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

睡眠時間

靜息狀态
睡眠時間就是指高等脊椎動物周期性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和可逆的靜息狀态所用的時間[1],表現為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降低和意識的暫時中斷的這一時間段。它可分為間斷睡眠和連續睡眠,一般生活中所指的睡眠時間是指一天内總的睡眠時間,即所有處于睡眠狀态的時間總和。睡眠時間是指人及動物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意識的自然的、通常為有規律的暫時中止,在此期間體力得到恢複的過程時間,能達到閉目安息,大腦皮質處于休息狀态。稍早有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到7小時與罹患心髒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另一項研究則斷言,每晚睡不到6小時的人,比較可能在65歲前告别人世。
    中文名:睡眠時間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he amount of sleep 拼音:shui mian shi jian

定義

睡眠時間是指人及動物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意識的自然的、通常為有規律的暫時中止,在此期間體力得到恢複的過程時間,能達到閉目安息,大腦皮質處于休息狀态。

長壽研究

這項實驗長達六年時間,由加州大學聖地亞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症學會聯手進行。他們對一百萬名年齡介于30歲

和102歲的對象進行了觀察。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對象的年齡、病史、健康情況等都已被考慮進去,他們是跟與自己身體狀況相似的對象作比較的。研究發現,每天僅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超過8小時,或少于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隻睡5小時的人,這個系數也要低于睡夠8小時的人。

盡管研究機構表示,對于死亡率和睡眠時間的因果對應關系,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但這無疑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提醒:我們到底需要睡多久?

睡眠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實,睡覺并不是倒在枕頭上,蓋上被子合眼一宿,再睜開眼睛醒來這麼簡單,它是一個複雜的漸變過程。

為什麼我們有時醒來後,身體會神奇般地恢複力量,而有時卻感覺比睡覺之前還累呢?這便是是睡眠的深度和狀态所不同而導緻的。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對幾千名志願者進行過睡眠時的腦電波記錄後,揭示了人體的睡眠周期:在睡眠中,人體首先進入慢波睡眠期,後是快眼動睡眠期,之後再重複開始,一夜大約有4~6個睡眠周期。

那些夜裡常常醒來,或者在還未得到充分休息以前就醒來的人,他們的睡眠節律是很混亂的,腦電波圖在各階段都顯示出快速、急劇升降和受到抑制的波型,這在正常人睡眠中是見不到的。

因此,隻有充分進行好了4――5期的深度睡眠,人體的生理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修複,免疫系統能夠得到加強,而能量也能得到充分補充。

延長睡眠時間并不一定能彌補自己的睡眠不足,正相反,如果一味地賴在床上,卻沒有得到高質量的睡眠。這對于人體反而是有害無益的,它甚至會縮短你的生命。

研究人員解釋說,當你的身體醒來卻還賴在床上時,你縮短了接觸陽光的時間,體溫也會因為身體長期處于不活躍狀态而變得過低,從而分泌出大量的褪黑素――一種可以促進睡眠的人體激素――這樣,你接下來的一天會感到更累而且昏昏欲睡。

而這種昏昏欲睡又會妨礙你在晚上進入深層睡眠。這種惡性循環周而複始下去,結果就是你的睡眠系統被削弱。生理休息期被打亂,身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又讓你的免疫力降低了。

睡得過多和吃得過飽都是一個道理

其實,那些睡得更多的人,并不是因為他們需要長時間睡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地關照自己的睡眠系統,從而導緻這個系統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感到白天缺乏活力時,往往會想:“我睡得太少了,要多睡會才行。”而不是問自己:“我的睡眠質量是不是不夠好?要怎樣才能改善呢?”

