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

福建民辦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是一所由福建師範大學與有關企事業聯合申辦的獨立院校,學院位于福州閩侯上街大學城學府南路,校區占地面積近千畝,共開設30個本科專業和3個國際化本科教育實驗班;有700多名專任教師,全日制在校生12500餘人。學院依托福建師範大學優勢學科,努力創建特色和品牌專業,目前設有文化産業系、外語系、國際商學系、信息技術系、經濟與法學系、管理學系、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等8個教學單位。[1]
    中文名: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 外文名: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簡稱:師大協和學院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福建省教育廳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厚德勵進,博學自強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主要院系:經濟與法學系、國際商學系、信息技術系等6系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省 學校類型:綜合 現任院長:張華榮 學校地址:福建 閩侯縣 上街鎮學園南路 類别:民辦大學 屬性:獨立學院 郵編:350116 學校代碼:13472

辦學曆史

2003年5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創辦。12月,學校成為通過教育部首批确認的獨立學院。n

2008年,學校上街鎮新校區啟用。n

2009年,學校成為“英國高等教育文憑項目(SQA HND)”海外授課中心。n

2010年,學校成為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閩台文化創業産業研究中心成立。n

2012年,學校以優異成績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獲評“福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單位”。n

2013年,學校獲評“福建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12月7日,學校舉辦了十周年校慶活動。2015年6月,學校成為全國首批阿裡巴巴優秀跨境電商人才培育基地。2017年10月17日,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正式成立。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2013年,學校與福建省連鎖經營協會聯合成立“福建省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現代物流與供應鍊發展研究中心”。根據2016年11月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3個校級科研機構。校級科研機構:福建省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現代物流與供應鍊發展研究中心、閩台文化創意産業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成功申報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立項項目2項,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部級課題立項項目2項,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3項,省級各類科研項目(含重點項目、專項項目)近200項。2項目獲2016年省社科規劃項目立項,獲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3項。根據2016年11月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在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袁勇麟教授的《文學藝術産業——趨勢與前瞻》專著榮獲二等獎,文化産業系主任王進安副教授的《從<廣韻><集韻>的影響看漢字多音字的審音》論文榮獲三等獎。

項目類型

課題名稱

負責人

社科項目

孔子學院對中國文化貿易的作用機理與實證研究

林航

社科項目

慧遠教團與東晉廬山佛教文學研究

陳方

社科項目

茶葉區域品牌管理研究

陳太盛

社科項目

公共事件中新媒體正能量與負效應的協調研究

錢莎莎

社科項目

大數據時代高校新聞宣傳的創新探索

林響

社科項目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陳墨香

社科項目

大數據背景下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流程創新研究

劉飛

科技項目

福建自貿區金融風險防範研究——基于最優貨币區視角下的人口、就業和勞動關系

吳孔磊

社科項目

後金融危機時代滬深股市财富效應實證研究

陳嘉妮

社科項目

自貿區政策輻射下的福建金融服務業發展的收斂性研究

李秋煙

社科項目

OTO環境下快遞行業發展态勢研究

鐘曉燕

社科項目

自由貿易區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互動研究---基于螺旋式系統方法論視角

李莉

社科項目

“一帶一路”戰略下福建省制造業升級研究

沈慶瓊

社科項目

數字藝術形态與審美嬗變

林遠

社科項目

閩台國際物流競争力比較及競合模式研究—基于閩台自貿區對接的視角

陳言國

社科項目

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輿情與股市行情關聯模型與實證研究

王曉豔

科技項目

基于Web2.0模式的學科主題社區平台構建

陳昕

科技項目

基于Unity3D技術實現展館交互系統的研究

章斓

科技項目

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模拟電路優化設計

朱秀娥

科技項目

基于邊緣細節保護的圖像椒鹽噪聲濾波算法研究

陳海霞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5月,學院館藏圖書資源總量達42萬餘冊,共享師大圖書館圖書300餘萬冊,文獻内容與學科專業建設緊密結合,已經形成了以語言、國際貿易、電子商務、音表 、動漫為特色,以計算機科學、電子信息科學等高新技術學科為重點,并兼顧基礎學科的工、理、管、文相結合的多學科藏書體系。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有700多名專任教師,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人數超過30%;自有教職工當中,有“全國獨立學院優秀工作者”1名,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名,福建省首批特支人才“雙百計劃”哲學與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名,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名,省優秀教師2名,省級教學名師3名,省級教學團隊1個。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伍明春、李莉福建省高校省級教學團隊:文化創意教學團隊。

姓名

時間

袁勇麟

2009年

王進安

2011年

辜也平

2011年

院系設置

截至2016年6月,學校設有文化産業系、外語系、信息技術系、國際商學系、經濟與法學系、管理學系和國際教育學院,共開設30個本科專業和3個國際化本科教育實驗班。

院系

專業

學制

文化産業系

廣告學

四年

漢語言文學

四年

音樂表演

四年

動畫

四年

美術學

四年

産品設計

四年

休閑體育

四年

學前教育

四年

外語系

英語

四年

日語

四年

信息技術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年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四年

