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

土族

少數民族
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人口大約接近29萬。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縣和樂都縣。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還有2萬多人聚居于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蘭州市永登縣、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等地區。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約占全國土族總人口的85%。
    中文名:土族 外文名: 别名: 總人口:300000人 宗教信仰:喇嘛教、道教、多神教、薩滿教等 方言:土族語 文字:藏文、漢文 民族節日:二月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 所屬地區:青海省 拼音:tǔ zú

服飾

土族服飾具有獨特風格。男女上衣都有繡花高領。男子常穿小領斜襟、袖鑲黑邊的長袍,腰系繡花長帶,穿大裆褲,系兩頭繡花腰帶,小腿紮上黑下白的綁腿帶,戴氈帽,穿雲紋布鞋。

民族曆史

土族與蒙古族有着密切關系。在互助土族中,廣泛流傳着祖先來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屬将格日利特(格熱台)率部留駐今互助縣一帶,以後與當地霍爾人通婚,逐漸繁衍而成土族的傳說。過去土族人把格日利特當作本民族的祖先來崇拜。

漢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軍曾來西甯一帶的記載。當時互助縣屬西甯州治,可與傳說印證。明代安定衛的蒙古人受到攻擊,遷至今互助土族自治縣。至于霍爾人,原是藏族對居住在西藏北部以及西藏以北地區的遊牧民的泛稱。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近代則已專指土族而言。互助縣土族地區的合爾郡、合爾屯、合爾吉、賀爾川等地,傳說是因為居住着霍爾人而得名。據研究,土族傳說中的霍爾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渾人。這與民和縣境内的土族人自稱“土昆”(音吐渾)相合。當然也有人認為霍爾是胡兒一詞的同音異寫法。源于吐渾、西夏、契丹、蒙古和匈奴部落中的邀濮,即遼金時期的阻蔔和蒙古是主要部分。這就把土族的族源推溯到更早的時期了。但是趨于統一的認識是:以曆史上的吐谷渾人為主體,在以後吸收了部分羌、黨項、藏、蒙古、漢等民族成分形成發展而來。

社會經濟

土族早期從事畜牧業生産,這和土族來自遊牧的西夏人、霍爾人和蒙古人有關。後來轉到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至少在明初,土族人民已知農耕。進入農耕時代,明朝把土族地區分封為十六家土司統治,他們大都是元朝的州官,被明分封後,成為當地最大的封建地主。明初,土司李英(西夏皇族後裔)已在“置莊墾田,豪奪人産”。(《明史·李英傳》)。

明、清時期,處于封建領主統治階段。各村莊分屬三個系統行使管轄權力:①大部村莊,分别由各家土司管轄。土司所轄田地,稱為軍馬田。土民種一份地,交一份糧,有事為兵,無事耕牧。②由縣官治理,交通大道上各村,由明堡“鄉約”、村寨“紅牌”管轄,隸于西甯衛(後西甯縣)經曆司。③萬曆時佑甯寺建成後,少數村莊歸寺院昂鎖管轄。土司制度廢除後,糧歸大倉民歸縣,土族人民完全擺脫了封建領主制羁絆,封建地主制經濟占了主導地位。

在馬家軍閥統治時期,封建性更濃厚。對農牧民的壓迫和剝削更殘酷。土族人民的生産工具和農耕技術與附近漢族大體一緻,少量手工業以家庭副業形式存在,商品性手工業很少。土地主要集中在僧侶地主和世俗地主手中,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農,占有30%以上的土地,90%以上的農民僅占有60%多。世俗地主多用雇工(長、短工)方式經營,僧侶地主多采用實物地租形式。資本主義工商業尚未出現。農作物品種主要有小麥、青稞、土豆等。土族有釀酒習慣,農家所釀名“酩醪”,互助所産青稞酒遠近馳名。土族先民以善養能日行千裡的“青海骢”而馳名中原。