其實,對那些隻睡了6、7小時就自然醒來的人來說,醒了你就别硬躺夠8個小時了,隻要你覺得頭腦清醒,感覺良好,就放心地起床活動吧。

而長期覺得睡眠不足,怎麼也睡不夠的人,也許你應該對自己嚴格一點,調好鬧鐘,把睡眠時間和周期控制得有規律些。

睡得過多和吃得過飽都是一個道理,吃得八分飽,也許才是最健康的。因此,即使到點之後還覺得困,你也應該說服自己别再賴在床上了。

除了睡眠時間有規律,避開咖啡因和酒精,每天适量運動等老生常談的忠告,為了改善睡眠,我們還可以借鑒一下美國國家睡眠協會的小建議:跟着太陽同起落:盡可能地在太陽升起的時候起床,或在起床時點一盞很亮的燈。

明亮的光線會讓人體生物鐘調整到最佳狀态。每天在晨光中曬上一小時,你會覺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着。别躺在床上幹瞪眼:如果你躺着實在睡不着的話,也别在床上幹熬着。

起來到别的地方做做放松的事,看看書報,聽聽音樂甚至看看電視,直到你覺得疲倦為止,隻是要避免讓自己太過于興奮。幹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會讓你更難睡好。調整一下室溫:把室溫調整到舒服的狀态,太熱或太冷的房間,都會讓你的身體緊張,從而更難入睡。

誤區

(一)平時通宵,周末狂睡

誤區:有些人平時工作很辛苦,有時加班到了淩晨,但第二天還是得六七點爬起來去上班。睡眠嚴重不足,怎麼辦?周末在家惡補睡眠,睡它個20小時,把平時的都補回來。還有些人今天聽說8小時睡眠足夠,明天聽說7小時睡眠長壽,到底多少小時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過據說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養顔,那就睡它個10小時。

專家分析:保證每天正常睡眠時間

每天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應該在6-9個小時。比如晚上10-11點睡覺,早上6-7點起床,這樣可以使人維持一個較穩定的生物節律,對人體身心都是有益的。

對于睡眠時間的長短,沒有統一的說法。因人而異可以分為長睡眠型(8小時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時左右),其實4-10小時都屬于正常範圍,主要以第二天醒後精神飽滿為準。實際上,各種人群對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歲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時間,18-5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時的睡眠時間,50-7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時。特别對于上了年紀的人,睡眠質量比不上年輕人是自然規律,隻要不影響身體健康就好。關于每天應該睡多少小時,因個人體質存在差異,隻要符合自己的睡眠習慣、能夠保證白天精力充沛、醒後沒有疲乏感即可。很多偉人,他們睡得很少,但卻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們補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雖少、質卻高。

(二)睡前保持安靜,做适當運動

誤區: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動,就會睡覺時興奮得睡不着。所以,他們認為吃完飯就應保持安靜,連一些正常的低運動量活動也拒絕參與。本來白天就在單位裡坐了一天,回家後繼續坐着,坐到睡覺前反而睡不着了。

專家分析:适量運動促睡眠

臨睡前的過量運動,會令大腦興奮,不利于提高睡眠質量。但适量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人的大腦分泌出抑制興奮的物質,促進深度睡眠,迅速緩解疲勞,并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特别是腦力工作者,一天下來可能都沒什麼活動,而晚飯後的輕微活動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發現,臨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類的輕微運動,可以促進體溫升高。當慢跑後身體微微出汗時(一般來講在20-30分鐘為宜),随即停止。這時,體溫開始下降。當30-40分鐘後睡覺時,人将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三)公交地鐵上補睡眠

誤區:有些人晚上喜歡熬夜工作,覺得好在公司與家距離甚遠,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坐公交車,隻要一坐下來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認為這樣的補眠方式,既沒影響工作,又不耽誤睡覺。

專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複。

人的睡眠大緻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中,又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在睡眠中循環多次。人們隻有在睡眠中經曆了幾個“深睡眠”過程後,才能使疲勞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車上睡覺、打盹、補覺,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汽車的晃動、光線的刺激、聲音的影響、空間的狹窄等都不容易使人進入“深睡眠”狀态,而在“淺睡眠”狀态下休息,隻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複。我們經常聽到有同事抱怨,車裡睡了一覺後,反而覺得腰酸腿疼、疲乏無力。另外,在車上睡覺,還容易導緻生病。比如車上小睡後,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邊睡覺,容易使一側的脖子肌肉疲勞,所以很容易落枕。還有,在車上睡覺,車門開關、風扇吹動,一不小心就容易着涼。白天疲勞的時候小睡一段有助于體能的恢複,但是盡量不要選擇在車上睡。

