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瓜粘

糖瓜粘

漢族傳統年節食品和祭祀用品
糖瓜是漢族傳統年節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竈神)。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别有風味。這種饴糖又經“巧人繪春”加工成許多花色品種,形似瓜樣的叫糖瓜(大的有五六斤重),而且在表面粘有一層薄薄的芝麻,吃在嘴裡既粘又甜,香氣四溢。過去每年古曆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買上幾個糖瓜來辭竈(竈王爺),意在用糖瓜粘住“竈王爺”的觜,叫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
    中文名:糖瓜粘 外文名: 分類: 口味: 别稱:糖瓜 主要原料:黃米,麥芽 副作用:無 防腐劑:否

原料

黃米

北方一種糧食,照字典的解釋,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顔色淡黃,煮熟後很黏,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

麥芽

又名大麥蘖、麥蘖、大麥毛、大麥芽。麥芽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發芽穎果。大麥一年生草本,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于4至8月果實成熟時收獲。麥芽生長全年皆可進行,但以冬、夏二季為好。取揀淨的大麥,用水浸泡至六、七成透,裝缸或籮内蓋好,每天灑水保持濕潤,至須根長約0、3至0、5厘米時取出,曬幹。

歌謠

漢族民謠:“二十三祭竈王,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竈君老爺要上天”。

糖瓜

舊時,每當臘月二十日過後,孩子們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謠,并且盼望着大人們快些買糖瓜來。“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别有風味。

但在屋子裡遇熱後就變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這種粘性很大的麥芽糖,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膠牙饧”(音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也寫道:“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饧”。由此可見,在唐朝它已與美酒一樣,成了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竈王爺時,粘糊其口的武器。

傳說

據漢族民間傳說,竈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谪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竈中間,看着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禀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竈,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竈王,粘住竈王爺的嘴,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竈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後,把竈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着分而食之。

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竈,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把這一天稱為“過小年”。

市樓糖瓜

陳樓糖瓜,始于清朝同治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生産曆史。制作糖瓜先從制作黃米饴開始,然後精加工而成。陳樓饴糖是用黃米(黍子米,也叫大黃米;粘谷米,也叫小黃米。)和大麥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制作而成。這種饴糖又經“巧人繪春”加工成許多花色品種,形似瓜樣的叫糖瓜(大的有五六斤重),而且在表面粘有一層薄薄的芝麻,吃在嘴裡既粘又甜,香氣四溢。過去每年古曆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買上幾個糖瓜來辭竈(竈王爺),意在用糖瓜粘住“竈王爺”的觜,叫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而今,陳樓糖瓜已成為人們營養、保健、饋贈親友的美食佳品。

上一篇:鈍尾兩頭蛇

下一篇:炮彈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