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武漢市黃陂區武湖街道的大學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實施全日制高等學曆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1]。學院位于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江漢大學本部,坐依三角湖畔。江漢大學文理學院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納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面向全國招生。為滿足發展需要,該學院拟整體搬遷至武漢市黃陂區武湖街道。
    中文名: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湖北省教育廳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現任校長:邵紅 所屬地區:湖北,武漢 校 訓:融文彙理,立德樹人 所屬地區:中國武漢 類 别:獨立學院 主要院系:商學部,信息技術學部等 學校類型:财經 在校學生:12000餘人

發展曆史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的前身江漢大學融智工商學院,為抓住國家試辦獨立學院的曆史機遇,在籌建時間短、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幾經努力,獲湖北省教育廳批準組建,學院從此開始了初創起步2002年9月,第一批202名新生報到;2003年11月,湖北三才教育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接手合作,學院更名為江漢大學文理學院;2005年2月,在江漢大學北地塊建成新校區,2000餘名師生遷入新址;2007年7月,首批735名畢業生畢業;2008年9月,在校生突破萬人大關;2011年,畢業生突破萬人大關;2012年5月,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學院現有在校生12000多人,教職工近400人。一串串數字,見證着學院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辦學曆程;一串串腳印,那是全校師生員工頑強拼搏、奮力開拓的生動剪影

辦學規模

部系設置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設有24個本科專業、17個專科專業,40餘個專業模塊(方向),覆蓋文、理、工、農、經、管、法七大學科門類。有各類在校學生12000多人。學院開設有校際交流班,與國外大學合作培養人才。

學科建設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逐漸形成以文、理為基礎,以工學、商學為重點,建設機電類、信息類、商學類、外語類等多個特色專業,創辦1-2個品牌專業,形成六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

師資力量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任課教授、副教授比例達到30%,聘請了于光遠、李京文、茅于轼等近20名知名學者擔任學院首席教授和特聘教授,聘請王秀珍教授、季振平教授等國内著名學者任學院學部主任。

商學部(現已拆分為經濟學部和管理學部):專職教師3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8人,特聘教授12人,副教授38人。

外語學部:教師33名,80多位江漢大學及其他院校教授和副教授,5名具有國際TESOL資質的外教。

體美學部:教師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3人,助教4人。

人文學部:專任教師13名,特聘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講師23名。

基礎課部:專職教師13人,其中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4人,中級職稱6人;13人中具有研究生學曆的10人。兼職教師主要是江漢大學相關專業的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和其它大專院校的知名學者,把關教師。

信息技術學部:教師23人,其中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3人,高級工程師2人。

機電與建築工程學部:專任教師27人,絕大多數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曆,常年聘請江漢大學及其他院校教授和副教授。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部: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占學部教師40%以上。

學術研究

為适應21世紀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探索與國外大學聯合培養高級人才的新模式,江漢大學文理學院與英國考文垂大學開展了本科層次校際交流合作項目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與國外大學對被本科校際交流班錄取的學生實行聯合培養,即前三年在本院學習,達到外方成績要求并獲得簽證者轉入國外大學完成一年或一年以上學習,雙方互認學分,俗稱“3+1”模式。成績合格的學生将獲得國外大學學士學位和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學生畢業後可繼續在國外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成績合格者将獲得相應院校碩士學位。未滿足出國條件而不能轉入國外大學的學生可繼續留在江漢大學文理學院學習,成績合格者仍可獲得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本科文憑,符合學士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

學院領導

董事長:遊先勝

院長:邵紅

副院長:池華、周志斌、萬波

黨委書記:肖靜

黨委副書記:易凡

校園環境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共分五個功能區,即北部行政教學區、東南部學生居住區、中部實驗實習區、西部體育運動區和東北部後勤服務區。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目标建築總面積12萬平方米:教室2.6萬平方米,圖書館1.6萬平方米,實驗實習用房5萬平方米,行政用房1.0萬平方米,輔助教學用房1.0萬平方米,體育用房0.5萬平方米。

校園文化

院訓

融文彙理,立德樹人

院徽

A與S

A和S分别為Arts和Science的第一個字母,代表江漢大學文理學院的兩個學科大類和“融文彙理,立德樹人”的辦學宗旨。兩個字母組合成類似建築的圖案,象征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是知識的殿堂。

三角形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漢陽三角湖之濱,院徽的外形正是三角湖的輪廓。

三角形是幾何圖形中最穩定的圖形,預示學院的穩步發展,三角型的三邊也代表了獨立學院賴以發展的三大資本——知識資本,人力資本和貨币資本,同時也隐含着江漢大學文理學院“規模、質量、特色”的發展方向,真正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第三條道路的願望。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希望以學院辦學之道帶給社會無盡的價值。

紅與黑

紅色是太陽、烈焰的光芒和熱量,代表一種激情和創新;黑色是對未知的探索、已知的積澱,代表一種理性和規範。紅與黑的組合,表明江漢大學文理學院追求理性的激情、激情的理性及在規範中創新、在創新中規範的辦學理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