(四)睡得不好用吃來補

誤區:有些人覺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參、鹿茸等補品,不但有益于提高睡眠質量,而且補得好了,就是适當減少些睡眠時間,問題也不大。但是這樣恰恰是不可取的,所以用這些補品來替換睡眠時間并不是一件多麼好的事兒。專家分析∶學會睡個“子午覺”

美國醫學教授威廉·德門特說:“睡眠是抵禦疾病的第一道防線。”他發現,凡是在淩晨3點鐘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會減弱,血液中有保護作用的殺病菌細胞也會減少1/3。所以,我國民間流傳的“吃人參不如睡五更”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國傳統養生學提倡睡“子午覺”。“子”是指夜間的23-1點,“午”是指白天的11-13點。認為睡“子時”可以養精蓄銳,而睡“午時”則可以順應陽氣的開發。

為了保證深睡眠,應該盡量做到早睡早起。雖然很多白領工作繁忙,但甯可把工作時間提前開始,也不宜推遲結束。晚上10點至淩晨4點,是最佳睡眠時間,入睡的最晚極限不能超過11點。過了11點後,人反而會變得興奮,更難入睡。淩晨兩三點,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時候,而天亮後,人就開始進入淺睡眠期,這時候開始多夢、易醒。有些人喜歡睡“回籠覺”,來增加睡眠時間。當然,這不失為補充睡眠不足的一個辦法,要提醒的是,“回籠覺”補充的主要是淺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獲得的深睡眠更好,甯可早上5點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點才睡覺。

此外,睡午覺也是個很好的睡眠習慣。臨床基礎研究已經證實,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幾個階段,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之間,有半小時的深睡眠期,但具體從哪個時段開始,因個人情況而異。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争取半小時深睡眠,幫助人體機能的自行修複。從人的能量消耗和補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為從清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入睡前,這兩個時段都有七八個小時,持續運作會讓人體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午睡是有效的“充電”手段,小睡片刻換來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并不需要過久,半小時足夠,最多不超過1小時,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睡覺的研究

(一)經常午睡增加老人死亡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有機化學博士黃頂立卻提出了叫人“震驚”的意外答案。他根據以色列哈達沙大學醫院的調查報告指出,經常午睡反而會增加老人的死亡率。

這份報告刊登在1999年7月26日的一份内科醫學檔案期刊上。該調查針對居住在耶路撒冷的455名70歲老人進行研究,其中有午睡習慣者占60.7%。有午睡習慣的男比女多,前者約有68%,後者約51%;而有午睡習慣的心肌梗塞病史者,又比無心肌梗塞病史者多,各有78%和58%。在6年的研究調查期間,共有75人死亡,其中有午睡習慣者的死亡率為20%。進一步調查,去除多項生活形态、危險因子、疾病等幹擾因素後,有午睡習慣的平均死亡率相對風險較高,約為沒有午睡習慣者的1.1倍。為什麼多數人認為午睡可“延年益壽”的這個好習慣,卻成了可能造成老人“早死”的原因? 黃博士說,在晚上睡覺時,心跳速率和血壓會降低,早上睡醒時,心跳速率和血壓恢複上升。所以早醒時,血液動力學有最大的改變———由睡眠的基層低點狀态,變成睡醒的活躍高點狀态,因而造成早上睡醒時,會有較密集的心血管和腦血管的活動,而可能增加這兩個血管“受傷”風險的機率。過去一些研究也證實,睡醒會增加心血管和腦血管相關的死亡風險。 午睡時,心跳速率和血壓也會像晚上睡覺一樣降低;而醒來後,心跳速率和血壓又恢複提升。所以,多一次的午睡,等于多一次血液動力學由睡眠的基層低點狀态,變成睡醒的活躍高點狀态,如此日複一日的“高高低低”狀态變奏,更可能促使心血管和腦血管的風險大大增加。文卉)