1949年9月土族地區解放後,經過社會改革,于1954年成立互助土族自治縣和一些土族民族鄉。1956年實現了生産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國家資助下,土族地區各項建設事業發展很快。特别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推行與深化以來,土族地區的經濟迅速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科學種田技術得到普遍推廣。地方工業從無到有,已有水泥、化肥、農機、農藥、糧食加工、酒廠、紙廠等數十個企業,工業産值占到工農業總産值的40%以上。所有鄉和大部分村通了汽車,用上了電。人民生活水平顯着改善。文教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已辦起小學、中學和師範學校,全縣建立了醫院和衛生所數十所。

老年人在長袍外套黑坎肩。婦女穿繡花小領鑲花邊斜襟衣衫,兩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藍、紫鑲花邊坎肩,腰系鏽花寬腰帶或彩綢帶,懸挂花手帕、花錢袋、荷包、小銅鈴等。褲腿外夾1尺高褲筒,下沿藍、黑色搭配鑲邊。穿繡花腰鞋,形如靴子。戴各種“扭達”頭飾。

地區分布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縣和樂都縣,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還有2萬多人聚居于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蘭州市永登縣、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等地區。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約占全國土族總人口的85%。

飲食

土族的飲食習慣與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的生産特點緊密相關。日常的主食以青稞為主,小麥次之。蔬菜較少,主要有蘿蔔、白菜、蔥、蒜、莴筍等10馀種,平日多吃酸菜,輔以肉食。愛飲奶茶,吃酥油沙面。喜慶節日,必做各種花樣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豬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歡飲酒,多數人自家釀青稞酒。飲食衛生也很講究:用飯時每人都有固定的飯碗、筷子,請客吃飯也是每人一份。

土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北部青海省,土族人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尤其精于養羊。因此形成了别具風格的飲食文化。

土族飲食同生産有直接關系。牧區以食肉類、乳品為主食,農業區以青稞、荞麥、薯類為主,喜歡吃酥油炒面、油炸馍、手抓大肉、手抓羊肉、沓呼日、海流、哈力海、燒麥、j鍋等。愛唱奶茶,飲自家釀制的青稞酒,土語稱"酩"。

土族一般習慣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較簡單,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為主食;午餐比較豐富,有飯有菜,主食為面食,常制成薄餅、花卷或疙瘩、幹糧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條或面片、面糊糊等。

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為多,當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節日食品。民間有不少以當地土特産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麼、燒麥等。

沓呼日

"沓呼日"是土族人招待客人的特有食品。在麥面中加上清油、鹽水拌勻,做成圓餅,放進竈内烤熟,吃起來酥脆可口。土族人招待貴客時,桌上要擺一個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一盤大塊肥肉,上插一把五寸長的刀子,酒壺上系一撮白羊毛,這是主人對貴客最尊敬的招待。

土族人有傳統的飲食衛生習慣,吃飯時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請客吃飯也是每人一份,分着吃,免得有病相互傳染,也顯得文明衛生。

土族人非常好客,特别歡迎客人來訪,哪怕是路過或前來投宿的客人都會受到熱情招待。當地有句俗話說:"客來了,福來了"。宴席上,一般情況下主人要和客人喝三杯酒。客人到主人門前時主人敬三杯酒,叫做"臨門三杯酒";客人坐在炕上主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馬三杯酒";開宴後,主人再敬客人三杯酒。不會喝酒的人也不用害怕,隻要客人用中指蘸上酒,對着空中彈三下就可以不喝了,可見土族人是非常尊重客人的意願的。

日常飲料與當地藏族一樣,喜飲茯茶、酥油茶,還特别喜飲用青稞釀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數較低(約30度左右),清醇綿軟,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釀,在釀制時都習慣加一種名為羌活的中藥,飲時味稍帶澀,有散表寒,祛風濕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還有互助白酒,如互助頭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種。

