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

秦俑

秦始皇兵馬俑
秦俑即秦始皇兵馬俑的簡稱。1974年發現于陝西骊山腳下秦始皇帝陵園外的地下建築中。共發現四個俑坑,總面積25380平方米。已發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餘個,木質戰車十八輛,陶馬一百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九千餘件。這批兵馬俑形象地展現了秦代軍隊的兵種、編制和武器裝備情況。戰車上一般有甲士三人,配弓箭、短劍和盾甲步卒。配長柄的戈、矛、戟、钺弓弩等。騎兵執劍或弓箭,馬背輔鞯。武士俑身高1.78-1.87米,頭梳各種發髻,身披形制不一的铠甲。陶俑陶馬如同真人真馬,排列有序、造型生動、比例适當,細部刻劃尤為精緻,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成就。
  • 中文名:秦俑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全稱:秦始皇兵馬俑
  • 發現時間:1974年
  •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曆史沿革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王陵區内,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5千餘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争霸,時代動蕩,人殉複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1年)“止縱死”,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n

建築結構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号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餘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号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内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内用夯土填實,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制作工藝

兵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燒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系統。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着鮮豔的顔色,但是出土後由于被氧氣氧化,顔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隻是殘留的彩繪痕迹。

合作發展

2017年04月14日,陝西省啟動秦始皇帝陵文化景區改造工程,其中重要一項是建設銅車馬博物館

2017年0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當天,百度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召開“百度AI秦始皇兵馬俑複原工程深度合作發布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