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第五

中國的複姓
第五姓是中國的一個複姓,可追溯到舜帝,舜帝之後與周武王之長女的後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齊田氏貴族所傳承下來的稀有複姓。古代中國曾經有過從“第一”到“第八”的姓氏,本為同宗同源,後逐漸失傳,僅有第五姓流傳近3000年曆史至今。 目前第五姓大多已經衍化成第姓或五(伍)姓。第五姓由于曾出現多位名人,因此作為中國顯姓收錄于《續百家姓》中,乃有“第五言福、百家始終”。百家姓少見姓氏之一。
    中文名:第五姓 外文名:DIWU 得姓方式:妫姓-齊田氏所改 得姓始祖: 主要郡望:東郡、隴西郡 主要堂号:東郡堂、隴西堂 英文名:DIWU 著名人物:第五倫、第五訪、第五種、第五琦

曆史發展

起源一

源于妫姓,出自漢高祖劉邦強遷原戰國時期齊國的田氏公族時封的編序,屬于帝王賜姓改姓為氏。複姓第五可以追溯到舜帝,其後有妫、田、陳、姚、胡五姓,皆為同根同源,史稱“妫汭五姓”.後舜的後裔不斷發展,一直到商朝後期,舜的後代阏父歸順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後周武王消滅商纣,建立周朝,并将長女大姬嫁與阏父之子妫滿(舜後33代孫)。後來,武王追封上古聖王的後裔,妫滿氏因此被封為陳侯,位于地陳,大緻位于今天河南開封附近。妫滿史稱陳胡公,胡公滿,其後代以國為姓,從而産生了陳氏姓族。

陳姓在春秋中期分出田姓。在陳厲公時,陳國發生了争奪君位的内亂,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出齊國避難,為避禍而改為田姓,陳完是田姓的始祖。陳完在齊國受到禮遇,任工正。

陳完的後代田氏家族在齊國逐漸發展,後掌握齊國國政。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常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争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并受到諸侯列國的承認,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田代齊姜”。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号,史稱“田齊”。

到劉邦稱帝之後,因為田姓勢力發展過大,成了劉邦的主要打擊目标,拼命削弱田族的勢力. 他把田氏分為八部,分别遷往西安一帶,并要他們改姓“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八”。

起源二

出自田姓,源自漢代遷徙齊國公族所改。據《姓氏考略》載:“齊田氏後,漢時齊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為姓,有第一至第八。”又《後漢書·第五倫傳》載:“後或改姓。”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了增強關中的經濟實力,削弱各地豪強的殘餘勢力,曾經把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王的後裔和豪族名門共十萬多人都遷徙到關中房陵(今湖北省房縣)一帶定居。在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因族大人衆,以門第順序被分為第一至第八氏,例如大族田廣的弟弟田英為第八氏,其孫田登為第二氏,元孫田癸為第三氏,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也就産生了第五姓氏。唯有“第五”氏這一支後來出了不少名人,得以較普遍流傳,所以作為顯姓收到《續百家姓》中。第一至第八等姓,後來都改為單姓“第”及“五”(伍)兩個姓氏,現在保留複姓的很少。

始祖

田完(陳完、妫完)。第一氏、第二氏、第三氏、第四氏、第五氏、第六氏、第七氏、第八氏族人與田氏族人同宗同源,皆尊奉田完(陳完)為得姓始祖。

遷徙

第五氏複姓或是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零五十九位,望出隴西郡、東郡。第五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東漢時期,關中地區田氏後裔主要有兩支,第五姓和法姓。據《風俗通·姓氏篇》載 "第一氏,其先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第二氏,田廣之孫田登為二氏。

第三田廣之孫田癸為第三氏。第五氏,齊諸田之後。漢高祖徙諸田,而有第一至第八氏,漢第五倫,其後也。第八氏,亦齊諸田之後,田廣之弟英為第八門,因氏焉。“其中第一、第二、第三氏,均無事迹。第八氏中有一位叫第八矯的曾為王莽的講學大夫。第五第氏的代表人物是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第五倫,倫少年時非常狹義,在宗族中很有威信,曾率人抗擊過赤眉軍。

東漢建立後,第五倫被光武帝劉秀召見并任命為會稽太守,雖為二千石,躬自斬草養馬,妻執炊爨,受俸裁留一月,糧餘皆賤貿與民之貧羸者。會稽民俗殺牛祭祀,第五倫治之。”(《後漢書·第五倫傳》)在任鞠躬盡瘁,多有佳績。倫遷為蜀郡 太守後,以任人知賢而聞名。東漢明帝時官至司空,位列三公,在任期間,反對外戚專權,逝時年80餘。其小兒子第五颉曆任郡太守,漢順帝時為将作大匠。第五倫曾孫第五種,少年郡中有名,漢桓帝時任兖州刺史,“不避強暴,彈劾中常侍單超兄子匡,降服泰山賊叔孫無忌,遭單超陷害。”(《後漢書·第五種傳》)卒于家中。