土族許多節日特色飲食,如:過春節時蒸花卷、饅頭,炸油餅等;端陽節做涼面、涼粉;中秋節做多層大月餅(類似大饅頭)。十月初一吃餃子,十二月初八最喜用豌豆面做"攪團"吃,十二月二十三晚上做白面小餅,還要在小餅上刻出菱形的圖案,并用麥草編一個草馬,專門用來祭竈。

文化藝術

概述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藝術。民間文學全為口頭傳誦,其中大都可以演唱的叙事詩《拉仁布與且門索》已搬上舞台。土族高級喇嘛、僧侶也着書立說。由土族活佛所着的《宗教流派鏡史》一書,曾被譯成英、德文流傳國内外。代表着土、藏兩族文化交流頻繁。歌曲種類繁多,有“安昭”、“花兒”等,分家曲和山歌。曲調都有襯句,而且尾音拖長而下滑,深沉,回味無窮。家曲有贊歌、問答歌、婚禮曲、圓舞曲等。土族居民舉行婚禮時,常伴以歌舞等娛樂活動。婚禮舞一般以兩個穿着白褐子長衫的領親人為主,其他人伴唱。舞蹈動作,各地不盡相同。

另外,土族人的民間刺繡工藝很有名。圖案講究,花鳥獸石,美觀大方,樸素耐久。通常有“五瓣梅”、“石榴花”、“雲紋花”、“寒雀探梅”、“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等等。精美的刺繡是土族婦女的創造,也是土族傳統文化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标志。

民間文學

“花兒”既稱山歌,也稱“少年”,土語稱“外面唱的歌”(不能在家裡唱)。“花兒”曲調高亢嘹亮、節奏自由奔放,是甘、甯、青各族人民共同創造和發展的民間文學瑰寶。土族的“花兒”又有它自己的特點,既不與漢族“花兒”雷同,又與藏族“拉依”有别。土族“花兒”的主要内容是描寫青年男女間的愛情生活,所以“花兒”又有愛情的媒介和橋梁之稱。“花兒”一般四句式較多,前兩句比興,後兩句表達實意。也有三句式的“花兒”,主要流行在民和縣官亭、中川一帶。唱“花兒”是土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不論在田野或山岡、廟會,男女老少幾乎人人愛唱,人人會唱。在各地定期舉行的傳統“花兒”會上,土族的民歌手常常對唱不絕,演唱者大都能觸景生情、即興編詞、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因此,土族之鄉素稱“花兒之鄉”。

叙事詩,在土族民間文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有《拉仁布與吉門索》、《登登瑪秀》、《祁家延西》、《太平哥兒》、《格薩裡》、《洛桑王子》、《不柔有》等,其中《拉仁布與吉門索》流傳最為廣泛,是土族人民最主要的一首叙事長詩,人們稱之為叙事長詩中的明珠。全詩長達300多行,通過對一個愛情悲劇故事的生動細膩描寫,向黑暗的封建社會提出了有力的控訴,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典型作品。它不僅顯示了土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而且表達了他們對自由美好的新生活無限向往的頑強意志。

家曲,也叫宴席曲,大都一問一答,短小精悍,有贊歌、問答歌、婚禮歌等。贊歌是土族人民在款待貴賓時,賓主之間相互贊頌的歌,它運用比喻、誇張、象征、渲染等手法,互相稱頌。贊歌的曲調很多,旋律柔和優美、悅耳動聽,流行于互助地區的有“興阿浪列”、“拉拉應格列”等十多種。問答歌也叫對歌,其内容極為豐富,包括天文、地理、氣象、生産、宗教、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歌詞含蓄生動,曲調悠揚多變,主要有《唐德格瑪》、《合尼》、《恰然》、《辛木斯裡》、《選擇》等曲目。婚禮歌是土族人民在舉行婚禮時唱的歌,其歌詞和曲調是特定的,随着婚禮進程的不同而各異。

