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

矯枉過正

漢語成語
矯枉過正(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è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1]矯枉過正指矯枉彎曲的東西超過了限度,使其又彎向另一邊;比喻糾正事物的偏失、錯誤過了頭,而陷入另一種偏失、錯誤之中。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 中文名:矯枉過正
  • 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近義詞:過猶不及
  • 反義詞:恰如其分

成語出處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為人不知惡,而恬行不備也,是故垂累責之,以矯枉世而直之。矯者不過其正,弗能直,知此而義畢矣。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矯枉過正”。  

成語故事

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總結了夏、商兩朝滅亡的經驗教訓,把王族和功臣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分封到全國各地,成為諸侯,進行分區管理,以維護周王朝的統治。當時共封了800個諸侯國。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諸侯國的後代并不一心扶助周王室。他們之間因為利害關系的沖突,你争我奪,互相攻打,長期進行争霸戰争,周王朝則日趨衰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秦王朝,他廢除諸侯分封制,将天下分為36郡,以便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但是,由于秦王朝對人民實行極其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激化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終于爆發了以陳勝、吳廣為首的農民大起義。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以後,認為秦王朝所以滅亡,是因為沒有分封諸侯,造成處境孤立。于是,他改變這種局面,恢複分封制,劉邦設立王、侯兩級爵位,大封功臣。但是,後來諸侯義紛紛叛亂。  

漢景帝在鎮壓了吳楚七國叛亂後,下令把諸侯王任免官吏的權力收歸朝廷;王國的行政南朝廷任命官吏處理,以鞏固中央集權。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撰寫《漢書-諸侯王表序》時,對此評論說:西漢初年恢複分封制,大的諸侯王國跨州兼郡,擁有幾十座城池,宮室百官的制度同京都的朝廷一樣,真可說是矯枉過正。  

成語寓意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成語告訴人們,欲速則不達,事情一旦過了頭就會引起其他的錯誤。人們更多的是要學到如何恰如其分地處理事情,避免矯枉過正。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矯枉過正”指矯枉彎曲的東西超過了限度,使其又彎向另一邊;比喻糾正事物的偏失、錯誤過了頭,而陷入另一種偏失、錯誤之中。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運用示例

東漢·班固《漢書·諸侯王表》第十四卷。:“而藩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矯枉過其正矣。”  

唐·李延壽《南史·王琨傳》:“琨避違過甚,父名恭怿母名恭,心并不得犯,時鹹謂矯枉過正。”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細柳》:“或有避其謗者,又每矯枉過正,至坐視兒女之放縱,而不一置問。”  

成語辨析

矯枉過正—畸輕畸重

“矯枉過正”與“畸輕畸重”意義相近,兩者皆有事物發展不均衡的意思;區别在于“矯枉過正”強調的是糾正錯誤超過了正常合理的範圍,結果又産生新的錯誤;“畸輕畸重”強調的是對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或者事态發展不均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