(二)每天白天分三段時間睡眠

另有研究發現地中海的生活方式使人更健康——每天白天分三段時間睡眠,每次睡眠半小時,時常飲用紅酒。這種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解釋可能和這個理論依據有關——人每天的生物鐘周期是25個小時,而白天有三個時間段需要去平衡社會生活生物鐘周期24小時。人的自然生物鐘和社會生活帶來的24小時的生物鐘的不平衡給人們帶來了壓力。許多白天工作的人們也會受到生物鐘不平衡的影響,有人建議公司可以在早9點和下午五點左右的時間員工可以休息10分鐘左右,雖然是短短的10分鐘,隻要打個盹,也會使精神恢複,提高工作效率。(三)最新研究中新網10月3日電據“中央社”報道,新研究顯示,女性不用擔心睡眠不足,每晚睡不到7至8個小時并不會要命,事實上隻睡5小時到6小時半還可能更長壽。稍早有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到7小時與罹患心髒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另一項研究則斷言,每晚睡不到6小時的人,比較可能在65歲前告别人世。不過,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這項以459位年長婦人為對象的最新研究發現,睡眠時間略少于先前所建議7小時的人,壽命長于那些睡眠時間較多的人。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有助消除許多人認為自己睡眠不足的想法。雖然專家建議成人每晚應睡上7至9小時,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但許多人其實睡眠時間遠低于這個标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自1995年展開研究,追蹤這些最初年齡在50到81歲之間的女性,想要确立睡眠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每晚隻睡5小時到6小時半的人享有最長存活率。他們展開研究時,利用手腕活動監控器觀察研究對象的睡眠習慣,這些裝置能夠借由活動情況判定對象是睡是醒,然後算出一晚的總睡眠時間。研究人員在14年後設法聯系所有這些婦女,看看他們是否還在世,結果發現每晚睡眠時間超過6小時半的人,以及不到5小時的人,至今仍活着的可能性低了許多。主持研究的克裡普克教授表示:“令人意外的是客觀地衡量睡眠時間時,發現隻睡5小時到6小時半的人存活率最佳。”他表示,這項刊登在《睡眠》期刊的研究報告,應可以減輕某些人覺得自己睡眠不足的憂慮。

畫壇泰鬥達·芬奇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時如金的人,他創造的定時短期睡眠延時工作法甚為人們所稱道。這一方法是通過對睡與不睡的硬性規律性調節來提高時間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時睡15分鐘。這樣,一晝夜花在睡眠上的時間累計隻有不足1.5(24/4.25*1/4 = 1.41)小時,從而争取到更多的時間工作。

前幾年,意大利著名生理學家克拉胡迪奧·斯塔皮參照達·芬奇的方法,對一位航海運動員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類似睡眠試驗。經測試,受試者的邏輯思維和記憶運算等能力均完好無損。這說明達·芬奇睡眠法不僅能滿足機體代償功能的需要,而且還預示着利用人體生理潛力的廣闊發展前景。

然而,有趣的是,在20年前,一位畫家就這一方法進行了親身試驗,證實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時間,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時睡眠上來。談及各種原因,畫家不無幽默地承認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這些多出來的時間該如何打發。

達芬奇睡眠法也被稱為多相睡眠、Uberman睡眠或多階段睡眠,是一種将人類習慣的單睡眠過程分散成多個睡眠周期進行,以達成減少睡眠時間的睡眠方式。

多相睡眠的合理性:首先,自然界中幾乎所有動物的行為都是多相複雜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類嬰兒時期占主導地位的睡眠方式,隻有在稍年長後,兒童才逐漸被斷絕了午睡的概念。此外,當人們與外界環境隔絕聯系後——保證無法從自然因素(如陽光),或人為暗示(如鐘表、電視節目)來判斷實際時間——将傾向于表現出更多的短暫睡眠行為,而非保持隻“夜晚”才發生的單相睡眠。最後一點,小睡打盹——即短時間的睡眠——比起長時間的睡眠來說,在提神醒腦方面更為有效。但是很遺憾,我們似乎都已“忘了”這種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維持着一成不變的9點睡5點起的作息習慣。幾種不同的多項睡眠方法: 最有名的也就是達芬奇使用的睡眠方法叫做Uberman睡眠計劃,由此延伸出來的其他不同形式的睡眠計劃還有:Everyman睡眠計劃,Dymaxion睡眠計劃。 多相睡眠的調整: 這種睡眠方式在開始的一至兩周内是很難接受的,測試結果表明受測者并沒有受到這種将睡眠分散成若幹個小睡眠片斷方式的影響,但是,多睡眠方式需要一個計劃表,這樣才能夠協助完成。

