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

信天翁科信天翁屬動物
短尾信天翁(學名:Phoebastria albatrus)為鹱形目信天翁科下的一種大型海鳥,别名海燕,單型種,無亞種分化。體長94-95厘米,身體白色,頭和頸綴有黃色,初級飛羽和尾尖端黑褐色,嘴粉紅色,腳暗色。在行為上相比短尾信天翁不接近船隻,而黑腳信天翁喜歡接近和跟随船隻。短尾信天翁常年生活在海上,繁殖期間居住于海島或岩壁上,為居留性鳥類,不遷徙。主要以海水表層的小型軟體動物、魚類和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一般在水面覓食。分布于北太平洋和亞洲的西太平洋一帶,中國釣魚台群島有分布。繁殖期10-12月,常成對集中在一起營群巢,每次産1枚卵,孵化期和育雛期長,幼鳥有噴吐胃液防禦天敵的特殊本領,壽命長,可達40-60年。由于人類利用、漁業誤捕和火山噴發等因素,其種群數量稀少,2009年估計不超過3000隻,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并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文名:短尾信天翁 拉丁學名:Phoebastria albatrus 别名:海燕、信天翁、阿房鳥、阿呆鳥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鳥綱 亞綱: 目:鹱形目 亞目: 科:信天翁科 亞科: 族: 屬:信天翁屬 亞屬: 種:短尾信天翁 亞種:無亞種 分布區域:亞洲、美洲、北太平洋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1769 保護級别:易危物種(VU)IUCN标準

形态特征

短尾信天翁成鳥為太平洋上唯一的體白色信天翁,體羽白色,頭頂、枕和後頸綴有皮黃色;最長的肩羽、翅和尾端黑褐色。翅小覆羽呈黑白斑雜狀,翅肩附近有一大的白斑;初級飛羽和尾羽羽軸黃白色,尾下覆羽和腋羽純白色。嘴長而強,前端具鈎,由許多角質片覆蓋而成,上嘴先端屈曲向下;兩個鼻孔呈管狀,左右分開;頸部和尾部短;體軀粗壯結實;翅膀狹長,長達55厘米,尖端彎曲像一把尖刀。飛行時腳遠伸出黑色尾後。

顔色:虹膜暗褐色,嘴粉紅色或黃色,嘴端偏藍,腳藍灰色,蹼黑色。

短尾信天翁幼鳥羽色變化較大。體羽的漸變過程從幼鳥的深褐色至亞成鳥的淺色腹部,并具翼上白斑及背部鱗狀斑紋。第1年幼鳥體羽為暗褐色,下體較淡,上體綴有一點棕色,頭和頸部綴有黑色,初級飛羽羽軸黃色,虹膜暗褐色、嘴黃色。第2年幼鳥體羽仍為暗褐色,但前額和眼下變為白色,下體灰色并綴有白色,胸和次級飛羽内翈具窄的白色羽緣。第3年幼鳥基本上仍為暗褐色,但在額、眼先、眉、兩頰已綴有大量白色,下背和尾上覆羽已出現白色斑點,内側次級飛羽和它們的覆羽已全變為白色,下體白色,兩脅綴有灰色。第4年幼鳥已基本變為白色,但仍有一些暗褐色存在于上體。

大小量度:體長940-950毫米;體重7-8.5千克;嘴峰137-157毫米;翅559-565毫米,翼展220厘米;尾160毫米;跗蹠76-99毫米;中趾140毫米,外趾137毫米,内趾119毫米。

栖息環境

短尾信天翁繁殖期以外栖息和活動于海洋、近海島嶼和沿海地帶,繁殖期多栖息在偏僻而孤立的海洋中的島嶼岩石上,多在孤島的地面上或岩壁間營巢。

生活習性

習性

短尾信天翁平時多為單隻或成對活動,在冬季或在食物特别豐富的地方才偶爾能見到比較小的群體。善滑翔飛行,除繁殖期外常在海洋上空飛翔,栖息于海面,随波逐流,會遊泳,但不潛水。性情比較警覺,孤獨而安靜,一般不像其他種類的信天翁那樣接近航行于海洋中的船隻。在海面上需要靠兩翅的急劇拍打才能起飛,在陸地上則根本無法起飛,常常要爬到懸崖邊或者高坡上向下跳,才能飛起來。

短尾信天翁特别喜好在天空中自由翺翔,它駕禦長風、借助風力翺翔的技巧高超。它的翅膀長而窄,能适應海洋的多變氣流,展開雙翼,可以在空中停留許久而不用扇動翅膀,任憑強風吹送。它翺翔的動力來源,主要是上升氣流所産生的動能,尤其是海洋上空的不穩定上升氣流。短尾信天翁一般利用順風和下落飛行來加快速度,接近海面的時候再轉方向,并且乘與波峰摩擦而減弱的迎風而上升,飛上天空,如此反複飛翔。有時,它在滔天大浪之上,忽而沖上雲天,忽而又俯沖下來,甚至能在暴風雨中前進無阻,可以說它是以風為生的。

食性

短尾信天翁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進行覓食活動,特别是在繁殖期間。主要以栖息于水表層的小型軟體動物和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有時也吃船上扔下來的動物内髒等,特别是捕鲸船和漁船上扔下的廢棄物。它既不能在空中飛翔捕獲食物,也不能潛入水下捕食,覓食活動主要在水面進行。在繁殖期外的遊蕩期間,也可以全天覓食。雛鳥的食物主要為成鳥已吞下後又反刍的已初步消化的食物。

