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洞風景區

太極洞風景區

4A級風景區
太極洞風景名勝區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廣德縣石龍山内,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群,全長5400餘米,分旱洞、水洞兩部分,其中溶洞開發面積14萬多平方米,擁有大小景點500餘處,移步之間變化無限,鐘乳奇石,百姿千态,鬼斧神工,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流光溢彩。洞内景觀極為壯觀、瑰麗,明代馮夢龍譽之為“天下四絕”之一。太極洞風景區是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低碳旅遊試驗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科普教育基地,是一個集溶洞觀光、索道觀光、休閑度假、科學探險、會議商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1]
    中文名:太極洞風景名勝區 外文名: 地理位置:宣城市廣德縣城東北的新杭鄉石龍山中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類型 開放時間:08:00-16:30 門票價格:60元/人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淩霄寶塔 榮譽:國家地質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内容

太極洞形成在大約2億年以前,現在開發的洞深5400多米,分上洞、下洞、旱洞、水洞和天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通,龐大奇特,神秘莫測。太極洞,分旱洞、水洞兩部分,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溶洞,大小景觀500多處,具有險峻、壯觀、絢麗、神奇的景觀特色,集全國溶洞之精華,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稱為天下一絕,《中國石林》稱道“桂林山水,廣德石洞”,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山,太極遊完不看洞”之說。

上洞由山頂洞口而入,山腳洞口而出。下洞規模大,景觀多。洞口上方刻有“太極洞”三字,系明代萬曆年間刑部侍郎吳同春手迹,至今依然可見。進口大廳約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洞内景觀瑰麗,曆史遺存豐富,鐘乳奇石,百姿千态:有的如蓮、如筍、如柱、如花、如幔;有的如獸、如人;有的如鐘、如鼓、如棋、如桌;有的如翔鳳、如潛鱗,歎為觀止,鬼斧神工。正面崖石上,有吳同春書刻“二儀攸分”四字,自此分東西兩洞。東洞峭刻詭谲,乳膏融結,前行百餘米遂現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瑤池玉階,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水洞長達2公裡多,行舟可達700多米。

其中最著名者為“十大景觀”。所謂十大景觀,即:太上老君、滴水穿石、槐蔭古樹、仙舟複挂、雙塔淩霄、金龍盤柱、洞中黃山、萬象攬勝、太極壁畫、壺天極目。它們大都以“物象·’命名,睹名即可知其形。隻不過有的以“單象”命名,有的以“群象”命名而已。如“太上老君”似白發蒼蒼,合掌誦經的老人;“槐蔭古樹”似樹幹挺拔、枝葉繁茂的古樹;“仙舟複挂”似底面朝上、高懸半空的小舟;“雙塔淩霄”似上下倒置、基座入雲的古塔;“金龍盤柱”似祥雲缭繞、長龍纏裹的玉柱;“洞中黃山”似雄偉峻峭、秀麗奇幻的黃山。

以上“六奇”即以“單象”命名。“萬象攬勝”為太極洞最大廳“萬象宮”的奇景,其景物荟萃,氣象萬千。“太極壁畫”為太極洞回廊兩側石壁上的奇景,它像衆仙聚會、雄師出征、沙場交兵、困獸争鬥等。“壺天極目”為太極洞“壺天宮”鐘乳石的奇景,其吊頂懸空,姿态萬千。以上“三奇”即以“群象”命名。隻有“滴水穿石”例外,其名揭示了兔形石上小孔的成因,是以“成因”命名。

太極洞風景區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 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景區設施、服務配套體系逐漸完善,先後興建了辦公樓、山莊賓館、長樂園、太極索道等設施,初步形成了一個集旅遊、娛樂、度假、會議于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景區從業人員五百餘人,中專以上學曆300餘人,其中大專以文化程度達22%,景區管理人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65%,專業導遊40餘人,是華東地區著名的旅遊區。

地理位置

太極洞座落于廣德縣城東北新杭鎮桃園村境内的石龍山腹部,距縣城38公裡,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9°60’、北緯31°12’。與江蘇省宜興縣,浙江省長興縣田地搭界、山水相連、互為穿插交錯。整個太極洞遊覽區洞外面積2平方公裡,均為低山或崗地組成,洞門兩側低丘綿延。成“八”字形向展開,洞的四周群山環抱、大小山峰20餘座。三州山(三界山)異峰突起,海拔高512.9米。

植被資源

太極洞景區屬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林植被帶的南部,植被種類豐富。其植被以苦槠、青岡栎、紫楠及伴生的豺皮樟、老鼠矢等常綠喬灌木為主并有馬尾松及少量杉木、栎類、竹類等經濟作物,果樹則以茶、闆栗、柑桔為主。

風景區内典型樹種有:馬尾松、毛竹、闆栗、山胡椒、枰木、青岡栎、花果、野薔薇、白栎、石楠、冬青、枸骨、冬青、紫藤、刺柏、南天竺、金櫻子,以及部分灌木及草本植物。太極洞附近山場滿山遍野的馬尾松,高大挺直,以及其它的落葉林伴生期間,因曆史原因遭受破壞,僅有少量的馬尾松零星稀疏的散生分布,其它常綠及部分落葉闊葉林正茁壯的生長起來。取而代之原來的林相組成。

南北高丘低山區:南北高丘、低丘,海拔200~800米間,多為自然植被。以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為主。樹種有青岡栎、冬青、楊梅、山楂樹、青栲、石楠、馬尾松、杉等幾百個。還有灌木、藤本植物等,芒萁,杜鵑等指示植物遍存山間。n低丘崗地區:位于高丘、低山至盆地之間,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自然植被以馬尾松、茅草類居多。淺丘多是白栎、青栎、毛栗、楓等樹木及其他次生林。灌木叢、杜鵑也廣泛分布于此。

中部平原崗地區:因長期墾殖、耕作,已無自然植被。主要為農作物栽培區,其次是人工竹、木防護林和經濟林地。栽培區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經濟作物以茶葉居多,少量為棉花等。此外,還有一些水生植物浮萍、蓮、菱、蝦草等生長在大小水面。

上一篇:天河潭

下一篇:味道中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