吻眼間距。而雙帶魚螈的第一頸溝與口角相切;第二頸溝自頭背可見其兩端;眼睛處之頭寬與吻眼間距相等。

形态特征

成體

雄螈頭體長309~317毫米,尾長3.0毫米;雌螈頭體長344.5~411.0毫米,尾長5.5~6.0毫米。頭小而扁平,頭長大于頭寬;吻端寬圓,突出于下唇;鼻孔近吻端兩側;眼間距約為鼻間距的2倍而幾乎等于吻長;眼小呈點狀隐于膠膜下,瞳孔呈圓形;上唇緣每側中央部位有一個錐狀觸突,觸突至鼻孔的距離約為其至眼的距離的3倍,基部有一小窩可供縮入。上颌齒與犁腭齒各一列,齒數幾相等,約有20~21枚,二者均排列呈“∩”形,齒列呈新月狀向後彎曲;下颌齒2列。舌呈橢圓形,前端微缺,粘連于口腔底部。

頸腹面有3條頸溝,其間為2領褶;第一頸溝在頭側距口角約4毫米;第二頸溝在頭背面不能見其兩端;軀幹部環褶328~387個,尾環褶4個,初級褶間有不成環狀的次級褶;初級褶由背經體側繞至腹面後,開始略向後彎于腹中線處,其形狀呈“︽︽”狀,大約成140°角。

肛孔縱裂,呈橢圓形,孔側有4~5個環褶。體前半部環褶間有小鱗2行,中部3~4行,後部多為4行,少數為5行;小鱗寬大于長,寬約1.5毫米,半透明,輪紋清晰,為一系列同心圓。皮膚光滑,富有腺體。椎骨102~104個;肋骨發達。生活時背、腹面均以棕色為基色,但背面為深棕或棕黑色,腹面淺棕或淺褐色;背部顯紫色臘光;眼為藍黑色;觸突為乳黃色。

幼體

1979年5月和6月采自廣西大容山的2條幼體的觸突和小窩尚不明顯;鰓裂2對;頭體長118.5毫米,尾長2.5毫米;軀幹環褶分别為359個和371個。雲南盈江的幼體頭體長132.6毫米,尾長4.4毫米,除環褶尚少及體色較深外,其他特征與成體相同。

生活習性

該魚螈生活在海拔100~900m植物茂密而潮濕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常栖息于溪流、小河及其附近的水坑、池塘、沼澤和田邊石縫、土洞内或樹根下。據溫業棠(1983、1998)記載,魚螈營穴居生活,以頭在肥沃的泥裡鑽洞,形成互相溝通的網狀隧道,有數個洞口;洞口、隧道位于水平面之上,有的距水面達0.5m;白天多伏于洞内或露頭于洞外,有時到菜園或田邊活動,夜間外出覓食。

冬季氣溫降至15℃以下即進入冬眠,翌年春天氣溫回升維持在20℃以上時出來活動。在飼養條件下,魚螈生長很慢,每年平均增長30mm。雌螈全長350mm左右達性成熟;4~5月在溪邊接近水平面的岸上築巢,其洞穴直徑約10cm,卵産于其内;雌螈卷曲于卵群周圍加以保護。孵化後的幼體即進入水中,藏于水底卵石之下,有時亦遊至水面呼吸空氣,比成螈活動敏捷,起初取食藻類等浮遊生物,逐漸地捕食水生無脊椎動物。全長約180mm時開始變态。成體隻捕食蚯蚓,在飼養情況下拒食其他任何動物餌料。

緻危因素

魚螈長期以來不為群衆所了解,且傳說芋苗蛇很毒,咬後沒有藥治,若吃了它連骨頭都被化掉,所以過去沒有人當作食品等資源加以殺害。近年來由于生态失調和人類的濫捕殺害,魚螈的天敵(龜、鼈、蛇、鹭等)大量地縮減,故對魚螈的威脅也不大。

主要是人口迅速增長,耕地嚴重的缺乏,農民極力向山地開荒,大量毀滅森林;各地林場把原始水源林代以針葉的杉、松樹林和農作物,斷絕土壤腐植質的來源,緻使溪旁的坭土貧瘠,蚯蚓不易繁殖,間接影響魚螈生存;開荒之地引起水土流失,大雨來臨,山洪暴發,一面把溪旁肥沃土壤沖走,一面替以山上流來的沙石,這樣就直接摧毀魚螈的栖所。

近年來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由于天雨使化肥、農藥流入溪中,水裡的幼體立刻死亡,農藥随溪水上漲淹沒溪邊隧道,成體也就遭到毒殺。森林毀滅引起幹旱也是要因。

分布區域

雲南(勐臘、景洪、盈江),廣東(羅浮山、鼎湖山、肇慶、羅定、信宜、化州),廣西(梧州、東興、北流、玉林、容縣、岑溪、桂平、南甯、防城)。越南(北部)。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ver3.1——無危(LC)。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等級。
    列入《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

上一篇:絲光椋鳥

下一篇:東亞飛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