傳說故事,它的主要内容分為以下幾種:有揭露地主對農民殘酷壓迫的,如《氣殺狗地主》、《紅水溝》;有反映土族人民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殘害人民的邪惡勢力做鬥争的,如《黑馬張三哥》、《莽古斯》、《花牛犢》等;也有表現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如《山雀叫了的時候》、《孔雀》、《青蛙女婿》等。寓言和童話,富有哲理性,影射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無情地鞭笞了封建地主和土司狼狽為奸、魚肉百姓的罪行,廣為流傳的主要有《想吃太陽的鸠》、《兔子、狼和賣糖人》、《紅毛狐狸和黃眼狼》、《鳳凰和麻雀》、《兔兒和羊羔》、《懶人必受窮》、《饑寒哥》等。

土族的歌謠風趣别緻、脍炙人口,流傳較廣的有《羊糞蛋般身材的蜜蜂哥》、《蔣家阿姑》等。諺語是土族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總結,成為人們力行的格言。

音樂

土族的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分為山歌“花兒”和家曲兩大類。土族“花兒”的調令很多,如“尕連手令”、“好花兒令”、“楊柳姐令”等,流行在互助土族地區的就有10多種。土族“花兒”在旋律進程上起伏較大,音域寬廣,節奏上大都是三拍子,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結尾音拖長而下滑,給人以深沉之感。

土族家曲的範圍較廣,有叙事長詩曲、贊歌、問答歌、圓舞曲、婚禮曲等。每首叙事長詩都有自己特有的曲調,一般是上下兩個樂句,曲調優美,屢聽不煩;贊歌的曲調柔和優美,悠揚奔放;問答歌的曲調幹脆、明快,句末大都有休止音;圓舞曲是跳安昭舞時唱的曲子,比其他曲子歡快,節奏明顯。

舞蹈

土族舞蹈主要是安昭舞和婚禮舞。安昭舞是一種歌舞相結合的形式,舞時人們排成一圓圈,一般由一人帶領(通常為老年男子),一唱衆和,歌聲悠揚,舞步輕盈。每到逢年過節,或喜慶婚禮時,土族男女喜歡聚集到庭院裡或打麥場上跳安昭舞。婚禮舞是舉行婚禮時的舞蹈,一般以兩個身着白褐長衫的納什金為主演,其他人伴唱,動作各地不一。

傳統手工藝

土族婦女的傳統手工藝為刺繡、盤線。土族人民的刺繡藝術明顯地表現對服飾的精心裝飾上,土族婦女喜歡在衣服領子、袖頭和下邊繡上各種花紋,形成一種美麗的圖案。互助丹麻一帶的土族男青年胸前大都有塊四寸方連續圖案,叫“富貴不斷頭”,不僅富有民族風格,而且非常鮮豔華麗;在鞋上繡的雲字花紋,細緻勻稱、色彩鮮明。土族婦女從小就要學習刺繡,掌握各種針線技藝,并且要用幾年的時間為自己準備一套嫁妝,包括精美的服裝、繡花枕頭、繡花煙包等,同時還要為婆家的老人準備繡花枕頭,為家中其他女人準備繡花的長腰鞋等許多女工作品。每當土族人的傳統節日或廟會來到,土族姑娘們都要精心地打扮一番,帶上自己制作的各種繡品,聚在一起互相評議,看誰的手藝高超。土族的刺繡獨具一格,不論繡什麼圖案,都用“盤線”成。“盤線”是土族特有的針法,同時運用兩根針線,做工精緻、複雜、勻稱,繡出的圖案美觀大方,樸素耐久。

建築和雕刻

土族具有建築和雕刻的傳統藝術,土族地區古老的建築物,如佑甯寺、互助縣城的鐘鼓樓、五峰寺等,都是土、藏、漢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曆史上的佑甯寺是由許多殿宇、經堂、僧舍組成的完整建築群,吸收了藏、漢建築的特點和甘肅“河州磚雕”的藝術成就,其精工細作的木刻,陳列的泥塑佛像,充分顯示了土族人民的建築和雕刻藝術水平。土族群衆還在住宅的牆壁上、寺院的棟梁和門窗上都繪畫或雕刻着象征牛羊健壯、五谷豐登的圖案。

