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尾兩頭蛇

鈍尾兩頭蛇

遊蛇科兩頭蛇屬動物
鈍尾兩頭蛇體色可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是背面灰黑色,鱗片外緣黑色,構成網紋;另一類的背面灰褐色,鱗片外緣色淡,背中央由黑點形成3條縱線。腹面橙紅色,有零星黑點。尾腹面有一黑線紋。因有較大價值,被中國國家林業局收錄為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之一。
    中文名:鈍尾兩頭蛇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雙孔亞綱 目:蛇目 亞目:蛇亞目 科:遊蛇科 亞科:遊蛇亞科 族: 屬:兩頭蛇屬 亞屬: 種:鈍尾兩頭蛇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頭部與尾部粗細相似,尾有黃斑,尾部形狀、花紋與頭部相似,初看兩端都是頭,故有兩頭蛇之稱。體色有兩種類型,其一體背灰黑色,鱗緣黑色,相互形成網狀紋;其二體前灰褐色,鱗緣淡黑色,背中央鱗片有黑點,排成三條縱行點線。腹面橙紅色,有零星的點線;尾腹面中央有一條黑線紋。

頭小,與頸部區分不明顯。尾短而粗,末端圓鈍、與頭相似,故叫兩頭蛇。全長約1/3米左右。背面棕黑色,背鱗最外行中央白色;頸部和尾基部各有一對橘黃色斑;腹面珊瑚紅色,腹鱗側緣黑褐色;尾部腹面正中有一黑色縱線。

鼻鱗狹小,鼻孔極小;眶前鱗1,眶後鱗2;上唇鱗4,1-2-1式,第3片最小,第4片最大;下唇鱗5-6片,前3或4片切前颔片。

體鱗平滑無棱,通體13行;腹鱗雄性136-164片,雌性165-179片;肛鱗完整;尾下鱗雄性11-22對,雌性8-13對。半陰莖分叉型,外翻态呈粗短“丁”字形狀,頂端有少數小的乳狀突萼片,其餘為光滑萼,無刺區。

栖息環境

高山和平原都有栖息,多發現于海拔300米左右的山丘。栖居在平原、丘陵及山區陰濕的土穴中。鈍尾兩頭蛇适宜生活在溫暖濕潤氣候的地區,溫帶、亞熱帶地區常見生活于丘陵,山林地帶,屬于穴居類蛇。它在泥土下,行動十分隐秘。以蚯蚓為食。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省份: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武夷山(福建)、内伶仃島--福田、内伶仃島--福田、大瑤山水源林(廣西)、十萬大山水源林、雷公山、董寨鳥類、九宮山、桃源洞、八面山、莽山鄱陽湖、岩泉、井岡山、大圍山清涼峰、天目山(浙江)、古田山、烏岩嶺

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大瑤山都龐嶺井岡山莫幹山清涼峰

保護級别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上一篇:山蛩蟲

下一篇:糖瓜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