加快入睡的方法

事實上是一種心理放松法。

古人稱呼吸為“息”,一呼一吸,就是一息。呼氣叫出息,吸氣叫入息。曆來的不論哪一門派的所謂氣功,都重視呼吸的調節。所謂數息法,就是通過計數自己的呼吸,來達到心理放忪,平靜入睡之目的。

方法很簡單。躺在床上後,全身放忪,先深呼吸幾次,然後開始數息,可以計數入息,也可計數出息,從第一息數至第十息,然後再從第一息數起,常常不能數到十,或者數過了十,這是因為腦子裡就已經想股票市場或其它諸如此類的事了,這是正常現象,這時候,隻好再從一數起。如此循環,不知不覺,已進入夢鄉。

我的好幾個常睡不着覺的病人,用這種方法催眠,屢試不爽,我敢跟你賭一塊錢,你如果睡不着,用這種方法,一定有效。

(四)自我放松訓練

仍然是一種心理放松法。

卧在床上,閉眼,自然呼吸。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雙手或雙腳上,全身肌肉極度放松,用沉重感來體驗肌肉的松弛程度。默念自我暗示的語句:“我的腳越來越沉重了”,“我的下肢越來越沉重了”......“我的全身都越來越沉重了”。一意識到與四肢沉重感無關的意念,應立即停止,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手腳沉重感的體驗上,患者一般都能在練習過程中放松入睡。堅持一段時間訓練此法,有良好效果。

心理放松,就能安然入睡。

臨睡前,來一段柔和、單調的音樂可能有一定的效果。聽到好的音樂,讓人放松,感覺有一種家的溫暖,例如Kenny·G的薩克斯曲《回家》。或是像一個夏夜乘涼的孩子坐在老槐樹一靜聽老祖母講述美麗的神話故事那樣,或者像陽光下的海灘,叫人心曠神怡,暫時忘記煩惱,心情放松,從而安然入睡。

睡眠的方法

交通規則——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說,23點至淩晨3點為子醜時,膽肝經最活躍的時候,肝膽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來供血”。如果你每晚22點鐘左右躺下,靜靜得不要說話,到23點的時候,也就睡着了。肝膽開始回血,把有毒的血過濾掉,産生新鮮的血液,到一百歲也沒有膽結石,也沒有肝炎、囊腫一類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點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鮮的血生不成,膽又無法換膽汁,所以這些人容易得膽結石、囊腫、大三陽、小三陽各種病症。

在歐洲地區,平均四個人就有一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就叫不懂規則。睡前半小時最好不要講話,睡覺的時候更不要說話,如一說話,肺經動,然後心經又動,(因為心肺共為上焦)人就容易進入興奮狀态,所以就很難入睡。

21:00—23:00為亥時。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亥時入眠,百脈皆得濡養,故百歲老人得共同特點即21:00(亥時)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長久的保持容顔嬌好,應做到早睡早起。

睡覺要關窗,不能開風扇、不能開空調,人生病很多都與此有關,因為人在睡眠之中,氣血流通緩慢,體溫下降,人體會在表面形成一種陽氣層,這種陽氣層它使人叫“鬼魅不侵”,什麼意思呢,陽氣足的人,不做惡夢,就是這種陽氣,占了上風。開空調,開風扇,情況就不一樣了,開窗戶,窗戶走的是風,風入的是筋,如果開空調,也有風,風入筋,寒入骨,早上起來,身上發黃,臉發黃,脖子後面那條筋發硬,骨節酸痛,甚至有人就開始發燒,這就是風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頭裡的緣故,這也就是氣受傷了。如果說晚上睡覺不開窗,不開空調,不開風扇,連房門也關上,效果最好,如果熱,把房門打開,把窗戶關上,效果就差了一點,但是他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來渾身乏力,後背僵硬.

