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家書

硫磺島家書

美國200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所執導的電影
《硫磺島家書》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等人主演的曆史戰争片。該片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栗林忠道中将指揮日軍堅守在硫磺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沒有勝算的戰役。戰役結束前,栗林寫下了他最後的家書。由夢工廠出品,于2006年12月9日上映。該片榮獲第64屆金球獎年最佳外語片獎、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獎等[2]。
    主标題: 栗林忠道 副标題1:演員 渡邊謙 副标題2: 副标題3: 日本帝國陸軍中将,曆史中真實存在人物。曾經留學美國,戰争末期到硫磺島擔任指揮官,負責守住這道通向日本本島的最後關卡。在軍中大力推行新政,明令禁止随意體罰下屬,這些做法招來了守舊将領的不滿,卻為絕望中的士兵們帶來了一線希望。 主标題:西鄉升 副标題1:演員 二宮和也 副标題2: 副标題3: 日本帝國陸軍一等憲兵,在妻子懷孕時出征,日夜思念着家人。西鄉升是影片的中心人物之一,他是被強行入伍的,軍事素質非常差,射擊訓練經常脫靶,沒有武士道精神,在帶着必死的信念死守這個島的日本軍人中,他是一名想要生存下去的士兵,在全體士兵集體自殺成仁時,他沒有勇氣自殺,最終成了美軍的俘虜。 主标題: 西竹一(西男爵) 副标題1: 演員 伊原剛志 副标題2: 副标題3:日本帝國陸軍中佐,109師團第26戰車聯隊指揮官,曆史中真實存在人物。洛杉矶奧運會馬術金牌得主洛杉矶奧運會馬術金牌得主,并由此獲得了洛杉矶榮譽市民的頭銜,在歐美的社交界頗有人緣,人稱“西男爵”。和粟林中将一樣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會講英語,像個紳士。 主标題: 清水洋一 副标題1:演員 加濑亮 副标題2: 副标題3: 日本帝國陸軍上等兵,剛從憲兵隊調來。原本是憲兵,隻因不忍心殺百姓家的一隻狗而得罪長官,被發放到前線來。在重壓力之下,他選擇了投降,但不幸的是最終還是被美軍槍殺了。 主标題: 伊藤 副标題1: 演員 中村獅童 副标題2: 副标題3: 日本帝國海軍大尉,隻懂正面作戰的頑固派。一心想轟轟烈烈地戰死,本打算用反坦克地雷與美軍同歸于盡,沒想到願望沒實現,反而當了美軍的俘虜。 主标題: 西鄉花子 副标題1:演員 裕木奈江 副标題2: 副标題3: 西鄉升的妻子,影片出鏡有限。 中文名:硫磺島家書 外文名:Letters from Iwo Jima 其他譯名: 類型:劇情/曆史/戰争 出品公司:Amblin,夢工廠,Malpaso,華納兄弟 制片地區:美國,日本 拍攝地點:美國,日本 發行公司:派拉蒙,華納兄弟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編劇:山下愛麗絲,保羅·哈吉斯 制片人: 主演: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加濑亮,中村獅童,休·傑克曼 片長:141分鐘 票房: 對白語言:日語,英語 色彩:彩色 電影分級:R級 imdb編碼:tt0498380 主要獎項:第64屆金球獎年最佳外語片獎、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獎、第31屆日本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在線播放平台: 其它譯名:硫磺島來信/來自硫磺島的信 出品時間:2006年12月9日

劇情簡介

2006年,在硫磺島地下發現了數百封信件。那是61年以前,在這個島上作戰的将士們留給家人最後的一點東西——寫給家人最後的訣别信。這些沒有寄出的信寄托着他們的希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中途島海戰的失敗,宣告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開始走上徹底潰敗的道路。當美軍強大的攻勢波及到看似渺小卻被戰火硝煙彌漫的硫磺島時,以粟林忠道中将為首的日軍,面對強大的美國軍隊的進攻,卻采取了頑固的抵抗策略。狡猾的日軍在硫黃島上利用天然的山洞、礦穴以及人工挖制的地道,與美軍周旋。但是,志在必得美軍卻依靠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對負隅頑抗的日軍采取了愈發殘酷的攻勢。而粟林忠道明知日軍無法抵抗住來勢兇猛的美軍,但他還是身先士卒和同夥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事實上,這位日本軍官早在寫給家人的一封家書中,就已經表達了對自己現狀的認知以及擔憂。就在日本徹底戰敗前夕,仍不願繳械投降的粟林忠道,最終在硫磺島自殺身亡。他的這封發自硫磺島的信則成了後人審視這段曆史的有力途徑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