第五種子第五巡,曾任太尉掾,也是少年有為。第五訪是第五倫的族孫,少有學識,為縣令,開倉赈濟,一縣具治,得到漢順帝的嘉獎。後任護羌校尉,邊境服其威信。第五倫家族幾與東漢相始終,且政績頗佳。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曾師從博士京兆人第五元先。魏晉南北朝時期,不見第五氏事迹。至唐朝,有京兆人第五琦,曾任江淮度支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掌管大唐财賦十餘年,其子第五峰以孝道著稱,其兄曰第五華。可見第五氏家族在中古史上是一個綿延長達800餘年甚至更為悠久的著名家族。第五姓望居隴西郡(戰國時秦國置郡。相當于現在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一帶地區)。

傳統文化

郡望堂号

隴西郡:秦置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省臨洮南)。曹魏移治襄武(今東鄉以東及隴西南一帶地區)。隋唐為渭州隴西郡。

東郡:東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國之地置東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及長清縣以西一帶地區。西漢時期因之,治所在濮陽縣(今河南濮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陽縣及山東省東西部一帶地區。東漢初其平中嘗治武陽,臧洪為太守,又治東武陽。西晉朝時期廢黜,東晉朝複置,在今河南滑縣東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縣),隋朝初期廢黜,後曾以兖州為東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縣)改名而成,并非今山東省之兖州。南朝宋國再置東郡,在河南陳州府境。

隴西堂:以望立堂。

東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江扈堂。

宗祠楹聯

廉貞忠厚;正直清高。

——佚名撰第五姓

上聯典指東漢長陵人第五倫,字伯魚,耿直無私,以清節著稱。建武年間舉孝廉,官會稽太守,章帝時任司空。下聯典指第五倫的曾孫第五種”

清高正直;忠厚廉貞。

——佚名撰第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第五種為官清正,名冠州郡,時人謂:“清高正直,以種為首。”下聯典指第五種的曾祖父第五倫為司空,奉公盡節,所得俸祿僅給衣食,餘皆散資貧民。

家譜文獻

維揚邗東第五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家譜收藏者朱炳國處。

陝西旬邑第五氏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寫本。現被收藏在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魏洛村第五氏宗祠。

字輩

陝西泾陽第五氏字輩:“天君景世有可長積志老學”。

姓氏名望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也,東漢大司空(即宰相之位)。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

第五種:字興先,曆官高密侯相、兖州刺史。因彈劾中常侍單超及其侄子單匡,屢受陷害。當時人說:“清高正直,以第五種為第一。”

第五訪:字仲謀,東漢中期京兆長陵(今陝西省鹹陽市東北)人。

第五上:東漢刺史,為官冠名州郡,永壽中以奉使稱職,拜高密侯相,懲治貪惡,剛直不宥。

第五琦:唐代扶風郡公。能言強國富民術,不益賦而用以饒。乾元時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為刺史,有惠政。

第五元先:東漢學者,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曆、九章算術,為鄭康成之師。

人口統計

中國複姓第五主要聚居在陝西省鹹陽市的魏落村和口五村,這兩個村子除了個别的雜姓外,基本都複姓第五。另外在全國各地的其它地方也散居着很多複姓第五。台灣有7家複姓第五,其祖先在今天的魏落村,主要住在内湖一帶。

中國複姓“第五”聚居最多的就是在陝西省旬邑縣赤道鄉魏落村,全村約4000口人都姓“第五”。祖上傳說在漢朝就住在這裡。村上建有“第五氏三朝宰相祠堂”,即東漢宰相:第五倫,唐朝宰相:第五琦,宋朝宰相:第五均。有“第五氏宗族家譜”。2007年1月13日,陝西省泾陽縣埝口五村。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馬宏傑指揮幾十位村民拍集體照。因為這些村民都姓“第五”。“第五”這個姓其實并不鮮見,古時候從“第一”到“第八”都是姓氏,《百家姓》中的最後8個字就是“第五言服、百家姓終”。第一到第八都曾存在過,不過現在第五應該是最多的了,第五姓主要在陝西泾陽和旬邑分布。

今江蘇省的揚州市,天津市,陝西省的鹹陽市泾陽縣、旬邑縣、彬縣、西安市高陵縣,甯夏回族自治區的吳忠市,甘肅省的慶陽市甯縣、浙江省的舟山市定海縣,安徽省的滁州市,台灣省的台北市文山區内湖等地,均有第五氏族人分布,總人口在六千以上。

其中:姓第五(有的寫成第伍)的在甘肅有178人,姓第的有1587人,合計1765人,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甯縣、慶城縣和合水縣,蘭州市、嘉峪關市、白銀市也有分布。甘肅甯縣的第(第五)家族,主要居住在早勝鎮、良平鎮等地,據考證,其祖先是從陝西旬邑縣赤道鄉魏落村遷徙而來。

研究考證

《姓氏考略》:齊田氏後,漢時齊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為姓,有第一至第八。 

《後漢書·第五倫傳》:後或改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