遷徙

短尾信天翁為留居性鳥類,終年留居亞洲西太平洋及其島嶼,非繁殖期偶爾也遊蕩到東太平洋加利福尼亞,往北到阿拉斯加、白令海和堪察加半島附近海域。

叫聲

短尾信天翁除了繁殖期外很少鳴,于海上通常無聲。

分布範圍

短尾信天翁通常居留在位于北太平洋和亞洲的西太平洋一帶,在大洋中的小笠原群島、琉球群島和澎湖群島等島嶼上繁殖。非繁殖期它則四處遊蕩,從北太平洋的堪察加半島、白令海和阿拉斯加附近的海域,往南沿中國海岸到福建、台灣以及沿北美洲西部海岸下到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等地。

衛星跟蹤顯示,遷徙繁殖期間,雌性更多地栖息于日本和俄羅斯近海,而雄性和幼鳥則更多地栖息于阿留申群島、白令海峽和北美海岸。另外幼鳥每天的飛行距離基本上是成鳥的2倍,而且它們在大陸架上逗留的時間也比成鳥更長。

在1920年以前,此鳥于冬季常在澎湖列島繁殖,數量很大(據Haehisuka and Udagawa,1951)。自1930年中期以來,它已銷聲匿迹,不再在這島上繁殖。現今澎湖列島已毫無此鳥的足迹(據顔重威,1987),恐已遷離。據王嘉雄(1991),此鳥于1985—1986年偶見于台灣,據La Touche(1931—1934),從前遍布我國沿海一帶為旅鳥或越冬鳥,但現時未有記錄。

中國分布:分布于山東(煙台)、福建沿海、台灣(台中)、澎湖列島和釣魚台群島,并在澎湖列島和釣魚台群島(釣魚島、赤尾嶼)繁殖。

原生分布:加拿大、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墨西哥、中國台灣地區、美國、美國小離島。

未定分布:北馬裡亞納群島、菲律賓。

繁殖方式

短尾信天翁的繁殖期為每年的10-12月,繁殖于亞洲西太平洋沿海和近海島嶼,特别是在僻靜而多岩石的開闊海洋中的孤立小島。在偏僻而孤立的島嶼岩石上,成年的雄鳥和雌鳥紛紛而至,它們扇動美麗的翅膀翩然起舞,同時“咯咯”鳴叫不已。短尾信天翁的求偶方式十分“文雅”,通過頻頻的接觸,盡力達到相互的了解。經過腼腆的“求婚”儀式之後,一對信天翁便結成伴侶。

短尾信天翁常成對集中在一起營群巢。巢多置于海島地面上的凹地,非常簡陋,主要由枯草、苔藓和泥土構成,可以多年使用,每年繁殖前雌雄親鳥均要進行修理和補充,因此随着巢使用的年限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龐大。

鳥巢修築完畢,雌鳥便産下1枚卵殼略顯粗糙的白色的卵,在卵的鈍端,有時還綴以一些紅色或赭紅色的斑點。卵大小為98.1-120.7毫米×56-86毫米,平均108.3毫米×70.3毫米。雄雌親鳥輪流承擔抱窩孵化的工作,直到雛鳥破殼而出。其卵的孵化期可能需要75-82天。在親鳥的腹部有一個由皮膚折疊而形成的“孵化器”,可以把卵夾在其中,既穩妥,又保暖,所以雖然産卵的數目很少,但孵化的成功率卻比較高。

短尾信天翁的育雛期很長,在漫長的冬天裡,親鳥需要精心地養育後代,用自己吞下後經過初步消化又反刍出來的食物來喂養雛鳥。雛鳥于1月-2月間出生,出生時身上都披着淡淡的絨毛,絨毛脫掉後成為長着一層卷曲濃毛的幼鳥。5月底至6月初,待到幼鳥身體長得越來越結實,全身開始變得光滑雪白的時候,雄雌親鳥就雙雙飛去,隻留下幼鳥們依靠消耗體内儲存的脂肪過冬。

短尾信天翁的幼鳥具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即将體内未消化的油脂和殘存物,冷卻後形成大量粉紅色的、由甘油三酯和脂類組成的、像鲸蠟一樣的“胃油”,集中在胃上皮細胞的外面。每當它們受到攻擊時,就将那種“胃油”噴射出去,趕走天敵。那種“胃油”還可以補充尾部的尾脂腺,用來清潔羽毛。大約經過270多天以後,幼鳥可以獨立學會用強有力的翅膀乘風起飛,然後就勇敢地飛到大海上空去生活了。不過,它的性成熟過程需要9-12年。

短尾信天翁可以活到40-60年。它們可以在海上飛5年之後才回到它出生的島嶼陸地。配對為終身,一般在6歲時開始。

種群現狀

在2006-2007年的繁殖季節結束時,基于直接觀察和部分假設估計,短尾信天翁的全球種群數量為2,364隻,其中1922隻在鳥島,442隻在釣魚台群島。2009年,估計約有2,200-2,500隻,其中成鳥個體約有1,500-1,700隻。

短尾信天翁種群數量稀少,繁殖分布區域狹窄,已被列入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和世界瀕危鳥類名錄,中國亦将它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作為一級動物保護。由于火山爆發和人們大肆捕獲,緻使數量日趨減少。特别是在20世紀末,由于商業上對羽毛需求的增加和1902年與1939年日本南部島嶼的兩次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幾乎使短尾信天翁絕滅。

保護級别

《中國紅皮書》評估等級:瀕危物種(評估年份:1996);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NA,不宜評估,依據标準:中國屬分布邊緣;

《台灣鳥類紅皮書》評估等級:瀕危物種;

《CITES附錄》:附錄1(評估年份:1997);

美國和日本的物種評估等級:EN,瀕危物種;

《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又稱CMS或波恩公約):附錄1(評估年份:2008);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VU,易危物種(評估年份:2012)。

列入2021年《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上一篇:我很重要

下一篇:阿克蘇紅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