生活風俗

節慶活動

土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有,農曆正月十四日佑甯寺觀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台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等。

禁忌

土族人禁忌衆多,忌諱過中秋節。中秋之夜人們要朝月亮撒一把草灰。但是土族人也随着大衆過起了中秋節,土族地區的月餅是土族群衆自家蒸出來的,又大又圓,花樣繁多,月餅上的花紋五顔六色,别具一格。忌吃圓蹄牲畜(馬、騾、驢)肉;忌在畜圈内大小便,認為這會影響牲畜的生長;忌諱用有裂縫的碗給客人倒茶;不能問客人“吃飯沒有”或“吃不吃飯”等話;在客人面吵、打孩子是最大失禮,會被認為是下逐客令;進土族人家,必須先在院外打招呼,待有人應後,才能入院内;年輕婦女的卧室不得随意進入,不能同未婚姑娘開玩笑;忌客人數他們的羊隻;在佛堂、大殿内忌吸煙、吐痰、亂翻亂摸和大聲喧嘩;忌從僧侶的跪墊和其他物品上跨過;忌對酥油燈打噴嚏和咳嗽;在佛堂裡轉經輪時,必須從左向右,不可逆轉;寺院附近禁止打獵和随地大小便還有高聲喧嘩。土族還有忌門的習慣,如生孩子、安新門、或家中有重病人時,要在大門旁邊貼一方紅紙,或在大門旁煨一堆火,外人不得進入庭院。

建築

房屋建築依山傍水,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廁所、菜園和打谷場。房子為平頂,上面可儲放糧草。房子多為三間一組,中為堂屋,一側為卧室,另一側為佛堂。卧室為炕的暖炕,連着鍋竈。住室的棟梁和門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繪着象征牛羊健壯、五谷豐登的彩色花紋圖案,鮮豔美觀。

禮儀

土族人民有重禮儀的傳統。尤其注重尊敬長者,如路遇相識的老人,要下馬問候。土族人熱情好客,忠實守信。客人來時;主人常說:“客來了,福來了!”客人在鋪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先敬一杯加青鹽的濃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鍋馍”。若是貴賓,桌上加擺一個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盤手抓肉塊,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壺上系一撮白羊毛。喝酒時,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即可免喝。

土族舉行婚禮時,前往接親的年輕人都是能說會道、能歌善舞的,大家叫他們“納什金”。娶親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家請的兩位“納什金”就要帶上禮物和給新娘的服裝首飾,牽一頭母羊去參加娶親。他們到女方家時一般要受到非常熱烈歡迎,但歡迎的方法卻是十分特别的。“納什金”到女方家後,首先要和新娘的女伴們隔門對歌,隻有一一回答上了姑娘們的問題,姑娘們才會開門。但當他們走進女家大門時,姑娘們會用一桶又一桶涼水潑他們。這時,女方的長者則會說:“貴客到了快迎接,姑娘們不要潑水!”其實是暗示開始潑水、多多潑水。要是“納什金”躲起來了,他們就會喊,“納什金到xx地方去了,年輕人不要往那潑水!”“納什金”逃上樓,他們就會喊:“貴客上樓了,不要往樓上潑水。”實際上是指揮大家潑水。“納什金”即使全身濕透,猶如“落水”,也不能生氣。姑娘戲弄夠了,則會請他們更衣入席。土族人認為,水潑娶親客,是為他們洗塵,為了向新人祝福。

