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門

端門

洛陽城端門
端門相傳為天帝紫微宮、太微宮的南天門,端門東裡各有一門曰左掖門與右掖門。中國古代的皇城南門,多取端門之名。端門乃隋唐洛陽城的皇城正南門,隋大業元年,隋炀帝營建洛陽城時,擇高地而建皇城,号為紫微宮,皇城南門為端門,引洛水貫都,以象天漢(銀河),橫橋南渡(天津橋),以法牽牛。端門門上有重樓,曰太微觀(太微也是天宮名稱之一)。
  • 中文名:端門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洛陽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端門簡介

端門是通過阊阖門、止車門後進入宮城的最後一道門。經過端門,便是漢魏洛陽故城的正殿——太極殿。

曆史沿革

大業元年(605年)端門始建。次年四月,隋炀帝從江都到達洛陽,登上端門慶賀東都落成,表示遷都。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攻克洛陽後,則令拆除端門樓。貞觀五年(631年)又使将作大匠窦璡重新修複,此後一直到宋元而不廢。

端門是隋唐洛陽城皇城的正門。曆史上有有名的元宵節端門燈火既是發生于隋唐洛陽城的端門。端門燈火的發起人是隋炀帝。

《資治通鑒》載:大業六年(610年)元宵,炀帝“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裡,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自是歲以為常”。

布燈習俗

端門也是三門道,城門上也有華麗重樓,隋稱太微觀。其具體位置約在洛陽橋西200米處洛河北岸。端門是皇城的正南門,面朝南,很壯觀。

從端門往南走百步,就到洛河邊了。古時洛水勢大,朝廷利用洛水營造出美麗水景城市——洛河流經端門前被人為地分成三道水路,每道水路上都建有橋梁,看上去非常壯觀。

第一道水路是主河道洛河,上跨赫赫有名的天津橋;第二道水路是黃道渠,上面建有黃道橋;在第三道水路上建的皇津橋最妙了,可以随時開合,實現了半自動化。

這樣一來,端門前就十分熱鬧了,三座橋梁上人來車往,三道水路裡舟楫頻移。從端門往南過了河,便可直達定鼎門,從端門往北可直通應天門,在端門東西一線的城牆上,西邊一公裡有右掖門,東邊一公裡有左掖門,端門前形成一個很大的廣場。

端門由于臨近洛河,周圍比較空曠,人們經常在這裡施放煙火。在這裡施放煙火,洛北的宮城、東邊的東城、洛南的裡坊區都可以看到。除施放煙火,曆代也在端門城樓布燈,尤其是在元宵節,端門燈火最旺,在宋詞中就有“鶴降诏飛,龍擎燭戲,端門萬枝燈火”之語。

端門燈火的發起人是隋炀帝。《資治通鑒》載:大業六年(610年)元宵,炀帝“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裡,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自是歲以為常”。自此,端門燈火聞名于世,連外國使者都來觀賞。史學界有學者認為:元宵節賞燈風俗源于洛陽,而城樓布燈習俗則發轫于端門。

曆史事件

從隋炀帝到唐高宗,端門前後盡是繁華,城門中走動着文人墨客,廣場上徜徉着西域商人,天津橋頭酒樓矗立,洛河水中船帆高揚,楊柳植岸,風筝滿天,這一切,都顯得很和諧、很繁榮、很自然。

在唐高宗駕崩武則天稱帝之後,端門便開始被注入政治意義。武則天,于證聖元年(695年)在端門前廣場上建造天樞,所謂“天樞”就是“天下中樞”的意思,武則天把洛陽作為正式都城後,為提升洛陽天下中樞的地位,稱洛陽為神都,在洛陽建天樞。

當時洛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呈南北走向,最南端是伊阕,号稱“天阙”,往北是定鼎門,再往北是天津橋,再往北是端門,再往北是應天門,再往北是天堂,這條中軸線躺下來,仿佛一個人體,端門位居肚臍附近,好像人體的天樞穴。

武則天當政5年後,政治體制未理順,武周王朝有病症,反對她的李唐宗室成員,使她感到難受。她在端門這個所謂的天樞位置上,豎起一根高高的銅鑄天樞,企圖克服頑症,使得政體通暢。

武則天建造天樞,用了10個月時間,耗費銅25萬公斤,耗費鐵165萬公斤,當時全國一年的銅産量低于16萬公斤,市面上的銅鐵被買光後,隻好搜尋洛陽地區鐵制農具熔化來用。

天樞建成後,高度30米,直徑為3.6米,底座方台周長為50米。主體部分造型為八棱柱體,中部纏繞銅制蟠龍,上部呈現騰雲姿态,最上面托起一個直徑近9米的銅盤,4個龍人站立其中捧火珠一顆。

城門作用

城門是最好的路标,群衆行路,便于指認。古代都城環城一周,大概有12座城門。城門造型各異,有高有低,有寬有窄,容易辨别,便于認路。

城門有利于治安管理,城門就像派出所,配有守衛,一旦發現盜賊,關住城門,甕中捉鼈。若遇強盜來襲,閉了城門也可抵擋一陣。城門給人以安全感。

城門是發布信息的窗口,法令或條規出台後,在城門上公示,宣傳效果好,信息傳播速度快。

上一篇:中國四大古城

下一篇:隋舍利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