角色

渡邊謙

栗林忠道 中将

二宮和也

西鄉

伊原剛志

西竹一 中佐

加濑亮

清水

中村獅童

伊藤 中尉

渡邊廣

藤田 中尉

坂東工

谷田 軍曹

松崎悠希

野崎

山口貴史

柏原

尾崎英二郎

大久保 中尉

裕木奈江

花子

阪上伸正

大杉 準将

Lucas Elliot

Sam

Sonny Seiichi Saito

Medic Endo

Steve Santa Sekiyoshi

Kanda

Hiro Abe

Lt. Colonel Oiso

Toshiya Agata

Captain Iwasaki

Yoshi Ishii

山崎

Toshi Toda

安達 中佐

Ken Kensei

林 中将

Ikuma Ando

Ozawa

Akiko Shima

Lead Woman

Masashi Nagadoi

市丸 準将

馬克·摩斯

American Officer

Roxanne Hart

Officer's Wife

Yoshio Iizuka

Tired Soldier

Mitsu Kurokawa

Suicide Soldier

Takuji Kuramoto

Ono

Koji Wada

Hashimoto

Akira Kaneda

Japanese Soldier#1

Shoji Hattori

Japanese Soldier#2

Mark Tadashi Takahashi

Japanese Soldier#3

Mitsuyuki Oishi

Japanese Soldier#4

Evan Ellingson

Kid Marine

Kazuyuki Morosawa

Ito's Guard

Masayuki Yonezawa

Ito's Soldier

Hiroshi Tom Tanaka

Hopeless Soldier

Mathew Botuchis

American Marine

Yukari Black

Mother

Daisuke Nagashima

Prisoner

Kirk Enochs

Marine Officer

Ryan Kelley

Marine#2

Jonathan Oliver Sessler

Marine#3

Michael Lawson

Marine#4

Taishi Mizuno

Cave Soldier#1

Daisuke Tsuji

Cave Soldier#2

Yoshi Ando

Excavator#1

Yutaka Takeuchi

Excavator#2

Tsuguo Mizuno

Lead Excavator

Mark Ofuji

Kuribayashi's Guard

萊安·卡勒斯

Marine at Clearing

Jeremy Glazer

Marine Lieutenant

Ryoya Katsuyama

Boy

Masashi Odate

Cook

London Kim

Okubo's Soldier

Skip Evans

Pilot#1

Wanliss E. Armstrong

Pilot#2

職員表

制作人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保羅·哈吉斯、羅伯特·洛倫茲、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副導演(助理)

Katie Carroll、Peter Dress、Donald Murphy、Kent Tsurumaru

編劇

山下愛麗絲、保羅·哈吉斯、Tadamichi Kuribayashi、Tsuyoko Yoshido

攝影

湯姆·斯特恩

配樂

凱勒·伊斯特伍德、Michael Stevens

剪輯

Joel Cox、Gary Roach

選角導演

Phyllis Huffman

藝術指導

Henry Bumstead、James J. Murakami

服裝設計

Deborah Hopper

視覺特效

邁克爾·歐文斯

布景師

蓋瑞·費蒂絲

角色介紹

以上内容參考資料來自

幕後制作

故事背景

1945年2月在太平洋戰場的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争的轉折點,美軍拿下硫磺島後,在島上建立了離日本本土最近的基地,使B-29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和後來用原子彈結束戰争成為可能。日本人在硫磺島上的抵抗幾乎都是自殺式的,被譽為“玉碎指揮官”的硫磺島日軍最高指揮官栗林忠道可以說是人體炸彈的先驅,大批的日軍潛伏在坑道裡,子彈打完之後,就抱着炸藥桶沖進美軍陣地引爆,美國人在硫磺島上每一寸的推進,都是用血肉換來的。硫磺島之戰是太平洋戰争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兩萬多名駐島日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美方也有六千多人戰死沙場,一萬九千餘人負傷。是唯一一次美國傷亡人數大于日本人數的戰役。

姊妹篇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連續推出了《父輩的旗幟》和《來自硫磺島的信》兩部作品,分别從美方和日方來描繪這場激戰。分為上下兩部的電影并不少見,但像這樣從兩個不同角度叙述同一事件的“聯體電影”卻是史無前例的大膽嘗試。伊斯特伍德的此番嘗試獲得了成功。《父輩的旗幟》于10月上映後廣受诟病,而緊接着于12月中旬上映的《來自硫磺島的信》不僅很快博得一片褒揚,更是一舉赢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電影的殊榮。