喪葬

喪葬,一般行火葬,部分地區行土葬。

老人病故後,将其衣服脫去,将遺體扶起,成蹲坐狀,雙手合十,兩拇指撐于下颌骨,放在原處的炕角頭,周圍用幹淨土坯擠緊,上面披上衣服或白布。當天早晨,即派人去向喇嘛或本本子占蔔葬期,邀請本家各戶家長商議治喪事宜。請木匠趕做靈轎。第三天下午,将遺體入殓,用一條向左擰成的白布或黃布條,在每一關節處绾一鄉球,一身要绾七至十三個,然後套上黃布做的套子,土族語稱“布日拉”,裝入靈轎内。靈堂設在堂屋裡。一般在家停放五至七天。老人病故要請喇嘛誦經超度,并由喇嘛主持,每晚請本家老少集體念“嘛呢”。舉行葬禮的前一天,是集中祭奠的日子,土族語稱“日格”。本家各戶、親戚、朋友、左鄰右舍都有要來吊唁,舅舅來“認骨”。

土族喪葬要待客。一般分三頓飯、馍馍茶、酥油炒面、蒸油饅頭和稠米飯。一般不動葷,隻吃素。三道茶飯後,舅舅舉行“擺外”、慰亡靈儀式,對亡人的一生作出公正的評價,對兒孫們的孝心作出褒貶。“擺外”後,黃昏時分,請人到一個僻靜處,砌火化爐。舉行火化儀式,一般在早晨六七點鐘。靈轎由兒子、侄子等擡到火葬場。遺體由其兒子或侄子從靈轎中抱出,面向西方,放入爐内後,送靈轎者都跪拜在周圍祭奠。女兒、媳婦都要哭喪。由指定的兩位本家弟兄點火。靈轎也要砸碎火燒。喇嘛誦經,向火化爐内投放五色糧食,澆酥油汁,約兩小時左右,火化結束。下午拾取骨灰,放在一尺多長的柏木匣内,由兒子或孫子用一根紅繞牽引,埋在臨時選定的地方,待到第二年清明時,再遷到祖墳地埋葬。

亡人送葬後,子女服喪,一般為七期,四十九天。服喪期間,男子不戴帽子,婦女不穿有色彩的衣帽,不串親訪以,當年不貼春聯,不拜年,以示哀悼。

宗教信仰

土族居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後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間信仰仍然存在。土族地區有喇嘛教寺院40馀座,著名的有佑甯寺、廣惠寺等。佑甯寺出了不少名僧,如章嘉、土觀、松布,頗有影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互助縣15所寺院占有土地69200畝。寺院是土族的文化中心。對佛教文化的發展和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土族先民吐谷渾在遼東時,信奉薩滿教。至今在土族人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到薩滿教的遺俗。其中主要宗教活動有:祭敖包、白虎祭、選神羊等。8世紀末苯教傳入土族地區,14世紀趨于沒落。如今隻有在互助、大通等地區的一些土族村莊中,有少量的苯教神職人員。

代表人物

曆史名人

土族祁土司自始祖貢哥星吉至民國時祁昌壽十七代土司文治武功,是土族曆史深厚的大家族。

土族李氏,土族李姓本為土司族姓。土族人口雖少,但其姓李之人卻不少。據說,這些土族李姓,是出自前土司(西夏皇族後裔)的族姓。土族曆史上曾有西李土司、東李土司和其他等數十土司,屬李土司管轄的部分人後來就随了土司的族姓而姓李了。

著名的土族李氏,有明朝官吏李文、元末明初土族官吏李南哥、明朝官吏李央、明末清初土族官吏李天俞等。

李英(生卒年不詳)是曾為明王朝招撫過的西番八族,西甯衛指揮佥事李南哥的兒子,因戰功顯赫,被宣宗皇帝封為會甯伯,成為李土司家族中封爵最高的人物之一。洪武元年(1368),李南哥率衆歸附朝廷,授西甯州同知,西甯衛指揮佥事,後李英承襲父職。他有膽略才氣,精于射騎,對于甘、青四衛的地形險要和各族情況,甚為熟悉。在明成祖北征時,李英所率領的士兵常作先鋒,所擄獲的勝利品也常比别的軍隊多,故李英便為成祖所信寵。永樂十年(1413)冬天,土族一首領叛亂,李英興兵讨伐,捕獲兵丁360人,并全部斬首示衆。永樂帝因其平叛有功,授予都指揮佥事之職。