有人把客廳的空調開開了,把卧室的門打開,和直接開空調睡覺是差不多的,開了空調以後,空調那個寒進了骨了,所以心裡發冷,心在哪,心在腦髓,腦為髓之海,骨髓裡有寒,那肯定心裡就寒了,怎麼辦,補腎陽、補中氣,什麼時候補到心裡不冷,燒就退了,寒走出去了。

睡覺要盡量早睡,睡得晚,傷了少陽之氣,必然第二天是疲倦無力,要關上窗戶,不開空調、電扇,保護陽氣。

肝膽在下焦,如果胃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寝睡不安,一個是胃寒,如果這個人胃陽本來就不足,過多的喝綠茶,就會出現胃寒,胃寒的時候人是睡不好覺的,或者吃帶泥沙之物過多,胃隐隐作寒,肯定是睡不好;

再一個是胃熱,就是熱氣往上走,嘴裡喘的都是熱氣,像這種情況也睡不好覺;再一個是胃燥,口幹舌燥,胃裡感覺到燥;

還有一個就是胃厚,氣味的味,胃厚,這種情況就是吃了這種厚膩的味道,有人吃海鮮、吃魚、吃炖雞,味道好鮮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這些東西在裡面要稀釋它,不稀釋它,它在裡面味太厚了,所以這個也睡不好覺;

再一個腹漲,腹是漲鼓鼓的,也睡不着,翻來複去也睡不着;再一個是胃氣太虛,冒冷汗,這也睡不好覺,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甯,胃不甯就睡不好。

睡覺時要肢暖,四肢要暖,因為四肢是陽之本,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腎陽不足,應該在睡覺之前把手腳捂暖,手腳和肚臍、背後的命門都要蓋好。

睡眠建議

不管你是否容易入睡,掌握好下述的促睡十要訣,可免卻你失眠之苦和使你的睡夢更香甜。

一、按時上床。堅持按自己習慣的時間上床睡覺,機體在此時間會反應性地要求休息,周末和休息日也應如此。

二、保持卧室空氣流通和适宜溫度。好的環境有助于快速入睡, 氣溫以18-20℃最佳,幹燥天氣地闆應灑水。高質量睡眠的保證,寝具在其中起了尤為關鍵的作用。“健康睡眠”的核心首先是要營造一個合适的環境:主要是一個清靜的卧室和舒适的寝具,通風是卧室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新鮮的空氣比什麼都重要,無論室外的溫度高低,睡覺之前都應該開窗換氣,枕頭軟硬要适中、床具更要慎重選擇,選擇一張有效分區承托孩子七個部位的益卡思床墊能有效讓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

三、堅持睡前的習慣性活動。睡前應進行你習慣的某些活動:喝藥茶,喝牛奶,洗澡,寫日記或聽一會音樂。

四、晚上盡量少吃難消化或油膩或有刺激味的食物,睡前2小時不可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料。

五、睡前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如你有傍晚或晚上鍛煉的習慣要在睡前4小時進行。

六、不要帶着問題上床,如果真有什麼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用筆記下來,留第二天再想。

七、睡前不要用腦過度,苦思冥想會使大腦興奮異常而難以安靜。

八、睡前洗個熱水腳,會使你感到更舒适并有利于身體保健。

九、睡前活動應與白天的主要活動相反,如體力勞動者睡前應看點書報或聽些音樂,腦力勞動者則可進行些輕微的體力活動如散步、做操等。

十、上床即睡,如無睡意最好不戀床,起來幹點事待有睡意時再上床即睡。

解決失眠

現代醫學家證實,食療對于失眠來說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優于安眠藥,無副作用。下面介紹數則以供試用:

【1】食醋一湯匙,倒入一杯冷開水中飲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經常失眠者,用蓮子、龍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療效。

【3】血虛失眠者,可常服藕粉,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也可用龍眼肉10g,紅棗5個去核,蒸雞蛋一個食用,每日一次。

【4】心虛、多汗、失眠者,用豬心一個切開,裝入黨參、當歸各25g,同蒸熟,去藥,吃豬心并喝湯,有良效。

【5】因高血壓而緻的失眠者,用芭蕉根50g,豬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取芭蕉根50g,豬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7】神經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莴筍漿液一湯匙,溶于一杯水中。由于這種乳白汁液具有鎮靜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療效。

【8】臨睡前吃蘋果一個。或在床頭櫃上放上一個剝開皮或切開的柑橘,讓失眠者吸聞其芳香氣味,可以鎮靜中樞神經,幫助入睡。

【9】洋蔥适量搗爛,裝入瓶内蓋好,臨睡前放在枕邊嗅聞其氣,一般在片刻之後便可入睡,(氣味難聞)。

【10】宜食含礦物質豐富的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