劇集改編

本片的靈感來自一本書信集。伊斯特伍德在籌備《父輩的旗幟》時,對硫磺島之戰的日方指揮官栗林忠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栗林下令在島上挖掘了大量洞窟和地道,把軍備力量埋伏其中。這種戰術簡直是“異端”。在當時,防禦戰中的日軍往往會在登陸點擺開防線,集中炮火猛擊海上的敵人。然而就是憑借着栗林的奇特策略,美軍原以為5天就能結束的戰鬥整整拖了36天。另外,這位日本陸軍中将曾經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留學,有不少美國朋友,并一直反對與美國開戰,但在硫磺島之役中他卻表現出了相當堅決的抗擊态度。伊斯特伍德不斷挖掘栗林的資料,一直找到了《“玉碎總指揮官”的信》這本書。書中收錄了栗林駐美期間寄給家人的信件,信中随處可見有趣的圖畫,這位武官對妻子兒女的深情躍然紙上,令深伊斯特伍德大受觸動,于是“信”就成了本片的關鍵詞。

人氣偶像組合“岚”的成員二宮和也在本片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所扮演的士兵西鄉是貫穿整場戰役的關鍵人物。年輕的二宮雖然主要活躍在歌壇,但也曾出演過不少電視劇和舞台劇,在表演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獲獎記錄

屆數/年份

獎項名

獲獎方

2006美國國家電影評論協會

最佳影片獎

《硫磺島家書》獲獎

2007年第64屆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

《硫磺島家書》獲獎

最佳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提名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音效

《硫磺島家書》獲獎

最佳影片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提名

最佳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提名

最佳原著劇本

艾瑞絲·山下 提名

2007年第33屆土星獎

最佳國際電影

《硫磺島家書》提名

2008第3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最佳外語片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獲獎

2007年第51屆意大利大衛獎

最佳外國電影

《硫磺島家書》提名

制作發行

制作公司

1、安培林娛樂(美國)

2、美國夢工廠影片公司(美國)

3、Malpaso Productions(美國)

4、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1、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

2、華納兄弟公司(荷蘭)

3、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4、華納兄弟公司(日本)

5、Fox-Warner(瑞士)

6、Karo Premiere(俄羅斯)

主創公司

幕後花絮

2005年4月5日,伊斯特伍德特地拜訪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石原非常支持兩部電影,但要求不能将火藥帶上硫黃島。

本片的大部分戲都是在冰島和美國洛杉矶拍攝的。2006年4月27日,伊斯特伍德帶着攝制組來到硫黃島隻拍了幾個鏡頭,第二天就舉行了影片殺青的記者招待會;

英語劇本完成後,制作方找了多名翻譯将其譯成日文,并從各個譯本中挑選出色的部分整合成最終日語版劇本;

渡邊謙對自己的角色栗林忠道非常感興趣,特地訪問了栗林的故鄉,與其家屬會面;

伊原剛志為了演好馬術冠軍“西男爵”連續三周每天騎馬5小時,他還學習英語,查閱西男爵的資料,與西的兒子交談,并前往西的墓地祭掃,做了一切能做的準備;

好萊塢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和白人導演克林·伊斯特伍德曾因此片爆發口水戰。

影片評價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争片,影片中戰争的畫面也在硫磺實地拍攝足夠慘烈,而一般的戰争片總會給正義與否下一個定論,可導演卻意不在此,他認為戰争就如人生,沒有絕對的正義一方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一方。對于參加戰争的雙方來說,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網易娛樂評)

可以說,二戰中的日軍将領,凡到過中國很少有人能夠經得起道德的審查。這個電影中,導演忽略這些事情,無非是因為電影的題材已經與時俱進了。在這樣的影片中,正義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伊斯特伍德想拍戰争中的人情味。(鳳凰網評)

對于這次在63年前發生的著名戰鬥,有700至900名美國黑人軍人在戰鬥中登上了日本硫磺島,可是他們并沒有直接參加前線戰鬥,隻是做了後勤,運輸物資和彈藥以及埋葬死亡人員等工作。所以在該島制高點上豎起那面具有曆史意義的美國國旗的人員中,沒有黑人士兵在内,隻有一名土著印第安戰士參加。不過對于那些在海灘上拍攝的鏡頭,伊斯特伍德還是應該拍些有黑人軍人的場面。(《時代》雜志評)

上一篇:正義之道

下一篇:我愛金城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