土族僧人張答裡麻,精通漢文,明成祖授予左覺義,他在西甯恣意妄為,并竊取西番進貢的财物。官府欲捕獲予以嚴國,不料他逃至蒙古邊境,為非作歹十多年。李英發現其行蹤帶領軍部下将其捕獲并滿門抄斬,邊境居民無不拍手稱快。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明王朝派使臣喬來喜、鄧誠等前往西域,途經安定、曲先地區。安定、曲先諸部見利忘義,劫走賜給西域的金銀财物,殺害了使臣喬來喜、鄧誠和随行人員,邊地也騷動起來。仁宗皇帝命令當時任陝西行都司土官都指揮同知的李英率西甯諸衛士兵前去平叛。李英率部一直追過了昆侖山,擄獲安定王桑兒加失夾,俘斬了一千多人,奪回了劫走的财物,平息了騷亂,并得了駝、馬、牛、羊14萬馀隻。宣宗皇帝在給李英的敕谕中,對李英作了高度的評價,并封李英為會甯伯。

李鴻儀(1897.2.16—1972.3.16),字一如。西夏皇族後裔,青海樂都縣人。民間曆史學家、西夏史學家。

李鴻儀先生自1915年起,在課馀研治《西夏李氏世譜》。後又研究西夏史,不問寒暑,五十年如一日,成果頗豐。1965年社教,因寫家譜而羅織罪名,遭殘酷鬥争。家中萬卷藏書,被紅衛兵付之一炬。先生愛書如命,目睹此景,痛哭不已,幾緻大病,竟于1972年3月16日與世長辭,享年76歲。

李宜晴(1919年—1977年),土族女詩人,西夏皇族後裔,青海民和縣人,被著名學者章士钊先生譽為“少數民族難得的女才”,李宜晴一生道路坎坷,創作了大量的詩詞,引起文學界的重視,縱觀她的詩,清新婉麗,音調和諧,對仗工整;詞或豪放激越,或凄清哀婉。其作品感情真摯,情韻纏綿,生動感人,有很高的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是土族文學成就的一個裡程碑。《土族女詩人李宜晴詩詞注釋》,收錄了詩40首,詞79阕,另有殘片6首(阕)。

現代名人

李培業(1934—),字子植,号貝葉。西夏皇族後裔,青海樂都縣人。世界著名珠算史專家,中國著名中算史學家、數學教育家。1953年考入西北大學數學系學習,1956年經系主任楊永芳先生推薦,留數學系工作。直到1959年離開西北大學,去安康大學數學系任教,講授微積分。1962年,安康大學停辦,去其夫人家鄉岚臯縣工作,任岚臯中學數學教師、數學教研組長。1978年調入安康高等師範專科學校數學系任教,講授數學分析課。1981年調入陝西高等财政專科學校,先後任基礎部主任、科研處長等職,任教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技術等課程,并晉升為副教授、教授。後為陝西經貿學院教授,1992年被西北大學聘為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指導數學史研究生。2004年被馬來西亞世界中國珠算心算學院聘為顧問、兼職教授。現為西安财經學院教授,西北大學數學史教授、數學史研究生導師。曾任陝西科協二屆委員,中國珠算協會第五屆副會長,現任中國珠算協會(2006年1月1日更名為中國珠算心算協會)顧問,中國珠算史研究會副會長、日本珠算史研究學會運營委員、陝西數學史研究會會長,陝西珠算協會副會長,西安市珠算協會顧問,四川羌學學會名譽會長。

