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陳艾

紅陳艾

菊科泥胡菜屬植物
紅陳艾(學名:Hemistepta lyrata)是菊科泥胡菜屬植物,又名艾草,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其植株具清香氣味。其多生于濕潤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河湖岸邊及沼澤地。
    中文名:紅陳艾 拉丁學名:Hemistepta lyrata 别名:艾草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菊亞綱 超目: 目:菊目 亞目: 科:菊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泥胡菜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于其上密生須根的主根。莖直立,通常高30-120厘米,鈍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在節及棱上尤為密集,在基部有時近于無毛,多分枝,或僅于莖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條。葉輪廓變化很大,莖下部葉輪廓為卵形,基部寬楔形,掌狀3裂,裂片呈長圓狀菱形至卵圓形,通常長2.5-6厘米,寬1.5-4厘米,裂片上再分裂,上面綠色,有糙伏毛,葉脈稍下陷,下面淡綠色,被疏柔毛及腺點,葉脈突出,葉柄纖細,長2-3厘米,由于葉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腹面具槽,背面圓形,被糙伏毛;莖中部葉輪廓為菱形,較小,通常分裂成3個或偶有多個長圓狀線形的裂片,基部狹楔形,葉柄長0.5-2厘米;花序最上部的苞葉近于無柄,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12厘米,寬2-8毫米,全緣或具稀少牙齒。輪傘花序腋生,具8-15花,輪廓為圓球形,徑2-2.5厘米,多數遠離而組成長穗狀花序;小苞片刺狀,向上伸出,基部略彎曲,比萼筒短,長約5毫米,有貼生的微柔毛;花梗無。花萼管狀鐘形,長6-8毫米,外面有貼生微柔毛,内面于離基部1/3以上被微柔毛,5脈,顯著,齒5,前2齒靠合,長約3毫米,後3齒較短,等長,長約2毫米,齒均寬三角形,先端刺尖。花冠粉紅至淡紫紅色,長1-1.2厘米,外面于伸出萼筒部分被柔毛,冠筒長約6毫米,等大,内面在離基部1/3處有近水平向的不明顯鱗毛毛環,毛環在背面間斷,其上部多少有鱗狀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内凹,長圓形,長約7毫米,寬4毫米,全緣,内面無毛,邊緣具纖毛,下唇略短于上唇,内面在基部疏被鱗狀毛,3裂,中裂片倒心形,先端微缺,邊緣薄膜質,基部收縮,側裂片卵圓形,細小。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平行,前對較長,花絲絲狀,扁平,疏被鱗狀毛,花藥卵圓形,二室。花柱絲狀,略超出于雄蕊而與上唇片等長,無毛,先端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子房褐色,無毛。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長2.5毫米,頂端截平而略寬大,基部楔形,淡褐色,光滑。花期通常在6-9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于濕潤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河湖岸邊及沼澤地。

分布範圍

我國除華南地區及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蒙古、朝鮮、俄羅斯也有。

簡介

紅陳艾,别名狹葉艾、水蒿、劉寄奴(四川)(《全國中草藥彙編》)。

此藥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

藥材性狀

主根1條,纖細,微彎曲,長約9cm~12cm,棕黃色,有縱皺紋,具須根多數。莖圓柱形,綠褐色,基部常紫褐色,有縱向順直紋理及葉片脫落後的疤痕,折斷面淡綠色,邊緣有纖維,中央髓部疏松。葉互生,皺縮,有的破碎,完整者展開似艾葉但較長,線狀披針形或3~5深裂,上表面棕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密或疏生白色茸毛。質脆易斷。枝梢具黃色小花,多數密集組成狹長的複總狀花序。氣微芳香,味淡。以葉多、莖帶紫褐色者為佳。

附注:本品在四川作劉寄奴藥用。幼苗可作蔬菜吃。

變種

蒌蒿(原變種)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 var. selengensis

無齒蒌蒿(變種)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 var. shansiensis Y. R. Ling

上一篇:公安鍋盔

下一篇:豬肚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