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炮台公園

石炮台公園

汕頭市紀念性公園
石炮台公園位于汕頭市榕江北岸的繁華地段,是一座以崎碌炮台為景點核心規劃而成的公園,也是一座适合遊人娛樂和健身的綜合性休閑公園。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後于公元1879年前後完工,當時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曆史。
    中文名:石炮台公園 外文名: 地理位置: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 所在省市:廣東汕頭市 主要景點:崎碌炮台 公園類型:紀念性公園 始建時間:1874年 面積:58畝

簡介

公園主體為環形城堡建築,與隔岸的蘇安山上的炮台遙相呼應,兩炮台緊扼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位置險要,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炮台主要以貝灰砂夯築而成,炮台大門、炮巷均采用花崗石塊砌築,因而俗稱“石炮台”。

曆史沿革

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曆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它位于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台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

十九世紀中期,第一、二次鴉片戰争先後爆發,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與美、英、法等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實行門戶開放,汕頭就是當時十個通商口岸之一。

由于外國商船紛至沓來,加上海防松散,當時駐潮州總兵方耀順應民意,以“鄰分不淨,潮海嚴防”為由,奏請清廷建築崎碌炮台。崎碌炮台主要以貝灰砂、煮爛糯米飯及紅糖漿調廿夯築而成。大門、炮巷均采用規格花崗石塊砌築,因而俗稱“石炮台”。

1983年,列入汕頭市建設總體規劃,決定在石炮台周圍再擴地58畝,建設成汕頭市石炮台公園。

1988年,石炮台公園碑被汕頭市人民政府确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汕頭市委、市政府确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主要景點

炮台總面積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0568平方米,有一條寬23米、水深3米的護台河環繞炮台一周。炮台内廣場直徑85米,全台直徑116米,外牆高6米,内牆高5.15米。炮台分上下兩層,各設18個炮位和若幹槍眼,底層的炮巷4.1米,長約300米深邃迂回。炮台内廣場直徑85米,全台直徑116米,外牆高6米,内牆高5.15米。

炮台分上下兩層,各設18個炮位和若幹槍眼,底層的炮巷4.1米,長約300米深邃迂回。炮台内有一道27極波紋型石階,設計巧妙實用,便于炮械循級推上台面。

台面上有72個通風報花塔,每三個為一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傳達信息及供底層的通風采光之用。炮台東北面有一月牙型點将台,用于指揮及觀看兵丁操練,在點将台的西北角有一條螺旋石台階通往炮巷。台階較隐蔽,便于作戰時疏散及向台面運送彈藥。

石炮台堅固嚴密,炮台裡的火炮最大的一座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達十五、六華裡,對入侵者有一定威懾作用。炮台廣場東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當時清兵生活飲用水。

雖然水井離海邊隻有數十米,但水質卻很甘甜清純。1983年,列入汕頭市建設總體規劃,決定在石炮台周圍再擴地58畝,建設成汕頭市石炮台公園。

1988年,石炮台公園碑被汕頭市人民政府确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汕頭市委、市政府确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上一篇:龍駒鎮

下一篇:殺妻求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