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為之

知其不可而為之

漢語詞語
知其不可而為之,拼音是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出自《論語·憲問》。
    拼音: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 名稱:知其不可而為之 出處:《論語·憲問》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聯合式

釋義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舊解一

知其不可而為之并不是指明知道做不到而偏要去做,而是指不求結果隻求過程,不論結果如何隻管自己努力。

舊解邏輯關系

知其事不可能達到,而後卻為之

否命題

不知其事不可能達到則,而後卻不為之

逆命題

而後之所以為之,是因為知其事不可能達到

逆否命題

而後之所以不為之,是因為不知其事不可能達到

新解一

知其不可而為之,

譬如:

一,明知不是自己作品,卻盜用商标,假用他人的名聲寫自己的作品

二,自己明明一知半解,卻自作聰明,自以為才高八鬥,非要和曆史古人拼個輸赢

幹寶的《搜神記》名氣太大,除了曆代輾轉傳抄之外,連襲用書名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同樣叫做"搜神"的至少就有陶潛《搜神後記》、北魏昙永《搜神論》、唐代句道興《搜神記》、宋代的《搜神總記》、元刊《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明代羅懋登六卷本《搜神記》、焦璐《搜神錄》(即《窮神秘苑》),明代還有一個八卷本《搜神記》幹寶的《搜神記》原書似乎在宋元間就已散佚了。

三,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文。」,做錯了事不老老實實認錯,還強詞奪理的狡辯

《左傳襄公九年》知武子:"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

皆是遠離【宋明理學】【正統】學說的【一曲之見】,有無道理,見仁見智。

出自

子路宿于石門①。晨門②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論語·憲問》)

注釋

①石門:魯國都城的外門。

②晨門:早晨開城門的人

譯文

子路在魯國都城的外門過夜。早晨開城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氏那裡來。"早晨開城門的人說:"就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是要做的人嗎?"

解讀

這是一種挑戰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知其不可為”隻是憑經驗作出的初步判斷,不一定準确,也并非實際的“不可為”,到底可不可為,隻有通過實踐來驗證,也就是要“為之”,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如果知其不可為就不為,就等于承認凡事無須堅持,遇到困難隻管放棄,聽天由命,随遇而安。那麼就不會有力挽狂瀾、扭轉乾坤、逢兇化吉、轉危為安、如有神助等等情況的發生。英語裡有一句諺語:自助者天助,就是這個道理。用姚明的話來說,就是: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

這是一種精神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對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顯然,這個守城門的人并不是一個等閑之輩,而是一個修養很高卻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回到“明知不可而為之”這句話本身來看,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形象勾畫。

一個人知道自己所從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堅持幹下去,最後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個成功的人,但說來卻并沒有什麼特别的了不起。

而一個人明知自己所從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還是一絲不苟地堅持做下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獻身,這就非常不易而難能可貴了。

就像愚公移山,又像西緒福斯把石頭推上山坡,聖人何嘗不知道“克己複禮”任重而道遠,但卻周遊列國,“累累如喪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講學,仍然以禮樂文化為核心内容,為推行“仁道”而貢獻力量。正如曾子所說:“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正是這一方面的精神,突現了儒家積極入世的特征,與知其不可而不為的道家大相徑庭。

這是一種使命

(晨門)知世之不可為,而以譏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為而為,正是一種知命之學。世不可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不為則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屬命,而人之無行而不可不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學上達,下學,即行道。上達,斯知命矣。然晨門一言而聖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論語·八佾二四》“天将以夫子為木铎”)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錢穆《論語新解》)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

所謂“不可為”,不是不能去做,而是在一般人看來沒有實現的可能性,是“費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認為沒有必要去做。一定要保證很快就見功效才去做,一定要先有利于自己才去做,一定要先有利于自己所在的全體才去做,一定要有利于當時的時代才去做,這幾種情況雖然有不同,但都是從事功的角度來說的。

聖賢君子做事,所重視的是道義,事功的實現體現在道義之中,而不是把事功放在道義之上。如果不符合道義,即使有局部的、暫時的利益,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患。依據道義去做事,即使局部或暫時看不到利益,但是,全局的、長久的利益就在其中了。

孔子不因為是否成功才決定做不做,而是因為應該做,就去做。儒家講“無所為而為”的學說:一個人不可能無為,因為每個人都有些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為”,因為做這些事的價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結果之内。

“道之将行也與?命也。道之将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

他盡了一切努力,而又歸之于命。命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它被看作一種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後來的儒家,就把命隻當作整個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條件和力量。我們的活動,要取得外在的成功,總是需要這些條件的配合。但是這種配合,整個地看來,卻在我們能控制的範圍之外。所以我們能夠做的,莫過于一心一意地盡力去做我們知道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而不計成敗。這樣做,就是“知命”。

科學實驗科學研究中,藝術創造中,學理探讨中,新理論體系的形成過程中,使自己成為一個墊腳石,成為鋪路的石子,成為劃時代的突破的一個序曲的例子不勝枚舉,沒有知其不可而為之,就沒有為而使之可,就沒有曆史的前進與科學的進步,就沒有人類文明的積累與輝煌,就沒有可歌可泣的曆史、今天與未來。你必須具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必須在追求成功,追求高妙,追求高境界的同時具有不怕碰壁,不怕失敗,不怕風險,不怕付出,更不怕投入的決心和勇氣。

但還有一點,沉重的一點,我必須告訴讀者:雖然我堅信美德是必要的,智慧、光明、心胸和境界都是必要的和有着奇妙的效用的,但是這些好東西并不注定它一出現就所向披靡,它們的被承認,它們的發揮、運用和成功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開始之前之中乃至之後,仍然有人痛恨美德,痛恨智慧。

原因很簡單,你的善良反襯了他或她的惡毒,你的智慧凸顯了他或她的冥頑,你的博大提示了他或她的褊狹,你的光明照耀着他或她的陰暗,你的學問、好學更比較出了他或她的昏亂剛愎不學無術。這樣你的存在就成了對惡人蠢人糊塗人的挑戰,成為他或她的奇恥大辱,成了他或她的眼中釘。怎麼辦呢?能夠因而就不善良不好學不智慧不光明不寬廣不高妙起來嗎?能夠向愚蠢和惡毒投降嗎?不,不可能,隻能知其不可而為之。

事例

嶽飛、文天祥、史可法、韓愈谏迎佛骨,海瑞罷官

秋瑾、李大钊

譚嗣同:不有行者,無以圖将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

愚公移山、誇父追日

諸葛亮北伐

引申

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張岱《四書遇》)

康德:絕對命令

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将傾。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上一篇:2B

下一篇:奧伊米亞康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