李堉業(1934—)西夏皇族後裔,青海樂都縣人。甘肅省著名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成功者研究會理事、香港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會課題教授。1981年出任蘭化公司第一中學校長、兼任西甯博雅外國語學校校長。二〇〇〇年元月以百名校長資格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千人千年座談會,并榮獲“當代中國精神”先進個人代表的稱号。銳意改革,實行了“四項整頓”、“三項改革”、“兩個拓寬”,走出了一條辦好企業中學的新路,86、87先後被國家教委、全國教育總工會、國家體委聯名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中小學實驗儀器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先進集體”稱号,編入《中國名校》。1993年7月出任蘭維中學校長後,勵精圖冶,把一所薄弱校辦成一所頗有生氣的綜合性特色學校。曾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了近三十萬字的論文,如《我是怎樣做校長工作的》、《論中學的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必須适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關于中小學的藝術教育》、《走進社會——面對21世紀中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策略》等。

鄂圭俊(1942—)青海西甯人,油畫家,一級美術師。中共黨員。鄂圭俊1960年畢業于青海省文化藝術學校。曾在西甯紅旗電影院、西甯市文化館工作。他利用業馀時間自學油畫、版畫,并從事美術創作。在此期間曾任青海省青聯委員、青海省對外友協理事等職。1987年,鄂圭俊調上海油畫雕塑院任專職油畫家、一級美術師。他的十馀幅作品曾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大型美展。其中油畫《迎新娘》在1982年舉辦的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覽中獲一等獎;油畫《春的腳步》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牌;版畫《農家》獲第八屆全國版畫展優秀獎,還有《高原情》、《套牛》、《遠客》等先後獲青海省級文化創作獎八次。鄂圭俊的作品曾參加我國在日本舉辦的《現代中國優秀作品展》、柏林國際版畫展及上海市舉辦的《上海現代美術作品展》等文化交流展出活動。有些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北京民族文化宮等收藏,并入選《中國美術館藏畫選》、《中國當代油畫》等大型畫集。

李積敏(1962—)字慎言、号泰樂、别号淡園主人,青海樂都縣人。中醫疑難病學科創始人及理論奠基人,清代醫學家李世泰第七世孫。畢業于陝西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後獲美國世界傳統醫學科技大學傳統醫學博士學位。曆任美國愛凱爾中醫院主任醫師、香港中華中醫學院教授、博士導師,世界中醫疑難病學學會副會長、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首席專家。現為世界教科文衛組織醫學專家成員、世界中醫疑難病學學會學科院終身教授,陝西開源醫藥中醫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長期從事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研究,對婦科疑難病及男女性功能障礙相關疾病的中醫臨床治療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提出“創建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體系”學術思想,被學術界譽為中醫疑難病學科創始人及理論奠基人。提出“診病辨證論治”診療體系學術思想,提出“虛瘀痰毒水”病機理論學術思想,提出中醫婦科疑難病“腎虛血瘀”病機理論,總結發明“李慎言斷層沖擊療法”。這些理論及方法對中醫疑難病學科的建立、發展與進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發現了“李慎言乳房量化定律”,給乳腺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量化的科學依據。提出建立“婦科以胞宮為中心的框架理論體系”之觀點,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創立“南宮山自然療法”體系,積極倡導推廣并整理研究南宮山自然療法,總結發明“華夏慎言養生法”,為中國傳統醫學國際交流項目進行推廣。榮獲五項國内學術獎及五項國際學術獎。發表學術論文60馀篇,主編《中國傳統醫學名醫特技荟萃》、《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經驗精華》、《全國高校素質教育叢書·學校健康教育》,代表性着作有《李積敏醫學文集》。臨床擅長: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内膜異位症、子宮肌瘤、乳房發育不良、乳腺增生病、外陰白色病變(外陰白斑症)、女性外陰尖銳濕疣、女性性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疑難病的中醫藥治療。

1994年被授予“中國科技之星”榮譽稱号,1998年被授予“有突出貢獻青年中醫專家”稱号;2000年被世界中醫疑難病學學會授予“二十世紀最傑出貢獻獎”及“終生成就獎”。2001年被評選為“二十世紀一百年來對中醫學術發展最具影響的十大傑出人物”之一。其業績載入中國國家“九五計劃”重點項目《世界傳統醫學大系·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東方之子》及《世界名人錄》(美國)等典籍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