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

中醫方劑名
竹葉石膏湯,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氣分熱,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之功效。主治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熱,氣逆欲嘔,口幹喜飲,氣短神疲,或虛煩不寐,舌紅少苔,脈虛數。臨床常用于治療流腦後期、夏季熱、中暑等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者。
    中文名:竹葉石膏湯 外文名: 分類:清熱劑-清氣分熱 口味: 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出處:《傷寒論》

歌訣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臨,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養陰津。

簡介

來源于<傷寒論>。

竹葉湯(<外台秘要>卷三引<張文仲方>)、人參竹葉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 活人書)有生姜,<醫學入門>有生姜汁。本方加生姜,名“竹葉加生姜湯”(見<聖濟總錄>)。

組成

竹葉6克 石膏50克 半夏9克(洗) 麥門冬20克(去心) 人參6克 甘草6克(炙) 粳米10克

用量

竹葉6g,石膏50g,人參6g,麥冬20g,半夏9g,甘草6g,粳米10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青竹葉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之後,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虛羸少氣,嘔逆煩渴,或虛煩不得眠,舌紅少苔,脈虛而數;以及暑熱所傷,發熱多汗,煩渴喜飲,舌紅幹,脈虛數。現用于肺炎、麻疹或麻疹并發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糖尿病、小兒夏季熱、中暑等病後期餘熱不清,耗傷氣陰者。

方義

本證多由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緻。治療以清熱生津,益氣和胃為主。熱病後期、高熱雖除,但餘熱留戀氣分,故身熱有汗不解,脈數;餘熱内擾,故心胸煩熱;氣短神疲、脈虛數為氣虛的表現。方中竹葉、石膏清透氣分餘熱,除煩止嘔為君藥。人參配麥冬,補氣養陰生津,為臣藥。半夏和胃降逆止嘔,為佐藥。甘草、粳米和脾養胃,為使藥。

配伍特點

半夏性溫,與清熱生津藥配伍使用,消除其溫燥之性,使降逆止嘔的功效增強,使人參、麥冬補而不滞,使石膏清而不寒。本方為清補兩顧之方。

加減化裁

若胃陰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爛,加石斛、天花粉清熱養陰生津;胃火熾盛,消谷善饑,舌紅脈數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強清熱生津之效;氣分熱猶盛,可加知母、黃連,增強清熱之力。

禁忌

本方清涼質潤,如内有痰濕,或陽虛發熱,均應忌用。

化裁方比較

本方由白虎湯化裁而來。白虎湯證為熱盛而正不虛,本證為熱勢已衰,餘熱未盡而氣津兩傷。熱既衰且胃氣不和,故去苦寒質潤的知母,加人參、麥冬益氣生津,竹葉除煩,半夏和胃。其中半夏雖溫,但配入清熱生津藥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輸轉津液,使參、麥補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重要文獻摘要

①《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并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②汪昂《醫方集解·瀉火之劑》:“此手太陰、足陽明藥也。竹葉、石膏辛寒以散餘熱;人參、甘草、麥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補虛生津;半夏之辛溫以豁痰止嘔,故去熱而不損其真,導逆而能益其氣也。”

配圖

竹葉

性味歸經:寒;甘、辛、淡;歸心、胃、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用于熱病煩渴,口瘡尿赤,溫熱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語之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6至12g。外用:适量,熬膏或者燒灰研末調塗煎水洗或者搗敷。

相關連接

http://www.med126.com/tcm/2010/20100128194157_207155.shtml

上一篇:浙桐皮

下一篇:冬瓜丸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