電子信息工程

四年

通信工程

四年

數字媒體技術

四年

網絡工程

四年

物聯網工程

四年

國際商學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

四年

國際商務

四年

電子商務

四年

會展經濟與管理

四年

經濟與法學系

金融學

四年

投資學

四年

金融工程

四年

法學

四年

管理學系

工商管理

四年

市場營銷

四年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四年

物流管理

四年

人力資源管理和财務管理

四年

國際教育學院

---

--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有國家精品課程(網絡教育)1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特色專業、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及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等16個,5部自編、合編教材入選全國“十二五”規劃教材。獲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5項。

福建省級特色專業:廣告學、人力資源管理、電子信息工程;福建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文化創意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物聯信息系統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n

福建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廣告學、電子信息工程、财務管理;福建省級實驗教學中心:物聯信息系統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綜合實驗教學中心;福建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産學研用聯合培養通信類應用型人才;福建省高等學校服務産業特色專業:廣告學、工商管理、物聯網工程。

成果名稱

完成人

獎勵等級

努力提升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力,積極探索就業創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黃躍鵬等

福建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獨立學院文化創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袁勇麟等

福建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改革通識教育模式,提高獨立學院學生人文素養

王進安等

福建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技術實踐與應用創新并舉的獨立學院工程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張傑等

福建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位一體”綜合教學模式

鄢奮等

福建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6月,學院與國外和台灣地區多所高校進行辦學交流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并于2009年正式獲批成為全國獨立學院首家英國高等教育文憑項目(即SQA HND項目)海外授課中心,組織多批學生赴英、澳、日等國家和台灣地區交流學習。

所獲榮譽

2013年,學校代表隊獲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三等獎。2014年8月,學校代表隊參加第十一屆(新加坡)國際市場營銷大賽中國區選拔賽暨第八屆全國商科院校大賽市場營銷專業競賽,榮獲大賽一等獎。2014年9月,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支持,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學校文化産業系參賽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9項,其中三等獎1項、優秀獎8項。2015年,學校代表隊獲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華南賽區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n

開設專業

重點專業

校級優勢(2個)nt國際經濟與貿易、nt金融學n

本科專業

藝術學(2個)nt美術學、nt動畫,nnn法學(1個)nt法學,nnn文學 (2個)nt日語、nt英語,nnn經濟學(2個)nt國際經濟與貿易、nt金融學,nnn工學(7個)nt數字媒體技術、nt物聯網工程、nt網絡工程、nt計算機科學與技術、nt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nt通信工程、nt電子信息工程,nnn财經大類(1個)nt電子商務,nnn藝術學 (1個)nt音樂表演,nnn管理學(7個)nt物流管理、nt人力資源管理、nt國際商務、nt财務管理、nt市場營銷、nt工商管理、nt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nnn文學(2個)nt廣告學、nt漢語言文學

文化傳統

院名

以【協和】之名,旨在繼承和發揚協大優良的辦學傳統,依據福建師範大學百年學府的優質教育資源,以新機制,新體制積極探索辦學新模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院訓

厚德勵進、博學自強

“厚德”出自《易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于學子來說,是一種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養成,器識的冶煉;對教育者來說,是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的德育,是為“嚴律己,君子以厚德載物”。“勵進”意為“勸勉進步”,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在《勸學》一文開篇有言,“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勵進”是學院學風教風校風的重要體現,鼓勵教、學雙方,都要勇于精進,志存高遠,是為“自酬勤,君子以勵進不已”。

“博學”是古今學者的不懈追求,也是大學教育願景。《禮記·中庸》有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勸學》中也有提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通古今。知中外,文理兼備”也是福建協和大學突出的教育理念。,學院鼓勵師生專中當博,拓展知識視野,提升綜合素質,是為“通古今,君子以博學适存”。“自強”,亦出自《周易》的卦辭。“自強”的提出,既感悟自福建協和大學自強不息的奮鬥史,也源自師生成長成才的内在需要。學院将“自強”主題融入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倡導師生要有堅韌的意志、超強的心理承受力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态度面對人生,是為“磨意志,君子以自強不息”。

院徽

釋義:盾型徽章是古代皇帝用于加冕功臣和勇士且體現身份的象征飾物,它具有榮譽和地位的象征,同時具有世襲的作用。利用盾形徽章為設計元素,體現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薪火相傳,繼往開來,将繼承和發揚福建師範大學的優良辦學傳統,堅持現代科學的辦學理念,為社會培養急需人才。

海,具有吸納和包容的寓意,利用海的圖形元素表現協和學院海納百川的大度胸懷和雄心壯志。院徽設計利用海的圖形元素、“協和”英文字母“CONCORO”,結和福建師範大學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協和大學标志性建築輪廓圖形,複構演變,以海鷗型的盾形徽章做背景,宛如曆代協和人厚德勵進共同奏響協和樂章。徽章選用經過沉穩處理的協和紅,表達協和學院傳承優良辦學傳統,同時充滿朝氣和活力。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兼)

陳曉紅

院長

張華榮

黨委常務副書記

應貴勇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張鵬程

副院長

王進安、張娴、楊林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